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復工之後,小五跳槽進入一家新公司,面試順利通過,月薪談好是8000。
其實小五對於這份薪水待遇算是勉強接受,因為上家公司因為疫情倒閉,為免接下來的日子顆粒無收,所以小五在薪資待遇上沒敢多要。
但是,入職沒多久他發現,自己的工資雖然在行業算是平均水平,但是在公司內算是墊底水平,所以就有點心理不平衡。
一般來說,公司有薪酬保密制度,但是要有心打聽同事工資,其實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
同崗位的幾個同事工資都比他高,他很不甘心,相信類似的事情應該也有過,那怎麼辦呢?
為了這期的選題,壹寶特意邀請到我們公司的HR小李,讓他給予我們一些靠譜的建議。
01
面試前了解公司薪酬水平
在面試的時候,談薪酬是一個固定的環節。
一般HR會問你:「你期望的工資是多少?」
你說出一個期望值,HR爽快的答應了。對於這種情況,大部分人心裡會嘀咕,對方這麼爽快答應,是不是要少了。如果入職後你發現,原來你的期望值居然是人家的底線。此時,難免心理會不平衡。
小李跟我講起一個類似的事情:
先前,有一位求職者在老家成都工作,後來她經介紹談了一個本地的男朋友,但是男朋友是在北京工作的,所以年後她也去北京工作了。
她的工作經驗算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因為她之前在成都工作的原因,可能不太了解北京的薪資情況,就工資沒有要的那麼高。
那我自然按她的期望薪資來,但是她入職後發現,她的工資跟應屆生轉正後差不多。後來就找我談,能不能漲薪。
我很明確地告訴她:
崗位工資是根據你自己的個人期望來的,目前來說,你的工資確實不算高,但是你的工資經驗豐富,這是非常大的優勢,如果績效不錯的話,收入並不局限於崗位工資。
她的工作能力確實不錯,每個月加上績效獎勵已經比應屆生轉正要多一點了,而且僅在一年之後,她提出的加薪請求,公司也同意。
但是,類似她這樣的情況雖然不常見。我想告訴大家,別讓眼界限制了你。面試前一定要做足準備,了解清楚薪酬市場情況以及目標公司情況。你才能要到一個期望的薪資。
這點其實並不難做。你完全可以利用求職網站上大量的崗位薪酬信息,對目標崗位的薪酬水平有個大致的預判。
還可以通過身邊的人脈資源,同行夥伴去了解。如果想了解的更加詳細,也可以付費諮詢行業內的薪酬專家。在這個基礎上,設定合理的預期。
02
切忌談判一開始就亮底牌
薪酬談判,有上、中、下三種說法。有人在談判一開始,就掀了自己的底牌。
比如,HR問你:「你能接受的最低工資是多少?」
你如果實實在在地報一個底價,他就真的給你這個底價。你說你去不去?去了不甘心,不去又尷尬。
那麼,怎麼談薪資呢?記住三個點。
1、上,也就是你非常滿意的工資水平,給到這個數,你會毫不猶豫地接這個offer。
2、中,符合市場價的工資水平。
3、下,就是你的底線,不論什麼公司,工資低於這個數,免談。
和HR談薪的時候,不要露你的底線,而是在上中下三點之間選一個區間與他談。
03
行情差,工資不宜要太高
勞動力本身也是一種商品,在行情差的時候,比如這次的疫情,你的價格在市場上就處於低位,比如你目前並沒有太多的經驗或者優勢。
這種情況下,小李建議大家為了儘快找到工作,不要對工資要求太高,儘快找個工作為生活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