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仁詞海匠心 「雕刻」漢語

2020-12-15 瀟湘晨報

王名仁編的《新編漢語同義詞詞典》。

王明仁教授今年86歲,眼不花,耳不背。他自信地說:「我從來不搞養生那一套。」他關心國家大事,喜歡歷史地理,每天都忙碌著研究一些問題,這也使他的精神始終飽滿。

作為中文系教授,王明仁對「咬文嚼字」再擅長不過了,這「咬」的是對自己專業的認真,「嚼」的是對漢語內涵魅力的品味。

A 老房子裡的心血

王明仁在寧夏的家,是寧夏大學在上世紀80年代初建的老樓,這麼多年過去,裡面陳設還是一如當初,地是水泥面的,燈泡開關是拉繩的,掛窗簾的是一根鐵絲……一切都是老式的。

王明仁說,如今他已隨兒子搬到河北,但寒暑假會回寧夏來住一段時間。「我對(屋裡)這些沒什麼要求,能用就行。」他在意的,是老房子裡的那些心血。

比如那臺電腦,這個家裡唯一有現代化氣息的物品,存著他很多資料,包括去年出版的《新編漢語同義詞詞典》文稿。

在他家的書架上,有一本紙頁全都變黃的本子,那是他用來統計學生作業、考試中出現錯誤的本子。哪個題目出錯,答錯的人有幾個,都事無巨細地記錄下來。「這個可大有用處,重點、難點在哪,一下就清楚了。」王明仁說,即使他離開了講臺,這個本子也一直沒捨得扔掉。

B 一組詞 研究十年

「以上」和「以下」,每個詞筆劃不到10劃,兩個詞加起來才3個字,這裡面有什麼學問,能讓王明仁在退休後的10年裡一直琢磨?

「有一年,我認識的一個人評教授。按規定得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數才能通過,當時一共12票,他得了8票,正好卡在三分之二這個比例上。他本人認為是通過了,但領導說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才算數。從這事開始,我有了想法,就要搞清楚,這個『以上』和『以下』的表義和用法。」王明仁說。

1996年是王明仁退休的第二年,打這時起,他經常去圖書館、資料室,把一兜一兜的古書借回家,《尚書》《左傳》《國語》《禮記》……凡是能夠找到的儘量查閱,前後共選錄古漢語例句三千多個。此外,他又查閱各種法律法規、中央和地方各大報紙,調查使用的混亂情況,並發表相關文章。2006年又出版了專著,各大學圖書館紛紛收藏。有國內學術刊物評論這本書說:「他的研究已經夠詳實、系統,界定也很科學合理。」

實際上,王明仁對這兩個詞語的研究以及規範用法的推廣已經超出了其本身的意義。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長馬慶株號召博士生們要學習王明仁「小題大做」的精神。

C 跨越四十多年編成的詞典

1962年,王明仁從哈爾濱師範學院中文系現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然後去齊齊哈爾師專中文科當教師。1963年,當地一個國營廠子需要做外文情報翻譯,他又被調去教漢語語法。

過了十來年,王明仁覺得自己的專業不能荒廢,1977年,他開始著手編寫一套《同義詞詞表》。「那時候沒有什麼詞典,就一本《新華字典》能參考,加上我自己的聯想,初步選了一些詞目。」王明仁說,這個詞表其實就是後來的《新編漢語同義詞詞典》,只是1978年調到寧夏大學後,他就一心忙於教學和相關科研,詞表就暫時放下了。

忙完了「以上」和「以下」的研究,王明仁想起之前編的《同義詞詞表》,2008年前後又開始進行修改整理,並把手稿在電腦上打出來。

「剛開始我還沒有編詞典的想法,就是打字過程中,一陣加個注音,一陣加個釋義,越補充越多。最後心想,乾脆全註解出來,編成詞典算了。」王明仁說,不編則已,一旦這個決心定了,他又以另一種態度對待這件事,2019年,原來的《同義詞詞表》最後變成136萬字的《新編漢語同義詞詞典》,正文詞條達9904個。

D 能坐得住「冷板凳」

王明仁對漢語的專注,從他編這部詞典就能看出一些。那段時間,他總是起早貪黑地編,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基本都坐在電腦前忙乎。「沒點做冷板凳的精神與耐心,這事還真成不了。」他笑著說。

他先是到寧夏圖書館書庫查看一些同類型的詞典,確定了自己的編寫原則:按詞類歸併詞目,從典範的文學作品和其他著作裡選取例句,並且不採用那種只列代表詞、不便於查找所有詞的同義詞的《目錄》,採用所有詞都列在其中的《音序詞目表》。

