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高端礦泉水,「乳酸菌第一股」漲停,技術門檻低經營風險高

2020-12-22 AI財經社

文|方璐

編輯|張碩

在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三個多月後,「乳酸菌飲料第一股」均瑤健康(605388.SH)就要跨界賣水了。

均瑤健康在12月7日的公告稱,擬開展礦泉水新業務作為重要戰略布局。均瑤健康董秘辦一位負責人對AI財經社透露,均瑤此次欲做「高端礦泉水」,但對於一瓶水定價多少,該人士並未介紹。關於水源地選擇問題,該人士僅表示「目前選在湖北」。

要做礦泉水的消息放出後,受此消息提振,均瑤健康12月7日當天股價大漲9.99%至21.69元/股。同花順分析,後市或有繼續衝高動能。

篤定「未來礦泉水產業發展具有廣闊前景」的均瑤健康,能否在競爭激烈的水市場分得蛋糕?

破解產品結構單一

據了解,此次均瑤健康擬設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公司(暫定名,具體以工商核准為準,註冊資本不超過9000萬元),並稱此舉目的為「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進一步拓寬公司產品線,滿足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提高公司的競爭力,提升公司服務品牌的影響力」。

上市之初,有觀點認為均瑤健康產品結構單一,後續成長性堪憂。均瑤健康也曾在招股書中強調過產品系列相對單一存在風險。均瑤健康稱,「如未來出現該系列產品外部環境惡化的情況,將會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三年中,均瑤健康乳酸菌飲品銷售收入分別達到11.34億元、12.57億元、11.88億元,佔公司全部主營收入的99.02%、97.71%、95.37%。

均瑤健康一方面認為這是「少而精」的產品布局,可保證其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強化管理及推廣效果,但另一方面,均瑤健康也認為需要「抵禦產品系列相對單一所面臨的市場不確定性」,會在「合適的契機」推出更豐富的產品系列。

均瑤健康此前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97億元,同比減少33.84%;營業收入7.1億元,同比減少27.41%;基本每股收益0.54元,同比減少34.94%。此前均瑤健康預測2020年度營收約10.27億元,同比2019年下降19.33%;預測2020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48億元,同比2019年下降17.79%;預測2020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扣非淨利潤約為20.40億元,同比2019年下降18.79%。

或許,在產品單一、營收利潤雙降的壓力下,宣布進軍礦泉水市場即是均瑤健康認為的推出更豐富產品系列的合適「契機」。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亦對AI財經社表示:「礦泉水是近三年來增速最快的飲品品類,隨著大健康知識的普及,國人對優質礦泉水剛需不斷提升,在此情況下,均瑤布局礦泉水的方向是沒有錯的。」

礦泉水產業究竟有多大前景?天風證券報告援引 Euromonitor 數據稱,我國包裝水行業年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在人均消費量上仍與幾個主要發達國家存在差距,甚至不足德國人均消費量的1/5。即使是與同我國具有相同飲食文化習慣的韓國相比(日本自來水可直接飲用),我國包裝水的人均消費量仍有翻倍空間。

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中國瓶裝飲用水市場規模將以每年10.8%的速度擴大,並將在2024年達到3370億元。

此次掘金已高度成熟的礦泉水市場,均瑤健康能否補齊短板,將礦泉水發展成驅動業績的新車輪?

技術門檻低,經營風險高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接受AI財經社採訪時表示:「礦泉水(行業特點)就是品牌力高,技術層面沒什麼門檻,均瑤此前做過乳飲料,加上均瑤又有航空公司等業務,可以將(礦泉水)先賣到自己的內部領域去。」

均瑤集團成立於1991年,是一家以實業投資為主的現代服務企業,目前已形成航空運輸、金融服務、現代消費、教育服務、科技創新五大業務板塊。去年9月,均瑤集團與東航集團及旗下東方航空、吉祥航空已經從商業夥伴關係升級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正式開啟「股權+業務」全面合作。

但從礦泉水更大的消費市場角度看,朱丹蓬認為,做礦泉水需要品牌沉澱、客戶粘性,比較注重礦泉水飲料的人群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而均瑤健康的消費人群「主要在三、四、五線市場」,因此存在「市場、人群、渠道」三大不融合。此外,進入礦泉水領域的玩家均是像雀巢、可口可樂、康師傅這種巨頭,相較而言,加入礦泉水戰場且稱要做高端礦泉水的均瑤「其經營風險較高」。

