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楊桃樹、旗子凹、橋頭村等龍騰廟老爺

2021-01-15 大坪平臺

點擊上方「大坪人的微平臺」快速關注1、每日分享大坪新聞、資訊;2、傳播大坪文化、特產特色;3、幫大坪人發布募捐、求助、廣告、徵婚、找人找事找工作;4、大坪人衣食住行應有盡有。


今日新竹、楊桃樹、旗子凹、橋頭村等龍騰廟老爺,初五從埔心寨開始,吳其坑、坑尾、圍裡、橫嶺。初五遊到稔田、埔下、麻大尾、楓樹排、大湖裡,初六則到新竹片區。每到一處,人們鞭炮迎接、上香跪拜、果品供奉。


一、龍騰廟的傳說

普寧縣高埔鎮有一個龍窟村,船埔鎮有一個龍窩村,大坪鎮有一個龍坑村。相傳遠古洪荒時期,這三個地方,居住著三條聰慧的龍。它們潛心修煉,盼望有一天能升上天界。到了一千年修煉期滿,天上玉皇大帝叫把守南天門的關聖帝湛,送下一顆升天如意珠,讓一條龍上天。因為玉帝沒有明確吩咐珠應給誰,關聖帝君就把三條龍召到大坪埔心地方,磋商珠應讓誰先得。誰知這三條龍,有的認為自己才智微淺,有的認為自己體弱功差,有的認為自己德望不高,互相推讓不休,各有其辭。關聖帝君只得回返上天,將情奏知玉帝。玉帝被它們那種互敬互讓、為它方著想,寧願放棄自己升天機會的美德所感動,認為殊堪嘉許,乃破例地再令關聖帝君送下二顆如意珠,讓三條龍同時升天。


三條龍得到三顆升天如意珠後,遂擇個吉日良辰,在大坪埔心的羅庚地大草埔上一齊升天。


後人為了紀念和發揚這三條龍互敬互讓、和諧相處的美德,分別在三條龍居住、修煉的地方建起了三個村,叫龍窟、龍窩和龍坑村,並在這三條龍升騰的地方大坪埔心,建起了—座龍騰廟。此廟至今,香菸不息。 出處:《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廣東卷普寧資料本》


二、龍騰廟的歷史

龍騰廟起建於鹹豐皇帝前六十年(1790年),距今225年歷史。廟中供奉著八大神位,分別是慈悲娘娘、協天大帝、五穀聖帝、福德老爺、周蒼將軍、關平元帥、左判官、右執事。


1937——1945八年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遊擊隊曾在龍騰廟駐紮過,帶領當地人民起義,抵抗日本侵略軍,在華南片區起著重要作用。後東江縱隊和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1958年,毛澤東提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隨即全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運動掀起來了。龍騰廟被拆。直到己巳年即1989年在華僑總理集資下重建,每年眾多海華僑同胞回來參拜。


