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三帝眼中西洋鐘錶——從高精密計時工具到奢侈的皇家藝術品

2020-12-23 史飛卿

西洋鐘錶最初傳入中國是在明朝後期,萬曆二十九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將兩隻"自鳴鐘"進獻給了明神宗。這是紫禁城之中最早的鐘表,從此以後,西洋傳教士以鐘錶為工具,和中國上流社會的皇親貴胄結交。

(利瑪竇)

西洋鐘錶在中國的早期普及,和清朝皇帝們的關注和興趣密切相關。康熙帝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帝王,他對西方的科學技術非常感興趣,當時來到大清的西洋傳教士們將鐘錶當作特殊的禮物贈送給康熙皇帝的。康熙帝後來還在宮中設置了專門的鐘表作坊,邀請西洋的技師維修和仿製這些鐘錶。

雍正、乾隆、嘉慶三位皇帝繼承了康熙對鐘錶收集的痴迷,收集的鐘表數量增多、品種各異。他們甚至定下了"隨侍鐘錶"這個概念,在皇帝活動的天壇、圓明園、熱河避暑山莊都放置了鐘錶,乾隆出巡之時,甚至要帶上數枚鐘錶。

鐘錶代替了傳統的計時儀器圭表和日晷,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的鐘表收藏。

康熙:巧心授自知

前朝的皇帝和官員們看自鳴鐘是個把玩的稀罕器件,而到了康熙手上,他看到的是鐘錶的精準和前所未見的製作技術。他曾經為自鳴鐘寫了一首詩《詠自鳴鐘》:"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輪行隨刻轉,表按指分移。絳幘休催曉,金鐘預報時。清晨勤政務,數問奏章遲。"可見對於西洋鐘錶,康熙是非常感興趣且重視的。

(太和殿日晷)

康熙收藏的鐘表大多來自於西洋人的進貢,康熙對西方傳教士的態度比較溫和,而當時朝廷上絕大多數的官員是反對西方宗教的,康熙帝堅持收藏,從康熙二年開始傳教士陸陸續續進貢過數座自鳴鐘,康熙帝對此非常喜歡。準許了傳教士傳教並且在朝廷之中供職。康熙帝不僅將心愛的鐘表送給寵妃,也會送給朝中官員們,康熙帝對自鳴鐘的喜愛讓它們成為了當時炙手可熱的禮品。

鐘錶壞了之後總得有人去修理、保養,康熙帝在造辦處設置了自鳴鐘處,如果有懂得鐘錶製造技術的傳教士,康熙一定將其留在宮中。康熙對自鳴鐘處一直很重視,自鳴鐘處的一切材料、設計都要康熙親自過目批准,他也會常常抽空親自前往自鳴鐘處監造。

皇帝的喜好直接帶動了民間鐘錶仿製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廣州和蘇州都是最早出現自鳴鐘生產作坊的地方。其實早在明朝時期就已經零零星星出現了仿製的匠人,清朝之後因為上流社會需求增加,全國各地都出現了製作鐘錶的作坊,並且將西方製作鐘錶的技藝和中國傳統藝術結合在一起,比如在鐘錶上裝飾中國民族特色的紋飾。

雍正:晷刻毫無爽

康熙看中的是鐘錶的科技性,而雍正更加看中它們的實用性。

(故宮的鐘表館)

雍正曾經寫過一首詩歌頌鐘錶:"巧制符天律,陰陽一彈包。弦輪旋密運,針表恰相交。晷刻毫無爽,晨昏定不淆。應時清響報,疑是有人敲。"這首詩寫在雍正帝登基之前,說明當時他在即位之前就已經對鐘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看中的是鐘錶的"精準"。

