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身建立百萬疆域的皇帝,發動四十萬大軍復仇中國,未至國已崩塌

2020-12-20 正觀歷史

1045年,即永樂三年,朱棣靖難成功還沒多久,大明朝剛剛從內戰中恢復過來。全國上下的百姓正喜氣洋洋地準備過春節時,一支大軍正浩浩蕩蕩地向明朝撲過來。

他們來自於中亞,穿著蒙古式樣的盔甲,旌旗招展,仿佛當年橫掃天下的蒙古大軍又回來了。難道這是中亞的蒙古人來為元朝來報仇?明朝推翻了蒙元,朱棣更是打得黃金家族逃進草原最深處,死活不肯露頭。

沒想到中亞的蒙古人還挺講義氣的,據朱棣的情報顯示,這支大軍號稱有80萬,實際也有40多萬,其中騎兵20萬,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戰鬥力不容小覷。

朱棣雖然沒有完全搞明白這支大軍的狀況,但他沒有絲毫的懈怠,趕緊下令甘肅守軍嚴加戒備,隨時打探消息。多年來,朱棣一直找不到北元的主力,有氣沒處發,這回卻有中亞的蒙古人來了,那就好好打一仗吧,讓他們見識一下大明神機營的厲害。

更出乎意料的是,到了2月份有諜報回傳,這支蒙古大軍的大汗突然病死,幾十萬兵馬掉頭回去了。朱棣長長地出了口氣,這位馬背上的皇帝雖然因為沒仗可打有點遺憾,但至少國庫的銀子總算能存點下來了,接下來的遷都、下西洋、編大典,哪樣不需要銀子啊。

對了,那個病死的蒙古大汗叫什麼來著?對,叫帖木爾,瘸子帖木爾,身體不好就不要出來折騰了。再不濟也應該多活些天,等到寡人把你的大軍殺得落花流水之後,再死也不遲啊。朱棣把帖木爾的事扔在一邊,又開始考慮等會兒跟大臣們商量點啥,看看哪裡還能多省點銀子。

帖木爾確實是蒙古大汗,甚至自稱是成吉思汗的後人,屬於黃金家族。可很多史學家認為,他其實是突厥奴隸出身,憑著自己超凡的智慧和殘忍的手腕,差點復興了成吉思汗的偉大事業。

蒙古人雖然能打仗,卻不會治國,滿世界留下一堆大大小小的汗國。各個家族和部落各佔一塊地方,只要當地百姓老老實實交稅,蒙古人也懶得管他們

為了鞏固統治,蒙古人喜歡和當地的貴族聯姻,改變他們的血統,讓他們更忠誠於自己。不過這一招似乎並不奏效,俄羅斯人被統治了兩百多年,血統被混了很多,最後照樣把蒙古人趕跑,還反過來成為蒙古的主人。

在中亞地區,蒙古人由於人數少,又缺乏厚實的文化內核,很快被當地的突厥人給同化,連信仰也從長生天變成了真主,成為虔誠的穆斯林。

中亞地區屬於察合臺汗國,蒙古四大汗國之一。蒙古人跟後來的八旗子弟一樣,打下江山後很快就腐化了,實權落入到當地的突厥將領手中,帖木爾就是突厥軍隊中的軍官。

但是,這裡的突厥部落從來沒有統一過,蒙古人勢大時,暫時都臣服於蒙古人。等蒙古人成了傀儡,突厥人便重新開始了內鬥。帖木爾不停地改換門庭,一步步爬向更高的位子。他曾經流亡到波斯,在戰鬥中腳上挨了一箭,從此成為一名瘸子。

帖木爾也許不知道曹操,但也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挾天下令諸侯,他扶植黃金家族的子孫當傀儡,自己趁機壯大實力,漸漸統一了中亞地區。然後對外宣稱自己也是黃金家族的成員,把傀儡一腳踢開。這一點他比曹操強,曹丞相可不敢說自己有劉漢的血統。

帖木爾統一察合臺汗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徵服阿富汗和波斯,再打敗金帳汗國和印度,甚至打到小亞細亞,俘虜了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幾乎恢復了當年蒙古帝國的全部版圖。

帖木爾放眼四海,只剩下明朝還沒有被徵服,作為黃金家族的一員,他覺得自己有義務為忽必烈的子孫報仇。徵服明朝後,帖木爾就是名副其實的成吉思汗,誰還敢不服?

