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長述治霾甘苦:我們不該是全國倒數第一

2020-12-19 搜狐網

保定力圖拆掉城裡的456臺小鍋爐,代之以集中供暖。CFP|圖

  「外界不理解我的心情,我們一直在倒數第一的陰霾下,非常壓抑。」

  「我在微信上說,市長每天的心情隨著數據變化,數據要是好,心情就好;數據要不好,就找各地方各部門去。」

  「我們不敢說今年一定會退出倒數第一這種大話,但我們確實是在朝著這個方向在下狠力氣。」

  撰稿 | 南方周末記者嶽家琛 發自河北保定

  編輯 | 何海寧

  2015年4月,全國74個重點城市當月的空氣品質排名公布之後,保定市長馬譽峰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保定退出了倒數第一。

  2014年度及2015年第一季度,這座河北城市一直位列全國最末位。

  「外界不理解我的心情,我們一直在倒數第一的陰霾下,非常壓抑。」5月29日,馬譽峰在與南方周末記者的交談中,語氣始終沉重,未曾輕鬆,「我在微信上說,市長每天的心情隨著數據變化,數據要是好,心情就好;數據要不好,就找各地方各部門去,問怎麼回事。」

  2015年保定市「兩會」上,這位市長一個罕見舉動引起了媒體聚焦。在肯定了一年的工作成效之餘,他為末位排名深深道歉:「作為市長,我深感不安和自責,負有主要責任。在此,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並向全市人民表示深深的歉意!」

  彈贊兼有。其背後,是保定這座城市艱難的治霾「巷戰」。

  「我們去年是忽視了,導致在一些措施上,力度沒有那麼大。」如今2015年已過半,馬譽峰憶起去年治霾舉措,依然心有遺憾。

  而2015年,保定市的治霾力度,可謂空前。2015年4月20日,保定市召開了從市級到村級領導幹部的廣播電視大會,進行治霾總動員。大氣汙染防治被表述為「保定市當前最重要的中心工作」。「你不敢管,就是失職;你管不了,就是無能。工作不落實,推動不力,就是為官不為,就要受到嚴厲問責。」馬譽峰在會上這樣說。

  2014年運轉的最後十天

  「保定真的不應該是全國倒數第一。」馬譽峰感嘆道。

  在河北省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中,保定市政府作為責任主體,與河北省籤訂責任書,接受考核。在2014年度的河北省大氣汙染防治考核結果中,保定市雖未達到優秀,但也被判定為良好等級。

  大氣汙染嚴重的城市,或如唐山,重工業和重汙染企業集中;或如北京,人口密集機動車尾氣大量排放。而這些因素,保定都不具備。

  甚至在國家出臺「大氣十條」(指《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2013年,保定也並非最後一名,而是位列兩座被重工業圍困的城市—邢臺和石家莊之後。

  「保定是國家低碳試點城市,產業結構較輕,重汙染行業汙染物排放總量較小,綜合分析,燃煤、揚塵是造成大氣汙染的主要原因。」馬譽峰表示。這也是分析2014年全年的空氣品質數據後得出的結論。

  距離2014年結束還有十天的時候,保定市將已有的數據進行統計,做了一次測算,確認排名不是倒數第一。

  而就在這十天時間裡,事情發生了逆轉。

  最後的十天,保定市出現了連續的重汙染天氣。馬譽峰的手機也連續收到了當年可能成為倒數第一的信息。「到最後還剩幾天,還能有什麼辦法?無能為力了。」保定市環保局長肖寶元嘆氣道,「一天重汙染可以抹殺二十多個好天氣。」

  供暖季的來臨抵消了保定市2014年大氣汙染治理的努力。根據保定市政府部門的分析,保定市基礎設施差,集中供熱率只有39%,加之市區8.35萬戶城中村家庭冬季需要燃燒散煤,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保定市入冬後空氣品質大跌。

