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上市之後,優客工場還有更艱難的路要走

2020-12-19 深燃財經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蘇琦

編輯 | 金璵璠

「既然有人看到了『皇帝的新裝』,那為什麼還要再錯下去呢?」

一位行業人士道出了聯合辦公行業的困境。聯合辦公集體狂奔的前兩年,名聲大於利潤,明明不賺錢的會員模式,估值一路被吹捧得過高。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國內聯合辦公品牌入駐率在90%以上的只有3.3%,有將近70%的品牌入駐率不足7成,16.4%的品牌入駐率甚至連50%都不到。一個需要踏踏實實做銷售、做運營的行業,突遭疫情「黑天鵝」,入駐率方面的壓力可想而知。

作為中國聯合辦公空間運營商龍頭的優客工場,從2019年底遞交招股書以來,赴美上市的計劃幾次撞上「槍口」,加上疫情衝擊,最終借道SPAC模式,曲線上市。

明明是一件喜事,其上市之後的表現卻讓全行業倒吸一口冷氣——目前市值5.01億美元,幾乎相當於其最高峰估值30億美元的六分之一。背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不賺錢。

據招股書顯示,優客工場在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的淨虧損逐年擴大,分別為3.73億元、4.45億元、8.06億元。加之2020年上半年虧損的1.89億元,優客工場從2017年至今已累計虧損超18億元。

聯合辦公行業本就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涉及到租戶、聯合辦公空間、寫字樓、投資人,最可怕的是,整個鏈條到最後沒有一個人賺錢,最後不得不靠拼命融資補血。

製圖 / 深燃

估值一縮再縮,優客艱難上市

優客工場終於摘得了「聯合辦公行第一股」,但是以被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收購的形式。

美東時間11月18日,優客工場宣布正式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Orisun Acquisition Corp.(簡稱「Orisun」)的業務合併,A類普通股和權證分別以「UK」和「UKOMW」為交易代碼開始在納斯達克市場交易。

優客工場上市背後,難掩估值一再縮水的事實

今年7月傳優客工場要繞道SPAC上市,彼時其估值降至7.69億美元,與曾經的高峰估值30億美元相比已縮水超七成。11月24日,優客工場正式敲鐘,上市當天開盤價9.25美元,收盤價報8.3美元,股價下跌4.82%,總市值6.18億美元,與上一輪相比再次跌去兩成。截至發稿,其市值跌到5.01億美元。

同時,看似風光的優客工場,背上壓著沉重的「對賭」:公司淨收入在2020年-2022年達到特定目標,或在一定期限內使股價達到特定標準,才有權獲得Orisun子公司Ucommune International最多400萬股普通股的收益對價。

眾所周知,優客工場原本是打算獨立上市的。早在2019年12月份,優客工場就曾向美國SEC公開遞交招股書,但時逢行業老大WeWork上市折戟,二級市場不願意再為聯合辦公行業虛高的估值和燒錢的模式買單,無奈優客工場只能「買殼上市」。

來源 / Pexels

但仍在擴張中的優客工場並沒有打破虧損魔咒

研讀其招股書可以發現,優客工場的收入主要分三類——會員費、營銷服務和其他服務,其中會員費主要來自共享辦公業務收取的租金。

此前,會員費是優客工場的主要來源,於2017年、2018年在總收入中的佔比高達92%、88%,到2019年前三季度卻突然腰斬至48%,約為4.2億元。與之對應的是,市場及品牌服務收入在2018年全年僅為2460萬,2019年前三季度卻猛增到4.03億。也就是說,2019年前三季度優客工場的市場及品牌服務收入佔了半壁江山

其招股書中稱,2019年前三季度大部分的營銷和品牌服務收入均來源於一家數字整合營銷公司省廣眾爍。優客工場與這家公司頗有淵源,曾於2018年通過1.5億元獲得了其51%股權,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吾震飛也成為了優客工場的CMO。

這一操作在業內被稱為「買流水」,買流水能為優客工場帶來極大的收入,但利潤卻很低,因此優客工場依然未能扭虧為盈。儘管優客工場在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1.67億元、4.49億元、11.67億元,但淨虧損也在逐年擴大,分別為3.73億元、4.45億元、8.06億元。

2020年上半年虧損繼續,優客工場營收3.98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已經轉正,淨流入241.8萬元,但上半年虧損1.89億元。2017年至今,優客工場已累計虧損超18億元。

