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四川火鍋不同的是,潮汕牛肉火鍋吃的並不是鍋底,而是牛肉本身的「鮮味」還有蘸料的味道,通常的吃的就是牛肉的鮮嫩,涮牛肉的鍋底只有牛股的清湯加上白蘿蔔和玉米,這也與粵菜中的「清淡」如出一轍。
若是你去過潮汕,你會知道,潮汕的牛肉火鍋非常多,好吃的也非常多,要想評選出最好吃的一家,那是幾乎不可能的,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愛吃的自然也不同,作為遊客的我,也自是不可能每一家店都吃,在我看來,在潮汕牛肉武林江湖當中,能被稱之為是「戰鬥機」的,非八合裏海記莫屬。
入選過大眾點評黑珍珠餐廳指南,上過綜藝節目《天天向上》被評為「火鍋霸中霸」,也是汕頭市甚至全國都排得上號的美食,甚至有很多人專門為了吃海記跑去汕頭的也不鮮見。
當然,這些都只是網絡上的誇讚,一家做餐飲店的最重要的不是獲得的獎項,而是其味道。
原以為這種開遍全國的店選址會在一些高檔的商圈中,沒想到只是在居民區,就在別人家的樓下。
其實在前一天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就來過一次,遠遠來看就可以看到馬路兩邊都擠滿了人,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齣了什麼事情呢,走近之後才發現,這裡原來是八合裏海記的門店,長隆排得估計要等上半小時。
想吃還得提前來。
八合裏海記的價格也還算可以接受,一碟大多數肉類的價格都在28元左右,五花趾、三花趾就稍微貴一些,嫩牛、肥牛還有吊龍等統統都是28一份,蠻實惠的,湯底也便宜,都是清湯鍋底,只要十元錢。
和別的火鍋店不同的是,潮汕牛肉火鍋就是專門吃牛肉的,牛身上的很多部位都分得極為細緻,嫩牛是腹部和臀部之間的肉,在一頭牛中所佔的比例較高;匙仁是牛肩胛骨上面託著的一塊嫩肉的中心部分;匙柄是匙仁下方靠近牛腿和牛腹的一小塊區域,不含油脂;吊籠是牛脊背上的一條長肉,前半部分屬於肉眼,後半部分屬於西冷等等等等,這些只要你抓上一個服務員來,都可以給你滔滔不絕講一大通。
潮汕牛肉非常講究現切兩個字,潮汕人對牛肉的要求很高,除了要吃當天現宰的黃牛肉外,切片成盤的牛肉放置時間,也會影響口感還有味道。
所以,來吃八合裡的時候,最好提前來,不然像牛舌匙柄這些部位,很容易就點不到了。
吃清湯火鍋,重點是這個蘸料,蘸料選得好不好,直接決定了肉的味道,傳統潮汕人的吃法是沙茶醬,喜歡吃辣的可以加點辣椒醬,搭配上炸出的蒜末,吃起來很香,還增加了口感的複雜性。
肥牛很嫩,雖然是切的一大片,但是涮完之後,蘸了調料,放進嘴裡非常的好嚼,對於一些牙口不怎麼好的人來說吊龍簡直就是福音,肉香味很濃,而且肉質不柴,肥瘦相間,口感非常好。
匙肉是沒有太多肥的,但是挺嫩的,有點類似於我們這裡吃豬的一號肉。肉是嫩的,但是大多偏瘦。
我最愛的還是吊龍,也是八合裏海記裡面怎麼點也不會沒有的一碟肉,吊龍是略帶油脂的,這部分的油脂不會有很多,涮八秒後撈起,初入口的時候很嫩滑,細嚼之下,又有些筋道,這個筋道也算是點睛之筆了,加上一點點牛的肥肉,吃下去肉汁飽滿,毫不誇張的說,要是我的胃足夠大,我真的想一個人吃上十碟。
前前後後一共點了七八碟肉,結帳一看,還可以接受,不算實惠也不算貴,畢竟味道的確還不錯,只是每一碟的肉量還是比較少,一碟吊龍全部下下去,一人一口幾乎就沒有了,而且沙茶醬偏甜比較容易膩,但也還好。要是有機會的話還會再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