  只有一個辦法,拆除燃煤鍋爐。然而鍋爐拆除了,市民如何取暖?霧霾和溫暖之間,市政府作出了選擇。「老百姓冬天取不了暖,比倒數第一還要嚴重,這是民生問題。」

  這場治霾攻堅戰,2013年就已在進行中。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十條」。從國家到地方,便層層加碼,細化做法:河北省相應出臺了「大氣五十條」,保定市隨之出臺了「大氣六十條」,並將每一條的責任主體都落實到各區縣局。

  其中,關於上述燃煤、揚塵兩大主因的措施,就佔到了12條。燃煤鍋爐的改造更是「六十條」之首。根據保定市的三年行動計劃,預計2017年底全面拆除燃煤鍋爐,代之以集中供暖。

  拆除鍋爐的「巷戰」

  擺在保定市面前的,是一道非常簡單的算術題。

  在保定城區,有城中村住戶8.35萬戶,按每戶冬季燃煤3噸計算,那就是需燒逾25萬噸煤。且農村居民使用的均為散煤,燃燒煙氣直接低空排放,沒有任何治理設備與措施。

  而在保定市的廣大居民區,由於多老舊小區,因而供暖的分散小鍋爐數量龐大。目前保定市分散小鍋爐共456臺,其中10噸以上的僅32臺,共涉及居住面積1460萬平米,需要的改造資金為24.3億元。

  與燃煤問題同時存在的,還有熱源匱乏的問題。「拆除改造小鍋爐的前提是要保證居民的供熱。因而大量工作需要在10月份取暖季之前完成。」保定市公用事業局供熱辦主任李焱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目前,保定市正在建設三個電廠,用以解決熱源問題。而這些,資金投入必不可少。

  資金來源也是保定市治霾面臨的最大難題。

  保定市大氣汙染防治辦公室主任師國利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保定市的現實困難來自財政緊張,人均財力在全省11個市排名末尾。而治霾,則是一個需要投入大量金錢的事情,特別是要面臨多年歷史原因造成的集中供熱率低的現實問題,要想在短時間內突破,則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

  據環保和財政部門粗略估計,僅2015年的關鍵措施,需要的資金就有68億元。除了可依靠市場化運作的部分外,還需要政府財政補貼27億元。而保定市全年財政總收入只有178億元。

  壓力層層下放。在保定市中心城區競秀區,目前有分散燃煤鍋爐197臺,其中採暖鍋爐113臺,生產經營性鍋爐35臺,公立單位、學校、醫院一共49臺。這些鍋爐,需要在三年內全部改清。

  對於競秀區,以上的數字可謂壓力巨大。「這就需要把壓力和責任整個傳導下去。」競秀區區長丁陽說,「大氣汙染防治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需要力度。這樣的力度就來自於問責、追責。」

  「從考核角度來講,以往主要是看每年工業增加值、GDP、財政收入,目前,大氣汙染防治的指標也擺在突出位置,起著槓桿的作用。」丁陽說。

  而另一個主要汙染源—建築施工揚塵,主要是基礎設施差導致的。揚塵對大氣汙染的影響表現為PM10。揚塵治理的任務,則主要是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據該局提供的數據,自2013年來,累計下達停工整改通知書240份、限期整改通知書118份、暫收開發企業資質6家、暫收施工企業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1家。

  「只要一把手重視」

  在保定滿城區副區長陳志強幾十年的工作記憶中,上一次如此重視和狠抓一件事,應該還是最初推行計劃生育的時候了。

  起初,一些基層官員以為治霾就是「一陣風」,一段時間刮過去就完了。然而隨後發生的事情證明,這並不是短暫的一陣風。

  其中,對基層幹部的神經觸動最大的,是將環保監測指標進行排名,而這個排名則直接影響著各級政府的考核與獎懲。

  「過去存在有應付的現象,現在發現是動真格的了。」保定市住建局副局長張樹材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2013年中央和地方開始抓環保,到2014年初,還有認識不到位、應付差事的情況。從2014年下半年至今,越來越嚴格起來。」

