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不一定就是贏,輸也未必就是輸,三個故事告訴你,裡面有大智慧

2020-10-20 芨芨草01

輸贏之間的真假,有時候,看似贏其實輸得徹底,只是很多人不明白

文/芨芨草

人都有好勝之心。兩個人吵架或者爭論,雙方都想贏。如果有一方輸了,就會覺得沒有面子。

這是普通人的心理。如果輸贏都是像表面上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那麼很多事情其實也就很簡單。

不過,有時候,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事情的真相。以前總說「眼見為實」,後來發現,眼見的也不一定就是真實的。那麼,什麼是真實的,除了眼睛看到了,還要用腦子去思考,因為,有些輸贏之間,贏的也許並不是你所看到的贏,輸的也未必就是你所看到的輸。

看過一個故事,說有個少年捉到一隻蝴蝶,捂在手中。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位和尚,就想跟和尚賭他手中的蝴蝶是生還是死,如果和尚猜錯了,就得把肩上的柴火送給少年。

和尚猜了蝴蝶是死的,結果少年放飛了手中的蝴蝶,贏到了和尚的那擔柴火。這場賭,看似是少年贏了。他也很高興,就把柴火挑回家,告訴了父親。

哪想到,這位父親隨手就給了兒子一個巴掌,然後帶著兒子和那擔柴火去了寺院,給和尚賠不是。和尚倒是沒說什麼,只是微笑。少年卻不理解。

回家的路上,做父親的才給兒子解釋,說和尚是有一顆慈悲之心,因為如果他猜蝴蝶是活的,少年也會因為想要贏得那擔柴火而捂死蝴蝶,所以,和尚寧願失去柴火,也不願意蝴蝶失了生命。少年這才恍然大悟,羞愧難當。

所以你看,在這一場「賭博」中,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呢?這讓我又想起另外一個故事。

顏回生性純良,又愛學習,深得孔子的喜歡。有一次,顏回上街的時候遇到了一件事:在一家布店面前,買布的人和賣布的店家發生了糾紛,因為買布的人說「三八二十三」,問店家為何要收他「二十四;」文錢。

顏回是忠實的人,就上前跟那個買布的人說:三八確實是二十四。

那個人不服,一定要跟顏回賭,還要一起到孔子面前理論,說如果顏回輸了就把頭冠摘下來給他,如果他輸了,他就自殺。

到了孔子面前,孔子聽了事情的經過後,說:三八確實是二十三,顏回,你輸了,把頭冠摘下來給人家吧。

如果換了別人,肯定是不服的,一定要理論到自己贏才算。但顏回對老師一直是遵從的,雖然內心鬱悶,卻也不敢違逆,只好摘了頭冠送給那個買布的人。買布的人歡歡喜喜地走了。

顏回這才不解地問孔子明知道三八二十三是錯的,為什麼還要偏向那個買布的人?孔子說:你輸了,只是丟了頭冠,可是他輸了,卻是要丟了性命的,頭冠和性命相比,哪個更重要呢

顏回這才大悟,理解了孔子的用心。所以,表面看,是買布的人贏了顏回,但實際上,他是輸得更徹底:一個本來就錯的人,還要用性命去賭,如果不是遇到孔子的仁德,他豈不是要輸掉性命?

所以,輸贏之間,誰是真正的贏,誰又是真正的輸,都不是表面的事。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也有很多隻想「贏」而失了德行的人。

前些年,村裡有兩家人一直在吵架。吵架的原因是為了一條小巷子。東家說小巷子該屬於他家,西家也說小巷子該屬於自家。於是兩家一直吵個不停,連村幹部也無法調停。後來,只好判為公用,但東家能使用的面積大些。沒想到,西家突然說算了,他也不爭了,認輸作罷。

東家很高興,因為他覺得是自己贏了,感覺臉上很有光。為了佔用更多的地方,東家把很多東西都堆在小巷裡,包括鐵撬和鋤頭等。

但有一天,東家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不知為什麼,偏偏去走小巷,然後跌倒,被鐵撬刺破了血管。當時正是農活時間,也沒多少人路過那裡。等到被發現時,老人已經因為流血過多去世了。

東家這才後悔不已。他贏了小巷,卻失去了母親。所以,到底是誰贏了呢?

有時候,贏是一種意氣,輸卻是一種智慧。我們總說「退一步天闊天空」,用一顆寬容仁愛的心,去「輸」一下又何妨呢?

