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不給贍養費不回家探望 青島市南區檢察院支持起訴為老人討...

2020-12-18 瀟湘晨報

半島記者 孫桂東

王大爺和李大媽是一對結婚50多年的老夫妻,育於一兒一女的他們也算婚姻圓滿,眼看著孩子都已成家立業,獨居的兩位老人身體卻日漸衰弱,不但行走困難,還身患多種疾病,而每月微薄的退休金無法滿足治病和生活的需要。他們本想讓經濟收入較高,生活條件優越的女兒王某接濟一下,令人寒心的是女兒王某不給父母任何贍養費,甚至都不願回家探望老人。

市南區檢察院辦案人接觸到辦案線索後,對當事人王大爺和李大媽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詢問核實。辦案人經審查認為,當事人的情況符合支持起訴的條件,為了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決定支持起訴,向市南區法院送達了《支持起訴書》,最終市南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女兒王某向兩位當事人每月支付贍養費400元。

贍養父母義務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有明確規定!

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法律規定成年子女的基本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編第三章第二節第一千零六十七條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知識點:支持起訴

支持起訴是指針對老年人、婦女、農民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民事權利遭受侵害,雖有起訴意願但因客觀原因難於或者懼於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支持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參與訴訟的活動。

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強社會公共利益及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保護,更加規範、有效地開展支持起訴工作,市南區檢察院聯合市南區民政局、市南區婦女聯合會、市南區殘疾人聯合會共同會籤了《關於建立民行支持起訴工作協作機制的實施辦法》,建立了支持起訴工作協作機制。

該《辦法》就支持起訴工作的日常聯絡對接、案件類型、辦理規範等事項進行了詳細規定。一是分工協作,積極拓寬案源。與區民政局、區婦聯、區殘聯建立線索移送機制,「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發現支持起訴案件線索,促進支持起訴工作常態化發展。二是明確案件類型,依法支持起訴。對符合法律規定的損害國家、集體或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檢察機關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個人向法院起訴。重點關注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請求支付勞動報酬,低保、困難群體請求人身損害賠償等案件類型。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形成工作合力。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信息共享機制,研究協調支持起訴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相互通報線索發現、案件辦理、裁判結果等情況,加強配合協作、提高工作質效。

