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吳國明明在長江以南,為何卻被稱為江東孫權?

2020-12-17 草民有話說

三國之中,天下被分為三大勢力,中原曹操,西蜀劉備,東吳孫權。曹操臨死前,也曾說:「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止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

曹操所在的中原地區,本就是華夏發源地,政治經濟中心,故稱中原。川蜀之地位於中原的西方,因此稱為西蜀,這並不難理解。但孫權的吳國,明明位於中原地區南方的孫權為何叫江東?

孫權時期三國地圖

在中國古代,湖南湖北地區,被稱作荊襄之地,武漢長沙這些地方以前就是大沼澤,住不了人。隨著中原王朝的變遷,戰爭使得人們紛紛往四周遷移,較多的就是往淮河流域,但很少過長江,畢竟古人交通不便,過長江太費勁。這就導致長江以北的人多,以南的人很少,因此長江以南就被稱為「外」,叫做「江表」。

九江到南京段的長江河道是由西南往東北,古人往南方走的時候,東在左手邊,因此,處於長江以南的「江外」又被為稱「江左」。

江東的基業是孫權的哥哥孫策打下來的,他當時的位置正處於九江以下。長江在這個分段的走向大致是從南往北,在秦、漢、乃至三國時期,九江-南京的長江河道劃分,長江西北側北稱江西,東側稱江東,因此孫策的地盤區域也被稱為江東。

