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飛:國內國際雙循環與「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中英文)
「雙循環」是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帶動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戰略部署(網絡圖片)「一帶一路」的內涵主要是「五通三同」,與「雙循環」在政策追求與內涵上具有相通之處,這就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與打造「雙循環」的經濟發展格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提供了可能。
-
開封稅務:服務「一帶一路」護航企業發展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李保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面臨更多困難、更大挑戰,國家稅務總局開封市稅務局主動加強國際稅收政策宣傳,及時為「走出去」企業解難題,傾情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對外開放大局。
-
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執行長:盼「一帶一路」促歐中關係
原標題:盼一帶一路促歐中關係 歐盟與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密切合作,有利於世界不同地區的包容性發展,有利於鞏固歐盟與中國互為主要貿易夥伴的地位,最終也有利於整個世界 過去幾年,世界局勢的動蕩不安令世界經濟大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訪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
《光明日報》紅船初心專刊(總第643期)採訪了四位專家學者,請他們圍繞《建議》提出的「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等重要內容,暢談學習認識和體會。「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取得豐碩成果。
-
「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發展研究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一帶一路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並實施以來,「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我國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與總體規劃,並推動我國對外開放從「謹慎嘗試」進入「積極爭取」新階段[1]。教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作用,為民心相通架設橋梁,為其他「四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提供人才支撐[2]。
-
何偉文:「一帶一路」將促實現中國夢與推進全球化共贏
中國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何偉文正在發言(攝影:沈湜)何偉文在談到為什麼要建設「一帶一路」時指出,「一帶一路」不是簡單的懷舊,也不是中國為了轉移過剩產能。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目標有二,一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二是為了推進包容性全球化,推動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實現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發展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何偉文表示,「一帶一路」是習主席和黨中央在對中國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間外部環境進行評估後,為確保儘可能長的發展機遇期和實現兩個一百年,特別是第二個一百年目標而提出的高瞻遠矚的偉大倡議。
-
「一帶一路」倡議下港口如何發展,聽聽他們怎麼說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一個個港口猶如鑲嵌在蔚藍大海上的明珠,串起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貿之路、友誼之路。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前,4月22日,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資助,交通運輸部管理幹部學院、大連海事大學、招商局港口集團聯合舉辦的「一帶一路」港口管理高級研修班重要活動——「一帶一路」倡議下港口發展的思考與交流研討會在部管理幹部學院舉行。
-
開創發展繁榮的美好未來(一帶一路5年間)
自此,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鋪展開來,各國攜手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 壯麗畫卷,描繪美好未來的發展藍圖 走進塞內加爾考拉克區久姆比村,在中國企業打井施工現場附近,歡快的場景令人難忘:用上新水井的村民們,開心地以水桶底部做鼓,踩著鼓點載歌載舞。這是一首中塞友誼曲,也是一首幸福生活曲。
-
促進「一帶一路」可持續融資的發展
圍繞加強「一帶一路」互聯互通與經貿合作專題,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作了主題為《促進「一帶一路」可持續融資的發展》的發言,提出推動「一帶一路」可持續融資的路徑與構想。所謂可持續融資(Sustainable Financing),也被稱為可持續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是指將可持續發展作為考量指標納入融資金融活動中,形成人與社會、社會與經濟、當前資源環境和未來資源環境的協調關係下的金融發展新模式,引導金融資源流向具有更強包容性和持續性的發展領域。
-
加強國際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共贏發展
答:習近平主席在1月17日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宣布,今年5月中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尋找方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能量,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
【專題】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 原標題: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側記
-
一帶一路,泰國南部發展新動力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這裡正在拓寬的公路、即將落成的新海關、等待開發的工業園、計劃中的新港口……讓記者感受到泰南發展的勃勃生機。目前,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泰國第一大貿易夥伴,而泰南與中國在漁業、旅遊、橡膠等互利合作勢頭良好。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泰南地區將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實現經濟快速發展。
-
一帶一路:「你好,SHACMAN!」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如今,陝汽產品已經銷往「一帶一路」沿線90多個國家和地區,「陝汽製造」贏得了國際口碑。不同國家的使用者們發自內心地向SHACMAN說「你好!」。張磊,現任陝西重型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汽進出口公司)非洲一區(覆蓋北非、中西非以及東非國家)大區經理。
-
「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2020年「數字絲綢之路」高級研修班雲上...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張文娟、趙娜)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與陳江和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2020年「數字絲綢之路」高級研修班,採取「雲上」授課方式在浙江大學開班。「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自2017年開展以來,已培養了來自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的47名「一帶一路」國際公共管理碩士和中國法法律碩士;先後舉辦了9期高級研修班,培訓了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350名高級別政府官員、知名學者和企業高管。
-
「一帶一路」促進合作共贏的發展經濟學解釋
原標題:「一帶一路」促進合作共贏的發展經濟學解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
古絲綢之路與共建一帶一路
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倡議提出後,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的亞洲、非洲、歐洲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廣泛響應與支持。當前,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
-
「一帶一路」:不忘6000萬華人華僑 聽他們怎麼說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在中國僑聯協助下,我們中國網(《議庫》平臺)記者電話採訪了三位不同國家的華人代表。 近期更是為了配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策劃了一系列欄目,集中邀請政商界學者、專家等向非洲的學界、民眾、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客觀地介紹中國,解讀「一帶一路」。通過具體分析,讓非洲人民了解「一帶一路」不只是對亞洲有利,非洲人民同樣也可從中受益;也不只是對參會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有利,而是向所有志同道合的國家開放,尋求廣泛參與的「朋友圈」。多年來,非洲人民也切實受益於中非之間長期合作的關係。
-
聯大主席萊恰克:可持續發展議程與「一帶一路」相得益彰
經濟日報紐約電 (記者朱旌)第72屆聯大主席萊恰克日前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級別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益處並不局限於其國界。
-
一帶一路對全球和區域合作有重要意義
本報曼谷5月14日電 (記者張志文、趙益普)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七十四屆年會14日在泰國曼谷開幕。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阿赫塔爾在開幕式致辭中高度評價「一帶一路」倡議對全球和區域合作的重要意義。
-
【一帶一路】李向陽:「一帶一路」:區域主義還是多邊主義?
承認「一帶一路」的區域屬性並不否認它最終具有多邊屬性。與現有規則導向型區域合作機制相比,「一帶一路」呈現出發展導向型特徵。因此,作為一種新型的、發展導向型區域合作機制,「一帶一路」能夠發揮其全方位對外開放的職能和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