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奧心理健康數據中心對四類職場人士進行了抽樣測試,通過精神壓力分析儀及壓力自查量表統計得出了如下數據(供參考):創業者、管理層、銷售人員、技術人員的職場壓力約佔其個體總壓力的比例依次為90%、82%、76%、63%以上。
對職場人士進行心理分析發現,工作壓力強弱受到金融環境、企業屬性、福利待遇、人際關係、勝任力、心理彈性、自我成長、家庭和諧度為主的八個維度的相互影響。
對企業而言,重要崗位的員工離職,會造成不可預估的損失,甚至直接影響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國奧心理對北京不同行業的離職員工進行了抽樣調查統計,最終歸因在職場壓力方面而離職的員工佔比高達83%以上。
由於常年處於「996」的工作模式以及每年業績考核,會讓人長期處於職場壓力的預警線,而壓力所引起的軀體性反應由最初的難以入睡逐步過渡到了心臟早搏。如何有效地緩解工作壓力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第一,進行有效的心理壓力(心理壓力分析儀及國際通用壓力分析量表等)工具評測,了解企業全員的心理健康數據。
第二,針對測評結果,就壓力數據分類進行相應的團體減壓訓練。數值偏高者選擇匹配心理專家進行一對一分析、幹預。
第三,定期進行心理彈性遞進式適應性訓練,並進行前後效果對比。
第四,在企業內部配置心理健康預警資料庫,周期性進行心理健康數據採集、分析,建立員工心理健康檔案。
第五,根據心理健康檔案內容,通過使用心理減壓輔助設備及療法進行個體或團體疏導及幹預。
總之,從信息收集到發現問題,之後進行問題分析、制定幹預方案,都離不開相匹配心理專家的面對面分析及幹預。隨著國家心理健康系統的完善,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個人加入到心理健康行業,相信在企業與心理服務體系的融合中,可以為企業高效留用人才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