雍正朝時,宮中的鐘表已經比較普遍了,數量巨大,而且宮中自鳴鐘處還在不斷生產。

雍正時期,外國使團前來覲見中國皇帝之時,鐘錶是首選的邦交禮品。1725年,俄國卡姐琳娜一世即位,雍正也剛剛即位,為了表達君主間友誼,俄國以女皇陛下的名義向雍正帝贈送了一萬盧布的禮品,其中就包括了貴重的懷表、掛鍾和座鐘。說明在當時,鐘錶已經成為了兩國之間、兩位國君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廣東和福建是西洋進口貨物的重要港口,進貢的鐘表等西洋器物都是從這裡進入的。這也帶動了當地仿製鐘錶業的發展,在雍正年間,仿製鐘錶已經初具規模,甚至有一些精品鐘錶被官員們拿來進獻給皇帝。比如雍正六年,郎中海望持向雍正進獻了聖壽無疆表一件。

(銅鍍金嵌琺瑯亭式鍾,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向中國所售鐘錶的常見品種)

在雍正時期,宮中但凡重要的宮殿,內務府都會安排放置鐘錶。圓明園之中也放置了大量的鐘表,這和雍正帝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除了體積比較大的座鐘之外,還有精巧玲瓏的小表,這些表並不是佩戴在身上的,而是放在精巧的盒子裡面的,而且一個盒子裡面還不止放一隻錶盤,用刺繡著花卉的墊子裝飾,以便皇帝隨時把玩。

從雍正朝開始,皇帝離開皇宮出巡到其他地方,都要將自鳴鐘隨時帶著伺候。因此皇帝乘坐的轎攆之中都會放置表匣,在皇帝出行之前,太監們就會放置進去,到達目的地之後,太監們會將表匣取出來專門保管,鐘錶已經是雍正不可或缺的工具。

雍正喜歡鐘錶,也將鐘錶作為禮品贈送給心腹大臣。雍正二年三月,雍正帝賞給正在西北的年羹堯送去了一座自鳴鐘,年羹堯寫了一封奏摺給雍正謝恩。

雍正是一個惜時的帝王,可惜生命給予他的時間不多,他在位十三年,這十三年之中他無時無刻不在擔憂國務,在匆忙和操勞之中英年早逝。宮中的時鐘見證了這位帝王的勤政,時鐘對他來說就像一位老友一樣。

乾隆:登峰而造極

康熙、雍正、乾隆三人對鐘錶的喜愛程度一代強於一代。乾隆除了是一位帝王,也是頗有成就的鑑賞家和藝術家。和前兩代帝王不同,乾隆想要在鐘錶上追求的是藝術的價值,他將鐘錶當作一件奇巧奢侈的器物來玩賞。

宮中的做鍾處在乾隆帝的手中發展到了最鼎盛的時期,他親自在宮中指揮製作自鳴鐘。此時在宮中的鐘表廠已經擁有各種匠人一百多人,乾隆非常重視這些工匠,與他們一同商討鐘錶的製作。乾隆二年,做鍾處就進行了擴建,乾隆三十七年,做鍾處已經有了九間房,規模進一步擴大,下設在養心殿造辦處之下。做鍾處脫胎於康熙帝時期的自鳴鐘處,其規模和水準都是前代所不能到達的。做鍾處內部的製作人員除了十幾名外國傳教士之外,其他的都是專門從事製作鐘錶的座鐘太監,他們要學習相當長一段的時間才能參與鐘錶的修葺和製作之中。

為了搜羅各種奇特的鐘表,乾隆下令廣東官員們從海內外搜羅各種珍稀的鐘表,不惜重金。廣州和福建兩省依舊是鐘錶製作的大省,特別是廣東對西洋鐘錶的仿製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細。官員會購買精緻的鐘表進貢給皇帝,多的時候會進貢五六對。乾隆帝對於鐘錶的要求高,各地進貢的鐘表他並不是全收的,有的時候還會駁回。

即便擁有了國內最精良的鐘表,乾隆依舊沒有滿足,乾隆皇帝還會遣人前往海外定製。例如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讓粵海關帶著旨意給西洋的買辦,將宮中所需要的物品全部成列下來,這是從康熙朝就流傳下來的定製方式。

(故宮鐘錶館·硬木雕花樓式自鳴鐘)

