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自閉症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目前大家對於自閉症的了解其實是相對不足的。有的家長一開始可能以為孩子只是單純的性格內向而沒有提前幹預,有的家長也搞不懂自己的孩子怎麼好端端地就得了自閉症。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特約專家、主任醫師劉新瓊指出,兒童自閉症病因非常複雜,但是它跟遺傳有很明顯的關係。即使是正常兒童的行為,也是由於父母的遺傳導致的,所以遺傳因素是一個主因。另外,社會行為、生活,包括餵養方式各方面,對於自閉症的發生是相對次要的因素。
什麼家庭的孩子比較容易發生自閉症?
雖然遺傳因素是主因,但是劉新瓊主任提出,其實沒有說什麼樣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會得自閉症。但是如果家庭中相應有遺傳特徵的,患自閉症的機率更大,比如說單卵雙胞胎,一個孩子出現了自閉症,那麼另外一個孩子也可能會出現。或者說有親人是得自閉症,那麼孩子自閉症的發生率就會高很多。
除此之外,家庭環境可能也是一個誘因。良好的家庭環境能夠促進孩子的社會溝通能力,可以相對減少自閉症的發生。
自閉症對孩子的危害有哪些呢?劉新瓊主任介紹如下:
1、影響語言功能
我們都知道正常兒童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時期,因為這時兒童神經系統的完善、認知水平的發展開始進人一個新的發展期,即開始突破非交流性言語,也稱為自我中心言語。
而這個時期恰恰是自閉症兒童的發病期,如果這個時期的兒童已經具備了"仿說"的能力,我們會發現這個孩子後來會出現大量的"鸚鵡學舌""回聲""答非所問"以及"錄音回放"等語言現象。
2、影響神經功能
研究表明,自閉症這種疾病,一旦發病,孩子的神經完善功能就出現停滯。如果發現及時,及早進行教育康復幹預,那麼神經功能恢復就會好,表現出與正常兒童的差異性小。
3、導致攻擊性行為
有自閉症的孩子由於缺乏與外界的交流,常常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他們的脾氣比較古怪,多數的孩子都會伴有多動症,在這個時候,有些孩子會做出一些常人沒辦法理解的事情,比如自殘、或者是攻擊別人。
如何檢查確診兒童患了自閉症?
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可能就是單純、比較害羞、不愛說話,但並不知道,其實自閉症要通過醫學檢查去確診。對此,劉新瓊主任說,自閉症叫譜系障礙,這是一個很大的範疇。同時,自閉症兒童明顯具有神經發育的障礙,導致它不像正常兒童一樣交往,所以他的鑑別不是那麼容易,首先,當發現孩子有異常應該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及其相應的醫生做出診斷。
劉新瓊主任介紹說,由於兒童的行為發育的一系列檢查不是通過一個檢查能夠斷定的,要通過小朋友的認知行為、語言行為、大動作、精細動作、社交行為等幾個方面客觀地評定小朋友是否自閉症。另外,必須還要有相應的輔助檢查,比如說腦電圖、磁共振等。
同時,劉新瓊主任還介紹了兒童自閉症的防治方法:
1、心理療法
自閉症本質上就是心理障礙疾病,因此心理治療也很受重視,他們大多寄希望於這種療法,期待在該療法的作用下能真正挖出患兒心理上的「病根」,但是因為心理治療持續的時間很久,需要患者能持之以恆。
2、飲食療法
科學研究發現,奶製品、麥製品及糧食釀造的酒類中含有的谷蛋白和酪蛋白對患兒的大腦具有麻醉作用,影響到患兒的行為、智慧、情緒、痛感的極限以及對聲音的敏感度,因而造成腦子反應緩慢。該療法就是通過控制食用該類食品達到緩解症狀的目的。
3、高頻音樂療法
可以幫助自閉症患者調整身體狀況,大大改進孤僻的生活狀態。這種療法能把孤僻的症狀縮小到很小的程度,它的原理在於通過刺激聽覺系統,達到刺激大腦的目的。
4、藥物療法
實際上,在自閉症治療過程中,像藥物治療是最為常見,且這樣的療法往往要持續很長的過程。從更深的層面來說,藥物並不能真正解決自閉症所帶來的困擾,可能在藥物的作用下會形成其他潛在的負面影響,因此需要遵循專業醫生的建議。
劉新瓊主任說,自閉症對患兒本身以及整個家庭的影響都非常大。她希望大家能多關注自閉症這種疾病,同時當一旦發現孩子有自閉症傾向,要及早進行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