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您在天堂學會識字了嗎?

2021-01-17 婁底新聞網

我爺爺本來應該是我外公。

爺爺到了五十來歲,奶奶才生下第三個女兒,而且之前也沒生下個男娃,為了傳宗接代,就讓我母親招了我父親做郎,所以,照理來說,爺爺應該是我外公,但在我們那地方,叫爺爺和叫外公都是一個「方音」,打小,自從結識了爺爺這個字眼,我就認定了這個爺爺。

爺爺是他兄弟中最蠢的,也是最老實的。很容易讓我想起沒進城前的陳奐生,而且幼時老招爺爺他爸打,奶奶曾不止一次對全家公布,爺爺晚上說的最多的夢話,都是哭著喊:「爹,莫打我,嗚……」。那時候全家都笑,爺爺也晃了晃煙像小孩子一樣走開,有時還不忘狠狠瞪奶奶一眼,我們只是更大聲地笑。

說到奶奶,我想起爺爺和奶奶的那段姻緣。奶奶的身份到頗為尊貴,出身在個沒落的地主家庭。由於從小起眼睛不大好,家裡兄弟姊妹又多,所以沒有得到什麼特殊的照顧,就一直耗著。由於這個緣故,一直等到大姑娘時,才有鄰鄉一個厚實的壯年提了幾個南瓜上門提親,這樣,她家裡人才給她找了個歸宿,而這個鄰鄉人,就是我爺爺,當時已經是三十五六歲了,很多次聽奶奶講起,爺爺就傻人有傻福,沒有什麼訂金,幾個南瓜,就討到這麼好一個媳婦。這時爺爺也樂了,擺弄著手中的煙,比平時撣菸灰的弧度還大,順便咧開嘴,露出很稀的平時少見的幾顆牙,倒是像在提他的功績。

爺爺不是讀書的料,也曾上過幾天學,都沒來的及學寫自己的名字就跑了回來,村裡人看他老實,又沒生下個帶把的兒子,有些人看不起他,有次奶奶和鄰居吵架,鄰居指著奶奶的鼻子罵道:「你崽都沒養個,看以後誰來養你,你以後只有討米的份,奶奶只是放開喉嚨更大聲地罵,眼睛哭得腫了很大。還有一次,村裡有個賣鬥笠的,在爺爺的新鬥笠上,把爺爺的名字「蘇業緒」寫成「蘇業豬」。爺爺很開心戴著新鬥笠回家,走一段還不時取下,用手彈鬥笠上並不多的灰塵,他以為路上行人對他投來笑是羨慕他的新鬥笠,只是到了家後,剛放學回來的女兒把鬥笠上的字念給他聽,爺爺說當時他很氣,後來鼓勵我讀書常用到那段歷史,我想爺爺當時不應該只是氣,只是他不懂怎麼形容,但我知道,那是因為一個人做人的最基本的尊嚴被踐踏,這種恥辱爺爺再笨也懂。

爺爺書沒讀成,但他的幾個兄弟讀出來樣來了,也算是村裡的先知,其中有個小爺爺,見過大世面,懂的大道理,知道「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古訓,幾個女兒讀到小學四五年級就紛紛輟學了,只堅持讓自己兒子讀書,認為自己後半生靠的是兒子,所以在爺爺供他的女兒們讀書時,他兄弟笑他傻,拼死拼命給人家做長工,賺幾個錢白白送女娃讀書,她們長大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爺爺沒有被這番大論打動,他常對我說:「隨便什麼都沒有讀書強,書讀到自己腦殼裡,是自己的,別人搶也搶不走。」至於讀書具體有什麼用,爺爺是不知道的。也許只是防止自己女兒的名字不被寫錯,自己能夠挺直腰杆做人。

女兒們都給爺爺爭氣了。大姨從小讀書就很努力,如願當上了老師,後來還升了教授。小姨初中還沒畢業,就隻身外出打工,經過幾年的打拼,也有了個幸福的小康之家。我母親初中讀到一半,就輟學和爺爺一起挑起了這個家庭,後來和爸爸組成家庭,在大姨和小姨的幫助下,蓋起新的水泥樓,還經營起一個店鋪。說也怪,爺爺在他的兄弟間到是最先蓋起大樓的。