至於虧損原因,優客工場在招股書中將重大損失解釋為門店擴張、門店重整、門店收購等需要大量的資金。

優客工場在2018年底運營162個空間,到了2020年第二季度這一數字上漲到185個。新開的店成了包袱,更別提其前後收購的8家聯合辦公品牌(洪泰創新空間、碎片空間、無界空間、Wedo聯合創業社、Workingdom、愛特眾創、火箭科技和方糖小鎮等)需要多少資金了。

值得慶賀的是,優客工場拿到了一張通往資本市場的門票,但這只是第一步。資本市場很難包容一家沒有盈利能力的企業。根據Orisun Acquisition公告披露顯示,就在優客工場登陸納斯達克前兩天,持股10%以上的大股東GLAZER CAPITAL,LLC以10.2美元的價格,淨賣出70萬股。

聯合辦公,是偽命題嗎?

實際上,早在聯合辦公鼻祖WeWork上市折戟後,資本市場對聯合辦公概念已不再看好。聯合辦公是個偽命題嗎?

對於這一問題,前SOHO中國高管在一次訪談中指出,聯合辦公絕對不是偽命題,只是在某些方向上犯了根本性的錯誤,物業的選擇就是其中一點。在這位專家看來,聯合辦公進甲A級寫字樓,無疑是自尋死路。

他解釋道,商務中心一般都選在陸家嘴的金茂、上海中心這些地標性建築裡,有些企業有進寫字樓的能力,只是由於人數的原因,沒有必要選擇半層樓面積去租賃,那它可以通過商務中心進入,像很多高級的諮詢公司其實就是很適合的。

但聯合辦公服務的往往是只需要交通便利、成本較低的甲B物業的企業,賣點應該是溝通和互動。「WeWork一開始不是出生在第五大街最好的甲A級寫字樓裡,而是在廢棄的倉庫裡進行改造。但現在很多的聯合辦公空間,你會發現它和商務中心變成一個定位,然後再賣聯合辦公,這不是價格倒掛嗎?這不是偽命題嗎? 」前SOHO中國高管稱。

來源 / Pexels

選址和裝修讓整個行業不可迴避的虧損著,這一點在今年疫情面前尤為明顯。據億歐調研數據顯示,聯合辦公出租率平均達到85%時,才能保持盈虧平衡,但大部分聯合辦公玩家今年的續租率基本上維持在70%-80%之間。

更雪上加霜的是現金流回款的壓力。創業型企業本是付費能力最弱的企業,當這些企業的運轉壓力變大,「二房東」們的收款壓力也相應激增,壞帳率開始變高。

「年輕的網際網路企業穩定性沒有那麼強,導致結果就是價格敏感度高,租期隨時會變。聯辦們的客戶組成正在發生變化,中小型企業相比之前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大體量的公司需要場地,按面積付費,聯辦們順勢定製。」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

聯合辦公們轉型也勢在必行。2019年以來,國內聯合辦公玩家不約而同由二房東模式向輕資產模式轉型,優客工場也不例外,創始人毛大慶在優客工場創立五周年之際,公布了輕資產、重賦能的戰略轉型,以輸出品牌、空間設計、建造、管理服務為主,提升運營效率,創造規模效應。但這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一方面,在無法靠租金實現快速擴張,自身運營開銷巨大的前提下,規模效應對優客工場這類聯合辦公空間來說,仍舊顯得不切實際。另一方面,原本聯合辦公玩家們想用自營的方式實現快速規模擴張,增加對整個物業的把控力,但需要一定精細化運營的能力,得從打磨產品開始做起,願意花多少精力,能取得多大成效,也是問題。

「比如優客工場強調自己是一個平臺,能對接很多服務,但這些服務到底是否專業存疑。比如說HR服務,房地產的HR和醫藥行業的HR是完全不一樣的,沒有辦法去兼容。這和我在外面自己找個外包公司做有什麼區別?」上述業內人士稱。

一個新變化是,今年優質寫字樓市場整體空置率上升,以往靠地理位置坐地起價的方式失效,還與酒店和娛樂餐飲行業一損俱損,那就需要一些創新企業來盤活自己的資產,一部分業主開始接觸聯合辦公,邀請其進入到自己的物業體系。

優客工場看到了其中的機會,但沒有那麼簡單。在上市敲鐘儀式現場,毛大慶給出了優客工場的新定位——樓宇經濟+多元化企業服務+社群電商服務的平臺。大量經營性地產和辦公空間釋放出來,原因是底層經營不善,或在運營過程中出現困難,這顯然也不是一塊肥肉。

