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智慧財產權賠償額的50個因素

2020-09-03 中細軟

智慧財產權損害賠償目前主要按以下五種方式選擇(一)原告損失(二)被告獲利(三)許可費的倍數(四)法定賠償(五)酌定賠償,前三種在考量賠償額的時候相對來說由單一因素或較少因素決定,例如被告獲利,可以相對簡單地由被告銷售額乘以銷售數量乘以利潤率來計算,但目前90%以上的智慧財產權侵權案件採用法定賠償方式,那麼法定賠償在判決中往往會列出最後確定數字的影響因素(或者叫參考因素),那麼哪些是影響判賠額的那些因素呢,本文分了四個大類來進行闡述,並就每一個類別的相關情況進行列明,並對部分因素如何結合證據舉證做了說明思路,供實務辦案參考。

智慧財產權狀況類


1. 【商標註冊時間】正向比例(時間越長價值越高,影響賠償越有利)

【證據思路】商標註冊證上有記載。


2. 【版權登記時間】正向比例

【證據思路】著作權登記證書,或者軟體登記證書上有記載。


3. 【版權創作完成時間】正向比例

【證據思路】版權證書一般有記載,但該記載的時間為登記人自行填寫的時間,事實上還需要其他證據佐證,比如創作手稿底稿,拍照時間等證據。


4. 【版權創作發表時間】正向比例

【證據思路】版權證書一般有記載,但該記載的時間為登記人自行填寫的時間,事實上還需要其他證據佐證,比如微博博客首次上傳,官網發表時間,電商平臺產品交易時間等。


5. 【專利授權日】正向比例

【證據思路】專利版權有記載,如果專利剛剛授權第二天即開始維權的,往往可以考慮不予過高賠償。


6. 【版權客體種類】一般而言,從高到低為計算機軟體版權、影視類、遊戲、書籍、小說、美術作品、攝影作品。


7. 【專利客體種類】一般而言,從高到低為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8. 【專利權利要求】專利權利要求書對於技術的描述在實踐中直接影響權利的保護範圍,若權利保護範圍過窄或不明確都會導致維權困難。


9. 【商標知名度】正向,商標知名度在商標案件中特別凸顯。

【證據思路】省市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宣傳廣告投入、行業協會證明、獲獎證書、市場佔有率等。


10. 【版權知名度】正向

【證據思路】作品的傳播廣度、被放映或下載數量,動漫作品的衍生品市場宣傳。


11. 【專利知名度】正向,不過從實踐中比較少提出專利的知名度概念,但通過獲獎情況、多次維權行動可以提高專利知名度,特別是一些網紅產品。

【證據思路】如專利金獎銀獎銅獎證書,歷史的維權判決書,網紅產品結合專利技術宣傳資料。


12. 【權利對應產品的正品價格】正向,正品產品的售價、專利產品的價格,影視劇每集的版費。

【證據思路】作品的傳播廣度、被放映或下載數量,動漫作品的衍生品市場宣傳。


13. 【專利的研發投入】正向,涉及複雜的技術需要投入較大研發費用,說明專利的價值較高,特別是涉及一些配方類、產品工藝、生物醫藥化合物類藥物、基因工程類技術,

【證據思路】研發費用證據,可以通過專項審計報告體現,技術立項報告,國家或省級科研課題等證明。


14. 【權利在產品中的貢獻率】例如專利在產品中的貢獻率大,則可請求法院按照較高的貢獻率來計算賠償額;商標、著作權案件中也如此。

【證據思路】第三方的資產評估報告。


15. 【複製權往往高於信息網絡傳播權】複製即通過為製造,屬於源頭性侵權行為,賠償金額高。


16. 【製造、進口、使用、銷售、許諾銷售】製造行為為國內源頭,進口行為為國際源頭,判賠額明顯較高,使用、銷售、許諾銷售主要涉及分散型的零售終端,在未提供合法來源的情況下,判賠額較低。


