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於1994年由導演弗蘭克-德拉特把它搬上熒幕,這麼多年一直穩坐豆瓣榜首,評分高達(9.7)。我看了也不下5遍,每次看都有新的感悟,當然也會有人問,為什麼這部影片被這麼多人認可?它真的值得嗎?他宣揚了什麼精神?在我看了5遍之後,從中揣摩出了三個詞:自由、希望。下面我從這兩個維度為大家展開分析!
一、自由(Freedom)——沒有能力何談自由
主人公安迪在進入監獄時,典獄長說:「第一條規矩:不褻瀆神,不準濫呼上帝之名!」「把信仰寄託神,把賤命交給我。」安迪深知自己的處境,當進入監獄這一刻起,自由與自己毫無關聯。但是自己的內心還是渴望著有所改變,也沒有把自己與這裡的犯人劃為同等人,就在片中Red對安迪的描述為:他的不發和談吐簡直是異類,他像是在公園散步,無憂無慮,仿佛身披隱形衣。「是的,安迪確實看起來是自由的,但是他有能力讓他真的獲得短暫的自由。
身為一名優秀的銀行家他在修房頂時意外聽到了監獄長抱怨交稅的事情,他憑藉自己的知識,與監獄長談判要求給自己的朋友們每人三瓶啤酒。
在修完屋頂後,陽光灑在肩頭,仿佛是自由人,像在修自己家屋頂,我們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你可以說,他想拍獄方馬屁,或想博取獄友的友誼,但我呢?認為他只是想重溫自由,即使只有一剎那。」Red說道。
安迪一直沒有放棄屬於自己的自由。他憑藉學識為監獄每個獄警報稅,最後還成了監獄長的「洗錢手」;藉此機會寫信,請求辦一座圖書館,終一直不停歇的寫,終於在肖申克辦起了更大的圖書館;他也熱心的幫助獄友學習。這些貌似與他毫不相干的事情,為什麼他如此堅持去做,我想那就是他一直以來追求的自由,永不放棄自由的一顆心。他也不只是盲目樂觀,他深知自己的處境,當安迪與典獄長第一次關於聖經對話時,關於《聖經》的討論,他們各自喜歡的是這樣兩句:「所以你們要驚醒,因為不知道家主何時來。」——《馬可福音-13章55節》「我是世界之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時得跟著生命之光」——《約翰福音-8章12節》
第一句是安迪說的,象徵著安迪的隱忍和警覺,他越獄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他的隱忍,時刻保持清醒,對周邊事務的警覺。而典獄長不明白被安迪搞的身敗名裂,聖經的第二句話已經給出了答案,他的自傲狂妄、唯我獨尊,把自己當做生命之光,肖申克監獄的主宰,落到這樣一個地步也是無可厚非。
安迪一直在準備越獄,但由於湯米的出現,讓他改變了計劃,一是可以讓教授湯米為他拿到證書;更重要的是湯米告訴了安迪真正的殺妻兇手,這讓本來打算用越獄完成的自由旅途,改成了公正的法律重啟。不過之後典獄長為了自己的私利,不僅沒有為安迪找尋真正的殺人兇手,還把教授殘忍殺害,典獄長徹底終結了安迪的自由希望,自然,他最終選擇了越獄並將典獄長的罪行大告天下。
二、希望(Hope)——希望是光,照亮」自由「的路
安迪堅持下去的關鍵在於他心存希望,他有一顆嚮往自由的心,這使得他不斷前進,用二十年的時間去越獄。他在整理東西時,安迪發現竟然有莫扎特唱片,十分激動,決定讓所有獄友都感受自由的天籟之音,之後用刺耳聲提醒眾人,隨後美妙嘹亮的女聲瞬間環繞在高牆,給魚友們的內心深深的震撼,那感覺像是一道光照進了獄友們的胸膛,他們都呆住了,時間仿佛停轉,給人一時的錯覺:那高牆好像不復存在,沒有了枷鎖,感覺生命是自由的,充滿希望。
安迪知道這會引起監獄長諾頓的注意,明知會有懲罰,估計是老布自殺給他的勇氣,加上內心也極度渴望感受這自由之光,給予靈魂撫慰,相比之下也沒有什麼,心中有希望就不懼任何肉體上的折磨。
強大的安迪其實是我們對自己實力強大的美好嚮往。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像他那樣強大,有堅定的意志,有過人的頭腦,有他那樣的能力。我們都希望挑戰不可能,可惜最後能做到的人鳳毛麟角,好像這些優秀的人與大多數普通人真的毫無關係,於是乎我們很絕望。
但是,我們有追求夢想的權利,我們沒有安迪那樣的頭腦,還沒有強大的意志力嗎?成功不是靠嘴說出來的,而是要腳踏實地的實踐,「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願我們每個人被生活溫柔以待!
關注我,解鎖豆瓣TOP250的影評,為您帶來最佳觀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