我家旁邊新開了幾個樓盤,今天閒來無事過去轉轉,發現全部都是被動式住宅。「被動式住宅」,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非常陌生的詞,似乎已經成了新樓盤的標配。所以什麼是被動式住宅呢?和傳統住宅,又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是被動式住宅?
新樓盤叫「被動式住宅」,那我們的傳統住宅,就可以叫「主動式住宅」了。所謂的主動和被動,實際上指的是室內溫度獲取方式:
傳統住宅中,我們夏天需要使用空調、冬天需要使用暖氣、春秋需要開窗通風。空調、暖氣、窗戶,都屬於換熱裝置——我們通過換熱裝置的作用,主動調節室內溫度,就稱為「主動式住宅」。
被動式住宅光聽名字就知道了,它不需要我們做什麼,就能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不用主動換熱,就能得到適宜的溫度,就屬於「被動式住宅」。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把「被動式住宅」,理解成「恆溫住宅」。
那被動式住宅又是如何達到這種效果的呢?
被動式住宅的特點
很簡單:保持室內溫度固定就行了。不管是什麼季節,我們需要的溫度都是差不多的。所以這所房子只要保持固定的溫度不變,就行了——被動式住宅為了讓室內保持恆定的溫度,一般會從下面兩個方向入手。
1.保溫
被動式住宅的最大特點,就是保溫。想要提高住宅保溫效果,勢必需要著眼於外牆與窗戶。
被動式住宅的外牆上,會有厚厚的保溫層(不小於15cm)。再加上外牆本身的厚度與裝飾層,整個外牆牆壁能有半米厚,看起來非常嚇人。
其次是窗戶,被動式住宅對窗戶的要求有兩個:第一是不能太大,被動式住宅裡幾乎很少見到大型飄窗和落地窗,就是這個原因。特別是北側窗戶,更是小的可憐——質量再好的窗戶,也不如外牆的保溫效果好,所以要控制窗戶的尺寸。
第二是質量要好,我們平時在家裡使用一套斷橋鋁的雙層中空玻璃就感覺不錯了。但是在被動式住宅裡,斷橋鋁搭配三層中空玻璃只是標配。
2.換氣
說準確點,應該叫「換熱」或者「熱交換」。保溫做得再好,天天打開門窗通風,房間裡的溫度變化也會非常大。所以被動式住宅的標配除了外牆、窗戶以外,還有新風系統。
對於被動式住宅來說,是非常不建議用戶開窗通風的——這種做法與被動式住宅的「節能」理念相悖。所以甚至會有開發商,直接不裝窗扇,讓窗戶只變成一個採光口。
但是一直悶著,房間裡的空氣不新鮮呀,又該怎麼辦呢?這裡的選擇是新風系統:新風系統中有一個熱交換裝置,即把室外空氣的溫度先冷卻或加熱到與房間裡一樣後,再吹進室內。這樣一來,更有利於保持房間裡溫度的固定了。
被動式住宅的優缺點
說了這麼多,被動式住宅的優點已經很明顯了:節能!夏天不用開空調,或者是開的時間短,能省下一筆電費;冬天不用開暖氣,又省下一筆暖氣費。北方一些集中供暖的地方,為了讓用戶節省暖氣費,會直接不在小區裡接入暖氣管道(因為只要接入管道,哪怕不要暖氣,也需要交熱損)。
有人擔心新風系統會讓耗電量增加,其實大可不必。首先新風系統的功率並不大,比一臺電風扇耗電量稍高而已。即使是24小時開著,也不會讓人感覺到電費的增加。
但同時,被動式住宅也是有缺陷的:
1.得房率很低,總面積=使用面積+牆面投影面積+公攤面積。前文中我們也說了,被動式住宅為了增加保溫能力,會把牆面做得非常厚,導致牆面投影面積增加,最終房間裡的使用面積會很低。
2.房價高,被動式住宅和周邊幾個小區比起來,房價都是最高的,因為它的建築成本高。我們前面說的那三個標配,牆面、窗戶、新風系統(一般被動式住宅都會「贈送」新風系統),都會增加建築成本,最後當然是由業主來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