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西站是荊門規劃的高鐵車站,位於荊門城區西側,規劃呼南高鐵、沿江高鐵在此交匯,還連接荊荊高鐵。
荊門西站,雖然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但好飯不不怕晚
荊門西站的設計經歷了一個戲劇化的演變過程。2016年,襄荊宜城際鐵路和荊荊城際鐵路共同列入了湖北省交通十三五規劃,荊門西站規劃為這兩條鐵路服務,遠期預留武天荊城際鐵路接軌。
2017年,襄荊宜城際鐵路被納入呼南通道的襄常高鐵,並進行了可研報告編制,荊荊城際鐵路也獲得了湖北省可研批覆,荊門西站於是完成了詳細設計。但2018年,國鐵集團因建設必要性不強延後了襄常高鐵以及關聯的荊荊城際鐵路建設,荊門西站的建設也被擱置。
2019年,沿江高鐵的建設優先級提高,武天荊城際鐵路被納入沿江高鐵規劃提前啟動。2020年7月,沿江高鐵各車站進行了招標設計,預示著規模基本敲定,準備進入建設階段。荊門西站的設計由此進行了較大幅度修改。
1、推薦選址由龜山改為周家坡,線路更為順直
荊門西站原候選的三個站址,其中有兩個居然還在宜昌境內,這從一個側面也說明荊門城區西部可選站址不多。
而原龜山站址造成部分方向曲率半徑過小,勢必影響行車速度。本次調整為周家坡站址,線路更順直,有利於荊門西的通過效率。
2、定位變化,沿江高鐵改為正線
荊門西站原來是襄常高鐵正線居中順直通過,目前已經調整為沿江高鐵正線居中順直通過。即襄常高鐵讓出了主位,反映了沿江高鐵地位提升。
3、行車組織優化 效率提升
原設計中5臺11線除襄常正線外,其他均靠渡線進行跨線運輸,不可避免地都會對襄常正線進行切割,影響通行效率。現設計是方向別合場布置,很類似於線路別,沿江場與襄常-荊荊場基本分離,即沿江場三四站臺、襄常-荊荊場一二五站臺,這樣會大大提升荊門西站的接發車效率。
4、5臺11線增加2線,襄陽至荊州方向增加正線貫通
荊門西站站場規模有所擴大,增加的2線是襄陽至荊州方向上下行正線貫通。即襄陽至荊州方向今後可以不停車、不減速通過,行車組織效率將更高。可研報告也將荊荊場與襄常場統一,統稱為襄常場3臺7線。而對比襄陽至宜昌方向,無論是近期還是遠期,均需靠渡線減速運輸。
5、分期分段建成改為一次建成
荊門西站原設計初期建設4臺9線,預留1臺2線。本次由於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沿江高鐵武荊宜段和荊荊高鐵等4個方向高鐵均已確定近期開工,故荊門西站將一次建成5臺13線,建成後將成為省內除武漢外的第四大車站。
同時,站房面積也從12000平米擴大為4萬平米。鐵路建設中,一般設計規模為建設方出資,地方可根據需要請求擴大站房面積,而擴大部分由地方出資。荊門西站設計為跨騎式站房,荊門市的初步規劃中有兩個方案,從最終規模和造型看,造型選擇了方案二,規模和進出站方式(平進下出)沿用方案一。
遺憾:荊門高鐵站無始發功能
作為新建車站,荊門西站一次建成的站場規模與站房面積還是比較大的。荊門西站留有的遺憾就是無動車存車線規劃,今後即使作為兩大幹線高鐵交匯,荊門西除立即折返外仍無始發車,只能靠漢口、襄陽東、宜昌北或荊州站來車停靠,離樞紐車站還有一些差距。
目前荊門西站片區的概念設計方案已經出爐,荊門市將配建10萬平米站前廣場,但西廣場沒有列入規劃,騎跨車站只有一個站前廣場,這不得不說是另一種遺憾。
原創聲明:該文章由本平臺籤約作者:愛的N次方2020原創;談楚論荊州審核修改。如大家對本話題感興趣,歡迎留言、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