一般來說,江東指的是蘇南、浙江、皖南、上海一帶。

(圖為三國時的江東六郡:吳郡、會稽、丹陽、豫章、廬陵、廬江)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江東孫權為何製造兩宮案,用意何在?
    東吳發跡於孫堅時期,當時孫堅擔任長沙太守,曾經冒險救過陸康的族親,陸家是江東的士族大戶人家,孫堅是寒門庶族,從此之後兩家便有了交往。孫堅在攻打黃祖的時候戰死,作為袁術派的將領,孫堅的大兒子孫策便投奔到了袁術麾下做了將領。
  • 三國人物:吳大帝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
    三國人物:吳大帝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大家在生活中聽到最多的不是曹操厲害就是劉備厲害,但是卻忽略了三國還有另外一個人,甚至劉備和曹操都拿他沒辦法。不用我多說,大家應該知道他是誰了。沒錯,三國中除了孫權之外,誰還能與曹操和劉備媲美呢?
  • 三國時期,吳國選擇了四個地方作為都城
    三國時期在今天的鎮江地區,這裡江面遼闊,寬達幾十公裡,遼闊壯觀。東漢末年,這裡是吳郡的丹徒縣,《元和郡圖·江南道·潤州》說:"此為春秋吳國朱方翼,先帝改為丹徒,漢初為荊國劉賈所創,後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孫權由吳裡至丹徒,稱都邑,十六年遷都興業,以之為京口鎮。"
  • 東吳以江東六郡作為根基,那麼歷史上的「江東」在現在的哪裡呢?
    關於江東,最出名的莫過於三國時期的東吳,東吳以江東六郡作為根基,最終與魏蜀形成鼎足之勢。那麼歷史上的「江東」在現在的哪裡呢?江東的江,指的是長江,東是方位詞,因長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以此江段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江東所在區域即指的是今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遊南岸一帶。三國時期,孫策率領部下千餘人白衣渡江進佔江東,據有江東六郡,被朝廷封為吳侯。
  • 吳國最勇猛的5大名將,一人救過孫權2次,一人經歷了整個三國時期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這種說法還是相當不正確的,據史料記載,吳國孫權手下文臣武將頗多,特別是武將,絲毫不比魏蜀兩國差,並且在歷史上也大放異彩,而且還有最勇猛的5大名將。那麼東吳到底有哪些名將?他們又是怎樣死的呢?首先我們來看看東吳第一名將太史慈,據史料記載,太史慈最開始並未投靠東吳,後來孫策在平定江東的時候,認為太史慈武藝高強,並且為人忠義,於是便收服了太史慈。
  • 東吳以江東六郡為根基,歷史上的「江東」是如今的什麼地方?
    畢竟,項羽所帶的那一班士卒就被稱為「江東子弟」,而且項羽在烏江亭自刎時也是因為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但是,在秦漢時期,「江東」指的是長江以南的江浙滬地區。項羽是泗水郡下相人,也就是現在的蘇北地區。要知道,蘇北地區可沒有大江,所以江東和項羽的出生地並沒有關係。實際上,「江東子弟」指的是「吳中子弟」,而吳中則是現在江浙交界的太湖平原一帶。
  • 東吳以江東六郡為根基,那麼歷史上的「江東」是現在的哪裡呢?
    三國時,小霸王孫策在其父孫堅死後,率領其父的舊部過江襲取江東,擊敗劉繇、王朗、嚴白虎等人,兼併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建立霸業。甚至曹操在聽說孫策的驍勇後,稱讚「獅兒難與爭鋒」。在孫策死後,孫權上位,年紀輕輕的小將軍成了一方霸主。
  • 三國之東吳政權創始人孫權,為何寧願偏安江東,沒有統一天下之志
    但是另一面,孫權政權大部分時間在於解決內部融合,穩妥開拓江東基業,比如解決江東內部的山越人問題,孫權雖然沒有向北發展,但是其勢力卻是積極開拓南方疆土,收編了整個交州,還曾經到今天的臺灣省去搶掠人口,怎麼說孫權也是積極開拓疆土的主。
  • 孫權都把司馬懿熬死了,為何還沒一統三國?諸葛亮一句話就說透了
    01蓋棺定論談孫權三國時期的孫權,無疑是位讓人看不懂的三國霸主。誇他的人很多,最權威的毫無疑問是兩大重量級人物,第一個是劉備。曾這樣點評孫權:我這小舅子,上身長,下身短,一看就非久居人下之輩,我再也不想跟他打交道了。(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為下,吾不可以再見之。出自《三國志》)誰說劉備不幽默了?竟然從孫權的身材上,入手點評。
  • 三國時期吳國最不屈不撓的將軍周泰,縱觀三國歷史
    三國時期吳國最不屈不撓的將軍周泰縱觀三國歷史,有無數的將軍忠實地協助了明朝。一些軍事指揮官從一開始就名聲大噪,而另一些指揮官則默默奉獻自己,隱藏自己的實力,保持低調,結果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名,並在歷史上成名。
  • 三國時期,東吳共有四位前將軍,後面兩人都背叛了吳國!
    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著名的武將就被封為前將軍,比如劉備於公元219年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就將關羽冊封為前將軍,這也是關羽最高的官職了。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東吳,歷史上共有四位前將軍,並且後面兩人都背叛了吳國!