【來源:半島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人索巨額贍養費法院不支持 女兒稱其轉嫁債務
    老人索巨額贍養費法院不支持 女兒稱其轉嫁債務 2018-04-15法院不支持  法官提示:贍養費以維持父母日常生活實際開銷為上限  本報訊(記者林靖)趙老先生訴稱其親生女兒月收入5萬元左右,卻對他十餘年不聞不問,未曾履行贍養義務,遂於近日起訴要求女兒以其月收入5萬元的標準,一次性給付7年的贍養費、住房費、醫療費等費用共計52萬元。
  • 「常回家看看」好判難執行 探望父母多少次算多?
    首案老人訴求女兒常回家看看法院判決每月看望一次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父母起訴子女單純要求負擔贍養費的案件數量在減少,精神訴求所佔比重在不斷提高。贍養糾紛也不再局限於「家務事」範疇,更多的老人選擇走向法庭,向子女提出精神贍養的要求。在北京市範圍內,法院最早依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判決「常回家看看」類案件是在2013年年底。當時堅持要為自己的贍養問題討個說法的,是已經81歲高齡的尹大爺。
  • 會昌一老人起訴兩女兒支付贍養費,獲法院判決支持
    老人訴兩女兒支付贍養費獲法院支持近日,會昌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贍養費糾紛案,因兩被告不履行贍養扶助義務,原告訴請法院依法判令兩被告每年支付相應的贍養費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原告甲育有一女乙,收養一女丙,兩個女兒均已獨立生活並育有子女。甲身患多種疾病,系精準扶貧戶。2019年11月以來,甲因疾病前後兩次住院,個人部分支出醫療費合計2756.05元。且支出的醫療費均由被告乙支付,住院退費均由甲收取。該院認為,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其子女履行贍養義務的權利。
  • 八旬老人狀告女兒,要求判決「常回家看看」
    近年來,老人年事已高,身患殘疾,但長女卻沒有經常回家看望。2017年10月,楊大爺就曾因此事與女兒產生矛盾,經人調解女兒楊某及丈夫樊某寫下保證書,保證今後好好對待楊大爺,經常照顧看望父親。保證書雖寫了,但一直未履行。
  • 無人贍養老人,無奈老人多次起訴增加贍養費及住房
    【案件】原告馬連(化名)、張梅(化名)共生育7個子女,(四個兒子,三個女兒),四子已於2003年去世,其他子女均已成家,被告馬金(化名)是二原告三子。1983年,原告馬連立一分單,將家中的宅院、財產給四個兒子進行了分配。分單中載明「每人與老人準備住房一間,1985年7月26日,原 、被告及二原告的其他兒子就二原告的贍養問題達成協議。
  • 青島:市南區檢察院依法對魏峰涉嫌受賄罪一案提起公訴
    原標題:市南區檢察院依法對魏峰涉嫌受賄罪一案提起公訴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近日,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經偵二大隊原大隊長魏峰涉嫌受賄罪一案,經青島市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市南區監察委員會移送市南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 八旬老人狀告女兒要求其「常回家看看」法院判決已送達
    作為子女,本該常回家看望父母,近日,盧氏縣87歲的楊大爺就因此事,將自己的長女楊某告上法庭,只要求判決女兒能「常回家看看」。隨著法律完善,法院要求子女定期探望父母的判決,並不鮮見。但法院的判決文書並不代表案件的實際終結,現實中,這類判決「常回家看看」的案件似乎難有完滿的結局。最終如何判決?會去看望老人嗎?
  • 慶城縣人民檢察院支持起訴為12名農民工討回欠薪
    ,感謝檢察官幫他們討回被拖欠一年之久的10餘萬元工資。,暢通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通過支持起訴、強化訴訟監督、採用速裁程序等形式,與縣人民法院辦理了一起拖欠農民工工資信訪案件,為12名四川籍來慶務工人員追討回10.854萬元被拖欠工資,有力的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 懷疑老母親偏心,兒子拒不支付贍養費?
    懷疑老母親偏心,兒子拒不支付贍養費?近日,執行法官「上門服務」,為老人討回了贍養費。八旬老人為贍養費狀告兒女方阿婆今年86歲,老伴兒走了30多年,身邊有一兒一女。長期以來,小女兒林妹的照料使喪偶獨居的方阿婆頗感欣慰。但煩心事也有,那就是大兒子林明對自己不聞不問,甚至連居委會調解確定的每月400元的護理費也幾年沒付了。
  • 老人為贍養費告到法院,要求贍養費從很久之前支付怎麼判決?
    2003年3月,陳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其長子支付原告自1981年2月起至起訴時止22年的贍養費40800元,及自起訴至原告死亡時每月支付贍養費200元。被告願意支付原告自起訴時至原告死亡時止每月200元的贍養費,但認為原告請求支付自1981年2月起至2001年2月期間的贍養費已經超過訴訟時效。在審理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均表示不要求原告其他子女參與本案訴訟。
  • ——富錦市人民檢察院支持李某某...
    近日,富錦市人民檢察院依職權發現,李某某年近80,住在鼎鑫老年公寓,最近生病住院,住院費卻是老年公寓墊付,目前老人無可靠生活來源。富錦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在初步了解案情時,高度重視此案,第一時間聯繫到李某某,對李某某進行調查取證。
  • 老人有收入子女仍須支付贍養費
    法制網記者 孫安清  通訊員 趙凌志  老人有積蓄,每月有收入,且已經再婚,子女就可以此為由拒絕贍養嗎?近日,青島黃島法院就依法審理了這樣一起贍養糾紛案件。  已屆古稀之年的楊大爺在2001年喪偶後便給兩兒子分家,且約定兩兒子「每人每月支付贍養費50元」。
  • 女兒拒絕贍養九旬老父親,法院:支持!不用付贍養費
    女兒拒絕贍養九旬老父親,法院:支持!新華社照片 圖文無關未成年被父親性侵多年後被起訴要求付贍養費王先生認為,小兒子與小女兒都沒有給予過自己贍養費,請求法院判處小兒子與小女兒每月向自己支付贍養費3000元。
  • 73歲父親連續兩次起訴女兒 要求其常回家看看
    最近,溫州一位73歲的老人連續兩次把女兒告上法院,希望女兒能常來看看他。  5月18日,溫州鹿城法院一審判決:老人的女兒在判決生效之日起,每個月探望王某不少於一次。  30年裡,父女一直不來往  父親和親生女兒之間有什麼矛盾要鬧上公堂?講起來,也是一聲嘆息。
  • 老人訴兩女兒支付贍養費獲法院支持
    近日,會昌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贍養費糾紛案,因兩被告不履行贍養扶助義務,原告訴請法院依法判令兩被告每年支付相應的贍養費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原告甲育有一女乙,收養一女丙,兩個女兒均已獨立生活並育有子女。甲身患多種疾病,系精準扶貧戶。
  • 老人買保健品成癮起訴兒女要贍養費 法院調解喚親情
    老人買保健品成癮起訴兒女要贍養費 法院調解喚親情 2020-12-15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平均每年發生200多件養老糾紛案件 老人想要:贍養 關心 清淨
    法院還總結出老人針對子女訴訟的三項主要訴求——要贍養、要關心、要清淨。要贍養「任性」要求增加贍養費不獲支持近日,82歲的老王提起訴訟,要求長子王大山將贍養費標準從每月200元提高至每月1450元。法院審理查明,老王每月有退休金4500元並享受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待遇,王大山已63周歲,每月退休金為4300元,他的妻子每月退休金為1000元。最終,法院沒有支持老王的訴訟請求,判決王大山按照每月200元的標準向老王支付贍養費。
  • 維權說法:退休工資不夠用,老人向子女要贍養費,法院這樣判
    2019年,範老太到庫爾勒鐵路運輸法院提起訴訟,稱自己現居住在小女兒家,由小女兒照顧其日常生活起居,二兒子在外地工作,只能逢年過節回來探望,每年支付7000元贍養費,而大兒子卻未盡到贍養義務。因此,範老太請求法院判令3個子女每月支付贍養費1000元,並支付今後因疾病產生的醫療費、護理費等。
  • 老夫妻喪子為探望孫子起訴被駁回,如何獲得隔代探望權?
    庭審中,老兩口認為,作為喪子老人,對有血緣關係的孫輩進行探望,既是老人獲得精神上的慰藉,同時也能彌補孩子失去的父愛,能帶給孩子更多關愛,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兒媳趙女士不同意老兩口的主張,辯稱丈夫在世時,公婆就挑撥其和丈夫的關係。
  • 支持起訴,把農民工維權引入司法訴訟程序,濱州檢察為弱勢群體撐腰...
    □ 本報記者 姜 斌本報通訊員 劉 璐今年5月13日,64歲的董可清(化名)在濱州檢察機關支持起訴工作機制的幫助下,終於拿到了自己被拖欠了7年的工資,「這對我們家作用可大了,我家還有10多萬元外債要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