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代「周公之禮」與現在婚前「試貨」的文化衝突

2020-12-17 聰聰視角看世界

一位師妹在看《史記》的解讀時,了解到「周公之禮」的來歷,讚嘆道:原來新婚之夜行房事稱為「周公之禮」,周朝創立的禮制禁止婚前的行為,睡覺稱為「會周公」也是來源於此,古人的大智慧。

聰聰馬上附和道:做到的舉個手!書中說到妖邪之氣入體,解釋得真妙!

師妹馬上回覆:現代社會不適用啦,現代人是實用主義,婚前試車,7天內包退貨。

聰聰調侃道:書中講得應該是大家對自身的要求越來越低的意思吧!?師妹這麼地道的解釋,笑趴!

從「周公之禮」到婚前「試貨」的轉變,恰恰體現了古代和現在對婚前行為的不同理解。其實,「周公之禮」也好,婚前「試貨」也罷,其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周公之禮」代表的是古代的潮流文化,而婚前「試貨」代表的是當代的潮流文化。

另外,聰聰相信,古代也有婚前「試貨」的情況存在,只是做得隱秘一些;現代也有人在行「周公之禮」,只不過最多算是小眾文化。這種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現在存在的一些現象,在古代也有,只是發生在少數人的身上。

那麼,「周公之禮」與婚前「試貨」看起來迥然不同的文化,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

聰聰認為,兩者主要的區別在於在婚前行為上對自我要求高低和對婚姻要求的高低。

「周公之禮」的觀念顯然說明了古代人在婚前行為上自我要求比較「高」,也在側面證明了古代君子之風盛行,人們注重修身的事實,也證明了大多數人嚴格堅持禮制的觀念,禁止婚前行為在當年成為主流文化就不奇怪了。

但是古代人的婚姻和女性還受到更多觀念的影響,大多數的女性和男性基本上沒有太多擇偶的權利。也只有在婚後,才有機會去體驗肉體上和心靈上的感受,那時哪怕覺得不滿意,受到「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觀念的影響,基本上也就繼續這麼過下去。可以說,古代人對婚姻的要求比較「低」。

婚前「試貨」的觀念說明了現代人在婚前行為上自我要求比較「低」。思想解放,人的思維更加自由,女兒的地位也逐步上升,在一種男女相對平等的情況下,大家對婚前行為並不像以前那麼去看待!這麼一看,相對於古代,現代人在婚前行為上的自我要求「降低」了。

但是,現在人在婚前行為的感受的要求上卻前所未有的「高」,不僅僅體現在肉體的感受,還體現在心靈的感受。婚前「試貨」的觀念恰恰說明了人們在選擇配偶時考慮得更加全面,思考得更加長遠。也就是說,現代人,對婚姻的要求比較「高」。

不得不說,沒有像「周公之禮」一個對自我要求和禮制信奉的婚前「試貨」,確實隨之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人們對婚前行為的自我要求的降低,導致了人對欲望的自控能力下降,讓得一些人控制不住欲望,一些人沉淪於欲望中不可自拔,有些人甚至在欲望的影響下產生了「病態」的想法,做了一些「病態」的行為。

另外,婚前「試貨」,給了一些人充分的理由,可以為了欲望而與你在一起,卻沒有想要和你建立進深一層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玩玩而已,壓根就沒有想要去負責任。

然而,不可否認,婚前「試貨」的方式,也確實給社會注入了更多活力。讓兩性有了更加深入了解對方的機會,了解言行是否一致,了解性格是否合適相處,一邊相處一邊感受在一起生活是否可行。

婚前「試貨」的方式,讓婚姻的選擇更加「理智」,減少了許多不幸婚姻的出現,也打破了「包辦」婚姻的舊俗。這種方式,讓得婚姻,不再僅僅是男孩選擇女孩,而是相互之間的選擇。

總的來說呢,「周公之禮」和婚前「試貨」都有可取之處,如果能夠融合為一,將婚前「試貨」關於婚前行為發生的標準提高一些,大家不再輕易嘗試。這樣,不僅每個人對婚前行為的自我要求高了,還能夠以一個更加平等、更加理性的角度來了解對方後,再決定是否要生活在一起。

作者簡介

孔健聰,筆名聰聰連載平臺「聰聰視角看世界」(ID:theworldseescongcong),一個文藝而理性的世界,三大欄目「你の視角」、「聰の視角」、「尋找同類」同步上線。其中「你の視角」分為「你看世界」、「燦爸爸說」及相關聯繫聰聰的方式;「聰の視角」分為四個欄目「聰看世界」、「聰看教育」、「聰寫小說」、「粵語欄目」;「尋找同類」為了尋找一群相似興趣愛好,對生活充滿激情和夢想的同類人一起讀書、寫作、旅行、成長、文藝!願與你一同打造「傳奇人生」

看世界,尋同類,找聰聰!