「這裡面,選例句是最難、最麻煩的。」王明仁說,此前看過一些詞典,裡面的例句是自造的,難免有生硬錯誤的地方,因此他才決定從文學作品中選取。但即便這樣也不是隨便選一句就能用,是有很多講究的:在典型規範、沒有語病、內容健康的前提下,同一詞條句式還要多樣化,選詞所充當的句子成分儘量避免雷同,要反映出不同用法。而且,同一詞條或一組詞條裡作者不能重複,作品年代也不要集中,這樣才能反映使用上的普遍性和一貫性。「這部分工作花了我3年時間才完成,這還是我用電腦完成的,不然時間更長。」王明仁說。

個人簡介

王明仁:

寧夏大學原中文系教授,先後出版了《實用語法講話》《語法學習和教學》等專著。1995年,他退休後為漢語規範化使用著書立說,曾被自治區授予「第二屆寧夏離退休專業技術人才突出貢獻獎」。

【來源:塞上清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寧夏大學王明仁教授咬文嚼字四十載為漢語守正
    在疫情之下的特殊畢業季,王明仁教授帶著新著《新編漢語同義詞詞典》從河北返回寧夏大學,為畢業生鼓勁加油。王明仁退休不退事業,堅持咬文嚼字規範漢語使用,潛心首創性研究,發起的國際漢語文教學研討會受到國內外華人學者積極響應。近日,他被自治區授予「第二屆寧夏離退休專業技術人才突出貢獻獎」。文以載道,士以弘道。
  • 古代漢語雙音節詞辨析
    古代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則以雙音節詞為主,這是古今漢語語彙的一個顯著區別。初學文言文的同學,常常把古代的兩個單音節詞誤認為是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引起對文本的誤讀。準確理解文言文中的雙音節詞也成為各類考試中常設的試題,因此,我們要真正認識文言文中的雙音節詞,並掌握一些辨析方法。
  • 細說漢語外來詞
    在中國明末清初時期,隨著地理大發現和傳教士的來華開始,漢語中出現了中國源自西班牙語的外來詞,如,以西把尼亞(España,「西班牙」一詞的最早的漢語翻譯,現漢語讀音為英語 Spain 的音譯) 帕叟(peso,現為比索,原西班牙和現在菲律賓、阿根廷、墨西哥、古巴等國貨幣); 龐迪我(Diego de Pantoja,明朝時來華的西班牙傳教士,譯著有《萬國圖志》、《人類原始
  • 也談漢語詞典中的字母詞問題
    現在爭議的其實是對漢語的「外來詞」如何界定的問題,即外來詞是否可以不經漢譯就認定為「漢語的詞」。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只要把那239個字母詞作為《附錄》從正文中移出就可以了。這樣,就既能提高詞典的適用度,同時在編纂者方面,也可避免陷入漢語詞彙系統「二元化」的泥潭 外來詞與漢語化的過程 《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的問世,對於我們這些搞編寫工作的人,無疑是個福音,我們首先要對編纂者們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新版《現漢》在正文中收錄了239條字母詞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一些爭議。
  •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詞的兼類
    現代漢語既是一種語言,又是一門學科,廣義的現代漢語指現代漢民族使用的語言,它不僅包括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而且包括現代漢語各方面。詞的兼類是現代漢語語法需要研究的詞類分析。當你讀到一句話你接受的是它的情感傳達,語法要研究的是它的內質規律。
  • 漢語中的外來詞如何翻譯?
    隨著中外交流合作速度的不斷加快和深度的不斷擴展,漢語所吸收的英語外來詞也越來越多。漢語與英語的接觸已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狀態。土司 (toast)、扎啤 (a jar of beer)、比基尼 (bikini)、桑拿浴 (sauna)、高爾夫球 (golf)、滑鼠 (mouse)等大量外來詞彙便是絕佳例證。
  • 「書摘」漢語的基本顏色詞
    我們認為,確定一種語言的基本顏色詞除了以上四個標準以外,還應參考顏色詞的歷史發展、使用頻率和構詞能力等因素。現代漢語繼承了漢語歷代產生和通用的基本顏色詞和非基本顏色詞,並在現代漢語顏色詞系統中進行了調整。從單用活動能力和構詞能力看,最為常用的現代漢語單音單表色語素是:紅、白、黃、黑、綠、藍、青、灰、紫、褐、烏、翠、碧、粉。
  • 人民日報:警惕英文字母詞侵蝕漢語
    近年來,英語縮略詞(字母詞)呈迅速擴張之勢。以《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字母詞為例,第四版收錄字母詞39個,第六版猛增到239個。特別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的不該使用英語的地方,字母詞也屢見不鮮。我們中國人生產的、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產品,流行「洋名」或漢英混合的名稱。
  • 【資料】細說漢語外來詞
    在中國明末清初時期,隨著地理大發現和傳教士的來華開始,漢語中出現了中國源自西班牙語的外來詞,如,以西把尼亞(España,「西班牙」一詞的最早的漢語翻譯,現漢語讀音為英語 Spain 的音譯) 帕叟(peso,現為比索,原西班牙和現在菲律賓、阿根廷、墨西哥、古巴等國貨幣); 龐迪我(Diego de Pantoja,明朝時來華的西班牙傳教士,譯著有《萬國圖志》、《人類原始
  • 怎樣翻譯漢語中的外來詞
