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翻譯涉嫌侵權 哈利波特「中文版」惹爭議
於是,網上的各大哈迷論壇們開始了招募網友進行漢譯工作的活動,同時也引發了網絡翻譯是否侵權之爭。 哈7中文版月底網上問世? 熱播美劇《越獄》引出了隱藏在幕後的中文字幕製作高手們,而哈利波特7的上市,也讓國內哈迷們翹首以待漢譯版本的問世。
-
羅琳新作譯者:該書比《哈利波特》情節更細緻豐富
羅琳新作譯者:該書比《哈利波特》情節更細緻豐富 羅琳的新作《布穀鳥的呼喚》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翻譯出版。25日下午,記者採訪了本書兩位譯者梅靜、樓武挺。該書主要譯者梅靜表示,羅琳的這本新作極具英國作家特色,「你可以把它看成安靜的敘事。單從情節上講,這本書肯定比《哈利·波特》系列更細緻、豐富。」 《布穀鳥的呼喚》是一本推理小說,由J.K。
-
屈暢:從粉絲到「神作」譯者
正式翻譯時,他列印出的資料已像小山一樣摞在桌上,「《冰與火之歌》裡的食物都有讀者列出專門的名單,我就照著名單,一一核對譯文進行檢查。」 不同的是,被中國粉絲親切稱為「馬丁大爺」或「坑神」的馬丁,在紐約大街上,每走幾步就會有人要求合影留念。而屈暢即便站在廣州粉絲見面會上,在主持人介紹前,沒有人會把這個「高大微胖陽光」的男生與被粉絲膜拜的「翻譯大神」聯繫起來。
-
中國民間翻譯崛起 網絡譯作受追捧
出版業內人士說,一本外文圖書的翻譯出版要歷經選題、報批、尋找發行機構、籤訂版權引進合同、翻譯圖書、書號審批等流程。此外,還少不了市場調研、策劃推廣等環節。有的作品要歷時數年,中文譯本方能與讀者見面。 為滿足讀者「先睹為快」的意願,很多像「小二」一樣的網絡譯者將外文經典圖書重新詮釋;也有一些尚未發布中文版的新書,經民間力量翻譯後被發布在網際網路上。
-
「草根翻譯」網上在行動
很多「草根翻譯」都清晰記得,「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600多名譯者在譯言網參與翻譯抗震救災資料,短短一周裡完成10萬字翻譯量,最終整理出版了《地震安全手冊》 「草根翻譯」網上在行動 實習生 陳娟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5
-
翻譯的起點——中法譯者工作坊助力青年譯者成長
CCTSS-ATLAS譯者工作坊在中國期間的研討會遴選出的3名中國青年譯者和3名法國青年譯者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各自投入到一部當代文學作品的翻譯中。導師研修班是譯者工作坊的重要內容,共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均由中法各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翻譯家和文學研究者共同主持。工作坊在最初階段以集體討論的方式進行,每位譯者拿出自己翻譯的作品片段,與導師和其他學員一起討論如何解決翻譯中的難點問題。之後導師以一對一交流的方式,與青年譯者研究文本、打磨譯文。
-
哈利波特譯者打維權戰 "山寨"馬愛儂通曉六國語?
人民文學出版社昨天對外宣布,朝陽區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兩個案子都將於今年8月6日開庭審理。該系列涉及英語、法語、俄語、義大利語和阿拉伯語等6個語種,但譯者只有「馬愛儂」一個人。今年6月,翻譯家馬愛農正是通過網友發來的求證微博,才知道這一令人震撼的消息。鑫諾律師事務所律師張中輝經過細緻調查後發現,所謂「馬愛儂」純屬子虛烏有。
-
內地民間翻譯崛起:「局外人」挑戰「正規軍」
新華網天津1月29日專電近日從上海傳來消息,「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卡佛新書誦讀會」31日將在上海靜安區同樂坊芷江夢工場舉行,令人注意的是網絡中文譯者「小二」將作為嘉賓出席。 隨著網絡譯者「小二」浮出水面,網絡譯本話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
神作譯者英語沒過六級 卻將《冰與火之歌》帶給中文讀者
但這位連續15年翻譯《冰與火之歌》的譯者,從沒見過馬丁,甚至通話、視頻都沒有。「馬丁給我們的回信都不是他自己寫的,他僱了5個助手替他服務。」屈暢的合作者、《冰與火之歌》卷五的譯者趙琳說。這時距離喬治·馬丁發表《冰與火之歌》已過去4年。在大學的圖書館裡,屈暢可以下載《哈利波特》等英文原版,但他讀後覺得口味有點「淡」。直到他下載了《冰與火之歌》的英文版,「我用著公用的電腦看這本書,那時候同學都覺得我瘋了。」
-
奇葩翻譯很可笑,「譯者」的悲傷幾人懂
然而,我所從事的是非通用語種,也就是俗稱「小語種」的文學翻譯工作,相對於英語文學來說,這是一個競爭很不充分、信息極不對等的市場。從某種角度來說,小語種的譯者具有天然的壟斷地位,這也是為什麼,我作為一個僅有六年從業經歷的翻譯新兵,可以拿到每千字70元的稿費,而同水準的英語譯者,稿費標準可能還要更低。
-
謝天振:譯者的權利與翻譯的使命
