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路上碰到一位家長,我問幹什麼去?她說接妞去,上數學班,快放學了!
我問都報了什麼班?
她說:一個語文,大語文講的歷史知識,可好!
一個數學,咱班可多孩子都在那上,有七八個,某某某(全班成績前幾名)都在那上!
一個書法,硬筆和毛筆,毛筆開始學行書了,我們學過楷書和隸書了!
兩個英語,英語本身上了一個,咱班同學都上另一個,那個也不給退錢,就上了兩個!
我心裡想,五個了,基本都是文化課,看來家長還是重視文化課……
她接著說:還有一個鋼琴,一個美術,一個籃球……鋼琴我們從小都學,學了9年了,每天都要練琴!美術她喜歡畫畫,非上不可!籃球是我們個頭有點低,暑假專門報的,想著打籃球會長個!
我說報的可不少,我妞三個我都覺得忙不過來,沒時間玩和看書了!你們怎麼協調時間的?另外暑假作業有空做嗎?
她聽我這麼一問,有點不好意思,說暑假作業還沒開始呢,課太多,都有作業,想著8月份課結束了,突擊一下……
作為一名一線17年的老師,我很不贊同這種做法:
就我孩子作業而言,和我們學校而言,都是分層布置,根據孩子的綜合情況,分為:看書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的,參加社會實踐,辦手抄報的,結合考試閱讀分數,做閱讀之星,提高閱讀能力的,成績不太理想,做暑假集訓的。
這些內容認真完成的話,是需要每天日積月累的,不是一蹴而就,最後幾天突擊的,突擊的質量不高,孩子也都不一定真正掌握。所以這種平時不做,開學前突擊的方法不可取。
我看過很多孩子,上課無精打採,問他怎麼回事,說上課太多,不喜歡,但是媽媽喜歡,沒辦法!
曾經有個小男生,報了也是五六個,編程,武術,小提琴,手工,英語,他有幾個非常討厭,不想去學,哭著給媽媽說,不想去,但是媽媽說都是為了他好。
成績一般,為我什麼原因,用不用再報個班,我說不用了,孩子太累了,應該根據孩子情況,選一個必須的,和一個孩子喜歡的,否則孩子連課堂都抓不住,真的很多很拼的家長,有的條件好,想讓孩子也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我理解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我真的覺得為什麼讓輔導班擠佔了孩子的童年,玩的時間和讀書時間!
現在社會人們太焦慮,太急躁,看到別的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不免心裡抓撓,就像我的那個家長,說班裡很多孩子都在那上,你瞧,別人都上了,多學了,我們不上怎麼辦?
中國人從眾性太強,其實我認為,人應該學會獨處,學會有自己的個性和見解,內心強大的人,在一個領域傑出的人,他絕不從眾,他因為有自己的思想,才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輔導班也一樣,找到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第一☝️,多看書,不會看書的孩子走不長遠,只要有家長問我,語文怎麼學好,我就會說多看書,為什麼讓輔導班擠佔孩子讀書時間,我妞每天都會看2個小時書,從小到現在8歲,看了1 000多本書,閱讀理解能力和識字量很大。
第二,☝️,讓孩子該玩耍的時候盡情玩耍,孩子的天性就是要玩,接觸大自然,在生活中也會學習。
第三,☝️我給孩子報輔導班都是孩子喜歡什麼,學什麼,但是我一直堅持的,書法和英語。一手好字,修身養性,英語學習,詞彙量積累,口語練習,非常必要。
最後, 我非常不贊同暑假的輔導班擠佔孩子假期,這樣無非是從學校換了一個地方學習,孩子很累,疲勞戰術,得不償失!我更不支持,臨時抱佛腳的完成假期作業的方式,希望家長和孩子能夠多溝通,讓孩子暑假真正勞逸結合,學有所獲!
關注教育,關注我,歡迎評論,點讚,轉發,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