女兒們都出息了,爺爺的歲數也大了,但爺爺的背直了。女兒們都很孝順。別人都說爺爺可以享福了,爺爺只是嘿嘿地笑,趕忙遞上自家店裡盒裝的香菸,近八十歲的爺爺還是整日忙碌在田地間,隔三叉五地擔點農家肥到山上去澆菜,田間哪有點雜草,總逃不過爺爺的眼睛。爺爺種的好很多東西:黃的南瓜,綠的豆角,紅的柿子,紫的茄子,白的蘿蔔,黑的麥子,還有稻穀,紅薯等這類農家人的主食,更加不需多講。然而,最令爺爺驕傲過的,當是他在地裡用一根野的西瓜藤栽培出一個大西瓜,想是這活他爹不曾教他,他自己無師自通,確是該好好驕傲一下,若爺爺是個文人,關於勞動的作品恐怕數他出產最多,而且最貼大地的心。

爺爺在田間忙碌的身影,小時侯,長大後,就是現在。依很清晰地在我眼前。以前,是對著爺爺的背影凝望,現在,是喚出那曾經用來凝望的眼睛裡滲出淚,獨處的時候,常想想,那滲出的淚就會很幸福的流著,不用手抹,也不扯衣角擦,只是仰著天,感覺被一雙無形的眼睛注視著,任淚肆意的流著,悄然到了嘴邊,輕輕泯一口,一絲苦澀。一絲懷念,一種滿足。

上半年還可以掄起鋤頭砰碎地裡一個很大泥塊,沒幾個月,就掄不動那鐵塊了,幸而這時候,比我小十五歲的妹妹開始不安分了,吵著要學走路,心情好時,還要歪歪在大人面前表演一段,最後撲到爺爺的身上,大家這會都和著笑,我是多麼希望妹妹能撲到我懷裡的,但我實在不忍和爺爺爭寵。因為這個時候,爺爺真的樂壞了,還把能夠回憶起來的童謠教妹妹一遍遍的唱,直到妹妹在爺爺的懷裡咬著指頭睡去,爺爺才小心把妹妹捧送到母親,突然,我發現剛才有說有笑的爺爺剎那間老了很多,由於不能再下地去,他就坐在堂屋檻上,一袋一袋地抽著煙,那菸葉是他自己種下的餘下部分,已經不多了,我現在是想,爺爺是不是抽完那些煙,他的這一生也就結束了。

爺爺的身體急劇惡化時,我是不知道的,那時候我正在縣城讀書,一個月才回一趟家,家裡人怕影響我讀書,每次在我提到爺爺時,都說情況還好,然後簡單叮囑我,要我好好讀書。

當時爺爺已經是神志有點迷糊不清,並伴有很重的鼻息,眼睛終日合著。到了這步田地,鄰居都體現出一種默契,他們紛紛帶來些橘子、蘋果等水果。來看爺爺,並坐在爺爺身邊道些家常。爺爺依舊眼睛只是閉著,靜靜地坐著,等到母親抱妹妹到屋,當妹妹看到爺爺時,就想伸手去抓,可手被母親管住了,便放開喉嚨喊:爺爺。到是這時候,爺爺努力分開雙眼,用一點微弱的眼光尋找妹妹,鎖緊了眉頭,身子往下猛的一沉,雙腳緊繃著,很用力的踩著地,喉嚨裡發出一個很冗長的聲音,自己認為到發出的聲響可以做為應妹妹的目的,才慢慢放鬆自己的身子。臉上是一個很痛苦的表情。可見做這麼簡單的一個動作,要耗費爺爺多少精神,可每次只要妹妹在喊,爺爺都要把這個動作做一次。

那個月底,我回到家,邊走邊習慣的喊爺爺,沒有應,我想是他出去走走了,然而母親悄悄叫我到裡屋,從母親的眼神裡我看出了點端倪。很快,我就從爺爺屋裡出來了,原因是我不想在爺爺面前哭,在我進去叫「爺爺」時,爺爺麻目的表情,只有在母親幾次提醒後,才知道自己孫子回來了,身子沒有多少移動,口裡卻發出嗚咽像哭的聲音,我都忘了自己當時哭成什麼樣子,母親也早以落下淚來,我母親真是個好人,這時也只是捧著臉哭,我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懂事了,哭過後,就抱著妹妹在爺爺身旁坐了好久,什麼話都沒說,只是聽到爺爺急促的鼻息,很深沉,很沉重,感到很親切。但仿佛感覺到以不同我處於同一世界。