  • 古代歷史,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陸遜,體恤民情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陸遜,體恤民情。提到陸遜,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戰。沒錯,就是那個能徵善戰的將軍。但陸遜可不是大家想像中的一介武夫。三國時期,能人輩出。東吳的人才有一個有趣的特點,就是文武兼備。無論「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瑜,還是魯肅,都是文武雙全。陸遜也不例外。作為縱橫疆場的將軍,陸遜無疑是優秀的,作為治理國家的能臣,陸遜也絲毫不遜色。他在政治上的卓識實在是令人稱讚。
  • 三國東吳為何存在感很低?明明打仗很厲害,為何始終難有作為
    三國東吳為何存在感很低?明明打仗很厲害,為何始終難有作為 說起來東吳這個國家真的不弱,雖說他們的存在感要比魏國和蜀國低一些,但是當初在三國時期,他們還是打過不少漂亮的戰役的,就比如說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東吳打了兩場,兩場全勝,而且其他戰役也是勝多敗少。
  • 孫策打下江東六郡,指的是現在啥地方?和項羽不肯過的江東一樣嗎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江東子弟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這些詩句裡所提到的江東,是項羽發家致富的地方。那麼它和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所佔領的江東六郡是否是一個地方呢?
  • 孫堅孫策稱帝,吳國才算完整?《三國志14》的孫權原來這麼沒用!
    吳國的開國皇帝是誰?那自然是吳大帝孫權了。孫權年少有為,在老派大臣建議不要與曹操發生爭鬥時,孫權接受了周瑜的意見,與劉備聯軍在赤壁上大敗曹操,迅速拿下了江東的勢力範圍。相較於孫堅,阿鴦其實私心則更偏向於孫策,孫策為吳國作出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先來說說招募到的賢士吧,周瑜是好哥們兒就不算招募的,江東二張本來躲避戰亂已經遠離朝廷了,但孫策還是登門拜訪把二人請了過來。除此之外,手下的太史慈、周泰、甘寧等都是一等一的強將,所以孫策的本事其實要比孫權高出不少。
  • 孫權守業(下):十九歲的孫權如何管理江東,原來做了這兩點
    導語:三國歷史大雜燴系列, 是本人原創作品,目前共有四個板塊:三國戰役大盤點,三國人物那些事,三國人物高手猜謎,青梅煮酒品三國。本文為三國戰役大盤點系列第64期。不過張紘人在朝中,還是一顆紅心向孫氏,打消了曹操趁孫策亡故進攻江東的想法,同時勸曹操厚待江東,曹操聽取了他的意見,才封賞孫權,承認了孫權繼承孫策的政治地位,並派張紘回去勸說孫權心向朝廷,張紘才因此得以回到江東。也因為這件事,曹操上奏漢獻帝封孫權為討虜將軍,任會稽太守,駐屯在吳郡,派郡丞到吳郡管理文書等事。
  • 三國英雄人物譜(吳國篇)
    因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而得到孫權的賞識,吳國的首席智囊,與周瑜一文一武保衛江東,孫劉聯盟和借荊州都是出自他之手,官拜漢昌太守、橫江將軍。顧雍, 字元嘆,漢末至三國時吳國重臣,「魏晉八君子」之一。朱治,字君理,三國時期吳國武將,戰功著重,每次進見,孫權都親自迎接。初平二年(191年),關東聯軍討伐董卓,朱治隨孫堅大破董卓於陽人,興平二年,輔助孫策平定江東,建安七年,參與徵討夷越,平定東南。官拜安國將軍、吳郡太守。
  • 十八歲稱孤,東吳實力很弱,孫權是如何坐斷江南的?
    公元200年,孫策遇刺,將自己剛剛建立不久的江東基業交給了十八歲的弟弟孫權。在此後經營江南的過程中,他曾經在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兩次被動戰爭中先後挫敗了曹操、劉備傾巢出動的大軍,更曾經主動發動了針對曹魏的四次合肥之戰。孫權時期的東吳,在三國爭鋒中一直處於非常積極的態勢。
  • 孫權為何晚年對陸遜如此殘忍?原因有三!第三個原因讓孫權必殺之
    三國時期,東吳一共有四位大都督,分別為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陸遜作為東吳的最後一位都督,戰功卓絕!曾配合呂蒙偷襲荊州,敗關羽,後在夷陵之戰中火燒劉備八百裡連營,大破蜀軍!其輔佐孫權四十餘年,掌握吳國軍權二十年,能文能武且忠心耿耿,堪稱是東吳的社稷之臣!在很多遊戲中,陸遜也是能文能武的強力武將!比如策略遊戲臥龍吟中,陸遜就是一位吳國專屬的計策系武將,技能業炎風暴和專武一技能點燃能夠給敵人施加上"天火"效果,可以對兵力越高的敵人造成越多的傷害!
  • 三國演義中東吳所佔據的江東,今天位於什麼地方?
    熟悉三國的朋友們們一定熟知江東這個詞,但是大多數人對於江東這一片區域並不是有一個十分明確的概念,甚至有些人只知道那是在南方,長江的另一頭。但事實上的江東究竟在哪裡,現在的江東和三國時期又有什麼不同嗎?江東的歷史又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