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新近一波民粹主義的成因、特點及影響

2020-12-25 人民論壇網

【摘要】歷史上,民粹主義作為現代化和民主的伴生物,一直處於周期性的消漲之中。然而歐美新近一輪民粹主義有其特殊性,作為對全球化過程中國內外矛盾的反映,新近一波民粹主義有其反全球化的一面,會嚴重阻礙全球化的進程,甚至導致逆全球化的發生。相應地,新一波右翼民粹主義在西方的高漲,加劇了這些國家的社會分裂和衝突,除經濟層面的衝突外,也帶來了政治認同的危機。新近一波民粹主義勃興實則反映了西方國家深層次的政治和社會危機。

【關鍵詞】民粹主義 政治危機 逆全球化

【中圖分類號】D50 【文獻標識碼】A

民粹主義作為現代化和民主的伴生物,一直處於周期性的消漲之中。近年來在歐美又泛起一波民粹主義浪潮。無論是作為一種政治思潮或是政治運動,民粹主義早已在大西洋的兩岸廣泛地擴散開來。2014年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勝,2016年更是發生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和英國脫歐兩件至今餘波未平的大事件,2017年法國大選,時任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主席的瑪麗娜·勒龐高票闖入法國大選第二輪。這些事件,使人們清楚看到,民粹主義逐漸在西方高漲。

民粹主義及其政治傾向

何為民粹主義,學界一直以來在這一問題上有所爭議。綜合各方研究可見,民粹主義不僅是一種社會思潮,聲稱「人民群眾」具有唯一性和純潔性,是社會政治中最具價值的成分,是政治合法性的來源;而且是一種政治運動,一種政治策略。無論是作為政治思潮抑或政治運動,民粹主義都反映了對現實政治的不滿,特別是對在任政治精英的不滿。民粹主義傾向於通過一切訴諸於民的形式,反抗現存政治制度。作為在特定情況下採取的政治策略,民粹主義常常被政治精英用來越過政黨機器,使用煽動式的政治宣傳手段,直接動員普通民眾實現其政治目的。因此,民粹主義必然表現出如下特點:

首先,民粹主義直接訴諸普通民眾,特別是底層民眾,即「草根階層」。民粹主義強調「人民群眾」的價值,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政治經濟的唯一合法主體。政策的制訂應當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服從於「人民群眾」的意志,政權合法性的唯一來源是人民的一致同意。可見,從這個意義上講,民粹主義與大眾民主理論有緊密的關聯,或是大眾民主的另一種表達形式。

其次,民粹主義的核心概念是「人民」,而「人民」具有純潔性、唯一性和整體性。民粹主義者往往強調「我們—人民」這一概念,認為「我們」作為人民是純潔的、正義的。同時,作為一個整體,「人民」具有統一的意志。因此,民粹主義者往往宣稱自己代表人民的意志,凡與其觀念相悖的人,均被認為是「他者」,不屬於「我們—人民」的一部分,甚至於被認為是「人民」的敵人。因此,相較於現代社會的多元特性,民粹主義者突出的是人民作為一個整體的「一元性」,這種一元性從根本上排斥現代的多元民主。

最後,民粹主義突出政治上的對抗狀態。這一對抗狀態在形式上經常表現出強烈的反精英和反建制色彩。為了建構出「我們—人民」這一集體身份認同,民粹主義需要「人民」之外的「他者」存在,而「他者」往往被樹立為「人民」的敵人。因此,當民粹主義者在野時,其政治思想和政治活動總體上圍繞著對現存政治制度和在任政治精英的反對展開;當民粹主義者執政時,其政治宣傳和現實政策也會凸顯其對抗色彩,其目的是要為「人民」樹立新敵人,以維持其權力的穩定。此時,右翼民粹主義通常會與民族主義結合,而左翼民粹主義通常更加強調階級和利益分配問題。

新近一波民粹主義的特點

新近一波民粹主義自然具有民粹主義的固有特徵,但由於這波民粹主義發生在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政治和國際關係發生深刻變化,西方國家經濟社會問題層出,其內部結構性失衡問題長期難以得到解決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條件下,因此,必然呈現出新的特點。

