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開設「特殊」訓練營 為殘疾兒童搭建生活新希望

2021-01-09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煙臺5月17日訊 (記者 盧偉霞) 5月17日,第二十九次全國助殘日前夕,煙臺市「殘疾兒童生活重建」訓練營開營暨煙臺市首期「康復醫學新進展和康復治療新技術學習班」開班儀式在龍口市殘聯康寧家園舉行。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許曉鳴、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馮雷、濱州醫學院黨委書記車先禮、中共煙臺市委統戰部副部長胡衛寧、煙臺市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揣文匯、龍口市市委書記韓世軍、煙臺豐金集團董事長李林才以及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北京眾擎肢體康復服務中心、重慶師範大學、煙臺市市直機關醫院、德州榮濟兒童醫院、菏澤東明人民醫院等省內外單位的領導、專家和濱州醫學院、龍口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開班儀式。

據悉,煙臺市「殘疾兒童生活重建」訓練營開營和煙臺市首期「康復醫學新進展和康復治療新技術學習班」,是濱州醫學院聯合龍口市委統戰部貫徹落實《山東省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實施方案(2016-2020年)》《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通知》精神,進一步改善煙臺市殘疾兒童生存狀況,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加快小康社會步伐,結合煙臺市殘疾兒童實際情況而採取的一項扶殘助殘重要舉措,由濱州醫學院自強殘疾人大學生、2011級校友劉楊在龍口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創辦的康樂希康復醫療中心具體承辦。

該活動的舉辦以社區殘疾人為著力點,讓服務更為精準化,同時,創新性探索了「高校+政府+企業」的扶殘助殘模式,是濱州醫學院基於多年來持續探索殘疾人與康復教育的基礎上的又一創造之舉,也是濱醫廣大師生向第二十九次全國助殘日的獻禮之作。

據康樂希康復醫療中心負責人劉楊介紹,本次訓練營為期10天,緊扣全國助殘日「自強脫貧、助殘共享」的主題,圍繞「康養教結合、開發潛能、重建生活、融入社會」的理念,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康養教結合為主的訓練模式,通過專家授課、居家康復指導,一對一康復訓練、親子遊戲、沙盤團體課等形式,從醫療康復、教育康復、心理康復、工程康復、社會康復等五大全面康復著手,開發殘疾兒童重建生活、融入社會的潛力;讓家長更加了解和學習學齡前期殘疾兒童的特點及針對性的康養教方案,以此來提高殘疾兒童父母為孩子堅持康復下去的信心,掌握住科學、全面、有效的殘疾兒童康複方法,以助力他們平穩順利的進入學齡期,提高殘疾兒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

濱州醫學院黨委書記車先禮介紹,此次活動不僅是發揮濱州醫學院殘疾人高等教育優勢、為殘疾人提供精準康復服務的重要舉措,也是濱州醫學院以實際行動推進全國助殘日活動、倡導扶殘助殘風尚的實際行動。主要是針對煙臺市各級康復醫療機構的人員進行學習培訓,目的是讓康復工作者了解最近國內外康復醫學新進展以及康復治療新技術,更好的開展康復醫療服務,造福更多的煙臺市患者及殘疾人。他表示,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濱州醫學院將一如既往,主動擔當,全力參與教育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全力推動殘疾人教育和康復高等教育,繼續引領中國殘疾人高等教育事業不斷走向新的境界,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努力奮鬥。

山東省殘聯副理事長馮雷表示開辦「殘疾兒童生活重建」訓練營,從全面康復六大領域著手,為殘疾兒童提供全面而精準的大康復服務,濱州醫學院在全省範圍內走在了前列,為全省殘疾兒童的康復救助和生活重建提供了新模式、新途徑。

據了解,首批招募參加訓練營的殘疾兒童有12名,主要為明確診斷為腦性癱瘓或自閉症、長期居住地為煙臺市的年齡為3-7歲的學齡前兒童,而且有康復訓練適應指徵和康復意願。在這個招募過程中,優先考慮家庭困難的殘疾兒童,進行免費訓練。