  這樣的重視程度,丁陽亦是感同身受。「過去半個月都不見一次環保局長,現在天天在一起。」

  環保部門的地位也隨之提升。市環保局長肖寶元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5年初,市政府專門調整了分工,改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郭建英分管環保工作。「現在書記、市長每周調度一次大氣汙染,常務副市長隔兩三天就會帶隊下去督導,環保局全體人員都沉到一線,沒人休過假」。

  過去,丁陽90%的精力都放在抓項目上,而現在一半以上的時間用於治霾。對於大氣汙染治理的投資,僅競秀區,2015年就達到一個億,較上一年度增長了十倍。

  「老大難,老大難,老大上手就不難。意思是說,只要一把手重視,什麼都變得不難了。」一位當地官員感慨道。

  上級的重視程度更體現在考核和問責方面。

  為了配合《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保定市也出臺了相應的考核措施,對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和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打分,進而對各級領導班子進行綜合考評。

  由於保定市的主要汙染來自燃煤,因此「燃煤鍋爐綜合整治」一項成為各區縣重點工作考核中佔分最高的一項(20分)。另外,約談、行政問責、一票否決,也有著巨大的威懾力。

  各區縣領導的手機每天四個時間點都會收到市裡發來的簡訊,簡訊內容是每個區縣的空氣品質指數及排名。

  根據保定市大氣汙染防治監督問責的十項制度,空氣品質連續兩個月在全市排名倒數後三位的區縣,市長或主管副市長將會約談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雖然目前尚未有區縣負責人被市長約談,但是威懾力已然體現。另外,一年內被約談兩次以上,還會受到紀檢監察部門的誡勉談話。

  而如果年度排名倒數三位,則將被「一票否決」。主要領導不納入提拔使用範圍,分管領導引咎辭職。

  對於行政問責,近期保定市住建局已經處分了三名工作人員。而由市紀委牽頭的駐點問責督查組,對六個存在問題的區縣目前已進行了駐點督查。

  「我們不敢說今年一定會退出倒數第一這種大話,因為我們努力的同時,別的市也都在努力。但我們確實是在朝著這個方向在下狠力氣。」馬譽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相關焦點