行業在經歷了過於樂觀、過分悲觀的情緒之後,已經開始回歸理性,聯合辦公行業今年進入篩選期,資本趨向於保守。有投資人預判,隨著優客工場上市,今年行業將縮減規模,留下幾家有整合資源能力的頭部企業進行整合併購,使市場逐漸恢復。

*題圖來源於Pexels。Third Bridge高臨諮詢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估值曾高達30億美元,上市後市值僅6億,優客工場怎麼了?
    優客工場籌劃半年之久的借殼上市終於畫上了個圓滿的句號,正式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11月24日晚間,優客工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交易代碼為「UK」,開盤報9.25美元/股。截至上市首日收盤,優客工場股價下跌4.82%,報8.3美元/股,總市值為6.18億美元。「聯合辦公第一股」的曲折上市路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優客工場成立於2015年4月,公司定位是一個創業聯合辦公社區及創業服務平臺。
  • 優客工場「曲線」上市毛大慶開創共享辦公第一股
    時間:2020年11月24日事件回顧:共享辦公行業第一股——優客工場上市11月24日,優客工場通過SPAC(Special此前,優客工場宣布正式完成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業務合併,完成合併後的公司或Ucommune International Ltd。仍是公開交易主體,A類普通股和權證已於11月18日分別以「UK」和「UKOMW」為交易代碼在納斯達克市場交易。此次敲鐘也意味著,優客工廠耗時近一年的上市之旅,畫上了句點。
  • 優客工場曲線赴美上市:這是聯合辦公行業「逆天改命」的最後機會嗎?
    一些投資機構也表示,對已投聯合辦公項目有著明確的上市推進目標。 一位聯辦創業老兵認為:「大家都看到了艱難吧,要麼改革要麼按照這樣的方式繼續前進,等著市場的浪潮來衝擊,飄到哪兒算哪兒。」 也有不少同行將注意力放在SPAC上市模式上,個別聯辦選手已經開始著手研究這一模式。未來,不排除有其他聯辦選手效仿優客工場上市路徑。
  • 助力優客工場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老虎證券布局SPAC上市服務
    近日,優客工場以SPAC方式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這家成立於2015年,國內規模最大的共享辦公空間運營商也因此成為美國市場上「聯合辦公第一股」。作為此次優客工場上市的同行者,老虎證券憑藉對新經濟行業的深度理解和此前積累的大量投行實操經驗,協助發行人提高投資者對SPAC上市的認知,成為市場與優客工場之間的「修橋鋪路者」。
  • 優客工場「曲線」上市 毛大慶開創共享辦公第一股|2020樓市大事記
    2020年疫情致使全球經歷「黑天鵝」事件,愈發彰顯企業掌舵人肩負多重角色,既要對企業贏利負責,又是社會文明的推動者。2020年10月26日起,《2020年中國房地產人物年鑑》正式啟動編纂。同步,樂居財經推出2020樓市大事記系列盤點:關注行業塔尖人物的年度動作,收錄推動行業發展和趨勢的典型實例。
  • 倉皇搶灘上市的優客工場,戳破了共享辦公最後的泡沫
    本文系深潛atom第110篇原創作品11月25日凌晨,優客工場正式登陸納斯達克,開盤價9.25美元。截至收盤,優客工場股價報8.3美元,跌幅4.82%,市值6.18億美元。優客工場搶先借殼上市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 估值7.69億美元曲線上市,「拯救」優客工場的SPAC究竟是什麼?
    據Deal Street Asia消息,美東時間7月6日,中國聯合辦公企業優客工場(Ucommune)已與美國上市公司Orisun Acquisition Corp.在沒有股東贖回的情況下,優客工場將從Orisun的信託帳戶中收到4480萬美元現金。併購結束後,雙方會以新的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流通交易,同時優客工場當前的管理團隊將繼續運營新公司。創頭條記者就此事向優客工場官方求證,截止發稿對方尚無明確回復。1 何為SPAC?
  • 優客工場「繞道」上市成功,但市值卻遠低預期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8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 Acquisition Corp.已經完成和優客工場的合併,這意味著繞道SPAC的優客工場已經正式在美股上市,分別以「UK」和「UKOMW」為交易代碼開始在納斯達克市場開始交易。
  • 毛大慶上市「馬拉松」 優客工場正式遞交招股書赴美IPO
    這也意味著,在wework上市慘遭滑鐵盧之後,優客工場將正式衝擊「共享辦公行業第一股」的位置。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就不時傳來優客工場即將上市的消息。2018年5月,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公司預計將在今年或者明年年初上市」;今年2月,有媒體報導,優客工場希望今年在紐約納斯達克上市,並尋求30億美元估值;隨後,再有外媒稱,優客工場將在2020年的美國IPO中尋求籌資2億美元。
  • 虧損不止,估值縮水8成,優客工場在割誰的韭菜?
