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灝:周期之末,詭異的風險對衝策略

2020-12-09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來源:洪灝的中國市場策略

作者洪灝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首席策略師

過去兩周美國市場經歷了史詩級別的崩盤:自1896年以來,發生這樣級別的暴跌的可能性僅為~0.1%;市場下跌和VIX波動率指數飆升的速度是有數據記錄以來最快的;而10年期美國國債則處於歷史最低水平。儘管如此,中國股市一開始卻挺過來了。在春節後的首個交易日出現歷史性暴跌後,中國市場的主要股指收復了大部分失地,創業板甚至還創下新高 --- —直到上周五,在全球股市遭遇歷史性拋售之際,所有中國股指再次大幅下跌。

就在這風險厭惡的時刻,我的基金經理朋友讓我推薦一些股票來對衝風險。作為一名謹慎的、兩周前就對當前的崩盤發出了警告的價值投資者,我小心翼翼地推薦了一些公司盈利前景良好、管理層執行力具有良好的歷史往績的股票。他滿臉狐疑地掃了一眼名單,說:「但這些都是有盈利的優質公司。有盈利就有風險。我想要那些沒有任何盈利的公司。」他的邏輯如此無懈可擊,我竟啞口無言。

仔細想想,他的論點也不無道理。否則,如何解釋在新型冠狀病毒危機之際,創業板和中小板的強勁勢頭?與此同時,作為傳統風險避風港的美元和黃金同時走軟。自武漢封城以來,病毒傳染肆孽,但美國市場基本上保持了穩定 --- 直到兩周前病毒全球蔓延的機率大幅上升。自那以來,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跌至創紀錄低點。

從邏輯上講,在風險規避期間,安全資產的價格應該上升,因為這些資產承擔了對衝風險的作用,受到買家追捧。根據上述資產價格攀升的順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傳統的對衝策略有秩序地遊走於各種資產之間:創業板和中小企業板作為對衝中國主板風險的策略;美國市場作為對衝中國市場風險的策略;黃金和美元作為對衝美國市場風險的策略;最後,10年期美國國債作為對衝美國/全球股市風險的策略。

讀者可以注意到,隨著新冠病毒的傳播,對衝策略的範圍不斷擴大。然而,美國十年國債收益率創下了1%的歷史新低,而核心PCE通脹率為1.7%,到最後什麼工具能對衝10年期國債的風險呢?過去10年見證了股債雙牛,那些60/40的平衡投資組合表現得極為出色。在美聯儲基準利率為1.5%的時候,美國實際利率現在實際上為負。就連美國國債也可能很快失去其終極安全港地位。這才是一個真正的風險。

短期而言,我們要回答的問題是,在經歷了如此巨大的下跌之後,市場下一步會怎樣走?在我們之前的研究報告《中國市場預測權威指南》(20190919)中,我們討論了850天移動平均線在預測市場周期中的作用。簡而言之,850天的市場周期反映了經濟周期的運行。一個3.5年的經濟周期約等於3.5年X 12個月X 20.2天 ~= 一個850天的市場周期。

這一長期移動平均線是美國股市指數的長期上升趨勢線。歷史上,美國市場的回調往往在觸及850日移動均線時反彈。只有在經濟衰退時,股指才會跌破850日移動平均線。在其最深處,當前的市場調整的幅度僅略高於這一長期移動平均線 —— 類似於2018年末由於美聯儲貨幣政策基調過緊時的市場的大幅回調(圖1)。

美國市場情緒和技術指標在此次暴跌後極度低迷,看跌/買入比率、垃圾債券息差、股指成份股超賣比例和歷史下跌速度都表明了這一點。如果以史為鑑,未來一周裡美國市場出現技術修復的概率非常大。然而,如果新冠病毒的蔓延比人們擔心的更嚴重,全球經濟因為過度的隔離措施而陷入衰退,在拯救生命的同時又不得不阻礙了經濟的增長,那麼經濟危機就會隨之而來。我們注意到,美國收益率曲線剛剛再次反轉,這種反轉往往會領先經濟衰退最長可達18個月(圖2)。

如是,美國股指將下跌一半甚至更多,將要出現的技術反彈將是短暫的,本質上是技術性的。有現代貨幣理論者討論關於美聯儲將要進入負利率區間。然而如果當真如是,這將是一場真正的災難——因為美聯儲是全球的央行,而美國國債是全球的避風港。美聯儲如果執行負利率政策,其後果和其它國家不可同日而語。