也許是冬天的緣故,三天月假很快就過了,那天才天亮,我來到裡屋和爺爺道別,可事先預備的話卻怎麼都說不出口,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輕輕附到我耳邊說:「你到學堂裡放心的好好讀書,你爺爺不要你掛著,八字先生說了,你爺爺最快要到明年二月……」,我感到鼻子抽的一陣,酸酸得又想落淚,這時母親在外邊喊,說是車來了,我只好朝爺爺喊了句「爺爺,我讀書去了」,就出去了。

我不知道當時爺爺有沒有應我,所以我到學校一個星期,還在想這個問題。想等下月回家,一定要問問奶奶,可沒等到再放假,卻等來了爺爺去世的消息。

十五年過去了,現在爺爺早已睡在那片他自己選好的地裡,地裡其他地方長著很綠的莊稼,也曾聽講起過,爺爺是看中那地裡的莊稼好,才認定那地風水好的,如果真是,爺爺是多麼可愛的一個莊稼漢。

站在屋頂就可以看到那邊山背上一個隆起的土胚,在周圍的很綠的莊稼中顯得很起眼,看長點時間,就象海面飄的一片帆,風來了,浪也來了,連帆都趕緊動了下,再看久些,那綠的疑成一片,黑的溶做一團,化做一隻眼睛,正凝望望著我,和這個家,那是會日日長久地望下去。