  • 商洛鐵腕治霾三年行動見成效
    本報訊(記者 葉瑛 通訊員 汪姣)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商洛市抓重點、強措施、求實效,深入推進鐵腕治霾、科學治霾、協同治霾,環境空氣品質持續好轉,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成效明顯。
  • 北京治霾的天、地、人
    原標題:北京治霾的天、地、人 【媒體上治霾議論很是熱烈。不過,從氣象學角度,我覺得其中不少議論是誤區,至少不全面。】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北京和附近地區霧霾漸趨嚴重。「霧霾」一詞在2012年和2013年兩度成為年度十大熱詞之首。
  • 空氣品質指數排名全國倒數第二!鄭州今天又被「霾伏」了
    河南商報記者 李騁宇 實習生 劉澤林 文/圖鄭州市氣象臺2020年11月30日15時51分發布霾橙色預警信號:預計今天到12月2日,鄭州市區及所轄六縣(市)有中到重度霾,請注意防範。截至11月30日下午四點,鄭州空氣品質在359個全國重點城市,排名與安陽並列倒數第二。此排名中,倒數前十裡有九個河南城市。河南商報記者提醒大家,在霧霾天氣中,應減少戶外活動,出門需戴好口罩。
  • 德國治霾經驗:不調能源結構照樣可以治霾
    因此我覺得有必要把我們工作中得到的一些信息和結論與公眾一起分享,以利於公眾了解大氣汙染的問題,以利於公眾理解和支持現在正在開展的治霾工程。 霾從何來?   霾從何來?毫無疑問,這是治霾工程的基礎。  在調研工作開始之前,我對大氣汙染源的來源是有一些預判的。
  • 6年治霾,誰在努力誰等風吹?北大報告稱保定PM2.5降幅最大
    不過,獎懲依據是空氣品質監測數據,這個數據是否能完全體現各地政府的治霾努力?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曾表示,同樣的汙染排放,不同年份氣象條件有的可能拉高10%,有的可能拉低10%,個別城市可能還會達到15%。
  • 環保局長的長篇小說:《霾來了》、《霾之殤》!心靈中的霧霾
    上任後的「第一課」就讓他感受到「環保局長真不好當」。那是在一場全國地市級環保局長崗位培訓討論會上,各地環保局長圍坐在一起,相互大倒苦水。「環保局長經常被問責,環保局長位子坐不穩,等等。」聽了這些「苦水」,李春元當時心裡涼了半截,「完了完了,進錯門兒了」。後來,部隊宣教工作出身的李春元,就那次培訓討論會上的感受,寫了一篇評論《如何看待環保人被問責》。
  • 80後女副市長筆試成績並非倒數第一 倒數第二
    80後女副市長筆試成績並非倒數第一,是倒數第二。人民日報「求證」欄目1月21日刊登《「80後」女副市長,合規還是潛規》,引起關注,有網友提出,董海濤筆試成績排名倒數第一。而記者調查到的實際情況是:網絡公布的25人成績單是筆試過關、入圍競職演講環節的名單,並非所有應試者成績單。在全部54名應試者中,筆試最高分為117分,最低分為82分。
  • Only you,與標哥同唱「治霾歌」
    要說標哥另類,其另類之處倒顯得有幾分可愛——他熱衷於拿鈔票作捐助,經常搬出大堆鈔票秀慈善;他為了表達勤儉節約的決心,在倡導「光碟行動」中一度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陳光碟」;更有一絕就是,既非全國人大代表、又不是全國政協委員的他,戴著旁聽證連續14年旁聽全國兩會。由其親自作詞的《立法治霧霾》,即是一個編外代表委員的編外提案議案。
  • "新月地帶" 治霾也是轉型契機
    冬季地面上數百米的主要汙染層,向南無法跨越秦嶺,由於南風稀有,向北也深入不了渭北高原;東西狹長八百裡,西有秦嶺隴山疊嶂阻擋,不能行風;東部的潼關也形成鎖鑰,霾層無法再向東有效行進。因此,「形勝之地」在今天成為陝西大氣環境的「阿喀琉斯之踵」,成為陝西發展的制約。
  • 銅川市迅速落實全省秋冬季鐵腕治霾工作推進視頻會精神
    12月21日下午,全省秋冬季鐵腕治霾工作推進視頻會召開後,我市積極行動,第一時間召開全市藍天保衛戰決戰決勝衝刺會,全面貫徹落實全省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全市藍天保衛戰決戰決勝衝刺行動,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全市生態環境系統部分幹部參加會議,市鐵腕治霾辦主任、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焦新學主持會議,市政府副市長姜學武出席會議並講話。
  • 河北省環保廳強力推進治霾措施落實
    本報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劉榮榮)今年以來,河北省環保廳把落實治霾措施不力問題清理整改「回頭看」作為推動省委、省政府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決策部署有效落實的重要抓手,強化問題整改、壓力傳導、責任追究,以鐵的決心、鐵的意志、鐵的措施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 河北治霾藥企受傷 「藥都」製藥廠只剩取暖煙囪
