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 45個異體字改為規範字
記者27日從教育部獲悉,研製了10年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日前公布,收錄其中的8105個漢字成為中國擁有首批「身份證」的方塊字。 專家介紹,許多大家喜愛的人名用字都在新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轉正」,例如「喆」、「堃」、「淼」等。以往一些人辦理登機牌時需要用「?」來代替打不出的漢字,如今有了「合法」身份,到銀行辦卡打不出名字的情況有望減少。
-
通用規範漢字表未恢復繁體字 未收錄「囧」字
歷時10餘年、先後修改90餘稿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日前公布,8105個漢字領到「身份證」。其中,45個異體字加入到了規範字行列,有了「合法地位」,「喆」字正在其中。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和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進入一、二級字表的較通用的字,主要滿足信息化時代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門領域的用字需要。 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常用字6500個,比原來的通用字表7000個減少了500個。
-
《規範漢字表》收錄51個異體字 怪名不愁上戶口
《規範漢字表》昨起公開徵求意見·收錄6個繁體字、51個異體字·給孩子取「怪名」將不愁上戶口本報訊(記者李佳)「喆」、「堃」、但根據1988年公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這些字不在其中;也就是說,這些字都不是規範字,用於人名會在戶籍管理中造成不便。昨日,教育部公開《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這些字都被收錄其中,今後可能成為規範字。
-
解密通用規範漢字表:為女性預留女旁和草頭字
醞釀多年的《通用規範漢字表》終於對外公示。為什麼要制定字表?字表中的漢字是如何篩選出來的?怎樣規範地使用漢字?圍繞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對主要設在北京師範大學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後期研製工作組進行了獨家專訪,揭開字表中8300個通用規範漢字背後的「秘密」。
-
人名地名異體字被收入《通用規範漢字表》
《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及有關材料將登載在《中國教育報》和中國語言文字網上。各界人士可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和傳真等方式提出意見和建議。 據新華社電 (吳晶、董豆豆)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歷時8年組織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自8月12日至31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 未恢復一個繁體字
歷時10餘年、先後修改90餘稿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日前公布,8105個漢字領到「身份證」。其中,45個異體字加入到了規範字行列,有了「合法地位」,「喆」字正在其中。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和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進入一、二級字表的較通用的字,主要滿足信息化時代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門領域的用字需要。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常用字6500個,比原來的通用字表7000個減少了500個。
-
《通用規範漢字表》正式發布 繁體字未予恢復
「瞋」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為「嗔」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將其調整為規範字,義為「發怒時睜大眼睛」,不再作為「嗔」的異體字。「吒」以前為「吒」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將其在特定用法上調整為規範字,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讀zha(一聲),如「哪吒」。讀zha(四聲)時,仍用「吒」。「蹚」意為蹚水、蹚地,讀tang(一聲),不再作為「趟」(tang四聲)的異體字。《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為「哲」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 昨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用規範漢字表》經國務院正式發布。
-
2013新版《通用規範漢字表》收錄了多少個漢字?
《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原有相關字錶停止使用 綜合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27日從教育部獲悉,《通用規範漢字表》日前公布,收錄其中的8105個漢字成為中國擁有首批「身份證」的方塊字。 8105個字分為三級 此次公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將8105個字分為三級,其中一級字表為常用字級,收字3500個,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也可以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識字標準;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常用度僅次於一級字;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包括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和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進入一、二級字表的較通用的字
-
科學定量 合理分級——學習《通用規範漢字表》四人談(二)
高家鶯(華東師範大學):《通用規範漢字表》根據漢字使用頻率、通用程度的不同和適用對象、使用要求的差異,對收錄的8105字進行合理分級。漢字分級是客觀存在的反映,並非字表研製者的主觀設計。分級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字表的實用性,有效提高漢字學用的效率。
-
通用漢字少了500字 45個異體字「轉正」
《通用規範漢字表》將其在特定用法上調整為規範字,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讀zha(一聲),如「哪吒」。讀zha(四聲)時,仍用「吒」。 「蹚」意為蹚水、蹚地,讀tang(一聲),不再作為「趟」(tang四聲)的異體字。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為「哲」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
-
《通用規範漢字表》定義「規範漢字」-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次《通用規範漢字表》的發布,使『規範漢字』這一法律概念落到實處,明確告知表內列舉的8105個漢字就是國家規定的通用規範漢字。」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通用規範漢字表》相關情況。
-
《通用規範漢字表》沒有恢復一個繁體字
繁體字一個都沒有收錄此次字表收錄8105個漢字,分為三級,一級為常用字級,3500字;二級3000個;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在昨天的發布會上,知名語言文字專家、字表研製組組長王寧介紹了字表研製中對繁體字的處理。王寧指出,維護漢字的基本穩定是《通用規範漢字表》制定的重要原則。自古如此,從漢字發展的歷史看,簡化一直是主要趨勢。
-
《通用規範漢字表》恢復使用六個繁體字
教育部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在網上公示了《通用規範漢字表》,將「砂」「萍」「鍾」等6個繁體字納入表中,並恢復了51個異體字的使用。《通用規範漢字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寧教授對此解釋說,這次恢復的6個繁體字都是必須恢復的,否則字體內部系統就會發生混亂。
-
《通用規範漢字字典》《〈通用規範漢字表〉解讀》出版
> 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繼教育部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通用規範漢字表》,商務印書館28日在京宣布出版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劃並委託編寫的《通用規範漢字字典》和《〈通用規範漢字表〉解讀》,指導規範漢字的使用。
-
<通用規範漢字表>常用字減少500個 未恢復繁體字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 馬海燕)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常用字6500個,比原來的通用字表7000個減少了500個。對於近年來議論頗多的繁體字,並未恢復。 中國教育部27日在北京專門召開發布會,介紹新《通用規範漢字表》有關情況。
-
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 盤點易錯常用字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並予公布。 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 分為三級 《通用規範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分為三級:一級字表為常用字集,收字3500個,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使用度僅次於一級字。一、二級字表合計6500字,主要滿足出版印刷、辭書編纂和信息處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
-
「囧」「槑」等流行字未入選《通用規範漢字表》
《通用規範漢字表》是對50餘年來漢字規範整合優化後的最新成果,無論是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還是對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水平,促進國家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事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喆」、「堃」等姓名高頻字「轉正」 《通用規範漢字表》收字8105個,分為三級。
-
《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 常用字3500個
研製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原因: (1)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相繼發布了多項重要的漢字規範,主要有《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漢字簡化方案》,《簡化字總表》《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等。
-
《通用規範漢字表》正式發布 繁體字未能被恢復【3】
原標題:《通用規範漢字表》正式發布 喆堃等45個異體字轉正 45個異體字「轉正」 在此次公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新收錄了226個簡化字。這226個新增的簡化字中,166個曾被《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收錄,51個見於其他多種辭書,9個出自頻度較高的姓氏人名以及現代科技用字。
-
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通知 原有相關字錶停止使用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並予公布。 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 分為三級 《通用規範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分為三級:一級字表為常用字集,收字3500個,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使用度僅次於一級字。一、二級字表合計6500字,主要滿足出版印刷、辭書編纂和信息處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