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新書《認知覺醒》,幫你化解焦慮

2020-10-14 Mac雲課堂


寫在前面:不是軟文廣告,不認識作者,沒有購買連結,利益無關

Mac雲課堂這個頻道就是在焦慮中誕生的,當時我的狀態很不對勁,既找不到奮鬥的目標,又玩的不盡興,精神狀態也不好,焦慮的情緒瀰漫在空氣中讓我很不爽。

乾脆做一些很酷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吧,也許會浪費時間,浪費精力,耗費金錢,但總比每天渾渾噩噩要好吧,所以埋下頭自學 Keynote 和 FCPX,鞏固英語提升外網信息搜集能力,再然後有了頻道裡的節目。

現在我不刷抖音,也卸載了王者,大部分的閒暇時間都在打理頻道相關的事情,奇怪的是,焦慮卻沒有消失。換做當時的我看來,現在自己應該是正能量滿滿,有事情忙,能幫助到別人,做的事情有價值,為什麼還會焦慮呢?

感受不會騙人,我仍舊覺得自己無法掌控生活。這裡所說的掌控生活,不是什麼改變命運,不是什麼發財暴富,而是連早睡早起我都做不到。每天想改變的太多,但是衝進腦子裡一片空白,每次難得的閒暇時間,光想明白要做什麼,就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更別說高效率的執行了。

為了弄明白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這些年一直在尋求解決方案,身邊沒有特別勵志的偶像,就在書本裡尋找。


以為是自己意志力不夠強,無法抵禦誘惑,所以看了《意志力》,想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

以為是自己工具不夠好,每次抓不到頭緒,所以看了《思維導圖》,想提升自己的的工具等級。

以為是自己睡眠不規律,影響第二天的精氣神,所以看了《斯坦福高效睡眠法》,想壓榨睡眠潛力。

以為是自己效率不夠高,學習新東西不得要領,所以看了《學習之道》,想高效率的吸收知識。

以為是自己訓練方法不對,突破不了平臺期,所以看了《刻意練習》,想讓自己的付出有收穫。


還有知乎上數不清的高質量回答,公眾號各種學習和提升的內容,只要是能幫助自己提升效率,掌控生活的內容,我都不會放過。

但是看了這麼多內容之後,真正可以改變我認知體系的寥寥無幾,會發現書裡講的東西的確有道理,但就是無法影響到我,無法去做出改變,更別說改善生活了,這些很棒的道理,過一段時間就忘的差不多了。

在搜集這些內容的過程中,最讓我觸動和醍醐灌頂的,是在知乎發現的一名叫做 YJango 的人工智慧博士所寫的內容。因為要教會電腦以人工智慧的方式運作,所以他掌握了非常多人腦的運作規律和原理,用這些規律和原理,把信息和知識「餵」給電腦,提升它的人工智慧。如果愚鈍的電腦都可以學會,那真實的人,掌握這些方法後,是不是就能在學習方面突飛猛進呢?答案是肯定的。

後來他在B站上傳了一系列《學習觀》的視頻,看完之後我有一種,突然開竅了的錯覺,前後大概看了這些視頻 5 遍,又細細的做了復盤和總結,真的是非常棒的知識,感慨後悔學生時代沒有早早接觸。他也是我在 B 站唯一充電感謝的 UP 主。

說了這麼多,和《認知覺醒》有什麼關係呢?這個作者在探尋認知覺醒的路上,和我走過類似的道路,我在網際網路上和書籍中搜集的方法,他也有涉獵。

他和我們不同的地方在於,成功的把這些理論和方法,消化吸收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而我雖然也看了很多書,很多資料,卻一直在外圍徘徊不得要領。如何化為己用這個要領,就埋藏在他的《認知覺醒》這本書裡。

我之前一直在找排解焦慮,提升認知的鑰匙,這個鑰匙其實是有很多碎片組成的,需要自己搜集拼接,而《認知覺醒》這本書,把我之前搜集的很多碎片,拼成了他自己可用的鑰匙,並且點出了芸芸眾生在搜集鑰匙中的各種無用功,需要避免的坑。看完這本書,我真的一個激靈,一直尋尋覓覓搜集的鑰匙,終於有機會找到了。

感謝知乎,在我的時間流上推薦了這本書的章節,在我看完這本書的第一時間,就在噹噹和京東,買這本書送給親友,9月才發布的新書,現在噹噹限購一本,京東自營無貨,不出意外,這本書會大火。

趁它火爆之前,我真誠的把這本書推薦給每一個關注我的公眾號的朋友,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掌控自己人生的鑰匙。