看著爺爺的眼睛,我多想說:「爺爺,您在天堂可學會了識字,若有,你看了這些,您會知道,我的眼睛正溼成什麼樣子。」

相關焦點

  • 爺爺 到了天堂我再給您倒酒 您說好嗎?
    天氣太熱的時候,爺爺會一直給我扇扇子,扇到我睡著為止。  每次假期結束,爸爸媽媽來接我,我都死纏著爺爺奶奶,就是不想走。  有一次晚上,爺爺來我家看我,吃完晚飯爺爺要回家,我那天不知為什麼,就是死活不想讓爺爺走,大哭不止。  爸爸對爺爺說:「您孫子對您的感情這回您知道了吧?」
  • 天堂裡的爺爺,你還好嗎?
    爺爺,您老人家在天堂還好嗎?您已離開我們十五年了,我們都很想您,今年過年時我們聚在一起拉家常跟剛進門的嫂子聊起您來,我和姐姐都很驕傲的說,我爺爺是個特別偉大的人,心善,什麼都是為別人考慮,都是遷就自己!
  • 想念遠在天堂的爺爺
    每當我有所成就的時候,爺爺總是以我為驕傲;每當我犯錯的時候,爺爺總是耐心的教導我;每當我對某件事充滿疑惑的時候,爺爺總是耐心的為我解惑答疑。在我的印象中,爺爺非常的高大,但隨著歲月的洗禮,爺爺的背彎了。爺爺就像一棵茂盛的大樹,為我們遮風擋雨。不讓我們受一點委屈。無論別人怎麼看他,但在我心裡,爺爺永遠都是那麼的高大。
  • 爺爺——您在天堂還好嗎?
    然而,爺爺去世以後,我就再也沒有了這些好興致,甚至每到清明節都有點不想回家掃墓的感覺!因為我不知道該在爺爺墳前說些什麼!爺爺去世三年了,去世時剛好九十歲,爺爺在世的時候,對我比對其它的孫子更好些,也許因為我是長孫的緣故吧,總是和我談些家族內他認為的大事,從爺爺的口中,我才知道我們的老家是從保安鄉的坡墩村遷到關廟永平村的,還知道我的遠祖給太山村廟裡方丈當過長工,每每聽到這些時,我就感覺爺爺像是在完成某種傳承一樣,我的內心也有了一種家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爺爺育有五子一女,我的父親是長子。
  • 《天堂回信》童年,的確不復返了,爺爺,的確很老了
    這就與與爺爺平日言傳身教、重在陪伴、充滿童趣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老朋友「的意外死去,風箏被丟棄,爺爺的離開,種種因素讓失望難過的晨晨穿過大街小巷,跑到爺爺老家門口哭喊」我恨媽媽,我恨鋼琴,我沒了風箏,也沒了老朋友,又沒了爺爺,爺爺你跟我回家!」
  • 爺爺,願你在天堂的那邊一切安好
    舅爺,爺爺。一個是對我最好的人,一個是我最親的人。仿佛真的是命運的安排:十一年前的中秋,舅爺走了。十一年後的中秋,爺爺走了。二位老人走得安詳,沒有憂愁,沒有煩惱。無憂的爺爺因為父母工作繁忙,所以兒時的我是在爺爺奶奶身邊成長的,不知不覺之中在我的行為舉止上裡透露著爺爺的身影。爺爺上過中專,他是第一批瀋陽化工學校的學生,在那個歲月,那個年代上過學已經實屬不易,更不用說中專了。
  • 震撼日本媽媽界的親子繪本——《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它就是來自日本作家吉竹伸介的作品:《爺爺的天堂筆記本》(註:《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是臺版翻譯,國版翻譯為《後來呢後來怎麼了》,筆者認為臺版的標題翻譯比國版的更好,所以下文皆採用臺版的翻譯標題,若購買繪本,要注意《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是繁體中文哦!)《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後來呢後來怎麼了》)
  • 媽媽,您在天堂還好嗎?我好想您,天堂那裡也有冬至嗎?
    好想您,媽媽,您在天堂還好嗎?那裡是否和人間一樣,有著各種節日?冬至也吃餃子嗎?冬至的夜,風很冷。我拉開窗簾,順著微弱的路燈,可以看到厚重的雲層,撩過暗黑的天幕,卻尋不到您的蹤跡。我好想您,媽媽,您在天堂那裡會冷嗎?您夠衣服穿嗎?您對我說:在外要好好的照顧好自己,冷了要記得多穿衣,別只要風度不要溫度。您叮囑我:出門別忘了帶傘啊,晴天可以遮陽,雨天可以擋雨,別貪輕便不帶傘。您責怪我:怎麼又給我買衣服啊,浪費錢,我衣服太多,還好多新的沒穿過。
  • 《天堂回信》:國產經典電影,感人爺孫情,爺爺來不及看你長大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餛飩,今天是中元節,是思念故去親人的節日,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個爺孫倆的約定的故事,劇情來自國產經典電影《天堂回信》。晨晨是由爺爺帶大的,爸爸媽媽在晨晨很小的時候就去了國外,晨晨相當於是留守兒童。直到晨晨上幼兒園,父母都沒有回來過,漸漸地,晨晨幾乎忘記了爸爸媽媽長什麼樣子了。
  • 懷念天堂的爺爺,如有來世,還願意在您膝下成長!