據朱丹蓬分析,均瑤健康乳飲板塊「做的不是非常好」,加之公司實力「不是非常強」,過早進行品類多元化對於均瑤而言風險較大。其次,他認為均瑤做礦泉水隔行如隔山,優勢較少。譬如,怡寶純淨水做得好但做飲料卻不盡如人意。因此,就算是同一大品類下的飲料產品,其中的細分品類之操作模式並不相同,打法也不同。因此,均瑤健康布局礦泉水項目,趨勢上沒有錯,但看其綜合實力,「我並不看好」。

礦泉水市場技術門檻雖不高,但也是水深有暗礁的行業,近幾年觸礁的企業並不少見。據報導,2013年11月,恆大曾嘗試進軍礦泉水市場,投資60億元打廣告,提升品牌知名度,2014財年只完成10.9億元銷售額,虧損23.7億元,後續加上其他廣告投資,大概虧損40億元。

均瑤此次嘗試礦泉水能否避免恆大彎路?葉檀表示,礦泉水是一個門檻低、資金密集的行業,主要靠營銷能力和品牌能力,「大家都做礦泉水,說明礦泉水市場利潤很厚,就看大家管理能力(能否跟得上),市場是否認可,不是說想做高端就做高端,關鍵要看資源匹配度和品牌力。」

不難發現,越來越多的大品牌企業扎堆進入高端礦泉水行業,與此同時,進口瓶裝水也開始搶奪中國高端水市場。對於新進入者來說,無論是搶奪市場份額還是建立品牌認知度都存在不小的難度。

不可否認的是,中高端瓶裝水在中國市場正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朱丹蓬此前預測,高端礦泉水將進入「真正」的供需兩旺,資本市場對優質礦泉水項目持續升溫,優質礦泉水將迎來再次高速增長,預計增長幅度不低於12%。

這也是均瑤健康在入局高端水消息公布後股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礦泉水市場是否被高估?

均瑤健康宣布進軍礦泉水市場的消息後,也引來市場對「大自然的印鈔機」農夫山泉的再度關注。

農夫山泉上市以來暴漲的股價和市值或也成為均瑤健康跨界賣水參考的範本。

農夫山泉(09633.HK)自2014年躍升為全國瓶裝水銷量冠軍後,於2018年以年收入超170億元、淨利潤達36.16億元的驕人成績令市場瞠目。靠著2元一瓶的礦泉水,農夫山泉淨利潤超過營收是其數倍的康師傅、統一。2019年農夫山泉淨利潤近50億元,其中瓶裝水的毛利率高達60.2%。

數據顯示,農夫山泉、怡寶、百歲山以26.4%、20.9%、9.6%市佔率列為中國純淨水市場前三,同樣耳熟能詳的娃哈哈品牌,市場份額不及農夫山泉四分之一。

今年9月8日,農夫山泉一鼓作氣正式登陸港股,開盤價每股39.8港元,總市值達到4453港元(約合人民幣3924億元),上市至今總市值一度超過5000億港元。截至12月7日收盤,農夫山泉股價微漲0.24%至42.6港元/股,總市值達4791億港元。其創始人鍾睒睒身價也水漲船高,在福布斯實時富豪榜多次超越馬雲、馬化騰,成中國首富。

相比資本市場的熱捧,也有觀點認為農夫山泉股價已嚴重偏離合理區間,估值過高,存在泡沫。除瓶裝水市場份額領先外,農夫山泉其他多元化產品都落後於其他品牌,

亦有分析人士指出,就產品本身而言,農夫山泉水無太多附加值,除了主業礦泉水及一部分茶業務,其餘是份額較小的果汁、咖啡等業務,其產品矩陣含金量並不高。

據農夫山泉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農夫山泉實現總營收為115.4億元,去年同期為123.09億元,同比下滑6.21%;實現淨利潤為28.64億元,去年同期為28.77億元,同比下滑0.43%。