相關焦點

  • 孩子:「我就是輸不起!」輸不起的孩子,將來也贏不起
    到了公園鋪上野餐墊後,大人就坐在野餐墊上吃著零食,三個小朋友就在草坪上奔跑玩耍。當我和兩個朋友正沉浸在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中時,三個小朋友的吵鬧聲打破了這片和平,媽媽們趕緊趕到他們身邊。在他們三人你爭我辯下,終於明白他們為什麼吵架:原來是他們三個人玩單腳跳,我家寶貝已經被抓住,他輸了,但是我家寶貝為了自己的面子,強硬的說自己沒輸,說別人耍賴。他有這種行為是我的責任,在家跟我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幾乎都是贏的狀態,沒有輸過。
  • 高考,你贏了就贏了,輸也贏了
    不僅僅是你,很多人都一直在猶豫著自己的人生,我不否認這是一場很殘酷的博弈,我也不會說,這只不過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它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我不會告訴你說,沒關係,放輕鬆,這不過只是一場小小的測驗。我想告訴你,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因為它將決定著你今後的軌跡,畢竟成績出來之後就可以知道自己將會在哪一座城市度過大學時光。我一定會贏嗎?是的,就算你考的沒有那麼如意。打退堂鼓的人很多,甚至有的人放棄了高考,因為沒有勇氣去面對,所以,無論你的成績將會是怎麼樣,你都是一個贏家。
  • 孩子有贏的智慧,更要有輸的勇氣,父母應教育孩子「學會輸」
    孩子從呱呱墜地起,父母身上就擔負起了教育子女的重任,而父母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有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讓孩子走向成功。但是人生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想讓孩子有贏的智慧,就首先讓孩子有輸的勇氣,父母應該教育孩子輸得起。
  • 團隊贏大家贏,團隊輸大家輸
    有三個:第2個,就就是團隊贏大家贏,團隊輸大家輸。 我們今年設定這個目標,如果我們贏了,大家都贏了,如果我們輸了,大家都輸了。韓姐說,這種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觀念,陳老師2000年,20年前,當時我們劉紅姐、吳奕姐、帆揚姐,我們這群是剛剛做到營銷經理、高級經理的人跟著陳老師,陳老師就在給我們根扎教育,就是做這種領導人基本能力的教育。
  • 讓孩子學會輸得起,不怕輸的孩子,才有機會贏
    許多孩子從小就被灌輸「只能贏不能輸、事事要爭當第一」的概念,還會被父母有意無意地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事實能如他們所願嗎?不一定。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遇到挫折的時候,90%以上的人會選擇攻擊、退化、壓抑、固執和退卻。當孩子被一定不能輸的理念所支配時,就沒法理性地看待挫折和失敗了,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調節負面情緒。
  • 《起跑線》電影賞析:贏在起點不算贏,輸在終點可是真正輸
    整部影片,以「為子女擇校」這樣一個極小的角度為切口,用輕鬆風趣的幽默方式,層層深入反映了當下印度社會種種社會現狀,呈現印度不公平的等級制度!教育能改變命運,為了給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父親拉吉吃盡了苦頭,他所追求的,僅僅是為了給女兒一個高起點的名校平臺。為此他不但要拼硬實力,還要兼顧軟實力。
  • 久賭必贏與久賭必輸,是針對誰一定要搞明白
    再者說,偶爾的贏錢,正是賭徒不願相信久賭必輸的原因,和去參與賭博的誘惑。再者說,不正規地下賭場,大多以作弊的方式騙人,更不要談概率。一般的正規賭場都在國外與澳門,比如,拉斯維加斯、葡京等。很多人以為正規賭場輸贏全靠運氣賭輸贏,不會有作弊的手段。很對,可我告訴你,就是這看似非常正規的賭場,才能做到久賭必贏。
  • 中國不輸在起跑線,美國贏在終點線
    有中美兩國的大學教育背景,目前在外企當高管,常年中美兩地跑。有兩個生在美國的女兒,當過中國的小留學生,目前在美國讀大學。作者希望通過一支筆,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和美國。「陽光下,快跑的未必能贏。」------ 《聖經 所羅門書》「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 孩子輸不起,只想贏?及早讓孩子接受不完美,有輸有贏才是常態
    大寶四歲開始學習圍棋,只想贏不想輸,一輸就哭鬧,甚至不想上圍棋課了。二寶前幾天學習寫字,因為不能很好地控筆,寫得「2」歪歪扭扭,直接氣哭了,說再也不上幼兒園了。朋友家孩子上了三年級,因為不能像一二年級一樣考滿分,心裡接受不了,一考試就緊張......
  • 父母最大的「贏」,是要教會孩子「輸得起」