在中國,成長股相對於價值股的強勁表現正處於極限——實際上是歷史最高水平。這一現象表明市場投機愈演愈烈(圖3)。在過去,當成長股的相對表現超過這一水平或更高的時候,中國市場往往面臨壓力。這次也不應該有任何不同。然而,創業板仍然非常強勁,儘管其強勢將在短期內鞏固(圖4)。隨著以註冊制為基礎的首次公開發行制度的推出,以及本報告開頭提到的強盜投機邏輯等主題的出現,膽大的交易員可能會暫時忽視創業板高昂的估值,繼續將其作為一種非常規的風險對衝工具。價值投資者當然會對這種不計後果的「策略」深惡痛絕,並認為它預示著另一個潛在的泡沫即將登場。

交銀國際 洪灝,CFA

2020-03-01

-------------------------

以下是英文原版

The market crash in the past two weeks has been truly historic: its probability occurrence is ~0.1% since 1896; the velocity of the plunge and of the VIX surge is the fastest on record; and the 10-year is at all-time low. The Chinese market, however, weathered the storm quite well at first. After an epic crash on the first day of trading after the lunar new year, major indices have recovered most lost grounds, and the ChiNext has even made a new high – till last Friday when all indices suffered significant losses again amid the epic global sell-off.

During this episode of epic risk aversion, my fund manager friend asked me to recommend some stocks to hedge the risks. Being a cautious value investor who has been warning of the current crash two weeks ago, I carefully suggested some names with good earnings visibility and strong management execution records. He glanced over the list with an incredulous look on his face and said: 「but these are quality companies with earnings. When there is earning, there will be risk. I really want those without any earning at all.」 His logic was so impeccable that I was left dumbfounded and speechless.

On second thought, his arguments are not without merits. Otherwise, how would one explain the strong momentum in the ChiNext and the SME board amid the coronavirus crisis? Meanwhile, the US dollar and gold, the traditional risk haven, have both weaken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US market has largely held up after the virus spread worsened since the Wuhan lockdown – till two weeks ago when the odds of a global contagion surged. Since then, the yield on the US 10-year has plunged to record low.

Logically, the prices of safe assets should rise during risk aversion, as these assets assume the role to hedge risks. Following the sequence of asset price increase aforementioned, we can see an unconventional hedging strategy rotating across various assets: the ChiNext/SME board as a hedge to China’s mainboard, the US market as a hedge to China, gold and USD to the US market, and finally, the 10-year treasury to the US/global equities.

As you can discern, the scope of the hedging strategy continues to increase as the coronavirus spread. However, at a record low of ~1% yield, and the core PCE inflation at ~1.7%, what is going to hedge the 10-year treasury in the end?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the twin bulls in equities and bonds, and those 60/40 balanced portfolios have done exceedingly well. With the Fed fund rate at 1.5%, the US real interest rate is now effectively negative. Even the US treasury can soon lose its ultimate safe haven status. That is a real concern.

In the near term, the question is what next for the market after such an epic plunge? In our previous research report titled 「A Definitive Guide to Forecasting China Market」 (20190919), we discussed the role of the 850-day moving average in forecasting market cycle. Simply put, the 850-day market cycle is a reflection of the underlying 3.5-year economic cycle, with a duration of 3.5years X 12months X 20.2days ~= 850 days.

This long-term average is a secular rising trend line for the US stock market indices. In history, the US market corrections tended to bounce once they arrived at the 850-day moving average. Only when there was recession did the equity indices puncture beneath the 850-day moving average. At its deepest point, the current correction is only a touch above this moving average - similar to the steep correction in late 2018 when the Fed was too tight (Figure 1).

The US market sentiment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are extremely depressed after this plunge, as suggested by the put-call ratio, junk bond spread, the percentage of equity index components oversold, and the historic speed of the plunge. A technical reprieve is in store in the coming week, if history is a guide. That said, if the coronavirus contagion proves to be worse than feared, and the global economy slips into recession due to excessive quarantine to save lives while impeding growth, an economic crisis will ensue. We note that the yield curve has just inverted again, and such inversion tends to lead recession by up to 18 months (Figure 2). If so, the US indices will be halved or more, and the emerging technical rebound will be fleeting and technical in nature.There are MMT talks about the Fed going into negative interest rate. But that will be a true disaster – as the Fed is the world’s central bank, and the US treasury is the world’s safe haven.

In China, the strong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growth over value is at its extreme – the highest in history indeed – suggesting speculative fervor (Figure 3). In the past when growth outperformed value at such level or higher, the Chinese market tended to be under pressure.This time should not be any different. Yet the ChiNext remains very strong, although its strength will consolidate in the near term (Figure 4). With thematic ideas such as the rollout of the registration-based IPOs, and the speculative logic mention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report, brash traders may disregard the expensive valuation of the ChiNext Board, and continue to use it as an unconventional risk hedge. Value investors, will of course find distaste in such reckless 「strategy」, and portent another potential bubble candidate on the horizon.