以中西翻譯史為例,差不多兩千年以來我們在談到譯者時,談到的只有「任務」、「義務」和「責任」,卻從不會提到譯者的權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譯者甚至連在譯作上的署名權都得不到保證。之所以如此,我想恐怕跟當時翻譯的主流對象有關:因為當時(歐洲的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中國的佛經翻譯時期以及五四時期)翻譯的作品大都是宗教典籍、社科經典和文學名著,譯者與原作者相比,其地位相當卑微。
-
哈利波特40歲了,中文譯者照片曝光?美國粉絲把作者羅琳開除了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3D版「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中文譯者馬愛農回憶說,「翻譯前三本就像在上臺階,到第四本漸入佳境,出現了很多奇怪的新事物,人物和情節也更加豐富。」在開始寫「哈利波特」系列兒童小說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曾因自家屋子又小又冷,到附近的咖啡館把故事寫在小紙條上。不過,她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哈利·波特系列歷險小說在七年後誕生了。
-
國家翻譯實踐中的外來譯者
翻譯是人類出於交際需要,藉助不同語言符號系統進行的跨文化思維轉換和生產實踐。國家翻譯實踐是指以國家名義、為實現自利的戰略目標而實施的自主性翻譯。在中外翻譯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翻譯事件,大都體現了國家的意志。那些從域外而來、擁有母語優勢、與本土譯者通力合作,甚至從事獨立翻譯的譯者,是國家翻譯實踐中的特殊群體。
-
從傅雷翻譯出版獎看翻譯現狀——兩代譯者 平分秋色
原標題:從第六屆傅雷翻譯出版獎看法語翻譯現狀——兩代譯者平分秋色導讀:在董強看來,推動翻譯事業的發展,獎項的激勵固然重要,但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他希望能夠創立一個基金會,資助包括法語在內的各種語言的翻譯,打造一個「翻譯精品工程」,以促進中外優秀文化的溝通和交流。
-
"最牛譯者"4年譯書23本 翻譯豈能"批量生產"?
「史上最牛譯者」4年出版23本譯作,覆蓋文史哲多個領域――學者無意間「順藤摸瓜」,引出當下翻譯出版界堪憂現狀 翻譯豈能「批量生產」? 近日,一位「全能譯者」龍婧引起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
沒有稿費你還拼命翻譯我的哈利波特
記者了解到,目前網上已經出現了多個正在連載的《哈6》譯本,而到8月份,至少有兩個不同的《哈6》全譯本在網上相繼發布。以下為英文作者「羅琳」對此的一封對全國哈迷的信件。 【左右間】以下絕對原創,如有雷同,純屬侵權。【左右間】IT評論享有本信的獨家翻譯權和網絡傳播權,未經同意,切勿翻譯、傳播、轉載。
-
哈利波特小說中咒語翻譯策略對比淺析
本文將選取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裡的一些常見咒語,從描述翻譯學的角度討論它們的翻譯策略。Gideon Toury的描述翻譯學理論認為,如果譯者選擇源語的翻譯規範,那麼譯本就更加恰當而接受度不夠;相反,如果譯者選擇譯入語的翻譯規範,則譯本的接受度會更高而恰當性不夠。本文將粗略對兩中文版咒語翻譯的接受度和恰當性作出淺析和討論。
-
泰戈爾詩集的那些譯者們/管 樂
《泰戈爾作品全集》是一個由十八名老中青譯者組成的翻譯家團隊工作五年的成果,這個月甫推出,便引起強烈關注,因所有作品均是首次由孟加拉語直接翻譯成中文。 其實,在此之前,作家馮唐(原名張海鵬)翻譯的另一個風格大膽的《飛鳥集》,已讓泰戈爾成為輿論焦點。只不過,馮唐的譯本被犀利地抨擊為「翻譯史上的一次恐怖襲擊」。
-
生態翻譯倫理維護法律譯者主體性
翻譯作為複雜的社會實踐行為,其過程涉及諸多要素,與倫理密不可分。翻譯倫理為譯者在翻譯活動中處理本體與他者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價值規範與行為準則。A.Chesterman在《翻譯模因論》中闡明了翻譯倫理的等級鏈條,即「價值決定規範,規範支配翻譯行為,翻譯行為指導翻譯策略」。在法律翻譯領域,建構在不同核心價值之上的翻譯倫理原則指導法律譯者做出不同的行為選擇,制定不同的翻譯策略,達到或背離翻譯效果。
-
"草根翻譯"網上在行動 共享互助熱情能持續多久
很多「草根翻譯」都清晰記得,「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600多名譯者在譯言網參與翻譯抗震救災資料,短短一周裡完成10萬字翻譯量,最終整理出版了《地震安全手冊》 「草根翻譯」網上在行動 北京時間凌晨兩三點,是JuliaD在網上最活躍最忙碌的時候,此刻,和中國相差13個時區的美國正好是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