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宗下德法師簡介

2021-02-08 雨華堂

宗德法師(隆裕法師)簡介

為了讓您對上宗下德法師有一個基本了解,我們從十二個方面向您介紹,分別是基本信息、出家因緣、學修經歷、教學經歷、主講課程和講經說法情況、論文完成及著作編撰情況、《雨華堂詩集》、《化物利生篇》、發願文、法師自語、法師語錄、聯繫方式。其中論文完成及著作編撰情況、《雨華堂詩集》、《化物利生篇》等具體內容我們都將在博文中陸續發表,敬請關注。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

上宗下德法師又號隆裕法師,天台宗第四十六世傳人。法名明道,字宗德(隆裕),俗名蔣錄能,男,漢族,1973年6月生,湖南耒陽人。1996年11月在汕頭證果寺出家,1997年11月於廣州光孝寺圓具;2009年2月9日,在陽穀海會寺舉行「天台宗傳法大典」。天台宗四十五代傳人上能下闡法師,向隆裕法師傳授天台宗法卷,授記為天台宗第四十六世傳人。

上宗下德法師是繼智者大師、諦閒法師、倓虛法師、能闡法師這一天台宗心髓法脈的傳承者,曾長期跟隨天台宗當代泰鬥沈仁嚴大居士學習,悟入佛法一乘實教。法師主修天台、禪宗,擅長於天台宗、禪宗的教學、修行、講經。法師注重為佛法培養人才的同時,同時注重解行並進、行解相應,致力於通過法華七、法華三昧懺、宗門禪修、止觀禪修、圓頓禪修等方法來悟入佛祖之意。

上宗下德法師發心用畢生的精力來弘法,立誓"莫作佛法斷種人";深入佛法,續佛慧命。先後遊學於各大寺院,參訪明師,親近禪宗宿德上慧下通長老,做侍者並習禪法。為探究出「佛到底在講什麼?」這個生命問題,接著全身心投入天台山佛學院,學習七年後研究生畢業,教通三藏,學究一乘,悟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同年在陽穀海會寺舉行「天台宗傳法大典」上,八十八歲的天台宗四十五代傳人上能下闡法師,向宗德隆裕法師傳授天台宗法卷,授記為天台宗第四十六世傳人。2016年12月獲中國佛教協會認證佛學院高級講師職稱。現常住南嶽化城寺通過網絡講經說法,目前正在開講天台三大部之《法華玄義釋籤》。

第二部分:出家因緣


請詳見宗德法師的新浪博客博文連載《宗德法師的影塵往事講錄》,博客地址為:

http://blog.sina.com.cn/u/2062674301。

第三部分:學修經歷


1996年11月,於廣東汕頭證果寺禮上圓下徹法師剃度出家;

1997年11月,於廣州光孝寺受戒、常住證果寺;

1998年至2002年,先後參學國內各大寺院,參訪明師,親近禪宗宿德上慧下通長老,做侍者並習禪法;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就讀於天台山佛學院本科班;

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就讀於天台山佛學院研究生班,師從沈仁巖居士學修天台宗,主攻天台三大部。

2009年獲傳天台法卷。2009年2月9日在陽穀海會寺舉行「天台宗傳法大典」上,八十八歲的天台宗四十五代傳人上能下闡法師,向宗德(隆裕)法師傳授天台宗法卷,授記為天台宗第四十六世傳人。傳法完畢,能公安詳的告訴弟子說:「我一生的心願已了,要走了。」2月10日能公示現病象,3月18日預知時日,聲言七日後往生,3月25日,能公安祥示寂。

 

第四部分:教學經歷


天台山佛學院研究生畢業後,先後任教於杭州佛學院、深圳弘法寺佛學院(現在用名為「本煥佛學院」)、南嶽佛教協會文化研究院,參與創辦南嶽大善寺學修班,主講天台教義,帶領本煥學院禪堂的全體學僧習禪法,並實修指導。具體教學經歷如下:

