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坐一周爽氣一年!這才是大補肝腎、引血下行、盤活全身妙法

2020-12-11 齊魯壹點

作者:中裡巴人,鄭幅中,北京中醫協會理事

人一步入老年,常常會步履蹣跚,腰酸膝痛,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同時高血壓、關節炎、糖尿病、心血管病、前列腺炎等疾病也會接踵而至。老年病症多不勝數,防不勝防,以致我們無從下手。

其實,這些都是「上實下虛」之症,也就是氣血不足,氣血下不到腳了。有句俗話叫做「人老先老腳」,一棵大樹,只要樹根不壞,樹就不會枯萎,所以只要我們腳上的血氣充足,全身的血流就會是正常的。

古人有每日搓腳心百次的養生法,還有赤足走路健身法,都對防止衰老有很好的效果。今天我們告訴大家一個補腎、減肥、大補肝臟、引血下行、盤活全身的方法,見效更快,而且對每個人都會有效的健身法,那就是跪坐法,也叫跪膝法

你能想像嗎?跪著竟然可以養生,而且效果驚人!

跪坐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減肥和防治膝蓋痛、膝蓋積水、膝蓋骨刺、腰疼、脫髮、高血壓導致的頭昏腦漲、長期吃藥要護肝的人都有很好的療效,還能讓我們的身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適用人群

腹脹的人、頭痛的人,腳寒的人,失眠的人,都可試用;另外心情煩躁、焦慮不安的人,都可以試用。骨折的朋友就不要強求了哦。

跪膝是引血下行的絕妙方法

氣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腳底,那就先引到膝蓋,膝蓋氣血充足,離腳底也就不遠了。

在一個不太軟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著行走,氣血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膝蓋,膝蓋由於新鮮血液的供養,而使寒氣可散,積液可消,腫痛可化。

但有人膝蓋有傷痛,那就先在較軟的床上跪著不動,逐漸緩緩運動,很快就會適應的,那時膝蓋也就不痛了。

跪坐的各種神奇功效

人為什麼會膝蓋痛?膝蓋為什麼會磨損?積液和水腫是怎麼來的?平白無故怎麼會出現這些東西?膝蓋是一個關節,如果我們老做下蹲摺疊的動作,就跟軸承一樣會產生磨損。

隨著年齡增長,氣血沒那麼多了,供給膝蓋的氣血也少了,膝蓋又總是磨損,所以特別需要氣血這種潤滑油,潤滑油充足就沒事,潤滑油一少就會幹磨,就會出現磨損的問題了。

這時寒氣再進來,在缺血的情況下再去練蹲起、爬山、走遠路,膝蓋只能更磨損了。這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鍛鍊後膝蓋越來越疼的原因。

很多人說鍛鍊有好處,那得看是在什麼情況下鍛鍊。如果是在膝蓋已經磨損的情況下去鍛鍊,那只能是雪上加霜,越練越壞。

膝陽關穴雖然可以很好地緩解疼痛,但怎麼讓它不疼痛才是最根本的。所以,治本的方法就是讓它一開始就不磨損,一開始就讓新鮮血液潤澤過來。

讓血液過來的最好方法就是跪膝法,跪著走。這麼一跪您就會發現氣血輕而易舉地跑到膝蓋上來了,而且在跪著走時,會發覺腰也在扭動,腎也跟著補了。

跪膝法同樣能補腎

跪著走鍛鍊時同時也能鍛鍊腰部力量,腰跟著扭動了腎也活躍起來了!通氣血補腎一舉兩得的啊,男性同胞們可以在床上反覆練習,每天 50 步到 100 步左右具體就看自己的體力了。

跪著走兩三周後,您還會突然發現原來老掉頭髮的現象消失了。

另一方面,中醫稱膝為筋之府,膝就是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補肝臟的方法,相當於每天喝幾支杞菊地黃丸口服液,還不花一分錢,更不分什麼體質,效果還如此好。

