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擁兵百萬管不好突厥?蒙古疆域廣大卻不能持久?

2020-12-23 天地史話V

唐朝疆域廣大,徵服了雄跨五六千公裡的突厥汗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橫跨長城南北的大帝國。五十多年後,後突厥汗國建立,唐朝重新回到了長城以南。唐朝有雄兵百萬,擁有強大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實力,為何管不好突厥?

中國歷經秦漢統一時代,東漢末期天下分裂戰亂,這一時期少數民族悄悄崛起。西晉短暫統一之後,匈奴、鮮卑、羯、氐、羌紛紛建立國家,歷史進入混亂的南北朝時期。

後來鮮卑拓跋部統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權。雖然魏孝文帝漢化失敗,使北魏最後走向了分裂,形成東西兩魏,後來又變成北周北齊的對立。但是漢化也使鮮卑族與漢族融合,西魏形成了胡漢統一的「關隴集團」。關隴集團既有漢族的先進文化,又保留遊牧民族的英勇善戰,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政治力量。隋朝楊氏,唐朝李氏都出身於關隴集團。

在關隴集團胡漢合一背景下,唐朝皇帝拒絕修築長城,決心建立一個囊括農耕、遊牧文明,橫跨長城南北的大一統帝國。唐初幾個皇帝不斷努力,終於徵服突厥等少數民族政權,建立龐大帝國。

然而50多年以後,後突厥建立,唐朝又退回長城沿線。擁有強大實力,唐朝為什麼管不好突厥呢?

英國歷史學家芬納說:「帝國面積過於廣袤,任何監督和制約機制都很難有效。」唐朝在採用武力徵服了突厥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手段,比如羈縻州府(任用胡人統帥並保留遊牧人生產習俗治理)和都護府制度(行軍監督巡察制度),建立了鬆散的統治秩序。

但是,遊牧民族對一個中原農耕王朝卻沒有真正的認同感,國家內部存在兩種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念,兩種文化沒有融合。所以一旦中原王朝統治減弱,很快遊牧民族就反抗,重新建立政權。

元朝也遇到了同樣問題。蒙古人依靠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建立了囊括農耕和遊牧兩種文明的帝國,然而元朝只把中原漢人地區看做徵服區域,元朝還是依靠向披靡的蒙古騎兵。元朝與四個汗國維持著蒙古聯盟,儘管統治中原卻拒絕漢化,是漢化程度最差的朝代。

中國從商周開始就有著強烈的「正統觀念」。周朝伐商,以商朝失去了「天命」作為口號,取得政權之後,周朝將自己視為「天命」的繼承者。秦漢以後的王朝,也都宣揚自己是正統,才能夠長久。

元朝拒絕漢化,自然不符合正統,因而建立元朝98年便土崩瓦解。

唐朝在中原民族得到了法統認可,卻沒有讓突厥等草原民族認可;元朝成為遊牧民族的法統,卻無法得到中原民族的認可。因而這兩個王朝雖然強大,都很快瓦解。

清朝是歷史上漢化最徹底的少數民族,因而同中原民族法統很好的結合。另一方面,滿人是遊牧民族,實行拉攏蒙古的政策,得到了草原民族認可。清朝維持了近300年統一,實現了農耕與遊牧民族的真正融合。