書名:認知覺醒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周嶺

ISBN:9787115543424

相關焦點

  • 認知覺醒:用行動化解焦慮
    有時,還往往伴隨著焦慮。最近,有幸讀到一本名為《認知覺醒》的書,書中將焦慮的產生講解得非常透徹,還給出了相應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就是焦慮產生的根本原因。說通俗點就是:欲望和能力之間差距過大,從而產生焦慮。《認知覺醒》作者周嶺,36歲前除了本職工作,其他時間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刷搞笑視頻、喝酒到爛醉、沒事就睡覺,時常焦慮,卻從沒想過改變。
  • 《認知覺醒》:你為什麼焦慮,因為你不懂得這三條底層逆襲的規律
    《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一針見血的指出:焦慮的根本原因——想同時做很多事情,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讀《認知覺醒》,深刻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所以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 也只有洞悉底層的內在規律,我們才能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
  • 《認知覺醒》:你的大多數焦慮,都和沒有耐心有關
    文/吳呱呱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你賺到的錢都是認知變現,你虧掉的錢都是認知缺陷。」後,深感頗有幾分道理。隨後,又看到作家霧滿攔江說的這一段話:「人類的認知,好似一個巨大的天坑,呈漏鬥態勢排布。
  • 認知覺醒:真正的覺醒者善於「憑感覺」找目標,何懼焦慮迷茫
    我們都可以根據這個說法滲悟一下這種讀書方法,我們都知道學習是理論加思考得出的真知,但這本《認知覺醒》的作者卻發現了這些存在卻被人忽略的內容,他把「憑感覺」稱之為頂級的方法。是因為它能幫我們感知真正適合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讓自己處於學習的「拉伸區」。
  • 認知覺醒:開啟潛意識的智慧,避開人生陷阱
    如果你「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那我推薦你認真讀完《認知覺醒》這本書。這是一本我想要推薦給所有人的書,我建議你現在就加入閱讀書單。認知會影響你的選擇,選擇則會改變命運,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清晰。這本書將會改變你對很多事情的認知。
  • 焦慮是人的本性,《認知覺醒》才是有效改變的開始
    這是因為,你的思維認知還在沉睡的時候,別人的大腦已經早早醒來絕塵而去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表面上看起來是智商、情商、運氣、能力的差距,而根本上是認知水平的差距。同是水中冰山,你看到的是水面上肉眼可見的部分,而有人卻能「看」到水下深藏的那部分,其所潛藏的能力與威力甚至遠遠大於水面上那部分。
  • 《 認知覺醒》:認識你的大腦之後再來擺脫焦慮
    《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老師認為,「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所以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既然認知影響選擇,那就得先搞清楚認知是什麼。
  • 從王漫妮看認知覺醒:你所有的焦慮都值得再耐心一陣子
    周嶺的《認知覺醒》一書,開啟了自我改變的原動力,內觀自己,擺脫焦慮,外觀世界,借力前行。讓你不再焦慮,你所有的焦慮都值得再耐心一陣子。03得耐心者得天下 1、面對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納自己 當我們通過《認知覺醒》明白缺乏耐心是自己天性時,就坦然接納吧!
  • 我老公越來越愛我,你老公卻要跟你離婚:婚姻經營認知覺醒是關鍵
    與其說經營的是婚姻,不如說是經營自己,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一位被譽為「心智探索者」的作家周嶺,在他的《認知覺醒》中提到:人和人最根本的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主命運。深以為然。所以慧慧有時也無法見到深愛的他,求而不得令慧慧變得情緒很壞,有時甚至很抓狂,非常焦慮、痛苦,但過後她又莫名其妙地原諒了他的自私。慧慧雖然在學業和工作上都很優秀,但她對愛情和幸福的認知其實是模糊的。她看不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男人,不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和幸福。總是被感情牽著鼻子走。糊裡糊塗地過著自己的日子。
  • 告別無效努力,你需要讓認知覺醒