17. 【商標的許可使用費及許可情況】正向。許可使用費越高、許可範圍越廣,代表商標的商業價值越高,相應判賠額越高。

【證據思路】可通過許可合同、匯款憑證、有關部門備案記錄、往來郵件等證明。


18. 【著作權許可使用的權利種類及費用】正向。著作權許可使用的種類越少費用越高,即著作權代表的商業價值越大,正面影響判賠額的可能性越大。


19. 【專利許可費】正向。專利許可費在與其價值相匹配時,儘量在相關部門完成備案,通過轉帳方式交易許可費,以利於後期維權舉證。


20. 【商標的使用情況】權利人對商標的利用領域越多、使用越充分,積累的商譽就越多,故判賠額就越高。

【證據思路】可搜集各類媒體的報導、商品(服務)銷售的照片或截圖等證明。


21. 【權利所處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高有利於高判賠額的認定,沿海發達城市比內陸地區高,東部比西部高,北上廣深一般較高。


22. 【權利對應產品行業的情況】專利應用、商標使用、著作權涉及產品的行業領域利潤大、行業發展前景發明、競爭力小是正面影響判賠額的因素。包括行業內部的商業慣例也會影響判賠額。


23. 【同行業經營者的平均收益】同行業者的平均收益對於法官判斷權利人產品(服務)的利潤高低具有參考意義。


24. 【權利對應產品的產業經營狀況】產業經營狀況良好對於判賠額具有正面影響。

【證據思路】可通過營業額、生產產量等來證明。

原告狀況類


25. 【原告的性質及自身情況】一般而言原告為自然人相比於原告為法人對於判賠額的影響更顯消極,但也非必然結論。當原告為法人時,其註冊資本、企業的銷售情況、風險指標以及各項經濟指標也會作為衡量因素。


26. 【原告採取的措施】前期存在工商查處的情況。訴訟過程中原告採取了保全措施及舉證妨礙措施等,如被告在法院依職權調查時妨礙調查,則應當予以制裁,嚴重的法院可能支持權利人的全部訴請。

【證據思路】工商處罰決定書等。


27. 【同原告及權利於其它法院判決情況】有些地方法院在判決時會參考同權利案件不同被告在其它法院的判賠額度,以此來作為衡量因素。


28. 【原告訴請金額】訴訟請求金額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告意願,基於定爭止紛的角度考慮,法官有時會將訴請金額納入判賠額的衡量因素。但影響權重較小。


29. 【避免形成商業維權】商業維權是指不打擊源頭製造商而起訴眾多末端銷售者的情況。法院對於商業維權案件一般持審慎態度,不會判決較高賠償額。


30. 【先予刑事立案】刑事程序有利於和解談判。公安機關的介入調查,儘管最終沒有刑事立案,但偵查部門固定的證據也有利於後期的民事訴訟。

侵權狀況類


31. 【被控侵權產品之數量、利潤】。被控侵權產品的數量以及利潤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侵權行為的嚴重程度,且對於判賠額的影響權重較大。

【證據思路】電商平臺上的侵權行為的可通過頁面顯示的銷量數以及評價數來計算侵權產品的數量以及利潤,在必要情況下可在舉證期限內向法院申請調取平臺的後臺數據;線下的案件可以通過行政處罰決定書中的記錄加以證明。