相關焦點

  • 中國朝代疆域面積排行榜:唐朝竟然墊底?第一名無可非議!
    :唐朝竟然墊底?,以此來擴大自己的領土,這也是元朝為什麼是中國歷史上土地面積排行第一朝代的原因。國土面積排行第三——唐朝圖:唐朝疆域圖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漢族人的統治時期疆域最大的,在中國歷史上,是國土面積排行第三的朝代,尤其是在唐高宗李治的統治時期
  • 大唐最大在龍朔:唐朝疆域版圖在唐高宗李治龍朔年間達到了最盛
    虎父無犬子,唐高宗李治雖然不如父親李世民能戰善戰,但卻也稱得上一代明君,在位期間平定漠北,控制西域,徵服朝鮮半島,使得唐朝疆域版圖達到了最盛。唐軍兵臨平壤城下當時唐朝疆域西臨鹹海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正月,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叛唐,自立為沙缽略可汗,之後公然侵犯庭州(唐朝在新疆境內設立的三州之一
  • 唐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細數唐朝六大都護府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北朝鮮,西達中亞鹹海,南面包括了現在的越南北部,北面則到蒙古高原的北部。
  • 看古今疆域:中國歷史上完美的領土疆域排名
    西漢鼎盛時期的國土疆域達到了609萬平方公裡。唐朝:唐朝開國之後逐漸結束了自隋末以來的群雄割據局面並統一了全國,唐太宗和唐高宗執政期間不斷對突厥、薛延陀、吐谷渾、西域諸國(高昌、龜茲等)等國家作戰並消滅了這些政權,由此逐漸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區。唐高宗龍朔年間唐朝疆域面積達到最大值。唐朝皇帝被草原遊牧部落尊為天可汗。唐朝疆域達到了1576萬平方公裡。
  • 古代匈奴、蒙古、回鶻和突厥四個民族的血緣關係如何?
    4、突厥。5、漠北回鶻、八部契丹。6、遼、九姓韃靼。7、金、蒙古高原諸部。8、蒙古。匈奴政權:提要:匈奴是東亞第一個馬背上的遊牧帝國(黃帝部族可能也是遊牧族群,但不一定是馬背部族)。匈奴被土耳其、蒙古追認為直系祖先。匈奴降服了東胡與大月氏及西域諸族。首領:冒頓單于及其後裔。種族:以東亞、北亞種族為主,兼有中亞種族。發源地:內蒙古陰山。後續:南匈奴,總數約20萬人,歸附進入山西,後建立中原政權。
  • 回鶻,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民族
    7世紀初,回鶻聯合僕骨等部族反抗突厥的統治,逐漸強大起來。646年,回鶻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744年,回鶻首領骨力裴羅自立為可汗,建立回鶻汗國。這時回鶻控制的地區,東起今額爾古納河,西至今阿爾泰山,北至葉尼塞河與今圖瓦共和國。南跨大漠,成為北方的霸主。近百年後,840年回鶻汗國被黠嘎斯推翻。
  • 通過地圖了解唐朝疆域變遷:見證了一個龐大的帝國王朝的興衰榮辱
    目前網上主要流傳的唐朝地圖主要有三幅,分別是唐高宗時期地圖、唐玄宗時期地圖和唐朝地圖。這三幅地圖都是譚其驤版本的地圖,出現了不少的錯誤。於是,我就在網上尋找到了唐朝各個時期相對客觀的地圖,如此就能夠讓我們更加客觀了解唐朝的疆域發展歷程了。隋朝時期隋朝地圖。581年,隋朝建立,589年滅陳朝統一了內地。
  • 明帝國為什麼沒能繼承元朝疆域?
    然而,明朝的疆域面積比起元朝少很多,讓許多人為之扼腕。二元的大元帝國忽必烈所創建的元朝,既是蒙古帝國的主體延續和宗主,又因實行「漢法」而進入中原王朝序列。在長城以南,元朝的政治體現為蒙漢文化互相滲透。雖然元朝壓制漢人,但由於漢人龐大的人口基數,漢文化強大的同化力,以及華夏體系與農耕經濟的高度契合性,使得蒙古或色目法都不可能有效治理廣大的漢地。
  • 中國主要朝代的疆域面積都是多大?清朝維持1300萬平方公裡100年
    後來經過漢武帝北擊匈奴,經營西域,徵服南越、朝鮮、西南夷等,疆域面積迅速擴張到了600萬平方公裡左右。漢朝對西域地區的控制時間很長,達到了150年。西晉(265—316年),280年,西晉滅吳國後,疆域和漢朝的疆域大致差不多,略小於漢朝。不過西晉對西域的控制比漢朝要小得多。西晉也是一個大一統的朝代,但是由於存在時間短和內亂不止,其國力沒有得到發揮就滅亡了。
  • 隻身建立百萬疆域的皇帝,發動四十萬大軍復仇中國,未至國已崩塌
    更出乎意料的是,到了2月份有諜報回傳,這支蒙古大軍的大汗突然病死,幾十萬兵馬掉頭回去了。朱棣長長地出了口氣,這位馬背上的皇帝雖然因為沒仗可打有點遺憾,但至少國庫的銀子總算能存點下來了,接下來的遷都、下西洋、編大典,哪樣不需要銀子啊。對了,那個病死的蒙古大汗叫什麼來著?對,叫帖木爾,瘸子帖木爾,身體不好就不要出來折騰了。
