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改變,已經讓不少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腸胃疾病,便秘是現在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通常以白領人群居多,很可能是因為平時飲食太過精細,喝水量不夠,也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排便習慣,最終就會引起便秘。
有數據顯示,遇到便秘問題的時候,有一半以上的人會選擇去買藥,或者去買各種各樣的潤腸茶等產品。其實這樣的產品中大多數都不同程度含有瀉藥,很多人的慢性便秘就是用錯這些藥鬧的。反覆使用含大黃、蘆薈等成分的瀉藥、潤腸茶,會擾亂支配腸蠕動的神經,令腸道蠕動減緩,反而加重便秘;其中的某些成分還會沉積在腸黏膜,導致腸道「黑變病」。所以,要保持腸道健康,不妨多加留意以下的營養素。
便秘吃什麼最好通便?三種營養素幫你快速排便,一通到底!
一、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可分為可溶性纖維及不可溶性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在腸道內有吸水作用,可軟化大便;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則有助於腸道的正常蠕動,預防便秘。可溶性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包括燕麥、豆類及水果等,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主要來源為全穀類及蔬菜。
根據世衛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取最少25克的膳食纖維。也建議每天進食最少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但膳食纖維並非越多越好,攝取過量膳食纖維有可能會導致腸胃阻塞、便秘、甚至阻礙礦物質吸收,引致營養不良。如果平時少吃蔬菜水果,在短時間內大量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有可能引起腹脹、腹痛或胃氣等腸胃症狀。建議在飲食中逐漸增加膳食纖維,讓身體慢慢適應。
二、水
除了要攝取足夠膳食纖維外,充足的水分也十分重要。身體水分的需求會受環境、人體活動量、體重、年齡及身體狀況影響。以一般成年人來說,建議每天飲用最少六到八杯水,包括白開水、湯水、茶、奶類及任何流質飲品,當然白開水是最好的選擇。如出現口乾、皮膚乾燥、小便偏黃、在天氣較乾燥、炎熱或運動量大的日子,記得多補充一些水分。
在選擇飲品時,要注意糖分過高的飲料,應選取「無添加糖」或「低糖」飲料為主,如「無糖」或「低糖」豆漿,以避免攝取額外熱量。自製蔬菜水果汁也是一個好選擇,可補充水分,同時增加一些膳食纖維的攝取量(雖然可能不多),幫助腸道暢通。
三、益生菌
益生菌影響著腸道微生物群的結構和功能,其營養價值和功能性得到廣泛認同,特別在治療腸道疾病方面,其主要通過免疫調節、增強腸道屏障、競爭性黏附黏膜等改善腸道功能的作用機制來發揮作用。簡單來說,益生菌有助於改善我們腸道微生物平衡,促進腸道蠕動,從而幫助排便及改善便秘。近年更有研究指益生菌會刺激及幫助腸道細胞在腸壁形成黏膜,防止食物中的毒素進入體內,增強免疫力。
想保持腸道益生菌多元性,建議均衡飲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並選取含豐富益生菌的食物,包括奶酪、發酵食品如醋等。市面上也有含益生菌的補充劑出售。但是如果是正在服用藥物或抗生素的人則最好先諮詢下專業人員的意見。
除了注意飲食外,保持心境開朗、適當減壓及保持適量運動對腸道健康同樣重要。 多做運動不但有助減壓,又可刺激腸道蠕動,有助排便暢順。
文章旨在分享,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