2009年9月至2010年,受聘於杭州佛學院專事天台宗教學,講授課程:《教觀綱綜科釋》和《 遺教三經 》。

2009年山東良谷海會寺大學生夏令營課程及禪修指導。

2011年創辦廣州花都雨華講堂任天台禪導師。2011至2012年於廣州花都雨華堂指導「法華七」六期。周末指導法華三昧懺法修持。

2011年到2018年常住弘法寺,講授《天台小止觀》、《中國禪宗史》,負責制定弘法寺四年制學僧教學培養計劃。其中:

2011至2012年,任弘法寺居士培訓班四期、五期、六期課程及禪修指導。

2013年弘法寺的大學生夏令營課程及禪修指導。

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深圳弘法寺佛學院講師。

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深圳弘法寺佛學院講師兼本煥學院(原深圳弘法寺佛學院)負責學院禪堂,教授全體學僧禪法並實修指導。

2013年參加海南南山寺職事培訓班講座。

2014年恢復南嶽衡山講習所,設計教學並任主講。同年,建議提案擴大修建慧思大師塔院。

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受聘於大善寺佛學導師,大善寺學修班主講。

2017年創辦深圳雨華講堂任天台禪導師,開始通過現場與網絡同步的方式弘揚天台宗。

2018年1月20日,開講天台三大部疏之《法華玄義釋籤》。

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常住雨華堂精舍,弘演天台經典不輟。

2019年9月至10月,暫住安徽涇縣臺泉寺。

2019年11月,受南嶽佛教協會邀請到南嶽佛教協會常住,任南嶽佛教文化研究所天台宗研究生導師。

                                           

第五部分:主講課程和講經說法情況


1、宗德法師線下課堂主講過的課程包括:《教觀綱綜科釋》、《遺教三經》、《天台小止觀》、《中國禪宗史》。


2、宗德法師線上已經錄製完成的講經音視頻為:

2011年至2012年

《教觀綱綜科釋》140課時(60分鐘一課時)教材

《佛說盂蘭盆經》13課時

《觀音玄義》80課時(未完)

2017年至2018年

《童蒙止觀》(又名《小止觀》)49課時。

《心經講義》22課時

《六祖壇經》81課時

《彌陀要解》34課時

2019年至2020年

《法華大義精講》14課時

《法華三昧寶懺撮要》6課時

《天台傳佛心印記注》48課時


3、正在錄製的講經音視頻包括

法師誓願用十年時間弘演九祖湛然大師的天台三大部註疏的《法華文句疏記》、《法華玄義釋籤》、《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三書。自2018年1月20日開始宣講九祖註疏之《法華玄義釋籤》,截止到2020年6月19日,已講249次課498學時。

 

第六部分:論文完成及著作編撰情況

論文完成情況:

1、《方便即是秘妙》,2006年天台佛學院本科畢業論文

2、《諸法實相初探》,2009年天台佛學院研究班畢業論文

3、《論慧思大師末法意識的啟示》,2011年參加「慧思大師與南嶽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

4、《一心具萬行的圓義》,2015年慧思大師紀念學術論壇,發表論文

5、《「理入」探析》

6、《當前中國漢傳佛教教育之思考》

7、《天台四教儀「借別明通」與「借別明圓」之略解》

著作編撰情況:

1、《禪的發展與禪修》,2015年

2、《佛教的發展演變及判教》,2015年

3、《佛教教育發展計劃》,2016年

 