第一,新近一輪民粹主義席捲範圍更廣,對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影響更大,衝擊力更強。川普的上臺、英國的脫歐和法國「國民陣線」支持率的顯著上升表明,西方世界已經深陷民粹主義的泥潭。根據《提布羅威權民粹主義指數》(Timbro’s Authoritarian Populism Index)關於歐洲民粹主義狀況的簡報,2019年民粹主義政黨的支持率在歐洲幾乎所有國家都有所上升。而在過去四年中,民粹主義政黨在歐洲的整體支持率上升了接近33%,由民粹主義政黨單獨執政或參加執政聯盟的歐盟國家已經達到11個,其中希臘、義大利、匈牙利和波蘭的民粹主義政黨均為本國的主要執政力量。

第二,新近一波民粹主義是一種全球化現象。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波民粹主義,第一波民粹主義發生在19世紀末處於現代化進程中的俄國和美國,分別是俄國民粹派運動和美國的人民黨運動。第二波發生在20世紀30至60年代的民粹主義,幾乎席捲了所有拉美國家。第三波民粹主義則主要發生在民主化轉型中的東亞、東南亞地區,尤其以泰國、韓國和臺灣地區為甚。新近一波民粹主義與過去三波民粹主義有著明顯區別:一方面,不同於過去三波民粹主義的地區性爆發,新近一波民粹主義在大西洋兩岸的歐美國家都呈現上升的勢頭,幾乎波及整個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另一方面,過去三波民粹主義運動,大多是對現代化和民主化進程中所產生矛盾的一種反映,而新近一波民粹主義則更多地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內外矛盾激化形勢下,對全球化進程的反動。

第三,新近一輪民粹主義包含左右兩翼,但右翼民粹主義明顯風頭更勝,呈現出「失衡的極化」現象。過去三波民粹主義反映出的矛盾主要集中於貧富差距、階級分化、社會福利和公平正義等問題上,在意識形態光譜上處於左翼,總體上看都屬於左翼民粹主義的範疇。然而新近一波民粹主義則呈現出不同的面貌,表現在左翼民粹主義和右翼民粹主義同時勃興。除了以階級和貧富問題為核心的左翼民粹主義外,以民族主義和反經濟全球化為特點的右翼民粹主義呈現出爆發的態勢,這也與過去三波民粹主義形成了鮮明對比。

第四,新近一波民粹主義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其草根底色,大量中產階級捲入其中。民粹主義,特別是左翼民粹主義,往往帶有濃厚的「草根」色彩。然而在新近一波民粹主義的支持者中,中產階級佔據了很大比例,其民眾基礎更為廣泛。以2016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為例,一個普遍說法是其支持者以白人藍領階級為主,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較低。然而紐約大學學者傑夫·曼查(Jeff Manza)和尼德·克羅利(Ned Crowley)發表於2017年的一份關於川普在共和黨內初選支持者群體特點的量化研究表明,雖然川普支持者的工資和受教育時間中位數較全部共和黨初選選民的中位數稍低,但仍明顯高出全美公民工資和受教育時間的中位數。通過研究,他們得出結論,川普的支持者在受教育程度和工資水平上是要高於美國平均水平的。也就是說,川普的支持者中有大量中產階級人群在內。

新近一波民粹主義的成因

總體來看,新近一波民粹主義在歐美國家的興起,主要是由全球化衝擊、新自由主義失靈、現代網絡通訊發展和西方代議制民主危機等諸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首先,新自由主義和全球化帶來的貧富差距擴大和階級矛盾,是新近一波民粹主義興起的根本原因。全球化雖然從總體上看有利於各國經濟發展,然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成果在西方國家不能公平地分配給全體公民。全球化進程中的受益者往往是中上層精英,他們受到良好教育,能夠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在全球化進程中成為實際的受益者。但底層人民卻面臨著更為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就業競爭,特別是「藍領」階層,由於其依賴工業製造業的特性,當產業鏈調整後,其生存必然受到較大衝擊。英國和美國自20世紀80年代在柴契爾夫人和裡根執政時期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極快地推進了兩國經濟全球化,並實現了可觀的經濟增長。然而英美兩國經濟增長紅利並沒有被公平地分配,這些紅利分配給了那些受到良好教育的階級,美國工薪階級卻漸漸喪失了自己的陣地。