有人說:「我跪不了,我去照片子了,醫生說我這裡有好多骨刺,這一跪肯定骨刺就扎著我,給我扎破了怎麼辦?扎一個窟窿就麻煩了。」這是大家對骨刺的一種誤解。

骨刺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現象,每個人到一定年齡都會有骨刺。骨刺本身不會讓人產生疼痛,疼痛是因為骨刺旁邊的淤血壓迫神經造成的。把淤血驅散,膝蓋自然就不疼了。

但去照片子,卻發現骨刺一根沒少,還都在那兒立著呢。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這個「刺靈」那個「消刺」的藥,其實它們消不了骨刺,只能把骨刺旁邊的淤血給化掉。

所以說骨刺消不消沒關係,並不妨礙我們去鍛鍊。所以,練跪膝法一點都不會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影響。

練跪膝法除了能減肥和防治膝蓋痛、膝蓋積水、膝蓋骨刺、腰疼、脫髮外,還能讓您有很多額外的收穫。

對想減肥的男士和年輕女士來說,跪膝法更是一個減肥秘法,比「敲帶脈」還快。此法減大腿上的贅肉最明顯。

要想檢驗這個方法靈不靈,您回家拿皮尺先在大腿上量一下,然後每天跪 20 分鐘,3 周以後再拿皮尺量,肯定讓您大喜過望。很多人都試過這個方法,效果非常明顯。

女士們總抱怨贅肉都在大腿上,確實,這就是一堆廢物,不是肌肉。這時候我們得把新的氣血引過去,讓它把垃圾吸收起來排出去,所以跪膝走能減大腿肥。

告誡大家:剛開始時膝蓋會很痛,要先適應幾天,先跪著別走,剛開始就先跪,等適應了再走。剛開始跪膝時會出現以下不適症狀,這也是正常的反應,不僅跪膝時會出現以下不適症狀,其它一些鍛鍊法也會如此。

1、麻: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

2、木:麻得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

3、酸: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

4、脹:表明氣很足,此類人是愛生氣的體質,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估脹。

5、痛: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淤。

6、癢: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癒合的時候都會發癢。但這與全身發癢不同。

做完了跪膝法,再練金雞獨立,您會突然發現可以閉著眼睛站更長時間了。這是由於跪膝法已經把大量的氣血引到下肢了,下肢有力了,當然腳也就站得更穩了。

用金雞獨立可以引氣血把腳上 6 條經絡(肝、膽、脾、胃、腎、膀胱)的原穴衝開,這樣,氣血才會運行得更加持久有力。

有的人用跪膝法,還不是每天 20 分鐘,有時候就跪 10 分鐘,不久他去換眼鏡的時候度數下降了 50 度。他都 30 多歲了,為什麼還有這樣的效果?因為練跪膝法養了肝,肝主筋,而膝蓋是筋之會,肝開竅於目,還通著眼睛。

如果在跪著走的時候,同時敲打一下左側心包經,那麼效果就會更佳。有高血壓的朋友,再點揉一下肺經的尺澤穴,您會立刻感到頭腦清明。

所以,學習防病的方法,一定要跟很多東西聯繫起來,不能認為跪膝法只是治膝蓋、頭上的穴位就只是治頭,要舉一反三,學一達百。

有句話叫「飲半盞湖水,當知江河之滋味;拾一片落葉,盡享人間之秋涼」,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樣我們學習起來就快了。

您如果不能每天積沙成塔,那個塔就老也積不起來,您得有好的方法,學習最主要的東西。其實最關鍵的方法就是聯想法,想想膝蓋還跟哪兒通著,還管什麼事兒?您一聯想就行了。

以上方法很簡單,適應症也極為廣泛,腹脹的人、頭痛的人、腳寒的人,失眠的人,都可試用;另外心情煩躁、焦慮不安的人,練一段時間後,就會覺得心裡平靜,頭腦清晰!