    前兩天在小區,看到有幾個小朋友在玩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其中一個小女孩,大概五歲左右的樣子,只要是她贏,就會繼續玩下去。 但只要她輸了,就會吵著說「不算數」,非要重新再來。 有的小朋友不肯重新再來,她就氣鼓鼓、哼唧唧地非拽著小朋友的手讓她重新來。
  • 現在輸不起的孩子,長大了也贏不了
    家長甚至有些不太理解,為什麼孩子好像特別無法接受自己有任何的失敗。想爭第一倒是沒什麼,但是無法接受自己不是第一,這也是個大問題。孩子這一副輸不起的反應,到底是因為什麼?1其實,輸不起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希望自己無論什麼事情都能做得更好,在和別人的比較中自己更加優秀,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和認可。
  • 陳武民:告訴孩子你要想贏,就一定要先輸得起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是成功人士,但可能沒有多少家長知道,成功人士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輸得起」,而現在的教育理念往往給孩子灌輸的卻是「不能輸」的理念。其實,比起輸贏,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
  • 網賭為什麼都是先贏後輸,一個小故事告訴你答案!
    現實中我們經常聽到有賭徒說自己在網賭平臺上贏了多少多少錢,可最後還是連本帶利的輸得一乾二淨,那為什麼會輸得這麼慘呢?為什麼大部分賭徒都會經歷這種先贏後輸的狀況?     小編曾經看過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美國一位學者做了一個拋硬幣打賭的實驗:   背面,你將輸掉100美元。   正面,你將贏得200美元。
  • 有一種家庭教育,叫做「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線」,該如何避免
    自家的孩子,不知不覺中「輸在終點線」,欲哭無淚!我真的不是在販賣焦慮。你看看你家和身邊朋友的孩子,這種情況多嗎?無數個日夜的辛苦付出,換來的卻是「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線」,教育的悲劇,禍根在哪裡?,九子皆才俊--梁啓超)在火焰山面前,天蓬元帥下凡的豬八戒,想到的就是撤,回高老莊,打退堂鼓;而唐僧,肉體凡胎,卻意念堅定,一定要想辦法過去!
  • 輸與贏是重要的家庭教育課,家長做到這幾點很重要
    成年人也一樣,贏了肯定內心歡喜,輸了肯定也不爽,只不過成年人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喜怒不形於色,另外,也能夠更理性地去看待輸贏。孩子真實地表達自己是沒有錯的,但這個表達要以不傷害別人、不影響別人為前提,更不能因為輸了不斷抱怨,情緒失控,甚至為了贏不擇手段。
  • 孩子過於爭強好勝,家長要做好這4個引導,讓孩子敢贏也不怕輸
    但有這樣一類孩子,在考試中總是想獲得第一名,甚至在自己獲得第一名的同時,如果你有哪一科成績自認為不好,孩子都會內心非常難過,不論參加任何比賽,孩子都想奪得第一名,也許在別人眼裡,這樣的孩子就是好孩子,這也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可作為這個孩子的父母,很多時候也會非常憂傷。孩子爭強好勝,真的是一件好事嗎?每一個人都有不想輸的天性,孩子也一樣。
  • 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總讓孩子贏,會讓孩子在外面輸不起?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父親是一個軍人,從小她的父親對她就比較嚴苛,沒有因為她是女孩兒而對她有半點寵溺,即便是和她玩遊戲,也不會讓著她,經常對她說的一句話就是「玩遊戲也得憑本事贏,在家裡有人讓著,在外面必定輸不起!」因為她父親總贏她,讓她特別洩氣、沮喪,後來,她越來越不喜歡和她的父親一起玩耍遊戲。
  • 打麻將怎麼能贏?麻將大師教你5個技巧口訣 打麻將讓你贏多輸少
    麻將大師教你5個技巧口訣 打麻將讓你贏多輸少 打麻將遊戲是目前人人都喜歡的一種棋牌遊戲,打麻將是為了求勝,要求勝就得和牌。和牌除了運氣之外,更重要的是靠技巧。
  • 賭王何鴻燊為什麼說「不賭就是贏」?你永遠也贏不了這個公式!
    有一本書的名字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它就是賭王的傳記——《不賭就是贏》。  在對待賭博的問題上,何鴻燊的態度一向很明確,「不賭為贏」,用其接受電視臺採訪的原話來說是,「我一向勸人賭博當是一種玩耍、娛樂,千萬不要過分賭,因為你過分賭未必有得贏,因為我是抽水的,但是人們不聽。
  • 不想輸在起點,就能贏在終點?
    是的,誰願意自己的獨苗一起步就「輸在起點」啊?我一直堅信「讓他快樂就是給他幸福」,未投身興趣班熱潮,但我倒是有幸目睹了那些不想「輸在起點」的父母和孩子的艱辛。朋友的兒子也是快四歲,參加了一個「加拿大英語學習課程」,學費不菲,每個星期都要去上兩節課。一個半小時的課程,孩子們在裡面「瘋狂英語」,而父母們則大多蹲在外面的小凳子上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