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每個內心深處都有一片挪威的森林,如此之美妙,如此之神秘,如此之遙不可及。
走進他的只有時間!
因為,時間有最好的腳力。
那片挪威的森林
那裡湖面總是澄清
那裡空氣充滿寧靜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藏著你不願提起的回憶
和發誓永不示人的秘密。。。
小說《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先生走向世界文壇的開山之篇,也是揚名立萬之作。該書猶如基督教徒之於《聖經》,在島國被一代又一代的追捧。。。
村上,是狂熱的甲殼蟲樂隊的「不鏽鋼」粉絲,尤其是在聽完爵士樂「挪威的森林」後,不僅沉湎於滲入骨髓的音樂之魔力,更是被歌曲故事中男女主人公青澀可愛的樣子和憨態可掬的做派而深度陶醉。於是乎,羈絆自己書寫人生的「扣子」一下子被打開啦!對於行者,前進就是方向。哪塊雲彩會下雨,誰知道呢!
故事的主人公渡邊,懷著好友木月自殺身亡的陰影,高中畢業後進了東京的大學,開始了新的人生。這是新生活的開始,也是成長的發軔期,少年渡邊之煩惱一點也不次於「少年維特之煩惱」。。。
這天,渡邊偶然與直子重逢。直子是木月的女朋友。這兒有點亂,捋一下是這樣的:渡邊和木月是兩個無話不說的好哥們兒,好到一個桃子,你一口我一口的分著啃;直子和木月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好朋友(閨蜜兼情人)。好到小學六年級就開始嘴對嘴的「互啃」,正所謂,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也往往是痛苦的源泉。在極度痛苦中,成長的木月自殺予以解脫。
好朋友的好朋友自然也是好朋友。在東京異鄉相遇,渡邊和直子自然是睹物思人,一番唏噓惆悵。交往也漸次多了起來,渡邊因此深愛上了直子,直子在感謝渡邊讓她從少女「成長」為女人的同時,更加感念她已經作古的昔日戀人木月。
沉迷於過往是痛苦的,專注於當下,才能看到今天的絢爛。木月抑鬱啦,喪失感更讓她在痛苦的回憶中不能自拔,只好求醫療養於東京附近的一個森林療養院。這裡的森林完全就是一個綠草炫目,林木蔽日,溪流清澈,明月白雪的神秘寧靜所在,據說,靜謐的可以聽到雪花飄落的聲響。
渡邊在大學生活因為對直子的思念而鬱鬱寡歡,偶然間邂逅了綠子,一個宛如初春時節重歸大地的小動物般的可愛女孩。因為見不到深深思念的直子,渡邊開始頻繁接觸與直子截然不同的綠子。綠子請渡邊來家裡吃飯,兩人自然而然地吻在了一起,那是一個溫柔平和卻不知何去何從的吻。
有人的地方才有了江湖,也因為感情的糾葛才是江湖漣漪翻滾。。。
女人,因為男人而成熟,破繭成蝶;男人,因為女人而成長,學會擔當。一個人如果可以一直在十八歲和十九歲之間輪迴生活,那自然很好,可上天不會給你機會。
俗語講,沒有結婚的男人永遠是個孩子。村上春樹則把這句話演繹到了極致,作品中用大量撩人的,讓人臉紅心跳思緒亂飛的文字描寫,闡釋了成長蛻變的艱辛。其中,有的夭折了,有的致殘了,有的扭曲了。。。真的成長起來,那真是千錘百鍊,刀砍斧鑿,自塑和他塑才成為立足社會行走江湖的人。
硬幣的兩面性告訴我們,你要欣賞他的優秀,就要包容因為優秀而衍生的不堪和醜陋。硬幣的兩面性還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今天的輝煌就忘記昨天的無奈。
當然,村上因為《挪威的森林》確立了他在文壇的霸主地位,同樣因為《挪威的森林》,二十多年來,七次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每次都鎩羽而歸。
誠然,對《挪威的森林》褒貶不一:謗之者說它是把妹指南,撩妹手冊,「野戰」寶典。譽之者贊他是少年成長之經典,人生歷練之論語。
其實,這些對少年成名,修煉成精的村上已經了無意義。正如他在書中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 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你愛一個人,就請他去挪威的森林,那裡是天堂;
你恨一個人,也請他去挪威的森林,那裡是地獄。
(原創不易,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