    但一段時間你再去翻朋友圈,就會發現,不少人已經不再打卡了。為什麼我們總無法堅持呢?是惰性使然嗎?帶著這樣的問題,我翻閱了之前被土豆老師強烈推薦的《認知覺醒: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以下簡稱《認知覺醒》)這本書。在書中,我找到了我們無法堅持下去的答案。《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是作家,自媒體人,心智探索者。
  • 你缺少一次認知覺醒的機會
    這段話出自《認知覺醒: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作者周嶺在他36歲的時候才發現,日子一直這麼渾渾噩噩地過,不是個辦法。於是,他開始重新學習,從腦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社會學及其他學科中,看到了自己成長的可能性,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清楚了部分規律和真相,知道了實現夢想的方法和路徑。
  • 他36歲才開始《認知覺醒》,3年後成了行業「紅人」
    朋友得知我目前的精神狀態後,向我推薦了一本書《認識覺醒》。 這兩天剛看完此書,看完後似乎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所在。知道了焦慮的由來,下面我們把焦慮的種類細分一下,看看你經常陷入的是哪種焦慮?1 完成焦慮你是否經常把日程安排得太滿,然後又因為完不成所有事情而焦慮?有,你就「中招」了,焦慮自然會找上門。
  • 對抗焦慮!《認知覺醒》教你學會反思,坦然面對腦海裡的恐懼
    認識周玲,他的認知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如果你已經三十多歲依然還是一條鹹魚,那麼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你!現在的工作朝九晚六,考勤不嚴,收入不高,發展就那樣,整個企業散發著一股養老的氣息。一、對抗焦慮。保持耐心。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欲望大於能力,而自己又缺乏內心,卻又想急於求成,面對怎麼努力都完不成的愧疚,這就是我們的焦慮。我們要保持耐心,克制欲望,面對現實。
  • 《認知覺醒》:想要改變,源頭在認知,力量在自己的頓悟程度
    如果你也曾經歷過這些,或者正處於這個狀態,那麼推薦你看看周玲老師的《認知覺醒》。這本書的上篇是「內觀自己,擺脫焦慮」,主要從「認知」的理論部分為我們解惑——為什麼我們想改變很多壞習慣,但就是做不到,其根源到底在哪呢?
  • 為什麼你總是焦慮不斷,憂心忡忡?《認知覺醒》告訴你答案
    那是因為:你想得多做得少,總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認知覺醒》作者周嶺在36歲前也跟大多數長期焦慮的人一樣,被焦慮的情緒左右,對未來感覺迷茫。《認知覺醒》明確將焦慮分成五種形式,想要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焦慮,怎麼改變焦慮,應該先理順自己屬於哪一種焦慮,然後才對症下藥。第一:完成焦慮也就是日程或者計劃安排得滿滿當當,想要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想做的事太多,要開的會議太滿,但總是被無關緊要的事情打擾。
  • 《認知覺醒》|心智的蛻變是一種成長的美好
    真正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是深度學習能力。——周嶺告別2020,迎來2021,新的一年精讀了第一本書:《認知覺醒》。都說讀書猶如讀人,出版社安利本書後,突然發現,這本書的作者居然是周嶺,可以時髦地說,他是紅學界最會做生意的,是企業界最懂紅學的。
  • 認知覺醒:潛意識是一種智慧!深度學習,清晰認知解決你一事無成
    《認知覺醒》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嶺。周嶺是自媒體人但是他不同於一般的自媒體人,讀他的文章感覺很輕鬆,很有新知的感覺,他的 文風從來不製造緊張和焦慮,觀點新穎,思路清晰,他的文字通俗易懂。
  • 《認知覺醒》:為何成功不是我,人與人的差異就在認知能力
    於是,焦慮、煩躁的情緒油然而生,整個人陷入極度灰心喪氣的狀態。好在朋友圈裡發現了一本書,一位年輕的自媒體作者周嶺所寫的《認知覺醒》。也就是通過大腦構造、潛意識、元認知等思維規律看清自己,了解認知世界裡的基礎設施,從事物規律中看清世界,從而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及如何管控情緒力,看完之後,讓人頓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心境,化解了庸人自擾的煩惱,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認知的驅動力。
  • 其實育兒問題都源於家長的認知覺醒
    因為這幾天在看周嶺的《認知覺醒》這本書,這本書最初火,是在頭條作者群裡好評如潮, 看完的讀者評論是:裡面的文章認知覺醒的知識點很多、乾貨有深度,但是讀起來特別的接地氣,大白話讓人一看就容易看懂,最開心是終於可以找到自己該如何做的方法了。
  • 《認知覺醒》:別讓自己讀了很多書,卻成了最沒用的人
    倘若你對自己的現狀仍有不滿,早就厭倦了一成不變,又總是覺得有一身吃苦的力氣卻無處施展的話,不妨先從提升自己的認知開始。最近我讀到了一本好書《認知覺醒》,這本書在之前曾被不少和我一樣的作者自發寫過書評,也被很多人稱為可以行走的成長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