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這不是陳勝的原話,這是著名學人朱學東先生在他的公眾號《老朱煮酒》裡自稱盜用古人的話。老朱煮酒,除了朱先生自稱的流水帳之外,還常常記錄自己讀書心得,對時事發一些隱隱約約的感慨。因為其特殊的身份,他的每篇文章都受到網絡關注,常被限流甚至刪除。所以,他的感慨只能隱隱約約,你懂的。我也是挑著看看,佩服他的深厚學養、敏銳洞察力和灑脫個性。
他在《流水帳11月30日|日常》裡說:「古人云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盜用,鴻鵠安知燕雀之志。當個燕雀,挺好,哈哈。」多少有點擊中了我,讓我生出許多感慨。
在陳涉世家裡,那個少時為傭耕的陳涉與一起傭耕者相約「苟富貴,無相忘」,當傭者質疑怎麼可能富貴之時,陳勝嘆息說:「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之後陳勝成了陳王,讓自己短時間地成了鴻鵠,即使出身草莽還被司馬遷列入世家。實事求是地說,我認為這不過是司馬遷的附會之詞,無非是想為陳涉這樣一個後來稱王的人鍍上些少時即立大志的金罷了。在以」據史實錄「著稱的《史記》裡,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鴻鵠與燕雀,自不在一個重量級。人應該立大志,這也是人之常情,但人各有志,如果他樂於做只快樂的小麻雀,似乎也無可厚非。
第一,每個人要清醒地認識自己,如果自己本來就是一隻麻雀,沒有長出強健的翅膀,飛得再高也不可能翱翔九天,即使有做鴻鵠的夢想,也是斷不能實現的。說得不好聽一點,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難逃被人嘲諷的命運。
第二,即使自己可能是鴻鵠,如果沒有外在條件的幫助,終其一生也不過是一隻能高飛卻又飛不高的大鳥。那個能飛九萬裡的大鵬,如果沒有大風在下也絕無可能背負青天。那個外在條件包括時代的風雲際會,如馬雲如果沒有網際網路的到來,也絕無阿里巴巴的成功;也包括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所謂背靠大樹才好乘涼……如果沒有足夠讓自己起飛的條件,那麼,願意做一隻麻雀一樣的鴻鵠也許比空有飛天夢想的鴻鵠要快樂自在得多。
第三,即使是一隻鴻鵠,但如果他覺得飛得太高實在太累,或者飛得太高跌下來也摔得最痛,或者他覺得在蓬蒿之間跳來跳去比高遠的天空更接地氣更為有趣,這也是個人的自由,我們沒有權利也沒有必要去責備人家胸無大志。沒有鴻鵠的天空固然寂寞,沒有麻雀的世界更加寂寞。
第四,成為鴻鵠可能是一世的,也可能只是一時的。如」馬已今服「,在炙手可熱即將創造世界最大規模IPO之時瞬間跌落大地,只能在大地上慢慢療傷。這個時候,這隻鴻鵠真的可能過得不如一隻快樂的麻雀,甚至遺憾自己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做一隻麻雀或者做一隻像麻雀一樣快樂的鴻鵠,翱翔蓬蒿之間。所以,任何一隻鴻鵠,既要有一飛沖天的夢想,也要有成為燕雀的思想準備,這樣一旦虎落平陽也能忍受惡犬的狂吠。
我並非否定心有大志的鴻鵠,只是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旁人不必置評。正如朱學東先生,在官辦新聞媒體做得風生水起,因種種機緣,有一天突然辭去所有工作,靠自己的學識、人脈、口碑過起了讀書、寫書和喝酒打秋風的生活,一定也有許多人不屑,但朱先生自得其樂,又幹我輩俗人底事?
這樣想著,像我這個既無外在條件也無強健翅膀的人也想學學楊朔,讓自己做個變成快樂小麻雀的夢。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