相關焦點

  • 從久期風險到利差風險|淺析利率互換業務的對衝效果
    本文從銀行的實際需求出發,回測了2015年至今使用利率互換對衝政策性金融債市場風險的策略效果。相較於1年期利率互換,5年期利率互換對衝周期更長,所需要的對衝成本更大。故在簡單的成本因素的考量下,策略以FR007_1Y為例進行對衝回測。 (三)策略效果 無論利率中樞如何變動,該組合的久期風險被完全對衝,組合浮動盈虧由對衝錯配的期限利差、債券-利率互換基差決定。
  • 聚能|OfficeTalking「對衝基金策略周期與種子基金投資」沙龍於南山科技金融城圓滿舉辦
    2018年8月23日下午,OfficeTalking金融加速私享會之「種子的力量——對衝基金策略周期與種子基金投資」沙龍活動在南山科技金融城(華潤置地大廈)C座8樓展示中心圓滿舉辦,本次活動邀請了國內頭部證券、期貨公司種子基金投資負責人、
  • 期權對衝策略一文全知道!
    【博弈之道】期權對衝策略簡析 對衝策略被廣泛運用於期權市場的參與者(例如做市商),計算並分析期權組合的希臘值(又稱風險指標)之後,採取相應的對衝策略。
  • 對衝基金中的基金——對衝母基金資產配置策略
    當然,這種配置的過程絕不僅僅是把不同基金疊加在一起進行投資那麼簡單,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每種策略的實現機制、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表現、以及策略之間的相關關係一 、價值主張相比於單策略的對衝基金,或者股票多頭基金,FoHF基金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獲得高收益,而是通過投資組合經理的專業化管理,控制風險,從而達到資產配置和財富增值的目的。
  • 洪灝​:炒股沒有門檻,但炒股賺錢的門檻非常高
    作者:洪灝,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在投研圈,曾有人準確預測了2013年中國「錢荒」市場的暴跌和反轉,2014年中至2016年中中國股市5000點泡沫的始末,他就是洪灝。
  • 美股投資者如何做好尾部風險對衝?
    面臨所謂的左右尾部風險,我們提出了四種尾部風險對衝方式,包括:1、增加固定收益分配;2、通過出售價外看漲期權購買保護性看跌期權;3、使用VIX期貨進行套期保值;4、分配管理期貨或其他風險溢價策略。那麼,本文,我們將繼續進一步闡述如何進行這四種尾部風險的對衝,以及這四種尾部風險對衝方式的效果分別如何。
  • 美股觀察|用多空策略對衝系統性風險,把握極值賦予的阿爾法機會
    即便如此,這也不是放棄風險資產投資、選擇把錢放在跑不贏通脹的貨幣市場基金的理由。對於風險偏好不高、擔心系統性風險,但又不想錯過風格切換這一難得機遇的投資者來說,股票多空策略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什麼是股票多空策略?如何操作?
  • 量化對衝策略優勢是什麼?
    以下為部分採訪實錄:   主持人:近年來量化對衝策略也是成為最火熱的投資策略之一,您是如何看待量化對衝策略的優點或者是缺點?以及量化對衝策略的未來發展,您是如何看待的?更多的是依靠一些量化對衝的策略、算法等等。比如說期貨市場,普通的量化投資,可能是做一些CTA策略,而我們是結合著量化的一些工具,一些量化指標,使收益比較平滑,不只是依靠一些簡單的統計套利、統計對衝等等的一些數據模型,進行簡單的一些策略。我們比較講究精品,很細緻。   主持人:關於量化對衝的機遇,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 對衝美國大選風險,學會四種外匯期權交易策略
    外匯期權交易的四種策略  隨著許多交易者、投資者將注意力轉向11月美國大選風險,對選舉結果有爭議或延遲公布的風險進行對衝的成本越來越高。美股波動率指數顯示這個事件風險的對衝成本創下最高紀錄。外匯市場可能是對衝美國大選不確定性的最佳場所,因為相對於其它資產類別,外匯市場的波動率看起來更便宜些。  外匯期權的主要優點包括高靈活性、充足的流動性與波動性。
  • 恐慌情緒重挫銅價,如何用期貨對衝風險?
    恐慌情緒重挫銅價,如何用期貨對衝風險?監管方面,央行在12月18日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會議上強調,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鞏固拓展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成果,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壓實中小銀行風險處置責任。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對於銅市場而言,未來供需面從偏緊轉向略微寬鬆的可能性較大。
  • 心理學營銷之風險對衝