32. 【侵權產品的銷售渠道】侵權產品銷售渠道的多樣性代表侵權的惡劣程度,該因素對於判賠額的影響權重較大。


33. 【侵權產品銷售的地域範圍】侵權產品銷售的地域廣泛性代表原告的,影響權重較大。


34. 【侵權行為持續時間】在商標侵權案件中,一般來講侵權行為持續時間越長,侵權人獲利越多,對原告造成的影響越大。

【證據思路】在線上案件中可多時段對侵權行為進行證據保全。

35. 【侵權行為的規模】線下侵權行為的規模可以門店數量、參與人數、廠房情況等來反映。


36. 【侵權行為的惡意程度】商標案件中可通過多次惡意註冊近似商標,不斷變換身份持續實施侵權行為等情形予以推斷。多次侵權、重複侵權也可推斷被告的惡意程度。


37. 【市場份額搶佔情況】被告侵權行為搶佔的市場份額越多,原告的損失越多,判賠額越高。


38. 【原、被告涉案產品的銷售價格】一般而言,如被告侵權產品價格低於正品價格時,被告就更容易搶佔原告市場,對原告的損害就越大。


39. 【商標的近似程度】涉案商標與權利人的註冊商標近似程度越高,對於原告的商譽損失就越大,則會影響法院從高判賠。


40. 【著作權的相似程度】著作權中對於作品相似程度的判定不僅是影響是否侵權的衡量因素,也是影響判賠額的因素之一。


被告情況


41. 【被告的性質及情況】如被告為法人,且專門從事侵權活動,則主觀惡意較大,對權利人的造成的損害越大,相應判賠額會越高。除卻這種極端情況,被告的性質以及註冊資金、經營狀況以及公司年報、相關媒體報導等,也會對判賠額造成一定的影響。


42. 【被告的自我描述及宣傳】被告公司的官網及媒介中對於涉案產產品的產量、銷量、門店的介紹,再審計報告或招股說明書上的內容。此無法直接影響判賠額,但提醒予以注意,若案件中存在此類材料,須審核用以發現線索。

【證據思路】被告官網、審計報告、會計報告、招股說明書;被告申報著名商標、認定馳名商標或者申請專利的申報資料。


43. 【被告獲利情況】被告獲利相比原告損失更容易舉證,被告獲利越高判賠額越高的可能性越大。


44. 【被告自認】在訴訟過程中,被告的自認具有較高證明力,可得到法院支持形成較高判賠額。


45. 【被告的主觀情況】被告的主觀的故意過失或是惡意程度,一般通過侵權行為予以表現。故舉證時可參考【侵權行為的惡意程度】。


46. 【被告其他侵權事實】被告已被起訴或已判決的案件情況,在其他案件中,也可發掘上述各因素的線索。


47. 【被告缺席審理】缺席審理既意味著被告對抗辯權的放棄,即使法院在審判中對程序顯得更為嚴苛,但缺少侵權行為的抗辯,單方考慮原告的舉證因素,判賠額會相對較高,但實踐中被告缺席,法官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被告(實際上代表公眾)履行適度的「抗辯」義務,對原告提交的證據審查更嚴。


48. 【被告態度】如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帳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法院已責令侵權人提供與侵權行為相關的帳簿、資料,被告拒不提供相關證據。該情況下,被告的態度會對判賠額造成一定的影響。


49. 【被告所處的地區的經濟水平】若原告將案件起訴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而有些地方法院會有地域保護性,針對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地方會降低判賠額。


50. 【制止侵權合理開支】在部分案件中,法院單獨支持了權利人支出的公證費、差旅費與律師費,不併入最終的損害賠償中。故對於合理開支的主張應當儘可能詳細與全面,以期得到法官的單獨支持。