中國的皇帝成了西洋鐘錶製造商的大客戶,為了迎合皇帝們的喜好,鐘錶製作商人們會迎合皇帝的喜好,在鐘錶之上添加中國的特色。從中國的皇宮之中交出來的設計圖紙來到了歐洲製作者的手中的,也對這些鐘錶製作者的審美產生了影響,我們如今看到的故宮博物館之中的鐘表收藏,會發現眾多融合中西紋樣元素的產品,這就是非常好的佐證。乾隆時期的鐘表極盡奢華,具有鮮明的宮廷特色,這也是當時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體現。

結語

鐘錶在清朝皇宮之中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計時工具這麼簡單,從康熙帝時期的好奇接納;雍正帝時期在皇宮之中普及;到乾隆時期將鐘錶製作藝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對鐘錶的喜愛一直延續到了清朝的晚期,思想保守的慈禧太后都對西洋鐘錶情有獨鍾,曾經為慈禧太后畫過肖像畫的美國畫家凱薩琳·卡爾在回憶錄之中寫道,慈禧太后的儲秀宮之中一共放置著87架西洋鍾,她在頤和園之中的臥室並不大,但是僅僅是這裡就放了15架鐘。凱薩琳形容這些鍾並非同時敲響,十分嘈雜,十幾台鐘滴答滴答走著,足以逼瘋一個正常的歐洲婦女,但太后一點都沒有覺得煩躁。

今天,因為《我在故宮修文物》的播出,鐘錶館成了故宮博物院之中最受歡迎的展廳之一。它們是那個時代機械技術的偉大成就,也是中國清朝宮廷藝術的集大成者。清朝皇帝們將這些鐘錶和皇權、天人感應結合在一起,表達著"惜時"和"勤政"的觀念。歷經了一百多年,這些鐘錶依舊在記錄著時間的流逝,因為極為珍貴,它們被保存得很好,裡面的鳥還會鳴叫,人還會舞蹈,花朵依舊會開放,就像他們的主人依舊在注視他們一樣。

