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傳播學教程筆記:分眾理論及其研究

2020-12-16 新東方網

  《新聞學導論》是新聞傳播學考研的參考書目之一,它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以及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領域中的主要理論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分析和梳理。本書內容比較多,知識點比較散,因此在衝刺階段的複習擁有一本複習筆記是很必要的,下面是傳播學教程複習筆記。

  第十章 社會轉型與受眾變遷

  第三節 分眾理論及其研究

  一、分眾的概念、社會觀和理論依託

  分眾:指的是受眾並不是同質的孤立個人的集合,而是具備了社會多樣性的人群。

  核心內容:1)社會結構具有多樣性,是多元利益的複合體;2)社會成員分屬不同的社會群體,其態度和行為受群體屬性的制約;3)分屬於不同社會群體的受眾個人,對大眾傳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應;4)在大眾傳播面前,受眾並不是完全被動存在,他們在媒體接觸、內容選擇、接觸和理解上有著某種自主性和能動性。

  分眾理論背後是一種多元主義社會觀,把當代社會看做一個多元利益、多種力量的集合體,它擺脫了二元對立的社會結構觀,以更多的變量來看待社會的發展和變化。

  二、媒介發展的分眾化趨勢

  美國學者J·C·梅裡爾和R·L·洛文斯坦,《媒介、訊息與人的新視角》,三個階段:

  1)精英媒體階段——指早期的報紙和政黨報刊時代,在這個時代,教育普及程度很低、媒體資源昂貴,讀書看報還是少數社會精英和富裕人群的奢侈品,而在內容上也是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的。

  2)大眾媒體階段——大眾報刊、通俗讀物、大眾電影、廣播電視的出現和發展迎來了大眾媒體階段,特點是國民教育已經高度普及、中產階級成為社會的主流人群、媒介接觸和使用成本不斷降低、受眾的規模達到頂峰,因而在內容上,則是力圖滿足大多數人的基本的信息需求。

  3)專業媒體階段——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大眾媒體達到飽和狀態,同時社會的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這種需求使得專業媒體時代的到來成為必然。