相關焦點

  • 新竹片區等老爺視頻+照片
    (1502)開山公鎮居橫嶺以來,部分房派便陸續遷入並世居新竹村,其中主要有三世汝義公(黃竹坑)、四世月溪公(黃竹坑)、十世雲攀公(黃竹坑)、十世曰旋公(柑樹下)、十四世振波公(楊桃樹)等派下裔孫,這種狀態一直維持了近百年之久,直至房、王、溫三族聯合在本村開墟之後,其他支派裔孫與各姓商戶便又相繼零星遷入,其中義興公裔孫在墟市左頁鼎建房氏長房總祠-房氏義公祠。
  • 邀請函 新竹龍美潭公王老爺重光慶典
    邀請函  新竹龍美潭公王老爺重光慶典各位信仕福民:蒙公王老爺顯赫,風調雨順
  • 國際老爺節:普寧各鄉遊神時間大全(2019最新)
    初四大坪埔心遊神(龍騰廟);大坪粘田遊神(福雲廟);大坪三溪壩營關帝(穿西裝);大坪埔嶺營關帝;大坪稔尾營老爺初五大坪稔尾村營關帝;大坪鎮埔嶺大坪美營齊天大聖;大坪新竹遊神(龍騰廟);大坪農場大坪尾營老爺;高埔鎮坪上營老爺
  • 橋頭大鼓與嶽村鈲子新考
    有的猜測說,莫非是惹惱了橋頭大鼓?大老爺思來想去,不管怎麼說,先派人送去厚禮,又指令村裡社頭說情,都被拒之門外。情急之下大老爺親自前往橋頭村登門謝罪,並許願來年一定請龍鼓出廟,殺豬宰羊供奉鼓爺爺。待他心急火燎趕回家時,老婆的乳房病痛果然消退了。也許是受故事裡邊「鼓爺爺」的感召,如今年過花甲的我憑著對民間文化的痴迷,悟出它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走上鼓文化研究之路。
  • 組圖:新竹城隍廟香火鼎盛 廟口小吃挑動味蕾
    新竹城隍廟,匯集經典小吃美食。  東南網1月28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冬季來趟臺灣新竹風城旅遊,總要嘗嘗竹塹美食,新竹炒米粉,外加一碗貢丸湯,意猶未盡,還可以點盤蚵仔煎、新竹肉圓,並可以吃到蔬菜甜汁原味的潤餅,哪裡可以一網打盡「庶民味覺殿堂」?答案是新竹城隍廟,廟口小吃攤攤精彩,保證挑動你的味蕾。  新竹都城隍廟,人稱新竹城隍廟,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的城隍廟,列屬三級古蹟。
  • 新竹城隍廟之各地城隍的領袖一一城隍爺
    鑑於這尊神責任重大,所以老百姓沒少給他老人家修廟。所謂「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臺灣民眾對城隍爺的崇拜可見一斑。新竹城隍爺又稱都城隍,也就是各地城隍的領袖,因而這廟門的香火從清代一直旺到了今天。您看新竹黑臉城隍爺,留長鬍子,腦袋頂著『理陰贊陽」匾額一方。這意思是說本老爺有本事溝通上下界。
  • 靳堂鄉奶奶廟村
    近年來,靳堂鄉奶奶廟村依據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在全村開展消除老年「門衛」及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弘揚德孝文化,使村風民風不斷得到改善,不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數,更為鄉村振興建設注入了新的內容。靳堂鄉奶奶廟村地處黃河灘區,北依黃河大堤,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302戶,1529人,43名黨員,2600畝耕地,600多畝果園。
  • 一座城隍廟,三位城隍老爺,上海城隍廟為何「一廟三城隍」?
    很多人第一次來上海城隍廟道觀燒香禮神時,都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大殿裡高高在上的神明卻不是城隍老爺,而是金山神主霍光大將軍呢?實際上,這個說法不準確,霍光大將軍和城隍殿中秦裕伯秦老爺一樣均為上海的城隍爺,而且還有一位城隍爺陳化成陳老爺,這也就是上海城隍廟歷史上有名的「一廟三城隍」說法的來源。
  • 潮汕的老爺宮及其所供奉的「老爺」
    但說來也怪,潮汕人到廟宇供香,一般不稱拜神,而是稱「拜老爺」。潮人「拜老爺」和拜神是有區別的,只有到舊曆年末酬神時才叫「拜神」、「謝神」。究其淵源,還必須從古籍的說法談起。 所謂老爺,原指舊時的官吏。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五日:「前明時縉紳惟九卿稱老爺,詞林稱老爺,外任司道以上稱老爺,餘止稱爺,鄉稱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稱大人,五品以下稱老爺。