其次,全球化加劇了人口流動和文化交流,在某種程度上衝擊傳統的政治認同,刺激民族主義的興起。全球化帶來的人口跨國境流動改變了歐美國家的人口結構,合法與非法移民的大量湧入,使本國的主體民族感到壓力,恐懼本民族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受到威脅,這種恐懼感會刺激民族主義的壯大。而右翼民粹主義者對「我們—人民」的觀念建構往往又基於民族身份之上,自然會從洶湧的民族主義情緒中汲取養分。作為全球化進程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區域一體化,也同時衝擊著傳統的民族國家認同。伴隨著這一進程的推進和區域性國際組織成員國的增加,成員國間在經濟和文化上的差異性同時擴大。區域一體化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弱化甚至消除國家間的邊界,這一進程的發展在現實和觀念層面往往是很不均衡的。經濟一體化的推進速度遠遠快於觀念上新的認同建構速度,經濟一體化的推進並不一定會加速新的區域認同形成,反而往往會帶來認同層面上的衝突。當區域共同體部分成員國遭遇危機時,其他國家的援助計劃會激起本國內部的「排外主義」。由於傳統政黨往往是區域一體化的推進力量,這種情緒的抒發便只能通過政治上更為極化的民粹主義政黨政策來進行。以歐盟為例,希臘債務危機發生後,雖然各國最終通過了對希臘的援助計劃,然而各國輿論充斥著刺耳的反對聲音。而民族主義和排外主義情緒,是醞釀右翼民粹主義的極佳溫床。

再次,現代西方代議制民主的精英本質加劇了全球化進程中各種政治力量的對立,使傳統政治精英喪失了普通民眾的信任,為民粹主義政黨異軍突起提供了機會。伴隨著全球化進程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刺激了生存愈發困難的社會底層和感到自身地位受到威脅的傳統中產階級,他們對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社會政策持反對態度,主張更積極的政府干預和更全面的社會福利。當代西方代議制民主本質上是精英取向的,所謂的民主,僅僅指代選舉精英成為領導人的政治過程,普通公民在政治決策中能夠發揮的影響較為有限。根據美國學者米爾斯的著名研究,對美國政治經濟能發揮實際影響力的只是一小部分「權力精英」,而這些在全球化進程中受益的精英,是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堅定支持者,他們主張自由市場經濟,主張削減社會福利。「權力精英」的利益所在和政策主張因此與普通民眾形成了尖銳對立,由權力精英把持的傳統政黨在這個過程中喪失了普通民眾的信任,其「代表性」大大減弱了,這就給主張縮小貧富差距、提高社會福利的左翼民粹主義和主張減少外來移民、保護本國公民工作機會的右翼民粹主義的突起提供了機會。

最後,現代信息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為民粹主義提供了便捷的宣傳平臺。作為一種政治思潮,民粹主義面向的群體主要是普通民眾,因此其興起和傳播極度依賴大眾傳媒。在「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媒體」的現代世界,民粹主義的傳播速度大增,多樣的傳媒形式同時極大地提升了作為一種情緒表達的民粹主義的感染力。網絡空間即時便利的信息傳輸能力,極大地增強了作為一種社會政治運動的民粹主義的動員和組織能力,網絡公眾平臺也成為民粹主義領袖動員其支持者以實現其政治利益的重要手段。

新近一波民粹主義的影響

第一,民粹主義的興起會掀起「逆全球化」或「反全球化」的浪潮。新近一波民粹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貧富差距擴大、文化衝突加劇等現象的一種極端化應對方式。民粹主義以「我們—人民」的概念圖式為基本觀念建構,其基本主張在於保護「我們—人民」的利益。當前世界範圍內,右翼民粹主義之所以明顯風頭更勝,原因還在於右翼民粹主義的「我們—人民」觀念建構通常基於本國的傳統種族民族認同。民粹主義的支持者認為自身利益受損、工作機會減少的主要原因在於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中的不公平競爭和海外移民對工作機會的競爭。這種認知導致其對全球化持負面態度,支持貿易保護主義和限制海外移民的政策。右翼民粹主義在歐美主要國家的爆發很大程度上阻塞了全球化的進程,甚至導致逆全球化現象的產生。美國近年來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孤立主義的內政外交政策破壞了大量過去幾十年間達成的全球化成果。

