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8月24日訊「為幫助餐飲企業進入預製菜市場,協會將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美食節上開設『中國品牌餐飲企業半成品/成品雲展播』環節,為企業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預製菜。」今天,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半成品菜」是「預加工過的食材」,是凍品的一個細分類目。與普通冷凍品相比,預製菜的加工程度更高,近年來成為藍海市場。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預製菜佔凍品市場20%左右,而在飲食習慣類似的日本則佔到60%。有專家表明,這意味著預製菜未來將有潛力成長為萬億級市場。
由中國飯店協會主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美食節暨線上美食消費季活動,將於9月4日~11月10日以線上線下聯動、主會場與分會場結合的方式開展。線上活動將以「地標美食、品牌餐飲、促進消費」為核心,面向消費者優惠促銷;線下活動將以「一會一展一賽一獎一對接」為主線,引領飯店餐飲行業新形勢下新未來。
據悉,本屆美食節線上活動將設置中國品牌餐飲企業半成品菜成品菜雲展播活動,活動主辦方屆時將邀請全國中華老字號、餐飲非遺企業、中國餐飲百強企業、中國品牌餐飲企業、中國餐飲名店等,推薦已經面向市場投放或進入零售市場的半成品或成品菜餚,在阿里口碑、餓了麼等雲平臺以及中國美食節線上平臺CHA美食在線集中展覽展示。活動主辦方還將結合線下美食節活動專場,組織線下閉門採購對接洽談會。
業內人士指出,疫情給餐飲業帶來了重大損失,但同時,疫情也成為驅動半成品菜成品菜等預製菜領域快速進階的催化劑。半成品菜因為價格介於菜市場的菜與外賣之間,能夠平衡消費需求,同時,經簡單加工就能食用,可滿足都市快節奏生活需求。在疫情期間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滿足居家消費場景的預製菜領域成為充滿誘惑力的藍海,不僅餐飲品牌紛紛搶灘布局,其他業態也紛紛爭搶半成品菜這個新賽道。
但事實上,半成品菜並不是在疫情爆發後出現的新事物。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在疫情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年輕家庭消費群體開始轉變,不再追風在外就餐,而是逐步回歸家庭。這類消費群體具備一些鮮明的特質,比如更認同親手烹製的價值感、對食材鮮度和品質要求高、對價格不敏感、期待烹飪的快速解決方案、愈發追求「家鄉的味道」和「媽媽的味道」以及「餐飲名店的味道」等等個性化體驗。半成品菜因適應這部分消費群體的需求,漸漸打開了市場。
近兩年來,半成品菜市場趨熱。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需求的改變,一線城市的消費者變得更忙了,相比一般外賣,這些消費者對食物的品質有更高要求,對價格也不那麼敏感,這讓半成品菜有了一定受眾基礎。另一方面,盒馬鮮生等精品超市和生鮮電商的興起,也推動了半成品菜的發展。盒馬鮮生的「盒馬工坊」售賣有自有品牌的半成品菜,同時也是新雅、知味觀、豐收日等餐飲品牌銷售半成品菜的一個渠道。(工人日報記者 楊召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