相關焦點

  • 郎世寧為何受到康雍乾三帝的青睞,僅僅是畫畫得好嗎?
    清代宮廷有兩位著名的洋人,一位是被順治帝稱為「爺爺」的湯若望,另一位則是歷經康雍乾三朝的畫師郎世寧。說起郎世寧,確實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留下的作品在今天的拍賣市場非常活躍。郎世寧,義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裡奧爾,生於米蘭,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師,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在宮廷從事繪畫長達50多年。郎世寧在清朝康雍乾盛世時期,活躍在清朝宮廷之中,與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關係密切。
  • 清康、雍、乾三代琺瑯彩所具備的特點和鑑別方法
    其誕生後的二百年內都是皇家御用瓷器,用景德鎮的半成品在北京二次燒造,民間幾乎沒有也不知道,至民國三年故宮第一次展覽後才被社會所知。琺瑯彩瓷的製作技藝奇絕,時代特色鮮明,傳世極少,至為珍罕,備受世界收藏界推崇。由於琺瑯彩瓷的胎質較一般瓷器薄得多,在第二次上彩燒造時極易破裂。就是造辦處的一流工匠在燒制時也難免破損。
  • 絕美古董鐘錶,美到忘記時間|大英博物館|北京故宮|古董|銅鎏金
    銅鍍金琺瑯壁瓶表,英國,18世紀,43×19cm,表徑5.4cm從人文的角度講,古董鍾是特定社會環境中科技、文化、藝術相結合的產物,不是簡簡單單的計時工具而已。它的珍貴性、裝飾性和功能性兼具,這是它和現代鍾最重要的區別。古董鍾是如何進入中國的?最早把西洋鐘錶引進中國的是歐洲傳教士。
  • 科普丨從日晷到電波鐘表,人類關於時間計時的發展史!
    日晷發展到清代,不僅可以計時用,日晷本身已成為一件裝飾藝術品。日晷的類型也有很多,分為:水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極地晷、南向垂直日晷、東或西向垂直式日晷、側向垂直式、投影日晷、平日晷。據埃及朝官阿門內姆哈特的墓志銘記載,此人曾於公元前1500年前後發明了水鍾,一種「漏壺」。容器內的水面隨著水的流出而下降,據此測出過去了多少時間。
  • 王德恆:《紅樓夢》裡怎麼出現那麼多的西洋鐘錶
    在《紅樓夢》產生的時代,有個名叫張問安的人,他在廣州專門經營對外貿易的洋行裡,看到西洋鐘錶,覺得十分新奇,寫詩嘆道: 「機輪歷落動天倪,彩佩繽紛繡帶齊。 比似紅毛好官樣,半圭花影佛蘭西。」
  • 當時間遇上珠寶,鐘錶載著珠寶在歲月裡悠悠迴響
    其實古往今來人們對於鐘錶的喜愛都是一樣的,如今有很多奢侈大牌的珠寶深得很多有財力的朋友喜歡,而古代的的那些帝王對於鐘錶的喜愛和追求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些曾經屬於的帝王的珠寶鐘錶雖然流經歲月,但仍舊散發著無與倫比的魅力。根據資料記錄和描述,西洋鐘錶是明清宮廷的寵兒,在這兩個時代西洋鐘錶逐漸進入宮廷,並且深受皇帝們的喜愛,這些珠寶鐘錶不僅有國外的技藝,也包含了很多我們華夏的元素。
  • 四代傳承維修鐘錶手藝,老情懷西洋古董店亮相北方文交會
    在濟南,有這樣一個家族,他們從民國時期就開始從事鐘錶修理,至今已傳承到第四代人。尤其是第三代傳人韓雲正師傅,還保留著一手手工自製零件修鐘錶的「硬功」。11月29日-12月2日,韓師傅與其老情懷西洋古董店將亮相2019中國北方文化產品交易會,展期四天,喜歡鐘錶及西洋古董的朋友可到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現場品鑑、淘寶。民國時期,開辦大明鐘錶眼鏡店上世紀30年代,韓師傅的爺爺韓子珍從老家章丘明水來濟南當學徒,跟日本人學修表。
  • 西洋古董鐘錶收藏:座鐘最火熱
    原標題:西洋古董鐘錶收藏:座鐘最火熱 目前的拍賣市場,雖然受大環境影響且西洋古董鐘錶屬於拍賣場中的雜項收藏,但從近幾年的拍賣成交數據來看表現不俗。它們精湛的製作工藝和藝術價值正在逐漸得到越來越多藏家的認可。   古董鐘錶的精美並非只有在拍賣場中才能見識,其實在我們身邊的收藏市場中也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經過走訪,北京商報記者在潘家園舊貨市場中找到了一家專門經營西洋古董鐘錶的店鋪,主營18世紀法國古董座鐘。
  • 透過《紅樓夢》的相關描寫,看鐘表在清朝時期是怎樣的存在
    鐘錶是現代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器物,但在兩百多年前,它們是作為奢侈品而存在的。早在1120年,歐洲就出現了自鳴鐘。至1504年,德國造出了最早的表。在此之前,人們用過的計時工具多是漏壺、更香之物。據史料記載,自鳴鐘最早流入中國的時間,是在明朝,是義大利傳教士為了取悅皇上的珍貴之物。
  • 史料閱讀:我國古代計時工具