相關焦點

  • 煙臺特殊教育學校增設幼兒園 鼓勵殘疾兒童上學
    水母網3月23日訊  (YMG記者高少帥)昨日,從煙臺市政府辦公室傳來消息,煙臺已正式印發《煙臺市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5-2016年)實施方案》,到2016年,全市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96%以上,殘疾兒童學前3年入園率和接受康復教育訓練率達到90%。
  • 陝西:為殘疾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做好兒童早期...
    如果說,命運為折翼的天使們關上了一扇門,那麼康復救助就為他們打開了另一扇窗,幫助他們實現了生命的重建,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和一個家庭的未來。2018年9月,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在陝西省落地生根。從這一刻開始,我們離「人人享有康復服務」「殘疾兒童應救盡救」的目標越來越近。康復救助制度為殘疾兒童撐起一片藍天,為折翼的天使們開啟了命運的新篇章。
  • 給殘疾兒童一個「量身定製」幼兒園
    隨後被確診為:小兒腦癱。漫漫求醫路一走就是四年,經過幾年的康復訓練,小玲已經學會了走路,現在面臨著上幼兒園,從三歲半到四歲半,小玲斷斷續續上過多半年幼兒園,但因她身體弱,遺尿、流口水、多動等問題被一個又一個幼兒園勸退……真心渴望有一所為殘疾兒童量身定製的幼兒園。」這是我省一位殘疾兒童媽媽無奈地傾訴。我省殘疾兒童教育現狀如何?
  • 廣東:資助殘疾兒童康復訓練生活費
    0-6歲是殘疾兒童康復的最佳時期,抓住這個機會,接受科學的康復訓練,殘疾兒童的各方面發展水平將會接近健全兒童。錯過了這個時期,很多有康復機會的孩子將終身殘疾。據統計,腦癱兒童經搶救性治療後有70%的機率可站立,聾啞兒童經搶救性治療後有90%的機率可達到聾而不啞。
  • 一條微建議點亮特殊兒童少年的人生新希望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昂昂 通訊員 楊星 陳練12月23日,在臨湘市特殊教育學校操場上,幾十名特殊學生正在老師們的指導下,跟隨音樂的節奏進行拓展活動,場面十分溫馨。據了解,這所特殊教育學校從開工到建成並順利開學僅用時4個多月。
  • 煙臺:為青年律師引航,這個訓練營有點酷!
    煙臺:為青年律師引航,這個訓練營有點酷! 請點藍字關注,助力全面依法治省 近日,煙臺市司法局舉辦首期青年律師領軍人才訓練營
  • 給每個特殊兒童最合適的教育
    石道剛:目前,人們對於特殊兒童的態度正在從慈善救濟、幫助到注重潛能發展和個性需求的轉變。這也為我們辦好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情況千差萬別,學校以「隨班就讀、集中就讀、隨班走讀和送教上門」四種形式來滿足適齡特殊兒童的入學需求,使每個特殊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得到保障。
  • 辦好新時代特殊教育,促進殘疾兒童更好融入社會生活——教育部基礎...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近期發布實施的《指導意見》,對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隨班就讀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請簡要介紹一下《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
  • 駐馬店市殘聯:為特殊兒童插上「飛翔」的翅膀
    同時,利用先進的「網際網路+、康復雲」等平臺,加強與機構、高校合作,提升特殊需要兒童康復教育的水平。駐馬店市殘聯理事長張銀良介紹說,在融合教育的環境下,幼兒園還為每一名特殊需要兒童制定完善的個別化教育計劃(IEP),康復效果良好。
  • 2017年上海市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9.8%
    寶山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派出老師對小可進行專業評估,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情緒行為個別化訓練。中心還派出專業教師進入小可的課堂觀察,指導班主任和學科老師正確理解小可的言行表現,調整教育策略。一年後,小可的數學和英語完全能跟上教學進度,繪畫作品也多次在校內展示,慢慢適應了學校的生活。  在上海,有許多和小可一樣的特殊學生。
  • 為殘疾兒童隨班就讀開好綠燈
    來源:廣州日報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隨班就讀工作,完善隨班就讀工作機制,提升隨班就讀工作水平作出部署。其中明確指出,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確保隨班就讀學位,同等條件下在招生片區內優先安排殘疾兒童少年入學。
  • 大興區殘疾兒童的福音來了