    >   隨著中外交流合作速度的不斷加快和深度的不斷擴展,漢語所吸收的英語外來詞也越來越多。漢語與英語的接觸已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狀態。土司 (toast)、扎啤 (a jar of beer)、比基尼 (bikini)、桑拿浴 (sauna)、高爾夫球 (golf)、滑鼠 (mouse)等大量外來詞彙便是絕佳例證。現在我們要談的就是這些外來詞的翻譯問題。
  • 莫讓字母詞擾亂漢語語言環境
    記者:中文出版物中字母詞的大量出現,是否說明當今漢語文字失去對這些字母詞進行本土化的功能了?孫壽山:我不這樣認為。漢語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之一。作為漢語記錄的載體,漢字完全能夠利用它的形、音、義兼具的特點,通過音譯、意譯或音義結合的方式,將這些字母詞轉化成漢語詞彙。我國漢字悠久的發展歷史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 漢語詞源探求:歷史、誤區與前瞻
    漢語詞源探求:歷史、誤區與前瞻 2016年05月21日 09:51 來源:江蘇師範大學學報 作者:卞仁海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一部漢語訓詁學史,也包含一部漢語詞源探求的歷史。
  • 名家開講 | 漢語外來詞四十年記
    字母詞的確已經深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我們必須面對。這是40年前根本想不到的景象。關於字母詞,我們會有很多誤會或爭議。《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2012)出版以後,就因為附有239條「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而引起軒然大波,有人甚至還上升到法律層面。這些人愛漢語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狹隘的語言觀實在不敢認同。
  • 《現代漢語詞典》50年 收入「願景」等詞
    對於國內最權威的現代漢語語文工具書———《現代漢語詞典》來說,今年是頗具紀念意義的一年。50年前,「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在京召開,正是在這個會議上,提出了編纂《現代漢語詞典》的設想和計劃。
  • 《現代漢語詞典》刪除了哪些詞?
    所以《現代漢語詞典》之前幾版在增收新詞的情況下,不刪減不行;而第六版由小32開本變成大32開本,容量增大,刪詞的任務並不像之前那麼重。」 《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修訂主持人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主任譚景春日前接受採訪時向早報記者介紹。   因為擴容,今年的《現漢》第六版共收詞條69000多條,增收3000多詞條,刪除的粗略統計只有200多條。
  • 壓垮漢語表達的稻草不是字母詞
    當NBA、CPI、GDP、ATM等239個英文縮略詞、「字母詞」被收入今年7月出版的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後,包括「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翻譯家江楓在內的百餘名學者以一封舉報信對其提出質疑。
  • 漢語裡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外來詞?
    英國王室貴族崇尚法國文化,以說法語為時髦風雅,大批法語詞被吸收進英語,大多涉及軍事、商業、藝術、飲食等。「啤酒、滑鼠、坦克、芒果、幹部……」這些說了幾十年的漢語,竟然最初都不是漢語,而是漂洋過海的外來詞!當然,這些外來詞來自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反映了世界文明在各個時期的走向。
  • 《現代漢語詞典》再收粵語詞 「搞掂」等詞入選
    嶺南文化研究專家稱,粵語詞彙進入國家級的工具書詞典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據統計,在第5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共收錄了接近100個粵語詞彙,這充分體現了《現代漢語詞典》對於方言的重視,也體現出了粵語使用的頻繁。不少網友對於《現代漢語詞典》收錄時髦詞彙持贊成的觀點,認為這樣很有時代氣息。而反對者則認為,收錄時髦詞彙是對正統文化的惡搞。
  • 張黎姣:壓垮漢語表達的稻草不是字母詞
    當NBA、CPI、GDP、ATM等239個英文縮略詞、「字母詞」被收入今年7月出版的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後,包括「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翻譯家江楓在內的百餘名學者以一封舉報信對其提出質疑。學者代表稱,《現代漢語詞典》收錄239條所謂的「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違反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 漢語中的外來詞有哪些
    而在漢語中也有很多詞彙是來自英語或者其他語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漢語中的外來詞。Every language always changes, there are new words come out every year, and the languages also use for reference from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