第七部分:《雨華堂詩集》


上宗下德法師著有詩集《雨華堂詩集》,主要收錄了包括《萬年又春雪》、《七夕嘆》、《詠武陵源.金鞭溪》、《夜宿峨嵋山清音閣》、《行腳呤》、《山色》、《山居》、《赴湧應供千僧齋有感》、《吊落花並序》、《天目山&靈峰寺懷古並序》、《老藤》、《丁亥冬月復妙藏仁者書並序》、《乙酉年夏與觀初,道弘二師同朝四天目過玲瓏山攀九折巖有感》、《題普陀山不肯去觀音院》、《丁亥春與南海諸弟子同朝九華詩》、《題南嶽福嚴寺》、《戌子春與花都諸弟子踏雪禮祝融賦》、《夢回故園》、《傷春》、《山居春賦》、《詠秋》、《海會寺懷古》、《山寺夏日》、《靈隱清韻》、《秋韻》、《悼佛源和尚並序》、《己丑六月日食》、《山居雜賦》、《春》、《思歸》、《僧欲行》、《詠梅》、《迎春》、《庚寅冬臘八僧將行別武林諸師友賦》、《無題》、《古老院落》、《淚流滿面》、《葉》、《樹》、《遊東林寺》、《雲居山》、《興隆庵題記》、《大善寺祖堂慧思大師金身像讚》、《江湖》、《小詩一首》、《痴呆漢》、《無常》、《泉州.承天禪寺》、《靜思語》、《你只是病了的神經》、《丟掉你的殼》、《雨》、《橋》、《雨華堂周年紀念!》、《早餐》等在內的詩作50餘首。

 

第八部分:《化物利生篇》


1、《足音叩響的無數個當下,我在哪裡?》

2、《地獄門前僧道多》

3、《阿彌陀佛就是我自己》

4、《三般若與成佛》

5、《傳心法 心安竟》

6、《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

7、《天台教法》

8、《高僧走了》

9、《眾生相-故事太多都是淚》

10、《看破紅塵》

11、《孤獨》

12、《江湖》

13、《沈老師小傳》

 

第九部分 發願文


宗德法師誓願詞

七佛滅盡,時值釋迦末法,娑婆世界,南閻浮提內,有一比丘,號宗德隆裕,二十年學修,佛法圓滿,其願廣大,其心堅固,欲說妙法,誓度眾生,因緣不起,諸事維艱。孤坐道場,佛法不現,其心彌堅,終是不退,一時擊鼓,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作如是言,若有施主,能請說妙法,施我道場,護持法化,滿我大願,我比丘某甲,願以此說法度生功德,回向於彼。生生作彼施主良師,若我成佛時,必度為上首弟子。若彼施主修菩薩行,為說妙法時,願作請法主,願為弟子,願作施主,不惜身命。

偈曰:

願此身心化為塵,

不作佛法斷種人。

諸佛威神力加持,

賜我六通摧魔軍。

 

第十部分:法師自語


1、生命決定是痛苦並毫無意義的,於無意中去努力賦予它意義!

2、除了懺悔內心的不善,其實每一秒都在瞎折騰!

3、此個無來由,正是我去處。識得本時面,始別娘生身。

4、當我如是觀世間無常,五欲熾盛,貪嗔顛倒,輪轉無休,內心出生無限悲涼而起勇猛無畏。

5、大乘佛教之根本:內發菩提心,外持菩薩戒。若不如是即非大乘法,非佛種子!

6、精明中若沒有了慈悲就成了刻薄,厚道一點福報也就來了!

7、最偉大的事業皆不及內心之平和。

8、山高否?不高!人高否?不高!山可翻,為何過不了自???——靜思語

9、求不得,留不住,說明福德不足。宜修福培德!

10、苦是第一聖諦,苦是佛母,苦是最初一佛之師,人生唯苦,於苦中決擇,於苦中覺醒!於苦中成就諸聖功德!

11、放下內心的恨,一直善良下去你就會幸福。

12、願意聆聽,緣自內心的悲憫。

13、呵呵,錯失了那些許,不是因為蠢,卻是因了太聰明!

此個理,硬生生的扒了皮,驚得老僧冷汗,自此後,不許自個往聰明裡去!

14、歷緣對境人生處處即是道場,盡心人事何處又不是修行?慈悲無障礙 ,法力遍十方!

15、對於世間事,上智之人能覺察到起心動念。即覺,善念令增長,惡念令不起。中智之人思後方知,令起不起。下智之人苦了痛了方知,令起不起。下下之人不知世間有善惡!