聊教育,找燦爸爸,平臺名稱「燦爸爸育兒回憶錄」!

相關焦點

  • 人們常說行周公之禮,可是你真的知道「周公之禮」的真實含義嗎?
    人們常說行周公之禮,可是你真的知道「周公之禮」的真實含義嗎?文|歷史痴在生活中,許多人都會說到周公之禮,通常聽到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大概不少同學第一反應就是男歡女愛之事,沒錯!的確是有不少人將「房事」戲稱為行周公之禮,可是你真的知道「周公之禮」的真實含義嗎?《大學》開篇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為了明德親民,西周時期的大賢周公旦制定了一套禮儀規範,對人們的各種行為做出了指導,其中就包括男女之愛,史稱周禮。
  • 「周公之禮」具體是什麼意思?又是怎麼來的?
    「周公之禮」通常來說指的是夫妻同房、做愛、發生性關係,「周公之禮」是漢語中關於性關係的一種比較委婉的說法。《淮南子.本經訓》:男女群居雜處無二別。《列子.湯問》:男女雜遊,不聘不媒。《管子.君巨篇》:古者未有夫妻匹配之道。
  • 古代「周公之禮」和「男女授受不親」哪個更難做到?答:後者太難
    一個「禮」字,好讀卻不好寫。繁體的「禮」字,左邊也是衣字旁,右邊是「豊」字,筆畫不少,正如我們的禮儀一樣,紛繁複雜。既有周禮中的五禮之說,又有民間生、冠、婚、喪的4種禮物。但到了現代,最為世人記住的卻只有兩大禮,一為周公之禮,一為男女授受不親之禮。
  • 古人將夫妻之事叫周公之禮,很多人不知道原因,其實答案很簡單
    古人將夫妻之事叫周公之禮,很多人不知道原因,其實答案很簡單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不是秦漢,更不是隋唐,而是周。在周王朝,中華文化開始萌芽,中華思想開始紮根。我們現在熟知的儒家文化,我們如今的父權社會制度,無一不是萌發於周王朝。在古代,中國人會將夫妻之間的那種事叫做周公之禮,這是為何?夫妻之事是社會人倫中最重要的社會行為。一個家族想要發展,一個種族想要繁衍,一個國家想要強大,自然離不開夫妻行周公之禮。我們老祖宗在周王朝的時候,就已經制定出了一套十分繁瑣的婚姻流程。
  • 中華古禮有三千,周公做禮始教化,您可知道中國的古禮都包含什麼
    中國人都知道中華禮儀時代起始於西周,相傳周公做禮三千,這些傳承上千年的文化雖然有很多已經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但是作為禮儀文化的起源,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發掘學習,畢竟做人不能忘記根本,不忘初心我們才能在接下的路途中走得更穩更遠。那麼這些禮儀都包含了什麼呢?接下來咱們就一起看看老祖宗們留下的中華古禮。
  • 古代新婚夫婦為啥要「行周公之禮」呢?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典故!
    在電視劇裡,我們經常會看到夫妻洞房時,會有一個老嬤嬤催促要行周公之禮,而且周公之禮也是主要是用在夫妻之間的,而如果是情人的話,是不能夠用這個詞的,對於房事,為什麼又叫做「周公之禮」呢?關於周公之禮其實也是在歷史上有個典故的。
  • 古代最具有影響力的五大人物,第二位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在中國古代時期出現了許多的名人,不管是皇帝還是聖人,他們都我國古代都有極深的影響力,今天小編就列出五位讓大家來了解一下。周公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周武王,他實行的分封制影響深遠,制禮作樂更是影響了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唐朝之前,周公和孔子並稱聖人。
  • 周公的制禮作樂,給中國人帶來了全新的思維方式和統治理念
    周公作為最偉大的農耕文明的政治家,他用雙手繪製了中國3000年發展的基本藍圖,他是至聖先師孔子的精神導師,也是中華文化道統的元聖。周公制禮作樂思想的核心是「樂統同,禮辨異「,希望以禮樂制度建立等級分明、秩序井然的社會,同時強調「民為邦本」 「明德慎罰」 ,希望社會能在等級的基礎上建構和諧。
  • 傳統文化有「五禮」之說,分別用在不同場合,「五禮之冠」指的啥
    今天,我們分享的話題是:傳統文化有「五禮」之說,分別用在不同場合,「五禮之冠」指的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先輩們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並且形成了許多禮儀規範,「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並非虛有其表。
  • 周公,解夢的集大成者
    這說明,解夢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間流傳甚廣。從黃帝時代開始的解夢,被殷商的巫覡繼承和發展,人們嘗試著從迷離的夢境之中尋找真實的未來,預言命運。  天人合一、天地感應是中國古代人認識世界的哲學觀。夢兆的解釋和大量應驗的事實更讓人相信:夢是能夠預兆吉兇的。殷商時代留給今人數不勝數的甲骨文中,絕大多數都是卜辭,夢兆吉兇的內容所佔比例也為數不少。
  • 現存"周公解夢"非周公所作 但其確實曾制禮作樂