    12月11日大興區兒童康復部病區迎來第一位住院小患兒標誌著兒童康復部全面開診為充分滿足轄區殘疾兒童康復的需求,大興區婦幼保健院聯合區殘聯可為0-6歲發育遲緩兒童提供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精細化的兒童康復服務,填補了大興區兒童康復的空白。
  • 應隨盡隨 促進殘疾兒童少年更好融入社會生活
    隨班就讀是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重要途徑,是提高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6月28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隨班就讀工作,完善隨班就讀工作機制,提升隨班就讀工作水平作出部署。相對於以往有關隨班就讀的文件,《指導意見》有許多新提法值得關注。例如,首次明確提出「應隨盡隨」。
  • 國內首部以特殊兒童為題材的原創音樂舞臺劇傾情上演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映 攝影報導今年4月2日是第十二個「世界孤獨症日」,北京市殘疾人康復服務指導中心在海澱小劇場推出了音樂舞臺劇《陽光天使》的演出,該劇是國內首部以特殊兒童為題材並由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共同主演的原創音樂舞臺劇
  • 2016年特殊奧林匹克東亞區融合青少年領導力訓練營在嘉華學院開幕
    2016年5月14日上午,2016年特殊奧林匹克東亞區融合青少年領導力訓練營在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隆重開幕。趙素京對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承辦此次活動表示讚賞與支持,並希望日後能夠與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合作開展更多的公益志願活動。吳保德董事長表示,奧林匹克平等、包容、尊重人性精神與嘉華學院的辦學理念一致,希望嘉華學院通過協辦此次2016年特殊奧林匹克東亞區融合青少年領導力訓練營,能夠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國際化氛圍,進一步促進嘉華學院的發展進程。
  • 上海市寶山區:深化醫教結合,為特殊兒童提供優質教育康復服務
    三、完善醫教結合診斷與評估流程  每年5月,區特教指導中心對學生學籍系統、特殊教育信息通報系統、殘聯殘疾兒童信息系統信息數據進行比對,實現對殘疾兒童個體成長各階段信息實時了解與監控。6月,區特教指導中心組織疑似殘障學生到市教委指定的醫療機構,為各類殘障兒童進行殘疾診斷以及健康檢查,明確殘疾類別及殘疾程度。
  • 永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開設自閉症康復教育公益課堂
    為了照亮「星星的孩子」康復訓練之路,減輕家長們的壓力和焦慮,永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在1月6日面向家長,開設自閉症康復教育公益課堂。中心邀請了國內著名自閉症研究中心導師團隊做主講嘉賓,老師們通過分享多年來他們在自閉症康復領域的實踐、研究、積累和接觸的成千上萬件案例,一針見血地指出自閉症康復訓練的重要性,讓更多的家長熟悉了解自閉症孩子,帶領孩子真正走上一條行之有效的康復訓練之路。
  • 護航殘疾兒童健康成長:梅州市殘聯打造「康教結合」特色品牌
    近年來,市殘聯結合未成年殘疾兒童成長特點,多措並舉,以「康教結合、智慧康復、綜合提升」為目標,持續打造「康教結合」特色品牌,不斷加強未成年殘疾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為殘疾兒童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今年以來,全市共有15家殘疾兒童康復機構,為1212名殘疾兒童提供了「康教結合」訓練,其中106名兒童回歸普幼或普小隨班就讀。
  • 殘疾兒童迎來重大喜訊 康復訓練治療統統有補助
    保障對象    省內0~6歲殘疾兒童受益    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重點保障    1.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    救助分三大類    1為0~6歲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提供視功能訓練、聽覺言語功能訓練,運動、認知、溝通及適應訓練服務。
  • 山東省康復救助對象覆蓋法定年齡殘疾兒童
    原標題:山東省康復救助對象覆蓋法定年齡殘疾兒童9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行解讀。記者從會上獲悉,《通知》共分4部分20條措施,分別對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的具體內容、保障措施、監督管理等內容進行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