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迷戀網絡也是一種心理疾病
迷戀網絡怎麼就成精神病了? 中國首個《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的出臺沒有像它的制定者期望的那樣,結束醫學界長期以來無規範網癮診斷標準的歷史,反而引發了更大的爭論。根據新標準,網絡成癮將被正式納入精神病診斷和治療的範疇。很多網民對此表示不能理解:迷戀網絡怎麼就成精神病了?
-
青少年為什麼會網絡成癮?網絡成癮危害有哪些?
「網絡成癮」是伴隨網際網路的迅勐發展而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是由網絡引發的一種心理疾病。它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發展,甚至成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誘因。那青少年為什麼會「網絡成癮」?由於自我封閉,必然會產生許多的煩惱和苦悶,產生孤獨感,他們又迫切希望傾訴,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同情,而網絡恰好能幫助他們暫時忘卻煩惱和憂傷,這就成為了青少年依賴網絡的基礎。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社會裡,青少年不受法律約束,沒有道德譴責,更沒有學習壓力,使個體無所顧忌,為所欲為也安然無事。
-
中學生手機問題的表現形式、原因分析及破解——說手機(上)
、過度迷戀,明知道有害但卻無法自控的精神或行為狀態3、濫用關係:沒有限度沒有約束的行為狀態此外,這種依賴既來源於消極和被動心理也會導致消極被動心理疊加,加劇時間管理的失敗、情緒的焦慮不安,正能量儲備的消耗,負能堆積等等。因此,綜上所述,這類非正常不合理不可控的依賴關係是手機問題的重要關注對象。
-
簡述我國中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類型
文·艾特27簡述我國中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類型。答:我國中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類型有:(1)多動症。考試焦慮是人由於面臨考試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心理反應,他是在應試情境刺激下,受個人的認知、評價、個性、特點等影響而產生的以對考試成敗的擔憂和情緒緊張,為主要特徵的心理反應狀態。(4)強迫症。強迫症即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神經官能症,是焦慮症的一種。(5)學習困難綜合症。
-
網絡成癮會對青少年造成哪些危害?家長要警惕
網絡成癮是由於重複發使用網絡而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同時伴隨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並且對上網帶來的快感存在心理上的依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兒童青少年沉溺於網際網路帶來的大量教育上的問題,染上網癮的兒童青少年,被網絡擠佔了原本屬於讀書和思考的時間,導致的直接的後果就是學習成績的下降。兒童青少年網癮者沉迷於網絡虛擬世界,對現實生活失去興趣,對枯燥的學習更是失去興趣,會出現厭學、逃學、輟學的情況,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
中學生常見的12種心理問題(轉)
、嫉妒心理、唯我獨尊心理、厭學心理、早戀問題、迷戀網絡問題、追星問題、考試焦慮、情緒方面的問題、學業不良問題、考試作弊問題等;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學生自身因素等;消除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主要有注意中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平衡;增進自我了解,培養中學生自我接受的態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中學生健全的情緒生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和班級環境;開設主題講座;保持書信的交流
-
孩子為什麼會網絡成癮?
然而,家長們在苦苦找尋解決孩子網癮問題的方法的時候,有曾想過孩子形成網癮背後的真正原因嗎?一味地只知道尋找解決網癮的辦法,只會讓像「楊永信」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最後苦的還是孩子。 所以,在發現自己孩子有網癮的時候,不要急於找尋戒除網癮的辦法,先要了解清楚孩子網絡成癮背後的形成原因,對症下藥,方為上策。以下,就為大家介紹孩子網絡成癮的幾種原因。
-
第六章 中學生心理輔導 第一節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第六章 中學生心理輔導(6分) 第一節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中學生心理輔導的方法一、心理健康概念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3、焦慮症:考試焦慮(中學生最常見),表現:隨著考試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範圍變窄,思維刻板,出現慌亂,無法發揮正常水平;考試後持久地不能鬆弛下來。
-
大數據告訴你:中學生如何避免網絡成癮
從組內來看,非網癮組中學生上網的「工具—信息獲取」動機顯著高於「社會—情感調節」動機,而網癮組兩種動機差異不顯著,說明網癮中學生的網絡過度使用問題主要由「社會—情感調節」動機所驅動,他們和一般上網中學生一樣,認同網絡的信息獲取功能,但同時在情感聯繫上對網絡更為非常依賴。8、「社會—情感調節」動機是中學生網絡成癮的風險因素,而「工具—信息獲取」動機則是中學生網絡成癮的保護因素。
-
中學生抑鬱心理的成因及防治
中學生之所以會產生抑鬱心理,既受他們個性、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社會、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具體講:1.中學生達不到既定目標所產生的失敗感是他們陷入抑鬱的重要原因。按照歸因理論,人們一般會對自己行為結果從兩個維度進行歸因,即穩定性和內外因。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差生,他們往往將自己的挫折歸因為穩定的內因,即認為自己能力不行。因此,他們對自己喪失信心。3.自尊心的喪失。所謂自尊心,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尊重,相信自己能力和自己從事工作和學習的價值。
-
網絡成癮=精神疾病
網絡成癮=精神疾病上面這3位「遊戲愛好者」都屬於遊戲成癮麼?遊戲成癮如何定義?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12月將"網路遊戲障礙"即"遊戲成癮"納入《ICD-11》的精神與行為障礙章節的beta版(非正式發布版本)。
-
網絡成癮?引發的原因以及症狀你知道有哪些嗎?