莫問佛法如何用,只問智在何位。下根之人苦了痛自會知用。若不知用苦末更苦痛未更痛。下下之人莫問如何用,無善惡故。

16、圓解大善根人,以邪法入正法,惡知識成大善知識,何以故,通達諸法實相一切法無非妙法,故釋迦云:提婆達多是我善知識,成就我佛法。世間以術為之稱作圓融練達,我則以道安住成就生忍法忍,立定此志終不悔。

17、生也有涯,知也無涯。生中必也有良師為導,善友為伴。經云:「善知識是大因緣」。

18、據說袋鼠最後都是餓死的,鷹能重生。烏龜問禪師怎樣才能解脫!答:丟掉你的殼。

19、根據"量子力學":物質可以任何形式存在,其基本粒子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它的變化因念而起,因念而變化。因此印證佛陀說法「一切唯心造」,「量子糾纏論」表明同一粒子可以存在各不同時空亦表明「善惡因果終有報」亦說明陰魂不散之原理。

20、遺憾是必然有的,努力是應該的,人生的不如意十有八九,要求事事圓滿無憾,本身就是一種無知狂妄!無知狂妄!無知狂妄!

 

第十一部分:法師法語


1、這個世界任何時候都是要靠本事吃飯,年輕的師父們,要博學,參明師,多比較,學佛學不好就會「天傷慧命,亡失法身」。

2、各位師父,以後若想發心建寺院,一定要通過讀經等修行,用功德去感召護法來建寺院,讓別人出錢供養出的歡喜,若是會讓人出了錢又後悔,那麼這個錢寧可不要,因為用了有怨的錢,建的寺院是不會清淨的。咱們建的寺院是要講經弘道,不是為了名聞利養

3、不管出家、在家,都要有品德!別人拿出一份真誠,你也要拿一份真誠對待別人!我出家二十年,悟出了這一個道理——「世上沒有便宜可貪」,別想惦記這居士兜裡的錢,你伸出手,隨時都被反咬一口的!

我這一輩子,我的原則是,從不會和別人開口化緣。唯一讓我懊悔的一件事,就是當初去藏地求法,沒有車費,向別人化緣了四百元,這至今還一直很後悔。

4、一輩子能遇到頂級的老師是最有福報的事,我當師父的侍者的時候,從來都沒踩過師父的影子。我們中國教育的失敗就是學生不尊敬老師,佛門也一樣,學僧不恭敬法師,這樣學法永遠不會得到受益。

5、永遠記住這句話——真正的修行不是幹一件驚天動地的事,而是在把每件細微的小事做好。

6、師父說:有一次作了個試驗,我用惡狠狠的眼神對著一條狗,這條狗對著我,毛都豎起來了「汪汪」叫,也惡狠狠的看著我,一人一狗,劍拔駑張,一觸即發。然後我改用慈悲的眼神對著狗,狗也慢慢安靜下來了。說明你對別人怎麼樣,別人是會感受到的;

7、剛開始禪修時,宗德師父瞪大眼,拿著香板,看起來兇巴巴的樣子,看到誰不認真,就「啪」的一香板,可同學們其實一點都不怕,只有尊敬和愛戴,與其說是不敢違抗,不如說是不忍違背了師父的好意。同學們說:宗德師父看起來兇巴巴的,其實是做出來給大家看的,心裡一點都不兇,只是為了大家好;

8、師父剛開始教我們禪修時,說:你們要是睡覺了,或不認真了,我就會給你們一香板,但你們挨了香板後,不能抬頭看我的眼睛,否則就會生了仇恨;

9、師父說:現在打你們,嚴格要求你們,到畢業時,再向你們賠禮。師父走後,學員們感慨的說:這位師父真是難得的好師父啊!

10、學員問:禪修要盤多久才算有功力,宗德說:這個怎麼說啊,各人情況不同,那釋迦牟尼佛最有功力,永遠盤著;

11、有一天在禪修時,一法師坐在經堂門口前面誦經,問宗德師父:我坐在這裡,會不會打擾你們行香呢?宗德毫不遲疑的回答:會!