    街頭算卦先生手邊總放著一本《周易》,其實,《周易》不僅是一本算命的書,還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大道之源。  洛陽周公研究會會長、洛陽姓氏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河南周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姬傳東認為,《周易》小部分內容確實是佔卜,也就是老百姓說的「算命」。其實,《周易》思考的是宇宙和人生,是天、地、人的統一。  關於《周易》的作者、創作年代,史學上爭論頗久。
  • 現代周公解夢,古老文化與現代科學的結合
    《周公解夢》也經歷了這樣的歷程,過去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後來被斥為封建迷信。其實,一件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道理,《周公解夢》亦然。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發現一些問題是科學可以解釋的,比如預知之夢。凡是大自然的變異,如地震、暴雨、天災等之類,當它們處於萌芽狀態之時,就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刺激,這種刺激在某些人的睡眠中即可形之為夢,人夢到的一些場景不久就會發生。
  • 明德書院:周公,一個改變中國歷史的男子
    中國傳統文化智慧由政治智慧、哲學智慧、人生智慧組成。說到政治智慧,就不得不提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政治家——周公。周公是誰?他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夫。周公輔佐了周成王,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三千多年前,周武王帶領著周朝的部落,並聯合殷商的一些反戈部落,向商紂王發起了一場戰爭。
  • 為何古代女子出嫁,娘家都會備一條開襠褲?寓意很美好
    為何古代女子出嫁,娘家都會備一條開襠褲?寓意很美好婚嫁禮儀在古時之初,被稱為「昏禮」(婚禮是其諧音),古人認為黃昏是一個吉時,故而好喜在黃昏行嫁娶之禮。中國的婚禮有三個階段,即:婚前禮、正婚禮以及婚後禮。
  • 小學生辦入泮禮真的合宜嗎?什麼是入泮禮?古代小學教育的真相?
    在古代生員就是秀才的另一種稱呼。那怎樣才能入學成為生員呢?需要通過科舉考試,古代習舉業的人,先要通過知縣主持的童試,及格的稱為「童生」。參加童試的人至少是已經學了幾年的知識了。童生再通過院試開始的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所以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入泮禮是給古代的新晉的秀才舉行的一種儀式。
  • 小學生辦入泮禮真的合宜嗎?什麼是入泮禮?古代小學教育的真相?
    但是我有一點兒覺得不大合適,就是小學入學真的應該舉行「入泮禮」嗎?什麼是「入泮禮」呢?古代的教育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來聊一下。01那究竟入泮禮是指的哪些人入學呢?入泮,是我國古代學生的要舉行的入學儀式。
  • 作為年輕人是如何看待婚前行為的,可以理解,但不欣賞,更不讚賞
    婚前行為永遠都是這麼敏感的,現在的年輕人的放蕩不羈,看待事情也比較開放!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複雜,條條框框的東西實在多了。怎麼說,別怪我思想不開化,實在接受不了這種行為。為什麼現在的婚前行為越來越多人的人接受它呢。分別有兩個原因去闡釋它,一是生理原因,一個心理原因。生理原因吧,成年人的世界,婚前行為就是性行為,成年人的最原始的本能,就跟吃飯喝水一樣,都是必不可少,從生理學來講,好像沒什麼錯。難道是傳統思想束縛了我們。而且有了這方面的知識,婚後的生活會比沒有經驗的更好。
  • 古代男人在入洞房前都要做一件事,女人一無所知!公公卻不好意思
    古代的結婚和現代的結婚大不相同,相比較而言,古代的婚禮更講究,更神聖,更富有天命之和的色彩,所以無論婚俗,還是婚禮,都是想當隆重的,這裡的隆重不分階級,因為結婚對於他們而言,除了從孩子變成男人,從姑娘變成母親,還意味著整個家族,整個家庭未來命運的扭轉!
  • 古代的尊師重道之禮
    我國古代也形成了一套學生尊師的禮則。學生入學,先要行拜師禮。釋菜,是拜師禮中的持有禮儀,學生把菜作賀禮獻給老師.表示自己的卑下恭謙及誠心學習的心意。古代的各種贄見禮多逐漸消失,尊師的釋菜禮則一直流傳下來。
  • 《中國通史》第10集:周公攝政
    周公沒有接受周王之位就是希望以穩妥的方式統攬大局,使周王朝儘快克服危機走入正軌,然而,事與願違,周公面臨極為嚴重的懷疑和叛亂,周公攝政的消息傳到東部地區,同為武王弟弟的管叔、蔡叔非常生氣,他們在商王紂之子武庚的挑撥下,散布流言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流言像火苗一樣亂竄,就連最信任周公的召公也起了疑心,在周朝,召公的地位僅次於周公,二人同為周武王的左膀右臂,周公必須說服召公,否則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