於是,帖木爾從各地抽調精兵,組建了徵明大軍。他派人把從中亞到河西走廊沿途的水源全部打探清楚,又準備了足夠50萬大軍吃7年的糧草,這才開始了這趟史無前例的遠徵。

但是,沒等帖木爾的大軍進入明朝境內,他自己因疾而亡,遠徵只得無疾而終。明朝的神機營再也沒有機會向這些真真假假的蒙古人,展示一下自己的威力。

不管怎麼說,帖木爾都是一位值得書寫的統治者,創造五百萬疆域面積的世界帝國,距離全面恢復蒙古帝國只差一步之遙,而且他僅靠自己一個人便做到了這一步。但他的帝國起得太快,除了他以外,沒有人能夠駕馭,等他一死,立馬崩坍,仿佛昊花一現。

相關焦點

  • 強大帝國皇帝給我國皇帝寫信,要其歸降,中國皇帝下令:滅了它
    據《宋史·卷一·本紀第一》記載: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諱匡胤,姓趙氏,涿郡人也。 在大宋王朝建立之後,趙匡胤本著先南後北的軍事策略,安排自己胞弟趙光義先後滅了南唐等國。待到南方穩定之後,他就要舉兵北上,可惜之後趙光胤暴斃,趙光義便登基稱帝。
  • 看古今疆域:中國歷史上完美的領土疆域排名
    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但秦朝建國時,領土面積只有340萬平方公裡。漢朝:是既秦朝之後的又一大一統王朝。但秦末大混戰以及後來的楚漢戰爭導致了匈奴趁虛而入,以致與丟失了河套地區與河西走廊。因此西漢初年領土面積略小於秦朝。
  • 為什麼唐朝擁兵百萬管不好突厥?蒙古疆域廣大卻不能持久?
    唐朝疆域廣大,徵服了雄跨五六千公裡的突厥汗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橫跨長城南北的大帝國。五十多年後,後突厥汗國建立,唐朝重新回到了長城以南。唐朝有雄兵百萬,擁有強大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實力,為何管不好突厥?
  • 清朝的疆域是哪位皇帝在位的時候達到鼎盛?答案讓人驚訝
    清朝版圖達到鼎盛時期應該是在乾隆、嘉慶、道光三任皇帝期間。從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之後清朝疆域達到極盛,到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割讓香港島給英國,一共大約有八十三年。可以說這八十三年,清朝的疆域是最大的。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同時也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 為何2朝4代皇帝出兵百萬,誓要攻滅此國?李世民一句話道明原因!
    在我國歷史上,曾有前後兩個朝代的四位皇帝,都曾不遺餘力的攻打一個小國家,並好似有什麼深仇大恨,一定要發狠攻滅它,否則誓不為人。這就是隋唐兩朝攻打高句麗的故事。在漢朝時期,中國東北部有一個名叫扶餘的小部落。一小部分人扶餘人外遷後,單獨建立了一個國家,就叫做高句麗。
  • 漢朝初期為什麼有兩個皇帝,一個漢朝皇帝,一個南越國皇帝
    是漢高祖劉邦統一了天下,結束了天下的四分五裂,建立了西漢。那麼西漢初期為什麼會有兩個皇帝呢,一個漢朝皇帝,一個南越國皇帝。那麼趙佗為什麼敢於在西漢面前稱帝,西漢為什麼卻默認了趙佗的稱孤道寡?南越國疆域拓寬至東西一萬餘裡:於是南越國先是出兵攻打了與其北部接壤的長沙國,直到攻佔了長沙國南邊的數個縣才肯罷兵,「發兵攻長沙邊邑,敗數縣而去焉」
  • 皇帝率百萬大軍出徵卻全軍潰敗,留下3個成語,至今家喻戶曉!
    中國古代,發生過許多次「以少勝多」的戰役,比如說「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再有就是「淝水之戰」。其中,又以「淝水之戰」最為典型,383年,前秦依靠其強大的國力,在皇帝苻堅的指揮下,出兵百萬,準備直接推掉東晉。東晉不得不應戰,但他們的兵力只有區區8萬。
  • 柏林戰役,德軍擁有百萬大軍,為何沒守住柏林城?
    儘管蘇聯有三倍以上的兵力優勢,但也一直是穩紮穩打,蘇軍不想給德軍硬碰硬的機會,一直在消耗德軍的有生力量,不斷憑藉著火力優勢,數千架飛機投下了成千上萬噸的炸彈和汽油彈,在地上平均每英裡已部署到近千門的各種火炮集中射擊,打光了炮彈後蘇軍發動總攻,百萬大軍四面八方的殺入柏林。
  • 建立了西夏的党項人,被蒙古滅國後,是否被滅族?還有後裔嗎?
    當西夏滅亡時,懷著復仇心理的蒙古大軍對西夏進行了滅絕性的摧毀。自此以後,曾經盛極一時的党項族不再以一個民族實體出現。党項族真的被蒙古大軍屠滅殆盡了嗎?其實不然,西夏的党項人在西夏滅國後,被各民族分解、同化,以至「党項族」這個概念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的56個民族中就沒有了這個民族。
  • 除了五代十國,唐宋間還有哪些割據政權?
    五代十國,無疑,五代象徵著中原的正統,疆域人口等方方面面的實力都遠超十國。而十國中也是差距很大,既有楊吳和南唐強盛,還有前後蜀富庶;但是也不乏困頓不能自保的北漢,只能依附契丹;還有左右逢源靠打劫致富的南平小國。
  • 無兵可用:曾經平定天下的百萬大軍哪裡去了?
    由於司馬懿善謀奇策,遠徵幫朝廷攻佔遼東;太和二年(228年),擒斬孟達,俘獲其部將萬餘人;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因此其威望在朝廷達到頂峰。 嘉平元年正月(249年),曹爽外出,司馬懿乘機發動兵變,史稱「高平陵之變」,政變後不久,司馬懿殺死曹爽、何晏等人。