相關焦點

  • 芝味本草——第32期(牛膝)走而不守,以通為補,引血下行
    牛膝之性:以通為補,引血下行早在《神農本草經》就記載:「寒溼痿痺,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久服輕身耐老。」清代徐大椿的《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分析牛膝的藥性功效十分形象:「凡物之根皆橫生,而牛膝獨直下,其長細而韌,酷似人筋,所以能舒筋通脈,下血降氣,為諸下達藥之先導也。
  • 8種補氣血補肝腎的中成藥,收藏備用
    中醫認為,氣與血是構成人體的兩大類基本物質。肝藏血,如果肝血不足將嚴重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整個人看著面色暗黃,像林黛玉一樣,精神狀態非常差。腎主通調水道,腎藏精主骨生髓,我們的腎臟對於人體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現在很多人因為生活壓力大,容易出現氣血兩虛,肝腎虧虛的症狀,失眠,身體乏力,視力下降,腰膝酸軟等等。中藥的補益功能強大,那麼,補氣血補肝腎的中成藥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迎接春天的3種姿勢:補肝腎,通氣血,寧心神
    冬天很快就要過去了,古人在冬天,女人跪坐,把腿放在後面,這樣可以把下焦氣堵住、鎖住,使氣不外洩,這就是女人的藏。這樣的坐姿,是為了把陽氣藏住。養血蓄精,補肝腎的坐大腿內側走的是肝腎經,肝藏血,腎藏精,將兩腿分開向下壓可以拉伸肝腎經,補益肝腎。常言道「冬令進補,春天打虎」,冬將去,春將來,趁著這幾天,多做這個練習,為身體養血蓄精。
  • 每天堅持跪坐15分鐘,養胃護膝治腰痛(視頻介紹正坐)
    每天按照下面的方法跪走1分鐘,跪坐15分鐘,能夠疏通堵塞的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腰背酸痛的症狀,還能預防頸椎病,有非常好的養生效果。跪坐(正坐)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非常簡單,也是佛醫禪觀課重點教學的修煉方法。在課上弘南老師有給大家具體講解跪坐的養生效果以及方法,大家可通過考拉FM,搜索佛醫堂收聽學習。
  •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元——桑寄生
    《本草綱目》記載桑寄生:性平,味苦、甘;歸肝、腎經,其功能主治則主要在祛除因肝腎不足而引起的風溼痺痛、腰膝酸軟等症,以達到充盈血氣,強壯筋骨之功效。《神農本草經》就有「主腰痛……充肌膚,堅發、齒,長鬚眉。」等相關記載,《日華子本草》也記載桑寄生可助筋骨,益血脈。此外《藥性論》中也著述了桑寄生在婦人安胎方面的作用。
  • 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
    了解一些中醫知識的人,都知道「氣血」這個詞,大家可能認為氣血是一個「東西」,但是事實上,氣與血是兩個概念,氣屬陽,血屬陰,二者之間既有所區別,又有關親密的聯繫,「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能行血,也能攝血。而血則是氣的載體,並且給「氣」提供充分的養分。
  • 本品補肝腎,行血脈,續筋骨 | 中藥
    【功效】補肝腎,行血脈,續筋骨。 【應用】 1、用於腰痛腳弱、遺精、崩漏。 本品既能補肝腎,又能行血脈,有補而不滯的優點。如《扶壽精方》續斷丸,以本品配杜仲、牛膝、萆薢治腰痛腳弱;《婦人良方》續斷丸,以本品配伍黃芪、熟地、赤石脂治崩漏經多。 2、用於胎漏下血、胎動欲墜。
  • 補肝腎的食物 這些有助於補腎養肝的方法
    肝腎出現問題,那身體也會出現其他的問題。那麼補肝腎的食物有哪些呢?肝腎出現問題時,肝腎的病狀有哪些?在平時的生活中,養腎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補肝腎的食物1、枸杞子枸杞子性平味甘,是中醫最常用的滋補肝腎的中藥,民間也習慣用枸杞子泡茶飲,以調補肝腎。
