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孔子之後儒家最有力的的代表,被後人稱為「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他不同於孔子的淡泊從容,孟子屬於「激進派」,主張人無貴賤,人人平等,積極入世,彰顯自我。在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今天,讓我們用心品讀一下古聖先賢的語句,享受一下精神的盛宴,淨化一下我們的心靈,善養一下我們的浩然正氣,藉此走向智慧的人生。
一,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孟子.告子下》
有人問孟子: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像堯舜那樣的賢人,真有這樣的說法嗎?孟子說:有的。
這是孟子對人類去惡揚善本能的終極肯定,每個人通過自身的努力,斷惡修善,最後都可以做到堯舜那樣的好人,關鍵就是看你肯不肯去做,只要做,就一定能做到。
二,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孟子.離婁上》
人生在世,做什麼事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什麼是我們最應該守護的?守護好我們的身體最重要。
百善孝為先,自古至今,都是做人的第一標準。為什麼要守護好我們的自身?還是因為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身體受傷,父母就會為我們擔心、難過。
三,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人性本善,好比水往下流一樣。人的本性沒有不善良的,就好像水沒有不往下流的一樣。
在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裡,能讓我們感到,能讓我們落淚的,無不是真情和善良,只有每個人善良的本性得到充分發揮,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四,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下》
有仁德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
仁者與人為善,愛人如己,不存一絲一毫爭鬥之心,不思一點一滴個人利益,心中根本就沒有敵人,自然無敵於天下了。
五,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孟子.離婁上》
自己拋棄自己的人,就不可能和他一起做出什麼像樣的事業來。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先決條件。如果連自己都不肯相信,就是神仙來了,也幫不上忙了。
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自己的老人,進而推廣到尊敬天下所有的老人;疼愛自己的孩子,進而推廣到疼愛天下所有的孩子。
一個是自私的愛,一個是博大的愛。我們要拓展自己的心量,不但愛自己的老人孩子,還要愛別人的老人孩子,這才是真正的大愛。
七,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
用武力徵服別人,人家不是真心服你,是因為打不過你,權宜之計;以道德服人的,人家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以武力服人,屬於「霸道」,終不可長久;以德服人,才是「王道」,眾望所歸,才會長治久安。
八,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離婁上》
用至誠的心對待別人,別人卻不動心,這樣的事是不可能有的;你不是發自真誠之心,也不可能感動別人。
在與人發生矛盾後,以德報怨,以至誠之心待人,一定會感動別人,化幹戈為玉帛。
九,孟子曰: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孟子.離婁下》
說話不實在的人是不吉祥的,為了一己私利,花言巧語、千法百計阻擋賢德的人才上位,阻止他們做對國家有利之事,由此而使國家帶來的禍患,最後都得由他自己承受。這就是說那些奸臣小人呀,嫉賢妒能,陷害忠良,到最後沒有一個好下場的。
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這個千古名句,相信沒有人不知道,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氣節,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我們炎黃子孫的骨氣所在,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以身作則,殺身成仁,讓我們感慨,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為之落淚,他們身上這種鐵骨錚錚的浩然之氣,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