  • 臺灣新竹這間媽祖廟很有趣,報藥籤到中藥房抓藥
    臺灣新竹這間媽祖廟很有趣,報藥籤到中藥房抓藥,他們到廟裡不求長生、不問不老,僅帶著虔誠的心在媽祖面前擲下兩辦筊,抽了籤便往對面的中藥房去抓藥。這在現代人耳裡沒有科學根據的流程,乍聽毫無醫學論述,但在新竹長和宮和鴻安堂藥房這短短一個馬路的距離間,蘊含的可是祖先上百年來安定民「身」的智慧。▲在老中藥行自己做防蚊包。
  • 潮汕地區「拜老爺」:什麼是「老爺」?祭拜風俗是如何形成的?
    在潮汕地區,「老爺」並不是「外公」(姥爺),也不是對官紳的稱呼,而是對神明的尊稱,特指伯爺公、土地公、灶神、媽祖等下界諸神。雖然中國其他地區現在已很少稱神靈為「老爺」了,但「老爺」一詞其實並非源自潮汕地區,宋代就已有文獻記載「老爺」的,比如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有「自號老爺,亦稱 天大聖。言有神通,與天通,能救人疾患。」金朝《金大安磚刻》也有「大安二年四月三十日未時,老爺感化趙門白氏,舍地建廟。」
  • 新竹驛(國定古蹟)
    新竹驛(國定古蹟)第六站:新竹驛(國定古蹟)新竹火車站的歷史已超過百年。清代設置的新竹火車站位置較現址偏東,約位於今日新竹動物園附近的山腳下。由於路線較為蜿蜒且坡陡,於是臺灣總督府修正鐵路的路線,將新的車站「新竹驛」設於現在的位置。新竹驛建造完工於大正2年(1913年)。比起今天已參觀過的新竹市役所、新竹州圖書館、新竹專賣局,新竹驛呈現出更多樣的大正時期巴洛克建築風格。
  • 世上最暴力的遊神:潮汕鹽灶拖老爺
    上社的老爺(最初被拖的老爺),是個無名的水撈神,因為靈顯而被作為社神供奉於廟中,在每年正月廿一、廿二兩天都要隨廟裡其他神祇一同出遊,村中青壯年及四鄉六裡的人都會準備在活動中拖老爺(開始是水撈神,後來變成全部神祇都是對象),而當年輪值扛老爺巡遊的壯漢則要護神,他們每人都需齋戒沐浴淨身,穿一件新縫製的短褲,袒胸赤膊且周身塗上豆油。
  • 探索東莞厚街橋頭村,尋找隱藏在村子裡的古蹟
    東莞厚街橋頭村共有7條自然村小組,分別為新屋、祠邊、北社、南社、元洲、塘面、井頭。我在橋頭新屋已住了一年多,偶爾在村裡散步或跑步,發現村裡隨處可見古老建築。在池塘邊,或是在深巷裡,一處處古蹟疏落有致、別具一格。
  • 桐城龍騰街道向前村:開展志願者培訓 提升志願服務水平
    桐城龍騰街道向前村:開展志願者培訓 提升志願服務水平 2020-12-24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財神老爺趙公明手裡的金鞭
    即使來到道教廟觀等宗教場所中,也如此。君不見,每逢節假日或宗教節日,財神殿往往熱鬧非常,擁躉眾多。當然,商業社會發展到今天,道教正視人們渴望累積財富的需求,也鼓勵人們合理合法地獲取財富,但財神老爺趙公明趙元帥依舊怒目圓睜,金鞭高舉,似乎在告誡世人,「生財有道義為先」。
  • 深圳市商務局到橋頭村考察對口幫扶工作
    8月5日至6日,深圳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有明,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非夢等,到河源市東源縣雙江鎮橋頭村考察對口幫扶工作,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決策部署,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調研,推動對口幫扶工作再上新水平。
  • 懷柔區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懷柔廟上村
    2017年6月30日訊,「軍糧一到位,騰出水缸和飯櫃;熱炕頭,讓給咱們八路睡;大樹下,石洞裡面去開會……」在懷柔區九渡河鎮廟上村,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首順口溜。這首順口溜,講述的是廟上村軍民齊心抗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