營收、利潤雙下降的情況下,農夫山泉後續能否繼續維持高股價還要看實際經營能力。

對於均瑤健康這些後來者而言,農夫山泉創造的資本神話很難被複製。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進軍礦泉水業務,「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要做什麼?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 楊崇)乳酸菌不香了嗎?近日,「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605388.SH)發布公告稱,擬開展礦泉水新業務作為重要戰略布局。公開資料顯示,今年8月18日,均瑤健康登陸A股市場,被譽為「乳酸菌第一股」,目前主營含乳飲料中常溫乳酸菌系列飲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味動力」系列。值得注意的是,均瑤健康曾在招股書中提到,「持續『將發行人的含乳飲品打造為含乳飲品行業第一品牌,在全國含乳飲品行業佔據領導地位』作為中長期戰略目標……」。
  • 營收連年下降產品線單一 進軍礦泉水業務,「乳酸菌第一股」均瑤...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 楊崇)乳酸菌不香了嗎?近日,「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605388.SH)發布公告稱,擬開展礦泉水新業務作為重要戰略布局。 盯上礦泉水生意公告顯示,均瑤健康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設立全資子公司的議案》,擬設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暫定名,具體以工商核准為準),公司註冊資本不超過9000萬元。
  • 「乳酸菌第一股」跨界礦泉水 均瑤可否擺脫「主業單一」依賴症?
    文:梁偉 石丹ID:BMR2004上市4個月後,「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正跨界礦泉水市場。企查查顯示,12月21日,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605388.SH 簡稱「均瑤健康」)新增投資企業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
  • 「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要做什麼?
    來源:央廣網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 楊崇)乳酸菌不香了嗎?近日,「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605388.SH)發布公告稱,擬開展礦泉水新業務作為重要戰略布局。公開資料顯示,今年8月18日,均瑤健康登陸A股市場,被譽為「乳酸菌第一股」,目前主營含乳飲料中常溫乳酸菌系列飲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味動力」系列。值得注意的是,均瑤健康曾在招股書中提到,「持續『將發行人的含乳飲品打造為含乳飲品行業第一品牌,在全國含乳飲品行業佔據領導地位』作為中長期戰略目標……」。
  • 礦泉水火了:「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剛公告就漲停
    12月7日,「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正式宣布增設礦泉水業務。公司表示,隨著本次礦泉水項目的正式實施,均瑤健康的產品結構將得到優化,礦泉水有望成為均瑤健康成長的「第二曲線」。受消息影響,均瑤健康今日收盤漲停,報21.69元,最新總市值為93.3億元。
  • 「乳酸菌第一股」主業下滑 均瑤健康欲跨界賣水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陳婷「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605388.SH),正在尋找新的增長點。12月7日,除了擬開展礦泉水業務的消息之外,均瑤健康還宣布將用2.3億人民幣購置辦公用房。上市後急於擴大規模的均瑤健康並不打算僅做「乳酸菌第一股」。多名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上世紀90年代,均瑤健康的前身均瑤集團乳製品有限公司便涉足乳製品行業,至今已二十多年。
  • ​「乳酸菌第一股」主業下滑 均瑤健康欲跨界賣水
    「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605388.SH),正在尋找新的增長點。12月7日,均瑤健康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開展礦泉水新業務作為重要戰略布局,並將為此設立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暫定名,具體以工商核准為準,註冊資本不超過人民幣 9000 萬元)。
  • 「乳酸菌第一股」也要賣水了,股價應聲漲停
    礦泉水的魔力有多大?今年港股上市的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一度躋身國內新首富,同時由吉林森工更名的泉陽泉也受到投資者的追捧。除此之外,一家上市不足4個月的公司也表示盯上了礦泉水生意。12月7日,「乳酸菌第一股」湖北企業均瑤健康(605388,SH)正式宣布增設礦泉水業務。
  • 「眼紅」農夫山泉,「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要做水
    來源:北京商報上市短短幾個月,「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盯上了礦泉水生意。12月6日晚,均瑤健康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申請設立全資子公司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均瑤健康開展礦泉水品類業務進入實質性階段。
  • 「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眼紅」礦泉水 溢價1.47倍欲置入股東...
    來源:貓財經今年農夫山泉登陸港股資本市場,其創始人鍾睒睒也一度成為國內新首富,這讓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礦泉水行業是一門非常暴利的生意,也讓更多企業對礦泉水蠢蠢欲動。前兩周貓妹剛報導過「伐木工」吉林森工更名「泉陽泉」做起了礦泉水的生意,如今「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也表示將開展礦泉水品類業務。