第二,民粹主義思潮和民粹主義者的宣傳會刺激極端種族民族主義情緒的爆發。民粹主義由於其內在的特性,需要通過樹立「我們—人民」的敵人來增進「我們—人民」群體的團結。民粹主義領袖為實現其政治目的,擅長於通過「極化」的、對抗性的宣傳獲得選民的支持。右翼民粹主義為「我們—人民」這一共同體樹立的敵人往往是其他民族或者種族,通過其政治宣傳,極易激發極端種族民族主義,製造民族種族間的對立。

第三,民粹主義者衝擊原有政治秩序,打破「忠誠反對」。民粹主義政黨和民粹主義領袖善於使用煽動性的動員策略,使其與「極化」的政治傾向結合。通過現代發達的網際網路通訊技術,民粹主義的政治宣傳可以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廣泛影響。現代西方代議制民主制度能夠穩定的一個重要條件便是政治過程的直接參與者(大多數時候通過政黨)能夠實現「忠誠反對」,即在國家制度的基本問題上能夠形成共識,並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事。然而民粹主義政黨一個明顯特點便是反建制性,不尊重現存的制度和法律、政治程序和政治安排。這一特點使其政治行為較傳統政黨和政治精英更為出格,容易打破現存政治秩序,引發政治社會局面的混亂。

第四,民粹主義具有對抗性的特點,其政治主張和政治行為會撕裂社會,擴大社會矛盾。民粹主義興起的重要原因是社會既有矛盾的激化,民粹主義者又常常通過誇大社會矛盾的方式製造恐慌和敵對,獲取選民的支持。民粹主義者強調精英與大眾、本民族與其他民族、人民和「人民的敵人」間的對抗,並且基於其「一元」而非「多元」的價值觀念,民粹主義者通常會強調這些對抗是固化的,是無法共存的。這種對抗性的觀念和宣傳,會破壞現代社會所形成的多元共識,激化社會矛盾,最終撕裂社會。

第五,民粹主義政黨或領導人獲得權力後,很可能侵犯公民自由,甚至剝奪其「敵人」的合法權利。民粹主義「我們—人民」的觀念建構基於與他者的對抗,將「我們」視為道德上純潔的人民,將他者視為道德上骯髒的敵人。當其在野時,通常會從道德層面攻擊現存建制精英,使用惡毒言語使其汙名化。但當民粹主義者獲得權力後,很可能會對他者(「人民」的敵人)發起更加猛烈的道德抨擊,並動員支持者加入其中,嚴重者會直接使用國家公權力侵犯異己人群的自由。當執政的民粹主義者徹底「極化」時,民粹主義甚至會成為極權國家產生的溫床。

民粹主義不是一個新的世界和國別政治現象。事實上,作為現代化和民主的伴生物,民粹主義一直處於周期性的消漲之中。總而言之,作為形式上需要民主,實質上反對民主;針對問題,而不解決問題;破壞社會,而不建設社會;批判現實,而難以為現實找到出路的政治思潮和政治運動,民粹主義對政治的貢獻必然是極其有限的。民粹主義對政治的貢獻,或許僅僅在於其作為一種病態,反映了某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治機體已不再健康,而新近一波民粹主義則反映了西方國家更深層次的政治和社會危機。

(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導;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強宇豪對本文亦有貢獻)

【註: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際比較視野下的中國國家認同構建研究」(項目批准號:15AZZ006)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俞可平:《現代化進程中的民粹主義》,《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1期。