    爺爺天堂安好!我不是一個很灑脫的人,在很多的事情上我都覺得虧心,爺爺離開我已經很多年了,從董事開始我就和爺爺生活在一起,爺爺是這個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了。想念您了,爺爺!在這樣一個日子裡,我真的感覺到了對爺爺的思念,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現在我已為人夫亦為人父,且身在外地,我不知道自己心裡是一種很什麼樣的感覺,也許是因為太思念的緣故吧,心裡有著淡淡的憂傷。
  • 天堂裡的爺爺,你過得還好嗎(寫給逝去的爺爺)
    爺爺彎著腰來到了我的面前:「你上課著嗎?把你這裡的煙,我能抽一根嗎?我感覺我頭好疼,我受不了了,可能要去醫院一趟。」這個場景,是我始料不及的,也是我沒有想到的。我不是說過嘛!只要我在這個房間裡,我就是在上課的,你不知道嗎?那我等會再來吧!他點著煙,彎著腰出去了。我已經知道了,今天的課,肯定是沒有辦法上下去了。便跟導員請了假,出去了門外。
  • 幼兒識字有訣竅哦
    因為識字比較多,我家女兒回家來興奮地對我說,在幼兒園她被稱為學霸!老師和家長們也都紛紛問我識字有什麼秘訣!其實我要說,我的孩子識字的過程很快樂,你相信嗎?閱讀要從很小做起,我家兩個寶寶都是從還未學會說話的時候就開始閱讀了。您也許會疑惑,不會說話怎麼閱讀啊?幼童雖然還不會說話,但他們對圖片是非常敏感的,一歲半以內的寶寶視覺還未發育完善,只對黑白搭配的顏色感興趣,這個時候寶媽可以給寶寶看一些圖形簡單的圖片。大一點的孩子開始喜歡豐富的色彩,此時寶媽們就可以選擇一些圖片較大,文字極少的兒童讀物。
  • 天堂裡有一縷光,獻給身在天堂的爺爺
    本身就是通過圖片來傳遞一種社會現象,推薦大家看看第159期《我的爺爺奶奶》,非常震撼。看時我都會產生錯覺,那不就是我的爺爺奶奶嗎?包括性格都是那麼像,爺爺的沉默和不善表達,奶奶的外向和熱情開朗,以及他們對孫輩們的愛,都融在簡簡單單的幾句文字裡,比如:「直到現在奶奶都會給我使個眼色或者直接告訴我拿雞腿吃。」這二十多個漢字足以讓我淚流滿面。爺爺離開我們已經整整十年了。
  • 【寒泉之思】懷念我的爺爺
    爺爺,您在天堂還好嗎?天堂裡有沒有車來車往?天堂裡有沒有您最愛吃的糯米飯?天堂裡有沒有您最愛喝的菊花茶?天堂裡有沒有您最愛看的詩集?您的音容笑貌在我腦海裡依然清晰,您的諄諄教導我依然記在心裡,您的優良品德時刻影響著我們這一代。
  • 曹燦爺爺放心去天堂講故事吧,小玫瑰們替您再現風採
    春節前夕,曹燦藝術學校的孩子們走進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表演錄製了《我驕傲我是中國人》,表達了對曹燦爺爺深深的懷念。   曹燦爺爺是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於2020年1月8日15時18分在京逝世,享年87歲。曹燦爺爺一生奉獻於語言工作事業,生前曾在國人皆知的《小喇叭》廣播節目中給大家講了百餘個故事。
  • 幼兒園孩子能識字寫字嗎?可以,但要按照這五種識字方法循序漸進
    好朋友莉莉本來和老公一起在北京工作,兒子則留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帶著,今年九月剛進入村裡的幼兒園就讀。可最近婆婆打電話來說要給孩子買作業本,孩子要開始學認字寫字了。莉莉覺得很奇怪,才三歲半的孩子,手指還沒發育好,現在已經開始練習寫字了。
  • 致天堂裡的爺爺(散文)
    爺爺和奶奶一生不擱,說奶奶老疙瘩好嘟嚕,常常為了家庭瑣事,是互不相讓吵得不可開交。奶奶命短沒有熬過70就去逝啦,剩下爺爺孤單一人過日子。但爺爺為了不給孩子們增加負擔,一直堅持過著自作自食的獨立自主生活。直到80歲上,孩子們勸他做不動了輪著過吧,他才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爺爺一生雖然沒有多大本事,但為所有的子女找到了一條謀生之路。
  • 《海蒂和爺爺》:那個影響孩子一生的爺爺
    海蒂不願意讀書識字,因為彼得告訴他阿爾卑斯山上不用識字,而克拉拉的奶奶教育海蒂:人不一定非得相信別人說的話,需要有自己的判斷。之後,在奶奶的幫助下,海蒂終於識字了,還有了一個夢想:寫故事。很多年後,海蒂和克拉拉長大,這就是奶奶留給她們最寶貴的財富。
  • 奶奶教孩子說話識字,孩子滿口方言,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嗎?
    文|凝媽現在70%左右的家庭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老人們也有一定的學識,或者接受了新的育兒理念。了解教育孩子很重要,不僅承擔起照顧孩子飲食起居的重任,還想多教孩子一些文化知識。但是,問題來了,老人在教育孩子說話識字方面,還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 如何讓寶寶成為識字的天才
    在寶寶的識字方法上,許多媽媽都感到很茫然,為什麼寶寶識字總是這麼困難呢?明明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教會的漢字,隔天再拿來考問寶寶,他卻已經一問三不知了。是寶寶智力發育慢、記憶力低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