  • 才上市三個月的「乳酸菌第一股」,為什麼又要來搶農夫山泉的生意
    另外,均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因公司原有業務市場份額不高,在開拓新業務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多元化布局可能導致的品牌主業不強、副業太弱的局面。」12月7日,「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正式宣布增設礦泉水業務。公司表示,隨著本次礦泉水項目的正式實施,均瑤健康的產品結構將得到優化,礦泉水有望成為均瑤健康成長的「第二曲線」。這個常年穩居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前三甲、才上市三個月的「乳酸菌第一股」,現在為什麼要來搶農夫山泉的生意?是自身業務發展遭遇瓶頸難以突破,還是想要雙管齊下開拓新疆土?而品牌們眼紅、紛紛跨界的礦泉水市場又有多大呢?留給均瑤的市場又是多少?
  • 才上市三個月,「乳酸菌第一股」為什麼又要來搶農夫山泉的生意?
    另外,均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因公司原有業務市場份額不高,在開拓新業務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多元化布局可能導致的品牌主業不強、副業太弱的局面。12月7日,「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正式宣布增設礦泉水業務。公司表示,隨著本次礦泉水項目的正式實施,均瑤健康的產品結構將得到優化,礦泉水有望成為均瑤健康成長的「第二曲線」。
  • 均瑤健康盯上了農夫山泉的礦泉水賽道
    不過,才剛以「乳酸菌第一股」身份上市的均瑤健康,沒過多久就將目光瞄準了近年來增速飛快,但競爭激烈的礦泉水市場,其背後必然有著更深層次的考量。圖片來自Canva入局礦泉水領域為哪般?首先,均瑤健康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且市佔率低,而開發礦泉水,能有效地推動其業務結構的優化。均瑤健康生產的常溫乳酸菌飲品,雖然行業排名領先,但市佔率僅有15.1%,在市場競爭中優勢並不明顯。而礦泉水業務能為其核心產品的正常運營形成後續推動力,引領企業進一步發展。
  • 恆大百億進軍高端礦泉水市場 許家印身世起底
    報導稱,昨日上午,恆大地產宣布正式進軍高端款礦泉水市場,欲打造千億礦泉水帝國。據悉,恆大已推出一款名為「恆大冰泉」的礦泉水,350ml的瓶裝建議零售價3.8元。  恆大百億高調進軍礦泉水業  據媒體報導,上市僅四年的時間的恆大地產,已成功從地產行業跨入體育界,從體育界玩轉到影視音樂,當前恆大又再度跨越了。
  • 均瑤大健康衝擊「乳酸菌飲料第一股」難獲動力
    近期,擁有20年歷史的均瑤乳業以「湖北均瑤大健康飲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份公布招股書,擬向「乳酸菌飲料第一股」發起衝刺。然而靚麗的財報數據背後,是均瑤大健康對「味動力」單品及代工模式的嚴重依賴。其中,乳酸菌系列飲料收入佔比達97%以上,「味動力」塑瓶系列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也接近97%。均瑤大健康在招股書中提醒,雖然公司已持續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但相關項目實現預期目標仍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和資源,因此公司短期內存在產品系列相對單一的風險,如未來出現該系列產品外部環境惡化的情況,將會對公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 「乳酸菌飲料第一股」均瑤健康上市
    「乳酸菌飲料第一股」均瑤健康上市來源:溫州新聞網—溫州商報發布時間:2020-08-19 08:48:00字體:大 中 小  商報訊(記者李顯)昨天,「均瑤健康」(股票代碼605388)正式掛牌上交所,成為國內乳酸菌飲料「第一股」,這也是溫商企業均瑤集團旗下的第四家上市公司。  均瑤健康發行價13.43元/股,此次共發行A股數量70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為4.3億股。上市首日,股價最高漲幅44.01%,漲停於19.34元。
  • 員工頻繁離職、核心技術門檻不高,神奇漲停的朗特智能能挺多久?
    對於朗特智能這家公司,《紅周刊》記者在此前發表的《朗特智能大客戶集中度過高 採存銷數據疑點頗多》一文中就曾分析過,公司不僅有大客戶集中度過高的風險,且財務數據中也有多處不合理,而事實上,這種懷疑在其上市後的前11個交易日的股價表現中就已經有所體現。
  • 員工頻繁離職、核心技術門檻不高 今天神奇漲停的朗特智能還能堅挺...
    雖然朗特智能股價在今天出現漲停,但《紅周刊》記者進一步對其軟硬體設施情況進行分析,依然可發現公司還存在其它讓人擔憂的問題,讓人懷疑今日的漲停很可能並不堅實,不排除有投機者趁其股價大跌之際炒一把走人的可能。
  • 26股漲停!一則公告點燃ST板塊,2020年首隻摘帽股出爐,還有3股符合...
    一則摘帽公告引發了ST板塊的漲停潮。ST愛旭3月4日公告,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60.6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5億元,各項財務指標較重大資產重組前均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明顯增強,經營業績明顯改善。經排查,公司涉及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已消除。
  • 擬斥資9000萬元躋身「礦泉水賽道」 均瑤健康能否獲得新動力?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今年8月份登陸A股市場被稱為「乳酸菌先行股」的均瑤健康(605388.SH)近日就已打算拓展業務,為破局「產品單一」,公司把目光瞄準了近年以來增速飛快但伴隨著強烈競爭的礦泉水市場。除去業績下滑,均瑤健康還一直面臨著產品結構單一的風險。均瑤健康的主要營收太過於依賴「味動力」系列產品的單打獨鬥,在2017—2019年,公司乳酸菌飲品銷售收入分別達到11.34億元、12.57億元和11.88億元,佔公司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99.02%、97.71%和9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