②林紅:《當代民粹主義的兩極化趨勢及其制度根源》,《國際政治研究》,2017年第1期。

③梁雪村:《民粹主義:一個「歐洲問題」?》,《歐洲研究》,2015年第6期。

責編/於洪清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警惕歐美新民粹主義思潮右轉的危害
    重視國際新民粹主義思潮流變與對策研究,認清其本質,有利於在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化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效應,堅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定力與發展道路。21世紀以來,新民粹主義流行折射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變局。其一,世界格局劇烈變動,蘇聯東歐劇變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盒子」,資本主義一體化的聯動效應引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內部政治生態向民粹主義轉向。
  • 當前西方民粹主義動向分析及其鏡鑑意義
    於是,幾乎所有歐美國家都有了民粹主義政黨的崛起,而且相當多的西方國家的民粹主義政黨距離獲得執政權越來越近,在全球範圍內相互支持,漸成合流之勢:2017年,奧地利自由黨成為老牌西方國家中第一個參與執政的民粹主義政黨;2018年,義大利出現了二戰後首個完全由民粹主義政黨組建的新一屆政府;更不論美國總統川普、匈牙利總理維克多·歐爾班、法國總統候選人勒龐等一大批民粹主義領導人掀起的社會支持浪潮。
  • 臺學者:臺灣教改大搞民粹 學歷貶值資源稀釋
    臺學者:臺灣教改大搞民粹 學歷貶值資源稀釋 2014-11-19 15:27:05(劉宗龍攝)   中新網11月19日電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克提日前在臺灣發表演講,與談人士大多認同:「教育」是臺灣地區追趕歐美的關鍵。臺灣《中國時報 》19日刊文責稱,當年「教改派」叫出的口號「廣設高中大學、打倒升學主義、消滅明星高中」,無一不是反其道而行,刻意把臺灣的教育搞成扁平式的「均質化」。
  • 民粹政黨主流化與主流政黨民粹化的雙向運動 ——以西歐右翼民粹政黨為例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義大利、奧地利等多個國家的右翼民粹政黨取得了執政地位。隨著執政角色的轉換,右翼民粹政黨如何協調組織行為和意識形態之間的關係,就成為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右翼民粹政黨是否會改變話語策略、融入主流政治,主流政黨如何回應右翼民粹政黨的挑戰,將對西方國家的代議民主制度產生重要影響。
  • 王義桅:歐美種族主義何去何從
    【摘要】種族主義在當代已經演變為鼓吹「文化間差異的絕對化」的文化性種族主義,其在當代歐美國家的興起同難民危機、逆向歧視和民粹運動等背景環境息息相關。歐美種族主義未來將會受到來自政治體制內的更多制衡與約束,但同時其激發的身份政治熱潮可能帶來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 金君達:右翼民粹的幽靈在北美大陸遊蕩
    於是美國誕生了反全球化右翼民粹運動,全球主義者(globalist)成為右翼民粹敘事中的萬惡之源。這場運動從一開始就是兩股力量的反撲,經濟上反對虛擬經濟和全球化生產模式,意識形態上反對多元化和進步主義;右翼民粹將兩者結合,將怒火對準了扭曲市場、與大企業和外國「勾結」的建制派精英們。
  • 民粹與素人政治 民主主義的再生?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政治上的素人和民粹看起來蔓延全球,不過事實上僅限於定期改選制度已經定著化的民主國家。也就是說,雖然歷史的源流未必如此,但是選舉型民主政治發展至今,確實生出了素人政治和民粹政治這對雙生子。    拉丁美洲的「古典」民粹政治體制,提供了比較政治學在民粹研究上的重要事例。
  • 中央氣象臺專家詳解此次過程特點成因與影響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2月13日至16日,一次強寒潮天氣過程將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將出現大範圍雨雪和大風、強降溫天氣。此次天氣過程具有哪些特點,天氣背景是什麼,將對目前春運和農業等產生哪些影響?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為您解析。
  • 青年學人 | 馬建標:「進步主義」在中國:芮恩施與歐美同學會的共享經歷