    經典的心理學營銷之風險對衝最大的保險套生產商買下了最大的奶粉製造商--杜蕾斯收購這赤裸裸地詮釋了什麼叫風險對衝。你要麼今天用他們的套,要麼十個月後用他們的奶,廣告詞更是讓人瞠目堂舌:「那些我們被我們擋住的小孩,我們負責養大。」詳情資料:2017年2月10日,美國嬰兒配方奶粉製造商美贊臣宣布,董事會一致通過,與杜蕾斯母公司、英國消費巨頭利潔時集團達成協議,利潔時將以總價約179億美元,每股90美元的價格收購美贊臣。
  • 希臘字母組合中性對衝策略的應用
    海通期貨期權投資者教育專欄本文將對希臘字母在中性對衝上的運用做進一步探討。一般而言,對衝策略較多運用於期權做市商來進行現貨或期貨與期權之間的中性對衝。何謂「中性」,即希臘字母的值為0時,我們可以稱之為中性。
  • QE不停,大宗商品買漲不止:對衝基金押注超級牛市周期
    QE不停,大宗商品買漲不止:對衝基金押注超級牛市周期21世紀經濟報導 陳植 上海報導    「儘管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反撲令大宗商品市場獲利回吐情緒有所升溫,多數對衝基金仍然選擇留守買漲陣營。」12月23日,一位華爾街大宗商品投資型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
  • 中泰金融:疫情之下 美國對衝基金的「槓桿」風險有多大?
    3、對衝基金潛在風險及傳染性是最大的:對衝基金規模8.3萬億美元,以高槓桿、靈活多樣的、複雜的交易策略,對市場 「追漲殺跌」。對衝基金是的「加槓桿」的機制及測算。1、對衝基金獲得槓桿的方式有兩種。從1998年曾經風雲一時的LTCM的破產,到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中大量對衝基金倒閉,對衝基金也一直被貼上高風險標籤。本輪美國市場波動,「橋水」等風險平價策略也給市場蒙上疑雲。總體看,資管機構中,對衝基金潛在風險以及與金融機構的關聯度是最大的,因此下文主要分析對衝基金的風險點與傳導機制,並且評估當前以對衝基金為代表的的資管機構,如何影響美國金融系統。
  • 定量定性相結合篩選量化對衝基金
    量化對衝是「量化」和「對衝」兩個概念的結合。「量化」指藉助統計方法、數學模型來指導投資,其本質是定性投資的數量化實踐;「對衝」指用對衝手段將風險剝離,力爭獲取絕對收益的產品。量化投資包含多種策略,如阿爾法對衝策略、套利策略、衍生品交易策略等。國內公募量化對衝基金採用比較多的策略是市場中性策略,即阿爾法對衝策略。
  • 控制下行風險顯優勢 震蕩市考驗對衝專戶成色
    儘管國內採用股指期貨進行對衝的基金專戶產品誕生尚不足一年,它們卻經歷了市場大幅下跌的「檢驗」,其抗跌性和控制下行風險的優勢已經顯現。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對衝專戶產品發展前景廣闊,但存在三大因素影響對衝專戶的業績表現,這三大因素均與專戶的團隊實力和操作策略密切相關。
  • 洪灝:展望十年 長波中的退潮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洪灝 概要在這十年之末,我們將我們的經濟短周期理論進一步擴展為經濟長期波動理論,以預測未來十年的情況。的確,我們的研究發現: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美國股市已經有過兩次完整的、歷時35年之久的長波,每一次大約由10個3.5短周期組成;或包括兩個17.5年、各由5個3.5年短周期的中波。始於20世紀40年代的70年超級長波在2009年左右結束。
  • 美元年內新低助推人民幣漲破6.5 外貿企業匯率風險對衝壓力「巨大」
    「但是,由於華爾街投資機構普遍預期美元正進入新一輪下跌周期,因此這些新入場機構敢於逢高追漲人民幣匯率。」一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坦言。比如花旗銀行預期2021年美元還有約20%的跌幅。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持續快速上漲已對出口企業結匯操作構成不小的挑戰。
  • 分享一套外匯對衝套利交易策略
    在做外匯交易時,外匯對衝交易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交易。今天為您詳細介紹外匯對衝交易策略,希望會對您的炒外匯有一定的幫助。  一、對衝操作的的保證金與開倉量配比  保證金交易風險極大,確實賠錢者眾多。其實,保證金交易可以對衝,用對衝操作防範風險。這種操作盈利未必最大,但可以保證不虧損。
  • 金融危機中盈利40%的大牛 帶你重新認識對衝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浸潤股市23年之久的一棵資深蘆葦」眼中的投資世界。他的獨特思悟或許會讓你有耳目一新之感。 袁玉瑋1995年開始投資中國A股、香港和歐美等市場,擅長系統化宏觀對衝,涵蓋股票、大宗商品、債券和外匯等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