    教學目標: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的計時工具:日晷和銅漏壺,使學生在了解計時工具的同時感受古人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史料閱讀:(參考資料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簡單介紹,本史料也可向中高年級學生拓展) 在中國古代,為了能夠適應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和日常生活的需求,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儀器,比如圭表、日晷、漏刻等。中國古代的計時工具創製很早,不晚於戰國時代,而且它們各有所長,分別流行於不同時代,應用於不同的場合。
  • 乾隆有三件法國神奇鐘錶,它們顛覆了傳統,使用時不用上弦!
    ,但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卻還收藏著數萬件珍貴的機械鐘錶,它們不僅是清朝皇室貴族們的玩物,更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18世紀,隨著機械製造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西洋鐘錶開始傳入中國,並取代了清國傳統的計時工具,如漏壺,日晷等等。與此同時,西洋鐘錶以其複雜的工藝,華麗的外觀,精準的走時等特點,也滿足了乾隆皇帝擺闊和炫耀的「奢華」心態。
  • 幾千年前沒有可以計時的鐘表,古人又是怎麼看時間的呢?
    雖然當時並沒有可以計時的鐘表,人們也無法很便捷的了解到具體時間。但是生活在當時社會中的老祖宗們,卻能夠想出很多辨別時間的方法。現代社會鐘錶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巔峰時刻,所以現代人來看時間,不僅特別方便,而且還將時間載體「鍾」或「表」,當成了一種可以彰顯個人氣質的奢侈品。
  • 英國奢侈品牌,盤點古老高貴的英倫品牌
    說到英國奢侈品牌,有許多可以拿來說道。下面小編將為您介紹或傳統古老或充滿皇家風範的英國奢侈品牌。英國奢侈品牌格林漢姆格林漢姆由英國制表匠George Graham於1673年所創立的Graham London,可說是18世紀最知名的鐘表品牌。從時間上看,這是一個相當相當古老的制表品牌。
  • 奢侈品牌知多少?世界五大奢侈品牌手錶排名
    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是一家始於1839年的瑞士著名鐘錶品牌,其每塊表的平均零售價達13000美元至20000美元。百達翡麗在鐘錶技術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擁有多項專利,其手錶均在原廠採用手工精緻,堅持品質、美麗、可靠的優秀傳統,百達翡麗以其強烈的精品意識、精湛的工藝、源源不斷的創新締造了舉世推崇的鐘表品牌。
  • PPT課件中製作鐘錶計時動畫的簡單方法
    這時,課件上一個鐘錶開始計時,6分鐘後發出一個鈴鐺的聲音,提醒時間已到。許多聽課的同仁好奇這個動畫的製作。實際上,這個動畫用一個強調效果就行了:陀螺旋1、下載一個鐘錶平面的圖片。2、用系統預裝的「畫圖」小工具擦除中間的指針,把處理後的圖片插入PPT。3、插入一個大小合適的三角形,複製一個。把其中一個三角形設置為無邊輪廓無填充,把兩個三角形組合起來,在中心點添加一個圓形。這樣,一個指針就畫好了。4、把指針放置在鐘面的中心適當位置。
  • 古代沒有鐘錶,中國人如何計時?原來最早的鐘表就是宇宙!
    光能照射到木桿的一面為陽,照射不到的一面為陰,既然有陰就會有陰影。這就是最早的土圭,既然有陰影,而且陰影的長短和角度還在時刻變化,所以,我們的老祖宗經過長期地觀察總結土圭陰影的長短變化規律,總結出了中國人最早的四季: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 高級鐘錶含義指南
    與高級時裝在時尚方面和高級美食在食品方面相似,高級鐘錶代表著制表業的最高標準。「高級鐘錶」從法語到英語的直接翻譯是「高級制表」,但這個標籤包含更多內容。高級鐘錶和奢侈手錶通常可以互換使用,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正確的,損害了真正的高檔鐘錶所代表的意義。如果您想知道高級鐘錶的定義,這是高級鐘錶含義的簡要指南。
  • 古時候沒有鐘錶,古人都怎樣分辨時間?用什麼工具?
    古時候沒有鐘錶,古人都怎樣分辨時間?用什麼工具?現代社會的人生活過得都十分的快,每天都過得很緊湊,好像每一分和每一秒都很重要,必須抓在手裡,但這些都是因為我們有鐘錶,我們可以記錄時間的流失。可是在古代的時候根本沒有鐘錶,鐘錶是近代才發明出來的,那麼古代的人他們又是用什麼東西來記錄每一天中不同的時間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古時候沒有鐘錶,古人都怎樣分辨時間?用什麼工具?
  • 朱三太子有何實力可以攪得大清康雍乾三代帝王都不得安寧?
    朱三太子本人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實力,更多的只是朱三太子這塊金字招牌的號召力,因為從清初康熙時期到乾隆前中期,在清朝統治之下民心並不穩,尤其是南方的江南等地區,清初統一全國時對南方部分地區都進行了屠城,因此失去了南方民心,即便康熙後來下旨永不加賦,希望收買民心,但是南方很多民眾並不買帳,於是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區成了孕育反清分子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