    如果說進步主義對中國學術文化事業的影響主要體現為胡適所開創的現代中國學術研究的「新典範」,那麼進步主義對現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影響則主要表現為威爾遜主義在五四時期所引起的巨大迴響,並激發中國知識界的參政熱情。威爾遜主義是美國進步主義觀念在外交領域施加影響的集大成者,集中體現了美國總統威爾遜對一戰之後國際新秩序的總體設想。可以說,威爾遜主義也是美國進步主義精神的集大成者。
  • 沈偉:民粹國際法和中美疫情法律之困 丨中法評 · 專論
    政策外延是制定適當的重新分配政策,以減輕經濟困難,進而減少民粹主義。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十年,見證了惡化的貧富差距和不斷提升的激進政黨政策,民粹主義和對全球化的質疑是這個十年的顯著特徵。普遍共識是,民粹主義被視為人民與精英之間的鬥爭,也是對全球化影響下的文化、經濟和法律的強烈反彈。鑑於當前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動蕩,法治在國家和國際兩個層面上受到民粹主義的影響和戕害。
  • 乾貨丨中國地理氣候特點及成因匯總,必看!
    (1)特點: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暖、溼且短;降水適中,自東南向西北減少。(2)原因:緯度位置的影響,緯度較高,冬半年晝短夜長,獲得的熱量少;靠近冬季風的源地;處於北冰洋寒冷氣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氣流的影響;地勢西高東低,冬季寒冷氣流來自西北地區,冷空氣從高而下,加劇寒冷。
  • 「民粹」該如何解釋?
    「民粹」二字就是。 什麼叫「民粹」? 一、比如臺灣社會有「民粹」問題,這是事實。 簡單說,就是你原來有完整的民主制度,各級議會,選舉辦法,立法修法,行政監督,整個政權和治權是健全的,有完整的遊戲規則。
  • 人民日報思潮之思:正確認識歐美民族主義再度抬頭
    起源於西歐和北美的民族主義,是一種曾在西方國家有廣泛影響的思想意識形態。它強調人類分成不同的民族,本民族理所當然是最優秀的;民族利益是最高利益,要通過民族國家來增進和擴展本民族的利益,確保本民族在國際社會的優越地位。
  • 民粹,民主,傻傻分不清楚~~~丨學人編譯
    民粹主義與民主都包含著對人民主權的核心關照,而對於兩者之間的關係卻始終存在爭議,在作者看來這種爭議從邏輯上看其實大同小異並歸結為傳統的兩極模式即民粹主義與所謂的憲政民主悖論之間的關係,大意是憲政民主融合了自由傳統與民主傳統,顯示著二者微妙的制衡狀態,一旦失衡,民粹主義情緒就會出現。
  • 影響資本主義發展的「五個主義」
    重商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早期比較盛行的經濟思想,它是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的反映,順應了當時社會上追求商品生產更快發展,追求商業資本的迅速增加和貨幣資本不斷積累的經濟潮流。重商主義主張政府應該控制國家的經濟,以便損害和削弱競爭對手的實力,以增強本國實力,是政治專制主義在經濟上的反映,它的出現往往與專制制度的加強有密切聯繫。
  • 央行成為民粹主義「眼中釘」,民粹政府誓言對義大利央行大清洗?
    美國銀行即在最新的一篇報告中警告道,「未來三年,對於市場而言最大的威脅是通過稅收、監管和政府干預等方式加速的全球民粹主義。」由於執政的兩大黨分別是極右翼的聯盟黨和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黨,義大利成為歐盟創始六國中首個由民粹主義政黨執政的國家,而為了當選,他們曾在競選中提出各種財政擴張的主張,並將這些擴大財政赤字的政策寫入了其聯合執政綱領中。如真一一執行,這恐造成義大利財政狀況嚴重惡化。目前,根據歐盟方面數據,義大利的公債規模在2.26萬億歐元左右,是歐元區公債規模最大的國家。
  • 【專題突破】關於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這裡全部都有!
    12.加利福尼亞沙漠的成因?受副高的影響以及加利福尼亞寒流的影響。  13.澳大利亞中西部成為沙漠氣候的原因?受副高、信風帶以及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  14.剛果盆地雨林氣候的成因和沒有延伸到東海岸的原因?
  • 【高中地理】關於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這裡全部都有!
    7.納米布沙漠的成因? 常年受副熱帶高壓和東南信風的影響,空氣乾燥;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的影響,減溫減溼。 8.阿塔卡馬沙漠的成因和向北延伸到赤道的原因?
  • 歐美包裝盒設計風格特點
    所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歐美的包裝盒設計上的風格都有一些什麼特點。歐美包裝盒設計特點一、其實從國外早期關於食品的一些包裝設計上來看,體現的就非常的直截了當,基本上向人們傳達的就是商品最為本質的一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