來源:杭知橋公眾號

作者:楊曉 杭知橋(智慧財產權)律師事務所 實習律師

微信交流號:15167585112


【溫馨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若有不妥,請聯繫告知修改或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智慧財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實務研究
    為了體現司法保護力度,在必要時,根據案件實際情況,可以將侵權之日至判決之日期間應付賠償額的利息作為原告損失判決被告承擔。判決後不履行的責任可以通過執行程序解決,可以不在判決主文中涉及。  (4)訴訟費的確定和負擔:應當貫徹誰敗訴誰承擔的原則。問題是智慧財產權案件中原告關於賠償損失的舉證有實際困難,其提出賠償損失的數額往往與實際相差很大。
  • 如何在智慧財產權案件中獲得高額賠償
    我們首先看數據概覽,一個是近幾年判賠比較高的案件的清單,基本上判賠都是在一千萬元以上,另一部分是14年到17年的三大智慧財產權法院的知產全類侵權案件的大數據報告。第二部分是一個計算依據,關於智慧財產權侵權案件的賠償問題的法條、司法解釋以及相關的規定,北京高院發布了一個關於智慧財產權賠償的指導意見。
  • 離職員工侵犯原單位軟體賠償額計算:電池測試軟體侵權案
    本文主要學習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有關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期盼對讀者有所幫助。關鍵詞:離職員工;軟體侵權;賠償額計算。一審法院認定一審法院對原告和被告的主張均未支持,於是採用法定賠償額的方式對損害賠償額進行了裁判,即判定三被告共同賠償藍電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為現行《著作權法》法定賠償額的上限)。
  • 《民法典》情勢變更制度在智慧財產權侵權事先約定賠償中的法律適用
    此次通過的《民法典》進一步明確了發生變化的對象是「合同的基礎條件」,同時引入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與對方重新協商的程序,即先行協商,協商不成的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由此,明確確定了情勢變更制度。那麼,情勢變更制度能否應用於約定賠償,需要從智慧財產權侵權約定賠償的基本規則和理論基礎開始分析。
  • 知識產權局: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最高賠償額提至五倍
    2019年4月2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18年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2018年,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建立了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其中,在專利法修正草案中明確寫入了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惡意侵權行為可以處以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
  • ...性賠償,涉及文字攝影視頻音樂作品,北京發布智慧財產權損害賠償標準
    4月2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侵害智慧財產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件確定損害賠償問題的指導意見及法定賠償的裁判標準》(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發布,明確了法定賠償的相關標準。對於被告未經許可通過發行圖書、報刊等或通過信息網絡傳播涉案文字作品,無法查明使用許可費的,可參考國家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基本稿酬標準確定賠償數額。其中,原創作品按照80-300元/千字計算,翻譯作品按照50-200元/千字計算,彙編作品按照10-20元/千字計算。
  • .| 智慧財產權訴訟中證明妨礙制度的適用與完善——以侵權損害賠償...
    為了平衡雙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解決智慧財產權訴訟中舉證難、賠償低的問題,我國商標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專利解釋二》)都相繼就證明妨礙作出了規定,以減少權利人的舉證負擔,幫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實,降低智慧財產權侵權訴訟中適用法定賠償的案件比例。本文基於我國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實踐情況,就證明妨礙制度在認定智慧財產權損害賠償中的適用問題進行討論。
  • 智慧財產權訴訟,除了用來維權還能幹嘛?
    智慧財產權的本質是其經濟屬性,即具有商業價值。認定智慧財產權具有多大價值需要專業機構認真評估,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方能確定其價值。以專利為例,影響其價值有因素主要涉及法律因素、技術因素、經濟因素、產業因素等。在眾多因素中,法律因素尤為重要,是確定智慧財產權價值的一個重要參考體系。法律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權屬的完整性。權屬越完整,則其體現的價值就越大;第二,法律的保護程度。
  • 智慧財產權侵權的行為與賠償標準
    我國對於智慧財產權有專門的法律保護,這既是對於智慧財產權所有人的權利保護,也是鼓勵發明創造,我國法律對於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有嚴格的處罰機制侵犯智慧財產權罪是指違反智慧財產權保護法規,未經智慧財產權所有人許可,非法利用其智慧財產權,侵犯國家對智慧財產權的管理秩序和智慧財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 專家解讀新著作權法變化:法定賠償額上限提至500萬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解讀新著作權法修改四大變化  侵犯著作權法定賠償額上限提高至500萬元  施行30年的著作權法,迎來最大幅度修訂,將於2021年6月1日施行。  變化3  引入懲罰性賠償和最低賠償額制度  新京報:修法後提高法定賠償額,引入懲罰性賠償和最低賠償額制度。在實踐中,這將如何遏制侵權的發生?  張洪波:令廣大權利人高興的是,這次修法引入了懲罰性賠償原則,即對於故意侵權、侵權情節嚴重的情況,法院可以判決給予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權利人的權利使用費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倍數賠償。