  • 回紇突厥帝國(摩尼教)
    玄宗之子肅宗 皇帝(756—762年在位)擔負起重新奪取國家的任務,因此,他向如上所述,744年,回紇突厥人取代了東突厥在蒙古的帝國。 回紇可汗,被中國人稱為默延啜,@或者葛勒可汗(745—759年在 位),很樂意接受肅宗的要求,反過來,肅宗答應將唐朝公主嫁給他。從蒙古來的回紇軍隊隨即配合帝國軍隊,在從叛軍手中奪取 洛陽城的戰鬥中(757年)給予了積極的支持。肅宗對回紇首領大 加感謝和封官。
  • 唐朝的人有多自豪,讀王之渙這首《涼州詞》你就知道了!
    如今盛唐勝景,突厥想來和親,也只能無功而返。其實在這首詩中,詩人所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故事,突厥大家一定聽過,他是在如今甘肅北部、新疆、蒙古一帶的遊牧政權,在唐朝興盛起來之前,突厥才是當時的霸主,擁有十分寬廣的疆域。南北朝僵持不下時,正是突厥最為發展雄壯的時期,他對於中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隋朝建立之後雖然表面和諧,但是波濤卻始終在暗中湧動。
  • 之所以宋朝被蒙古滅、明朝被滿清滅,全因漢族人的身上少了樣東西
    其實,在中國古代,最大的外夷強敵莫過於匈奴、突厥、蒙古和女真四族。這其中,匈奴和突厥與中原的漢族王朝基本上呈現勢均力敵的局面,在與歷代王朝的對抗中各有勝負。
  •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相輔相成的懦弱天皇,開拓了唐朝的最大疆域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相輔相成的懦弱天皇,開拓了唐朝的最大疆域我叫李治,出生於628年7月21日。父親是皇帝李世民,母親是長孫皇后。我是父皇的嫡三子,上面有大哥李承乾和二哥李泰。在兩年前的玄武門之變,父皇殺死自己的兩個兄弟,逼爺爺退位,當上了皇帝。
  • 李靖和突厥的野狼坡血戰,一場改寫唐朝歷史的戰爭
    唐朝建立初期,突厥一直是侵擾唐朝邊境的。唐朝這時候的處境有點像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當時的西漢就是受到匈奴的影響,只不過唐朝是受到突厥的影響。兩者都是在剛剛建立的時候,正因如此,唐朝受到的影響與西漢時期是相同的。武德九年,唐朝剛剛建立不久,此時的突厥對唐朝發難。
  • 蒙古崛起時如果碰到的不是宋朝而是漢、唐、明朝,誰更強呢?
    蒙古政權和漢、唐、明三個王朝中,只有和明朝有對峙的機會。而漢朝立國時間早於蒙古千年,即使是唐朝立國時間也早於蒙古六百年。在這千年時光流逝中,漠北草原上的民族更迭如同春風吹又生的草木一樣不斷興起又不斷消亡。從漢朝時代的匈奴開始,草原上的遊牧霸主的稱號先後被鮮卑、柔然、突厥、回鶻、契丹、蒙古先後戴在頭上。
  • 「突厥」的來龍去脈
    公元突厥初屬柔然,6世紀中葉並鐵勒部、滅柔然,建突厥汗國,其勢力範圍最廣時東起遼水,西抵裏海,西南隔阿姆河與波斯相鄰。6世紀末突厥分裂成東、西兩部,後相繼並於唐朝。唐末東、西突厥衰敗,最後退出歷史舞臺。關於6世紀之前"突厥人"的歷史,多為一些神話傳說,而沒有併入唐朝的殘餘"突厥人"則繼續其遊牧生活,與其他部族一起融合、遷徙。
  • 中國歷史上各朝疆域有多大?元朝3325萬平方公裡,民國有多少?
    隋朝 隋朝歷經二世而亡,國土面積達到了810萬平方公裡,雖然完成了全國的統一,但突厥勢力仍控制著甘肅、寧夏一帶,雲南,貴州正式宣布獨立,甚至就連朝鮮半島、越南也蠢蠢欲動,謀求自立門戶。
  • 隋朝和唐朝不是一個朝代,為什麼史學家們喜歡稱之為「隋唐」
    《隋唐演義》的故事,時間跨度隋唐兩朝,情節主要發生在隋朝末期和唐朝初期,中國歷史上這兩個強盛的朝代,明明是兩個不同的時期,為什麼會被後世的史學家並稱為「隋唐」?唐朝則完全繼承了隋朝的政治制度,為避免出現隋朝滅亡的教訓經驗總結,唐朝統治階級廣開言路,廣集思路,制定了相對應的措施和治國良策。特別是官吏選拔制度「科舉制」,創始於隋朝的「察舉制」,如「投牒自進」和「考試黜落法」,在南北朝後期初有頭緒,真正的施行、確立時期成型於唐朝。
  • 為什麼課本上元朝疆域圖會劃到北冰洋?元朝真的那麼大嗎?
    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所以現在很多課本中的元朝疆域已經不用上圖了,而是用的這一幅:首先明確一點,蒙古軍隊從沒有打到北冰洋(蒙古人也沒必要去那個鬼地方),蒙古打得緯度最北的地方也是緯度58度(1238年接近諾夫哥羅德),古代國家的疆域觀念沒有現在這麼嚴密,尤其是北方遊牧地區,更是如此,所以如果看其它朝代強盛時期的疆域圖,大家可以發現北部一般都比較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