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氣溫著實變低了不少,每天給寶寶選擇穿什麼衣服成了寶媽最耗時間的事情。老話常說「春捂秋凍」,可是穿多了容易出汗,怕感冒了;穿少了吧,又怕凍著。
近幾天有很多寶媽問:
看來如何給寶寶穿衣真的是寶媽們共同的困惑!寶媽有需求,小安來安排~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聊,怎麼給娃穿衣服才能又舒服又暖和~
關於寶寶穿衣服,父母和姥姥奶奶們都有一番自己的說法:「天氣冷了,要給孩子多穿點!可不能給凍著了!」、「春捂秋凍知不知道?秋天凍一凍對身體好!」……究竟哪種說法是對的?
其實對於嬰幼兒來說,穿戴過厚容易出汗,也容易導致熱痱子、毛囊炎等,還可能會導致捂熱症候群,引發缺氧、昏迷甚至脫水休克的情況。而所謂「秋凍」對於寶寶來說也不太好,由於寶寶的抵抗力低,身體各項機能還在發育中,「秋凍」反而容易使寶寶著涼、感冒。所以總結來說:穿多穿少要視情況而定,寶寶舒服最好。
「寶寶的小手小腳感覺涼涼的,是不是凍著了?」其實這種判斷方法並不準確,寶寶的心臟比較小搏動力量弱,能夠到達四肢末稍的血液也少,所以寶寶手腳偏涼是正常的不用擔心。
看寶寶冷不冷,要摸頸背部,只要是溫熱的就說明寶寶不冷,不用額外給寶寶加衣服,如果已經出汗則需要再適當減少點衣物。
新生兒:室內溫度保持在24℃—26℃之間,穿衣標準以寶寶頸背部溫度為準,視情況增加或減少衣物。
教大家一個穿衣小技巧:洋蔥穿衣法。就是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穿衣服。因為寶寶運動量大,新陳代謝快,經常出汗,可以用多層的薄衣服代替單件的厚衣服。
內層:柔軟、透氣、相對較薄的純棉衣物。
中層:保暖的毛衫、衛衣等。
外層:防風防水的夾克或風衣等。
這種穿衣法可以幫助寶媽根據溫度隨時調節寶寶的衣物。家長們還可以選擇方便穿脫的帽子、圍巾等小配件哦~
材質:貼身衣物選擇吸汗性好、面料柔軟的純棉衣物。
檢查:要注意衣服的接縫儘量不要有線頭及硬邊。有扣子的話再縫一下加固以防誤吞。
注意:儘量選擇沒有繩帶的衣服,繩帶很有可能會被鉤住帶來危險。男寶寶儘量選擇沒有拉鏈的褲子,拉鏈很容易夾到小JJ。
有亮片裝飾的衣物也要小心,寶寶很可能會因為好奇揪下來誤食。緊身、高領的衣物也不建議給寶寶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