  • 嚴重侵犯智慧財產權,可要求懲罰性賠償 | 民法典解讀之侵權編
    長江網1月10日訊(記者耿珊珊)嚴重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的,民法典新增規定,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後甲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乙公司賠償,對於該賠償是一般賠償還是懲罰性賠償,雙方發生爭議。民法典第1185條規定: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這是民法典的一個新增條款,也是我國第一次在法律條文上正式使用懲罰性賠償這個詞彙。」湖北好律律師事務所張典律師表示,懲罰性賠償,也稱報復性賠償,是加重賠償的一種原則。
  • 管育鷹:關於商標侵權損害賠償計算方式的思考
    顯然,第63條既揉和了通行的權利人損失和侵權人所得兩種計算方式,也引入了美國的懲罰性賠償和法定賠償制度、同時採納了各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的合理許可費計算方式,立法上看起來似乎很完美;但實際上,因其特別規定了損害賠償額計算方式的適用順序,筆者認為我國商標法的這一立法思路與實踐經驗相脫節,表現在:其一,我國商標法在2013年修改之前,自1982年以來對商標侵權賠償額採取的表述都是類似美國的「
  • 山寨「葫蘆娃」侵犯著作權 二審賠償美國電影廠50萬
    記者9日從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獲悉,法院近日一審宣判了上訴人北京四月星公司與其他公司、被上訴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被告上海樂書公司著作權歸屬及侵權糾紛一案,維持一審判決。四月星公司、仙山公司、廟曲公司、蘭崗公司應立即停止侵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葫蘆娃動畫作品的著作權,並共同賠償工廠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費用1.95萬元。
  • 江蘇法院實行最嚴格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加大損害賠償力度典型案例
    進一步加大損害賠償力度,顯著提升侵權成本,遏制侵權行為再發生是實施最嚴格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重要方面。今天,我們同步發布近年來江蘇法院通過裁判確定侵權人高額賠償且全額支持權利人賠償請求的十件典型案例,以明晰江蘇法院運用精細化裁判思維釐定高額損害賠償額的具體思路,彰顯司法嚴格保護、促進創新、規範競爭的價值導向,並反映江蘇法院不斷加大司法保護力度的探索與實踐。
  • 2019年中國法院10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
    為集中展示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的成就,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導作用,經各高級人民法院推薦,結合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情況,我院選定了2019年中國法院10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現將案件和典型案例名單予以印發,供各級人民法院在智慧財產權審判工作中參考借鑑。
  • 《民法典》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主觀要件的認定
    民法典第1185條規定,「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由此可見,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條件包括,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的主觀故意和情節嚴重的客觀後果。對於客觀後果而言,可以從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後果和侵權行為本身的具體情況判斷是否構成「情節嚴重」,未來法律適用中的難點將集中在「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的主觀故意」這一主觀要件的判斷。
  • 最高法:侵犯知產獲利巨大可從高定賠償額
    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官網發布了《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立足智慧財產權審判實際,聚焦審判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集中規定了行為保全、證據保全、舉證妨礙、停止侵權、懲罰性賠償、法定賠償以及從重刑事處罰等措施,切實增強司法保護實際效果
  • ...宣傳周】2019年中國法院10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
    【典型意義】近年來,人民法院堅持在智慧財產權司法裁判中體現正確的價值導向,增強司法的道德底蘊,提高公眾對裁判的認同感,傳播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正能量。商標法禁止具有不良影響的標誌作為商標使用,避免具有不良影響的商標進入市場環境、在智慧財產權司法裁判中體現正確的價值導向,是人民法院擔負的重要職責。
  • 鑫彭智慧財產權-播放歌曲侵權如何賠償
    播放歌曲侵權如何賠償 鑫彭智慧財產權--侵犯歌曲著作權的,按造成的實際損失賠償,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 鄭州中院出臺《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的通知全市各基層法院、本院各部門:現將《關於建立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機制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為了強化適用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以及從高適用法定賠償從重處罰智慧財產權刑事犯罪,以阻遏未來竊取或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推動營造不敢侵權、不願侵權的良好法治環境、良好營商環境,結合智慧財產權審判實際,根據相關法律以及上級法院相關政策,制定如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