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各大院校中
都有哪些文科類的專業讓我們選擇呢?
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他者異人」的文化社會研究
文化人類學
◆ 關於:文化人類學 ◆
文化人類學在日本是有一個慢慢的周期演變過來的,最早的學界公認的始祖就是日本的民俗學大師:
(柳田國男)
文化人類學作為人類學的一個分支,誕生不過百年有餘。大背景是在19世紀後半,得益於大航海時代的探索以及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領土急速擴張。
生活方式的殖民地文化與居民的探究心風行,想更多地去了解這些所謂的「他者異人」,而對於「他者異人」的這份好奇心正是文化人類學的出發點。
大多數的學科領域,都會從各自的角度直接或間接地解答「何為人類」。
而文化人類學則是通過長時間的現地接觸與觀察來對全世界不同民族進行描述和分析,以揭示人類的本質,圍繞「文化」這一主題來解釋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點。
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主要為質的研究。相比用大量數據支撐的均化人類社會複雜度的量的研究方法,質的研究更強調走進調查現場,從個體差異角度切入,客觀記錄並分析與現有認知接納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他者異人」的文化社會。
今天我們介紹東京大學大學院,総合文化研究科,超域文化科學専攻,文化人類學コース。
東京大學的文化人類學沒有固定課程,需要根據教授的研究方向去學習,所以同學們選擇教授是很重要的。以下是2020年S學期指導教授及授課名單。
★ 以下是修士全體教授以及課程。
同學們可以點開網址查看教授,並選擇,每位教授都有自己的研究課題和方向。
同學們在擇校之前可以先讀一些入門基礎書籍,其他書籍要根據每個學校專業課來定,針對研究室和老師再準備。
★ 書籍如下:
① 綾部真雄、 桑山敬己『よくわかる文化人類學』
② 綾部真雄、 桑山敬己『詳論文化人類學 基本と最新のトピックを深く學ぶ』
③ 秋道智彌『コモンズの人類學ー文化歴史生態』
就文化人類學這門學科來說:挑戰與樂趣並存。挑戰在於入門十分吃力,大量的專有名詞以及概念性內容的理解,前期會十分痛苦。
而樂趣在於與他文化接觸的過程中,文化差異的不斷碰撞所產生的新奇感,研究室的學長可以為了研究,前往世界對LGBT群體接納度最低的塞內加爾待上一個月。文化人類學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文化與人類,在與人的頻繁接觸,你來我往中探尋人類生存諸相與文化的多樣性。
(英國人類學者馬林諾夫斯基在進行田野調查)
本內容版權歸 【東京紐瀾塾】 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部分圖片 來自網絡 若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