12、師父說:禪修時有了境界,只能告訴師父,師父會告訴你哪種境界是正確的,哪種是入了魔。出現境界,一定要能認識是怎麼回事;

13、一學員問:剛開始學佛時法喜充滿,後來慢慢就平淡了,這是為什麼?師父說:你那不叫法喜充滿,叫新鮮感,人都有新鮮感,就像人和人見面第一印象好,不算什麼,而是要在相處的過程中因為人品、性格而升起喜歡、尊重之心,越相處越好,這才是真正好;

14、師父說,煩惱來了,你隨他去是不行的,有些煩惱你不找他,他來找你,所以要把煩惱空掉,或把煩惱關在外面,就像冬天來風了,穿一件衣服擋住,春天來了就不怕了;

15、師父說:出家人不事生產,受人供養,就是要用功辦道,如果不用功辦道,還有什麼價值呢?

16、師父說:「是金子不一定會發光」。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典故?所以:能賞識人才的人也是人才。

17、師父說:出家的因緣各異,正信出家人,為了利益眾生出家是很容易修成的,為了混口飯吃,修不成;

18、師父說:佛教也要革命,不要只為死人服務,也要為活人服務;

19、師父說:別以為護法居士只給紅包就可以了,護法居士是要護持佛法的。忽又來一句:你們聽了,別以後就不給紅包了啊(眾學員哄堂大笑);

20、師父說:一個人吹噓他是什麼什麼大師,另一個人把水潑到他臉上,看他如何反應和解決:你不是吹噓你是大師嗎?你既然是大師,還怕別人潑你水嗎?

 

第十二部分:聯繫方式:

聯繫電話:15773433776

宗德法師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062674301

宗德法師微博地址:

https://weibo.com/537655474

雨華堂QQ公眾號(法師弘法QQ號):778045532

二維碼:

                            

雨華堂微信號:yht99687,二維碼:

     申請加入微信號:yut99687雨華堂微信號

 

雨華堂微信公眾號:YHT_HYT,二維碼:

如果我們的內容對您有益,需要與我們取得進一步聯繫,也歡迎您留言,我們會隨時關注,並儘快與您取得聯繫。

相關焦點

  • 良因法師簡介
  • 道泓法師簡介
    法師自幼少言寡語,待人友善,從不結鄉黨之友。隨年齡漸長,法師宿世善根漸漸顯露,青年的靳慶福雖未皈信佛法,但不思婚嫁之事,卻對佛教經像,法物,寺院建築變現出濃厚的興趣。1995年,法師以在家身份參學佛法。1997年在北京廣濟寺方丈上明下暘老和尚座下證授三皈,取法名妙福。皈信三寶後,法師對於佛法的希求更為深切,每日手捧一卷,如魚得水,怡然自得。
  • 佛門耆宿 | 斌宗法師
    佛門耆宿 | 斌宗法師簡介   釋斌宗,俗姓施,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人,清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出生。施姓是鹿港望族,他的父親名昧目,是當地名醫。斌宗自幼即有趙異常兒的智慧,且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出生的時候,臺灣已割讓給日本近二十年。
  • 農曆七月十九 淨土宗三祖承遠法師圓寂紀念日
    淨宗三祖承遠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2014年8月14日,農曆七月十九,淨土宗三祖承遠法師圓寂紀念日。承遠(712~802),唐代高僧,淨土宗第三祖。承遠法師出家之前師事成都唐公,開元二十三年前往荊州玉泉寺,依止蘭若惠真和尚門下,剃髮染衣,始備緇錫,方顯僧寶法相。出家之後,又遵師命至南嶽衡山從通相受具足戒,更學經、律。後至廣州,當時慧日法師(玄宗賜號慈愍三藏)正在此地遊方傳法,承遠法師久聞其名,仰慕至極,不遠千裡前來求法,拜謁慧日三藏,乞教修行要義。慧日三藏告訴承遠法師:「如來付受吾徒,用弘拯救;超然獨善,豈曰能仁。」
  • 宗性法師:文殊院史上最年輕的「高才僧」
    閒談:三副楹聯說成都性格  宗性法師的方丈室是在文殊院深處的一個小禪院,毗鄰藏經閣,院內古木參天,其靜謐環境與數百米之外的喧囂鬧市形成巨大反差,身穿僧袍的這位年輕方丈如此儒雅,仿若從另一世界踱步出來的隱士。他招呼前來採訪的記者落座,然後泡上幾杯清茶,獨自盤腿坐在對面木椅上,我們的採訪由此開始。
  • 漢傳佛教八大宗派(簡介)之——唯識宗
    下一個介紹 「三論宗」 以龍樹菩薩中觀為代表學派。唯識宗,又稱法相宗、法相唯識宗,是建立於唐朝的第一個佛教宗派。創始人是著名的三藏法師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因其常住長安大慈恩寺,亦稱慈恩宗。產生及代表人物:玄奘( 600-664年),本姓陳,洛州維氏(河南堰師)人。
  • 宗性法師憶隆蓮老法師:盛開白蓮滿池香
    本文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宗性法師回憶隆蓮法師的文章《盛開白蓮滿池香》。宗性法師在文中指出,隆蓮法師是當代比丘尼教育的開拓者,猶如一枝盛開的潔白蓮花,影現在接天蓮葉中,散發出清香和芬芳,沁人的馨香漂浮在滿池荷塘,令莘莘學子景仰和愛戴。
  • 聖嚴法師簡介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於一九三○年出生於江蘇南通,十四歲在狼山廣教寺出家後,歷經了經懺、佛學院、軍旅等生涯,一九四九年到了臺灣,在軍中服役期間,因緣際會,巧遇靈源老和尚,得到禪法的入手處。之後,於三十歲時在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其後,無論是六年閉關苦修、日本留學、美國弘法,或是開創法鼓山等,總是在無路中找出路,在艱辛中見其悲願,在堅毅中見禪慧。
  • 2016年(下)善德書院網絡佛學班招生
    )第一年:上學期:《佛法修學概要》、《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上)下學期:《唯識學概要》、《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下)第二年:上學期:《楞嚴經修學法要》、《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上)下學期:《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下)3、專科班(三年期)《唯識學》專修班
  •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的師爺:天台宗四十三祖諦閒老法師
    著名的香港佛教界領袖人物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的師父是著名的高僧天台宗第四十四代祖師寶靜法師,而寶靜法師的恩師又是著名的近代佛門高僧、天台宗第四十三代祖師諦閒老法師。諦閒法師出生於大清朝鹹豐年間的一八五八年,俗家姓朱,是浙江省黃巖人,自幼喪父,因家裡貧困,在私塾裡讀書僅數年便輟學,去舅父家裡的中醫藥店做學徒維持生計。
  • 臺灣自然法師簡介