  • 老中醫告訴你一個不花一分錢大補肝腎的方法
    告訴大家一個不花一分錢大補肝腎的方法:把雙腿伸直分開,腳尖回勾,雙手抓著腳趾,身體慢慢向下壓。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可以輕鬆放心地補益肝腎。親們,一定要記住好東西都是大道至簡,只要傻瓜才會追求注重那些很複雜的東西。為什麼只要兩腿分一分就能大補肝腎呢?
  • 國醫大師禤國維:兩個生發湯,補肝腎養顏值
    掉頭髮是因為體虛,一定要大補?經常做發膜,可以讓頭髮更堅韌?當代年輕人關於頭髮的疑問著實不少。國醫大師、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專家禤國維指出,上述疑問都屬於常見的認識誤區。每個人體質和脫髮的原因並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 既屬美食又是藥膳,既補肝腎又益氣血,學一下回家露一手吧!
    【功效】補肝腎,益氣血。【應用】肝腎不足,氣血兩虧證。適用於肝腎不足、氣血兩虧所致的面色萎黃、心悸心慌頭暈眼花、經血量少及腰膝酸軟等症。【方解】本方所治之證為肝腎不足、氣血兩虧所致,治宜補益肝腎、益氣養血。
  • 【本周靚湯】強筋骨,補肝腎,心心念念的羊肉暖身湯來啦
    廣州這周降溫, 終於也有點冬天的樣子了。 當氣溫下降 起居方面應早睡晚起,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飲食方面可以繼續調補, 以補腎固精、補中益氣為要。 對於風溼痺痛、肝腎陽虛的人群 更應抓緊這最佳的進補時節, 多選用補肝腎、強筋骨的中藥材 男女都能喝的補腎湯 ▼▼▼
  • 補肝腎,潤腸燥…好處太多了
    而《神農本草經》中介紹黑芝麻,也談到其能「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久服,輕身不老」。中醫認為「發為血之餘,腎之華在發」,說的是頭髮與肝血和腎氣息息相關,腎虛就易造成脫髮或白髮,所以滋補肝腎的食物就對頭髮有好處。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黑芝麻護髮也有一定的依據。黑芝麻中蛋白質、亞油酸含量都很高,也有著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這些都是對頭髮健康有好處的營養成分。黑芝麻性甘,平。歸肝、腎、大腸經。
  • 活血對藥治療眼底血證,附常見病的常用方藥,尤其是中老年人疾病
    眼底出血即視網膜出血,中醫稱眼科血證,它是視網膜病變過程中的一個常見體徵,可以是眼部疾病所致,如視網膜動、靜脈的阻塞;靜脈周圍炎症,也可以是全身疾病所引起的眼部改變,如高血壓病、糖尿病、腎病、血液病等。
  • 「瘦物」暖湯補肝腎,馬上喝起來!
    這是最近兩天廣州人的靈魂拷問。然而,本周據說還有新冷空氣補充,讓人感到「透心涼」之餘,也提醒了各位廣州人要禦寒保暖起來了!在即將「洗澡靠勇氣,起床靠爆發力」之際,一碗初冬平補的香甜暖湯,可以回答靈魂拷問。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表示,今期推介的淡菜黃豆鴿蛋煲豬大骨湯,淡菜養血滋陰,營養價值高,能促進兒童成長發育;豬大骨和黃豆滋補健骨。
  • 鱸魚,益筋骨、補肝腎
    其實,鱸魚除了非常好吃之外,從養生方面來講,還具有益脾胃、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這對肝腎不足的人來說,是一個福音。羅大爺半年前到醫院診治。據兒子形容,老爺子在家本來好好的,誰知道剛剛吃過午飯,就躺在地上了,不住地抽搐,手腳也不聽使喚。家人懷疑是中風了,等那陣過了之後,趕緊送醫院給看看。
  • 肝血不足吃什麼補最快
    肝血不足,主要表現視物模糊,眼目乾澀,頭暈心悸,失眠多夢,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當以養血補肝為治。那麼肝血不足吃什麼補最快呢?下面就為大家解答。 肝血不足吃什麼補最快 1.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