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始循序漸進地添加輔食後,有幾條禁忌需要爸爸媽媽留意。只有遵照專家經過多年研究得出的意見科學餵養,才能保障寶寶健康成長。
嬰幼兒忌多喝冷飲
現在市面上各種各樣的冷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有的冷飲所含奶、蛋、糖、澱粉等的量,是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此外,主要是能起到一時性的清涼解渴作用。但喝得過多對身體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冷飲從原料到成品工序很多,加上包裝、運輸、出售等各個環節,很容易造成細菌汙染。如喝了被汙染的冷飲,就可能嘔吐或腹瀉,甚至發生食物中毒。
●冷飲往往添加一些人造的食用色素,如紅色或綠色染料和香料,含有多種化學物質,食用後對小兒的健康極為不利。
●大量喝冷飲,對消化道是一種很強的冷刺激,會引起消化道的強烈痙攣而發生腹痛、腹瀉。由於冷熱不均,會對胃腸血管的正常收縮與舒張產生不良影響,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引起腸蠕動加快,使食物在腸道停留時間縮短,營養成分的吸收大大減少。久而久之,孩子會發生營養不良及貧血。如果一次喝冷飲過多,還可以稀釋胃酸,降低胃的殺菌能力,可發生胃腸道的細菌感染。
●夏天小兒出汗較多,體內缺乏水和鹽分,喝冷飲會感到越喝越渴。因此嬰幼兒,尤其是體弱兒,應少喝冷飲;飯前飯後半小時內不要喝冷飲;發生腹瀉時應禁食冷飲。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控制孩子的冷飲量,不能讓小兒隨心所欲地喝冷飲。
嬰兒忌吃蜂蜜
蜂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葡萄糖、果糖、多種有機酸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因此是一種很好的滋補品。一些家長喜歡在孩子飲用的牛奶或開水中加些蜂蜜,為孩子增加營養或使其大便通暢。但是現已證明,2歲以下的嬰幼兒食用蜂蜜及花粉類製品,可能因肉毒桿菌汙染而易引起食物中毒,不能不引起重視。
灰塵中和土壤中常常含有一種叫作肉毒桿菌的細菌。蜜蜂在採花粉釀蜜的過程中,有可能把被汙染的花粉和細菌帶回蜂箱。
嬰幼兒抗病能力差,易使食入的肉毒桿菌在腸道中繁殖並產生毒素,從而引起肉毒桿菌性食物中毒。中毒的小兒先出現持續1~3周的便秘,而後出現弛緩性癱瘓,哭聲微弱,吸奶無力,呼吸困難。因此,為了小兒的健康成長,最好不要給1歲以內的小兒吃蜂蜜。
寶寶忌食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香甜酥脆,小兒一般都愛吃。現在市場上爆米花、爆酥條以及各種膨化小食品很多,而且價格便宜,深受孩子和家長的青睞。其實這些小食品都不宜給小兒吃,因為它們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鉛。我國食品中汙染物限量規定,各種糕點類食品含鉛量每千克不得超過0.5毫克,而有些不良商戶製作出售的爆米花等膨化食品中含鉛量高達每千克20毫克,也就是超過國家限量標準40多倍。
實驗證明,鉛被人體吸收後,全身各組織器官都將受到很大危害,尤其是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和造血系統遭受的危害更大。一旦發生鉛中毒,孩子表現為煩躁不安、食慾不好、便秘或腹瀉,有的孩子還會出現貧血、中毒性肝炎、心絞痛和神經衰弱等。小兒對鉛的吸收能力比大人高得多,因此更容易引起鉛中毒。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應避免讓孩子吃膨化小食品。
寶寶忌多吃油炸食品
現在市面上油炸食品很多,如經常作為早點吃的油條、油餅、炸糕等,如果讓小兒經常食用,對孩子的正常發育很不利。因為在製作油炸食品時,食物中的維生素被大量破壞。此外,製作時添加的膨鬆劑,常用的有 ,這兩種物質都含有鋁。鋁是兩性元素,與酸鹼都能發生反應,反應後產生的化合物被人體吸收,並進入大腦組織中,會使智能下降,甚至出現阿爾茨海默病。除此之外,鋁在人體中會影響磷的吸收。磷的減少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亦會使其智力下降。
油炸食品即使不加膨鬆劑,免受膨鬆劑之害,但因其不好消化,小兒也還是不宜多吃。
寶寶忌多吃罐頭食品
現在市面上罐頭食品的種類很多,但不論哪種,為了能達到色香味俱佳及長期貯存的目的,均加入了一定的添加劑,如人工合成的色素、香精、防腐劑等。這些物質,對大人健康影響不大,但對小兒卻是有害的。因為嬰幼兒的發育還不成熟,肝臟解毒功能還不完善,如果吃罐頭食品太多,超過身體處理其中有害物質的限度,就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和發育,甚至還會因某些化學物質的不斷積累而引起慢性中毒。另外,製作罐頭食品時,食物經過加熱等處理後,所含的維生素C會大量損失。因此,小兒應以新鮮食品為主,罐頭食品應該儘量少食用或不吃。
忌給孩子食用彩色食品
市場上出現了許許多多色彩鮮豔、外形新穎的兒童食品,吸引了不少家長和孩子,以致不知不覺中常常挑選一些彩色食品,久而久之將有害於兒童健康。
彩色食品的色素來源有兩類:一類是天然色素,如動物的血紅蛋白、植物的葉綠素等。另一類是人工合成色素,品種繁多。我國列入衛生使用標準的人工色素有胭脂紅、檸檬黃、莧菜紅等,用量通常不超過0.05克/千克,且不得用於供嬰幼兒食用的食品。
彩色食品所用色素量雖小,但如果食用量過多,時間過長,就會使色素慢慢地積蓄在體內,損害健康。孩子肝臟解毒和腎臟排洩能力均較成人弱,色素在體內會消耗解毒物質並幹擾正常代謝功能,可導致腹瀉、腹脹、腹痛和營養不良。這些色素附著於腸壁,會使腸黏膜易發炎或形成潰瘍。色素附著於泌尿系統器官,易誘發尿路結石或慢性中毒,損害腎臟功能。
總之,為了孩子的健康,以儘量不食用彩色食品為佳。
忌把食物嚼碎後餵孩子
有些老人認為把食物嚼碎後再餵給孩子更好消化,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實際上這是一種不正確的餵養方法和不良的習慣。因為大人的口腔中常常有一些病菌,可以通過食物傳染給孩子。如有的家庭成員攜帶幽門螺桿菌,大人因抵抗力強,雖然帶有病菌也沒有明顯症狀,而嬰兒的抵抗力差,病菌到了身體中就會生病。所以這種餵養方法對孩子是有害的,應該糾正這種不衛生的做法。
另外,食物經嚼後,香味和部分營養成分已受損失。嚼碎的食糜,小兒囫圇吞下,未經自己的唾液充分攪拌,不僅食而不知其味,並且加重了胃腸負擔,造成孩子營養缺乏及消化功能紊亂;還影響孩子口腔消化液分泌功能,使咀嚼肌得不到良好的發育。如果讓孩子自己咀嚼,可以刺激牙齒的生長,同時還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胃內消化液的分泌,以幫助消化,增強食慾。口腔內的唾液也可因咀嚼而增加分泌,更好地潤滑食物,使吞咽更加順利地進行。
編輯/夢芩 文/吳廣琴 (圖片來自網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