    自然法師簡介1961年生於臺灣臺北,1990年於舊埔裡普賢淨行會,禮上悟下平老和尚,上體下通阿闍梨座下披剃。1991年於臺灣佛光山求受三壇大戒,經年恭讀「華嚴」「楞嚴」「法華」等經典。發宏願誓:【重申漢教,昭雪祖意,闡學道種,續佛慧命】法師相關資訊微信公眾號發布平臺: 南行學會(nanxingxuehui) | 大乘佛法學習(Mahayana_study)新浪微博 : @釋自然弘法臺
  • 祖先有德,自然庇蔭後代子孫 /宗道法師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淨土宗精要法語解》的第七條法語:《無量壽經》17 出世本懷。經文: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就像天氣很熱,太陽暴曬,這裡有一棵大樹,來到大樹下就可以乘涼,作為遮避、庇蔭,感覺很陰涼。「無蓋大悲」,就是把佛的大悲心比喻成樹,無所不覆蓋。對每個人來說,都希望有個庇蔭。比如一個人,小時候父母就是他的庇蔭,長大了碰到好領導,領導就是他的庇蔭。如果有好的庇蔭,就覺得很安心,就像背後有人撐腰一樣,心比較安穩。長輩、朋友、出家法師,在某種程度上都能作為我們的庇蔭。
  • 中央黨校劉餘莉:具國際影響力、通宗通教、愛國愛教的高僧——淨空法師
    時值教師節,慚愧學生今日恭敬分享的主題是:認識上淨下空老法師—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通宗通教、愛國愛教的高僧  學生對老法師的認識,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上淨下空老法師是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通宗通教、愛國愛教的高僧。
  • 2018年(上)網絡善德書院佛學班招生簡章
    何不給自己的生命 來個大突破、大改造的機會 善德書院佛學班歡迎您的加入! (請大家幫忙轉發) 2018年(上)網絡善德書院佛學班招生簡章 一、辦學宗旨 透過網絡教學,培養出家及在家佛弟子對佛法次第性及完整性的認知。
  • 中國佛教淨土宗「三祖承遠大師」生平簡介
    越洞庭湖過湘沅二水,到達南嶽衡山,在天柱峰的朝陽地帶止棲,並於通相法師處得受具足戒。對於三乘經教與戒法,此時開始深入地研究專學,不使光陰空過,恆常精勤用功修學佛道。當時,慧日法師(唐玄宗賜號慈愍三藏)正在廣州遊方傳法。承遠久聞其名,仰慕至極,乃不遠千裡前去求法,拜謁慧日三藏,乞教修行要義。慧日三藏對他訓導說:「如來付受吾徒,用弘拯救;超然獨善,豈曰能仁。」
  • 宗性法師憶恩師:剃度那段日子,陽光正好
    農曆七月初三,為宗性法師的師父智益上人誕辰百周年紀念日,為此,宗性法師撰寫《照亮我前行路上的明燈——紀念上智下益上人》,回顧了那段師徒相伴的歲月,有初入佛門的生澀、奮進求學的青春、無聲言教的風範,更呈現了近現代佛教發展的珍貴歷史瞬間。此篇為《照亮我前行路上的明燈——紀念上智下益上人》前半部分,敘述了宗性法師與智益上人初識的日子:那個年代的佛教是什麼樣貌?
  • ➮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七世章嘉活佛簡介
    善知識教猶如春日,生長一切善法根苗善知識教猶如滿月,凡所照及皆使清涼善知識教如夏雪山,能除一切諸獸熱渴善知識教如芳池日,能開一切善心蓮華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1.七世章嘉活佛簡介七世章嘉名羅桑班第達丹畢蓉梅,光緒十六年
  • "維摩精舍"最後歷史見證人袁淑平居士辭世 宗性法師主持荼毗儀式
    最後歷史見證人袁淑平居士辭世,荼毗現場放滿了親朋好友送來的菊花袁淑平居士的慈祥面容袁淑平之子禮拜敬香南懷瑾先生幼子南國熙禮拜敬香袁淑平家人禮拜敬香宗性法師宣說荼毗法語宗性法師舉火宗性法師與大眾一起送袁淑平西行袁淑平之子含淚祭母荼毗儀式現場佛教在線四川訊 2015年3月2日(乙未年正月十二)凌晨(子時),袁煥仙先生之女、「維摩精舍」最後歷史見證人袁淑平居士辭世
  • 德宗汽車用品:舒適去遠航
    丹陽市亦辰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德宗汽車用品在公司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展開了主題為「讓你了解汽車零件」的知識分享會。此次分享會旨在幫助廣大汽車愛好者掌握汽車基本零件的信息,同時,也讓更多人了解丹陽市亦辰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德宗汽車用品。
  • 成觀法師
    同年十月,即由北投遷至臺北市文山區(景美)現址迄今。其後於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本寺於第一次內部整修後,即改名為「大毘盧寺」。本寺所修之法門,以禪密為主體,而兼容他宗。所修密宗者,則系真言宗,即俗稱之「東密。成觀法師於1990年前後,於美、臺各地參學藏密、唐密、東密,並於1991年開始,至日本真言宗的總本山、高野山(弘法大師所創之真言宗總本山),修學真言宗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