  分眾理論的一個前提假設是:人們有著不同的性別、年齡、職業、學歷、文化,有著不同的個人屬性和社會屬性,因而他們的媒介需求、接觸動機、興趣和愛好也是不同的,媒介只要對受眾進行準確的定位,就能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2017考研傳播學教程筆記:傳播學調查研究方法
    《新聞學導論》是新聞傳播學考研的參考書目之一,它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以及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領域中的主要理論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分析和梳理。
  • 2017考研傳播學教程筆記:傳播學的主要學派
    《新聞學導論》是新聞傳播學考研的參考書目之一,它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以及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領域中的主要理論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分析和梳理。
  • 2017考研傳播學教程筆記:傳播學的起源、形成與發展
    《新聞學導論》是新聞傳播學考研的參考書目之一,它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以及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領域中的主要理論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分析和梳理。
  • 2015考研新聞傳播學複習方法
    但是大家仔細研究近幾年的考題,就可以發現幾乎兩三年甚至一兩年就會考個範式演變的問題,學派發展的問題,這本書的思路還是蠻管用的。14年考研就凸顯了這本書的重要性。專業一簡答題二直接考了個「《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一書的基本觀點與內容」。我就碉堡了,寫了一大頁,幸虧我記得清楚。有人推薦阿芒-馬特拉的《傳播學簡史》,我覺得完全選看就可以了。
  • 《傳播學教程》怎麼學?初試第一學姐傾囊相授!
    考研路上不孤單,我們陪你一起走。歡迎關注微博@「考研烽火臺」。郭慶光老師的《傳播學教程》幾乎是所有新傳考研學生的必備書籍。這本書對於一些學校而言地位則更高,比如武大曾經有一年的考題直接從這本書中摘取了一句話,讓大家對這句話進行辨析。
  • 2017新聞傳播學考研:必看10大參考書及兩大期刊
    2017考研複習拉開序幕,對於新聞傳播學考研,考生們在基礎階段一定要夯實知識點,廣泛涉略相關書籍,增加閱歷。  一、考試書(必看、必背、必會的最核心書目)  1、《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版  這本書是每個人必備的最經典的基礎讀本。有的同學都看了七八遍。我自己也不知道看過多少遍。這本書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深入淺出的涵蓋了傳播學的各個基本領域和基本知識。
  • 2020考研:熱門專業解讀之新聞傳播學
    摘要:考研熱度逐年提升,根據近幾年考生報考情況,考研幫整理了其中的熱門專業,並對其專業詳情進行詳細的分享,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新聞傳播學專業,希望為大家報考提供方向
  • 【考點】《傳播學教程》筆記之第十五章
    ③常用類型:a.單一事後測試控制實驗:把實驗對象隨機分為2個等質小組,只對其中1組實施信息刺激,對2組均只進行事後測試,旨在觀察兩組之間因信息刺激提示的有無而產生的差異;b.前後測試控制實驗:對第1組實施2次測試,以觀察比較信息刺激提示前後的變化;對第2組同樣實施前後測試,但不提示信息刺激,以觀察無刺激條件下的自然變化,並對2組進行比較;c.所羅門4組控制實驗:把實驗對象隨機分為
  • 傳播小吃街|《傳播學教程》導讀02 傳播以及傳播學
    寫在前面: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給大家畫了一個整體的傳播學框架圖,這本書我們一共把它分成了六個大主題,「傳播與人類傳播歷史與發展「、」傳播學與傳播學研究史「、」美國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媒介環境學派「、」傳播學研究方法「,框架如此劃分的原因詳見上期推文。傳播小吃街|《傳播學教程》框架解讀01接下來將分別介紹每個主題之下的具體內容。
  • 庫利的傳播學研究及其思想價值
    庫利的傳播學研究是對19世紀美國社會轉型的回應,他的傳播學思想包含著對民主的期盼。美國的哲學思考和社會實踐專注社會進步的觀念,同時又對語言、符號和交流表現出濃厚的人文主義興趣和語文興趣;傳播學研究的歷史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1] 庫利是美國學院體制內最早對傳播問題進行認真研究的學者,學術界公認美國傳播學研究的思想源頭在芝加哥學派,庫利無疑是最早和最重要的源頭之一。
  • 預測帖:西北大學2020年新聞與傳播專業考研分數線
    一、西北大學新聞與傳播考研招生目錄及人數1、招生院系:新聞傳播學院2、招生專業:055200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3、研究方向(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育明考研點評:西北大學進入國家線就能進複試,相比來說難度還是很小的。
  • 2017教育學考研筆記:師生關係
    考研衝刺複習階段,專業課複習一定要到位,本來複習開始就相對晚些,新東方網考研頻道提醒考生要注意整合專業知識體系,把握複習重點要點。下面精華整理了教育學考研筆記,請看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這部分內容要點。
  • 排查《傳播學教程》讓你三輪背誦無遺漏!文末附全書重點框架圖
    小德一直稱9月為「黃金九月」,因為參考大多數考研黨的進度來看,我們一般將9月前視為積累階段,而將9月視為開始質變的關鍵節點,此時的你在結束基礎書目的閱讀和學習後,應該對傳播學知識體系擁有較為全面的掌握與理解。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 做筆記=抄書?不會看書做筆記怎麼成為合格考研er!
    相信每一個考研er都聽過一句話:「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那考研的基礎是什麼呢?當然是書啦!但同樣是看書,為什麼總有些同學看一遍就能能吸收知識點?而有些同學看了兩三遍還是大腦空空?問題或許不是出在記憶力上,而在於是否掌握了正確的「看書+筆記」思路。尤其在考研的初期複習階段,掌握看書和做筆記的正確姿勢可以讓你克服迷茫,順利贏在「起跑線」上。
  • 預測貼:中國人民大學2020年新聞與傳播專業考研分數線
    新聞學、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和廣播電視學4個碩士學位點,新聞學、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廣播電視學4個博士學位點,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2017年 政治英語55分 專業課90分 總分375分,錄取21人,報錄比1:11.4人民大學的新聞與傳播是比較難考的,不在於報考的人數多,而在於你要考到很高的分數才行。
  • 2017考研十大熱門專業複習建議
    》、《張培基108散文名篇》、各校MTI真題、《翻譯碩士(MTI)英語翻譯基礎真題解析與習題詳解》、ChinaDaily網站英語點津版塊(積累詞彙翻譯)  複習建議:  1、政治:理出學科知識體系,研究各子科目的重點。
  • 丁方舟 韋路:西方傳播學研究的理論體系及其演化
    本文還對全球傳播學科最權威的期刊《傳播學刊》從1951年創刊至今發表的所有研究論文進行了內容分析,以呈現西方主流傳播學研究在理論傳統上的分布,以此管窺西方傳播學研究理論體系的發展變遷,並對未來傳播學理論體系的建構方向進行了反思。
  • 丁方舟、韋路:西方傳播學研究的理論體系及其演化
    本文還對全球傳播學科最權威的期刊《傳播學刊》從1951年創刊至今發表的所有研究論文進行了內容分析,以呈現西方主流傳播學研究在理論傳統上的分布,以此管窺西方傳播學研究理論體系的發展變遷,並對未來傳播學理論體系的建構方向進行了反思。
  • 傳播學考研基本事項
    雖然說研究生考試是在嚴寒的十二月,但是炎熱的暑假卻是考研準備期的關鍵時刻按理說2021的考研學子早就已經進入備考狀態,但是前兩天看到我室友說,有個學妹問她書是不是真的都要背,甚至問真的要做真題嗎?也算是為後來的傳播學的研友們拋個磚,今天我們一起來捋一捋報考傳播學的那些事兒。
  • 2020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考研經驗、參考書目、考研真題
    1、歷年報考人數2019年考情解析:19年報考人數270+,統考進入複試25人;2018年考情解析:18年報考人數254人,缺考人數大概有40人;其中進入複試人數21人;2017年最新解析:2017年新媒體研究院共有188人報考,其中缺考的人數達到28人,相比新聞與傳播學院MJC報考人數少近100人,17年進入複試人數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