    「揮發性的停工,但有些製劑,包括中藥生產沒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我們認為應該區別對待。」劉彥斌說,「考慮藥品特殊屬性,和老百姓生命健康相關。石家莊的製藥企業比較集中,很多是百強,承擔著全省、國內甚至國外的供給,我們擔心會不會造成用藥短缺?也對石家莊製藥企業行業,以及後發展可能會造成影響。」治霾高壓「戰果來了!」
  • 政協委員於立榮:治霾需要轉變思維
    千龍網北京1月25日訊(實習記者 查甜甜)在2016年北京兩會上,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凌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於立榮在做客千龍網訪談間時表示,「治理霧霾,人人有責」,治霾需要轉變思維,應該將治霾變成一種常態。
  • 保定市長:總書記指示構建京津保生態國土帶
    馬譽峰還表示,很遺憾其接觸過的很多北京人都沒有去過保定,「從北京西客站到保定東站只有40分鐘,將來提速到350公裡,只要27分鐘,一張報紙看不完就到了,歡迎大家去」。長城汽車[微博](26.47, -1.43, -5.13%)以它的高成長性創造了我們國家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奇蹟,現在已經進入全國十大汽車集團,是自主品牌銷售量第一,利潤也是第一,去年長城汽車銷售收入超過了400億元,已經超過80萬輛,利稅將近150億,長城汽車2013年為政府納稅60億,在河北省所有企業裡遙遙領先第一名,所以建議大家買汽車就買長城。
  • 波蘭第二大城市治霾出新招
    在此背景下,克拉科夫市政府才推出了這項治霾方案。 據克拉科夫市市長雅採克·瑪依赫羅夫斯基介紹,克拉科夫周邊是波蘭重要的產煤區,受地理位置因素影響和能源供應限制,克拉科夫位列波蘭乃至歐洲汙染最嚴重城市,造成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就是燒煤取暖和汽車尾氣。克拉科夫市政供熱系統每年冬季只能為3萬多戶市民家庭供熱,大多數居民家中仍然沿用壁爐或煤爐取暖。
  • 河南18市長立軍令狀治霾:鄭州市長承認失之於軟失之於寬
    並且定期向社會公布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和重點治理任務完成情況,還在各地市主要媒體上及時發布大氣汙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刊登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政策措施宣傳解讀,讓廣大群眾充分了解、理解和支持大氣汙染治理,凝聚政府引導、企業行動、公眾參與、社會共治的強大合力,形成「同呼吸、共命運」的良好氛圍。
  • 光明早報:全國過半省份遭「霾伏」;崔順實首次出庭
    ●全國過半省份遭「霾伏」波及17省份,71個城市重度及以上汙染,石家莊PM2.5指數破千…中國正在經歷今年以來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強度最強的霾天氣過程。環保部19日表示,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重汙染天氣在未來幾天將會持續加重。受霧霾天氣影響,多地機場航班、高速公路受阻。
  • 專家稱北京一淨霾塔每小時吸霾不足一勺鹽重:不如找布蓋工地
    專家稱北京一淨霾塔每小時吸霾不足一勺鹽重:不如找布蓋工地 張敏/中國青年報 2016-10-20 12:27 來源:澎湃新聞
  • "大氣十條"頒布一周年 治霾"持久戰"需打"組合拳"
    業內專家表示,我國治霾的複雜性遠超歐美國家,註定是要打「持久戰」,在此過程中要善打「組合拳」,採取綜合施治。    專家表示,我國霧霾是在工業化發展與機動車劇增同步的情況下,汙染疊加並相互作用所致,屬於大面積區域性、複合型汙染,不同於上世紀倫敦(煤煙型為主)、洛杉磯(機動車為首要原因)相對單一的汙染,因此,治霾需打持久戰、組合拳。
  • 只靠治霾,空氣品質很難大幅改善
    如果只依靠治霾,想實現空氣品質大幅改善、PM2.5濃度大幅下降是非常困難的,必須將治霾和減碳結合起來,實現二氧化碳和大氣汙染物的協同減排。21世紀中心總工孫洪說,碳排放影響氣候,氣候變化影響氣象,氣象條件影響大氣質量,建議把治霾和減碳結合起來,發展環境友好型、顛覆性的技術。21世紀中心主任黃晶說,我們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工作,通過氣候沙龍等活動,逐步搭建起政策制定者、科技管理者、科研工作者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  「歐洲綠色新政」提出,2050年歐洲將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