  • 蒙古人建立的21個國家和五大汗國首都
    很多人知道蒙古人在13世紀崛起,建立了史無前例的蒙古帝國,但到了1634年蒙古帝國末代皇帝(北元皇帝)林丹汗與滿清爭戰,因蒙古科爾沁等部與滿清勾結,林丹汗一時寡不敵眾,退守甘肅,欲與喀爾喀和衛拉特會師後進行反擊,不幸死於天花,滿清乘機佔領內蒙古,1635年蒙古帝國滅亡。甚至有些人還以為元朝滅亡就是蒙古帝國滅亡。很多人除了蒙古帝國、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國外一無所知。
  • 盤點中國版圖的歷史變遷,中國疆域的擴張你都了解多少
    戰國前期疆域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相互武力兼併。最後統一歸秦,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制國家。秦朝繼續向南擴張,收復交趾(今廣東廣西地區)。至此,傳統中國的主體領土終於定型。秦朝疆域時間到了西漢,西漢派特使張騫出使西域(今新疆地區),後在西域建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 中國朝代疆域面積排行榜:唐朝竟然墊底?第一名無可非議!
    中國歷史文化是非常的悠久,它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社會中總共出現了四百多位皇帝,每個皇帝統治時期,他們都會選擇開疆擴土,去擴大自己的統治範圍,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在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總共出現了24個朝代的更替,在這24個朝代中有三個朝代,當時的統治面積是最大的,分別都是哪三個朝代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 廣西歷史上出過幾個皇帝?最有名的是哪個?
    太平天國疆域圖三.宋朝南天國仁慈皇帝——儂智高:儂智高,是儂存福之子,在儂存福兵敗交趾被殺後,儂智高繼承父親意志,繼續帶領壯族先民起兵反抗交趾,建立大曆國。後來儂智高一怒之下在起兵反抗交趾的同時也反抗宋朝,並將大曆國改成了「大南國」、「南天國」, 自立為 「仁慈皇帝」。而且南天國得到了迅速壯大,攻破廣南西路治所邕州,並且繼續揮師東進,一路打入廣南東路、圍困廣南東路治所廣州。後來儂智高在崑崙關被北宋名將狄青打敗,南天國滅亡後儂智高不知所蹤,後來被傳流落到了大理國並成為了後世廣西農氏的祖先。
  • 中國疆域詮釋視角:從王朝國家到主權國家
    這也是國外學界「長城以北非中國」等錯誤觀點肆意流行,並以此為依據來解構中國以歷代王朝疆域為中國疆域的傳統敘述體系的重要原因之一。當今世界,儘管國家領土主權可以通過國際法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領土和海洋權益的紛爭依然是影響國與國關係的重要因素。
  • 李大龍 | 中國疆域詮釋視角:從王朝國家到主權國家
    這也是國外學界「長城以北非中國」等錯誤觀點肆意流行,並以此為依據來解構中國以歷代王朝疆域為中國疆域的傳統敘述體系的重要原因之一。當今世界,儘管國家領土主權可以通過國際法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領土和海洋權益的紛爭依然是影響國與國關係的重要因素。
  • 【教材解析】新版高中歷史教材新增清朝對中國疆域貢獻的內容
    而新一版的歷史教材卻用了兩頁的內容《疆域的奠定》來介紹清朝對中國疆域的貢獻,其中明確提出:現代中國版圖至此奠定。小編就按照《疆域的奠定》的線索,並加以補充介紹一下清朝是如何奠定現代中國的疆域的。文中首先提到的是臺灣問題。
  • 中國歷代各王朝鼎盛時期疆域 哪朝最厲害
    字數:2303字,閱讀時間:約8分鐘中國歷代各朝都曾試圖擴張自己的疆域,然而這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每次的擴張都將會有人員的傷亡,給平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災難。那歷代各朝最鼎盛時候他們的疆域有多大呢?在消滅東方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中央集權國家後,經過短暫的休整,秦始皇隨即派蒙恬統兵三十萬北伐匈奴。蒙恬不負眾望,利用兩年的時間,徹底擊敗匈奴,收復了整個河套地區,拓地千裡。在北伐匈奴的同時,秦始皇還派大將屠睢統帥五十萬大軍徵討百越。南徵的秦軍,因為水土不服、後勤困難、土著反抗激烈而陷入了苦戰。
  • 為什麼說清朝奠定中國的版圖?看清朝如何打下1316萬平方公裡江山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也是中國古代疆域最大的王朝。從皇太極建立開始,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共五代皇帝,東到朝鮮,西到巴爾喀什湖、北到外興安嶺,南到南海,為中國打下了1300萬平方公裡的江山。環視整個亞歐大陸,俄羅斯興起於北方,英國和法國殖民於印度、西班牙、荷蘭爭奪於東南亞,中國的國際環境可謂危咦。當時明朝僅擁有不到400萬平方公裡的漢地,風雨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