    46歲的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辭去職務,投身創業大潮,優客工場成立了。2015年是大眾的創業年,也是聯合辦公的創業年。包括WE+、氪空間、潘石屹的SOHO3Q等等共享辦公企業,幾乎都成立於2015年前後。5年後,優客工場在納斯達克上市,超越WeWork成為全球聯合辦公第一股。
  • 虧損不止、估值縮水8成,優客工場在割誰的韭菜?
    46歲的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辭去職務,投身創業大潮,優客工場成立了。2015年是大眾的創業年,也是聯合辦公的創業年。包括WE+、氪空間、潘石屹的SOHO3Q等等共享辦公企業,幾乎都成立於2015年前後。5年後,優客工場在納斯達克上市,超越WeWork成為全球聯合辦公第一股。
  • 優客工場,被瑞幸推倒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
    在趙林看來,優客工場的股權結構和產業邏輯較清晰,所以美國證監會問詢的次數比較少,問題也不會太多,「這也是為什麼優客工場能在密送兩個月之後就正式提交上市文件的原因」。根據美股上市流程,優客工場密送材料後,還要一邊回答美國證監會的質詢問題,一邊召開分析師會,並對主要的投行進行預路演。
  • 中國辦公資產運營平臺優客工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中國辦公資產的運營服務商優客工場,北京時間11月24日晚、美國紐約時間24日上午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來自優客工場的公告顯示,11月18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AcquisitionCorp.和中國領先辦公空間解決方案提供商優客工場完成合併。
  • 優客工場(UK.US)上市:不講「二房東」的故事講什麼?
    美股 優客工場(UK.US)上市:不講「二房東」的故事講什麼?原文標題《優客工場上市:不講「二房東」的故事講什麼?》。12月12日,聯合辦公空間企業優客工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定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UK」。這一舉動不可謂不勇敢。創建於2010年的聯合辦公空間企業WeWork,在成立之後一直飛速發展。
  • 優客工場上市,是這個行業死亡的開始?
    優客工場,誕生啦。」故事最早要追溯到2015年2月14號的晚上,毛大慶和幾位基金公司的老友,來到了徐小平家裡。20多天之後,地產圈傳來了一個震驚的消息——毛大慶毅然辭去萬科北京區域執行長一職,投身創業。自此在北京四惠一間狹小的辦公室裡,毛大慶開啟了他的創業徵途。短短幾年,優客工場從一家初創公司,估值一度攀升至30億美元。
  • 優客工場終於美國上市 毛大慶:要感謝一切的質疑與困難
    成立以來,優客工場獲得多次融資,2015年到2017年,優客工場每年都獲得了4輪融資,2019年4月,星牌集團旗下龍熙地產對優客工場追加投資逾2億。據不完全統計,優客工場目前共獲得總融資金額超過47億元。優客工場還合併無界空間、併購Wedo聯合創業社、收購洪泰創新空間、將Workingdom納入麾下。
  • 優客工場擬以SPAC在美上市,或成「聯合辦公第一股」(附路演PPT解析)
    這意味著,即使未能如最初預期的上市形式登陸紐交所,但優客工場終究在Wework「爆雷」、資本市場對聯合辦公商業模式顧慮重重的背景下,即將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這裡不妨對SPAC(全稱為Special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形式作一簡介。
  • 優客工場在美上市 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11月24日晚間,優客工場舉行納斯達克上市敲鐘儀式。11月18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和優客工場聯合宣布完成合併。這意味著,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並因此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 中國聯合辦公第一股 優客工場赴美上市
    優客工場掛牌納斯達克鳳凰網科技訊 11月25日消息,11月18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AcquisitionCorp.和優客工場聯合宣布完成合併。這意味著,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並因此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完成合併後的公司或Ucommune International Ltd.仍是公開交易主體,A類普通股和權證已於11月18日分別以「UK」和「UKOMW」為交易代碼在納斯達克市場交易。
  • 中海華宇聯手紅杉資本、真格基金領投優客工場,衝刺美股上市在即
    由中海華宇聯手紅杉資本、真格基金領投的優客工場日前收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回復,並予以反饋,正在溝通新的意向投資人,按時間節點順利進行的話,預計10月初,將通過SEC審核,並提交納斯達克審核,在10月內將獲得上市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