在這個網絡過度使用的社會,網癮症候群無疑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網癮患者常常無節制的花費大量時間上網,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增加上網時間才能或得滿足感,一旦不能上網會使他們的情緒異常煩躁,最終導致學業失敗、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人際惡化的現象出現。
-
家裡孩子上網成癮怎麼辦?專家給你分析、支招!
(1)網絡成癮是指中學生由於過度和不當的使用網絡而導致一種難以抗拒再度使用網絡的著迷狀態,並影響到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2)網絡成癮的表現:網絡成癮者自身有一些軀體症狀,如頭暈、心煩、胸悶,緊張性興奮、懶散等,並且與家長、朋友打電話或與朋友聚會減少,下網後空虛、失落,不願與人交流。可見,網絡成癮傾向影響了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學業進步和人際責任感。
-
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二十八: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內容簡介 本章主要介紹了中學生心理輔導的相關知識,主要以單項選擇題、簡答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生需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熟悉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抑鬱症、恐怖症、焦慮症、強迫症、網絡成癮等。理解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包括強化法、系統脫敏法、認知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理性一情緒療法等。 第一節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考點提要】 1.心理健康的概念;2,心理健康的標準;3.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
當網絡成癮被列為一種病
編者的話: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版《國際疾病分類》,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網路遊戲成癮),被列為精神疾病。實際上,遊戲成癮是網絡成癮的最常見和最主要問題,除了遊戲成癮,其他類型的網絡成癮問題同樣不容忽視。那麼網絡成癮在青少年群體中的發病狀況如何?有哪些危害?是否可以防控?近日,記者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進行了對話。
-
關於網絡成癮,你了解多少?
網絡成癮會導致學業失敗、工作績效變差、人際關係不和諧等一系列的心理、社會功能損害。網絡成癮主要發生在大中學生,以男性多見,國外報導在青少年的患病率為1.6%-8.1%,國內為2.4%-10%。網絡成癮的共同特徵1.對網絡存在強烈的心理依賴,上網時間不斷增加;2.離開網絡會感到明顯的煩躁不安;3.上網佔據了很多學習和正常活動時間。
-
中學生常見心理障礙的產生原因
近期研究發現,當人腦右半球機能受到損傷,人就表現出情緒高漲、多話、興奮多於抑制;相反,如果左半球受到傷害,就表現為情緒低落、沉默寡言、自責自罪等不正常的心理現象。另外,生理的迅速變化,特別是性機能逐漸成熟,往往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惶惶不安,從而影響心理的發展。
-
調查表明55%中學生存在適應不良行為
東方網12月29日消息: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一項對青少年心理障礙的實證研究發現,55%的被調查中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適應不良行為,這一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據新華社報導,適應不良行為是指學生在成長期間,解決發展中的矛盾或人生課題時所產生的不適應行為。
-
中學生沉迷遊戲難解決,果斷的父母可以嘗試這些方法
中學生對遊戲特別沉迷怎麼辦?1.發現中學生沉迷玩遊戲,要冷靜處理當發現中學生沉迷於玩網路遊戲時,首先是保持冷靜的態度,其次要多表揚他(她)的優點,給予他們恰當的表揚和關心,培養他們的現實活動興趣。2.樹立榜樣,父母少玩手機電腦如果父母經常在家裡打電話、發簡訊、玩微信,或者打遊戲、看電影,那麼多半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興趣並希望從手機中獲得滿足。因此,規勸低頭一族的家長朋友,一定記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地玩弄手機。
-
什麼是「網絡成癮」?權威判定標準來了
如今青少年過度使用網絡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但什麼樣的行為是網絡成癮?網絡成癮與一般網絡使用的區別在哪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布《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對網絡成癮的定義及其診斷標準進行了明確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