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傳播學教程筆記:傳播學調查研究方法

2021-01-10 新東方網

  《新聞學導論》是新聞傳播學考研的參考書目之一,它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以及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領域中的主要理論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分析和梳理。本書內容比較多,知識點比較散,因此在衝刺階段的複習擁有一本複習筆記是很必要的,下面是傳播學教程複習筆記。

  第十五章 傳播學調查研究方法

  一、主要的隨機抽樣技術

  ①簡單隨機抽樣:使用亂數表或隨機抽樣表,能保證對象總體中的每個單位都有被選中的同等概率機會;

  ②系統抽樣(等距抽樣):在隨機排列的對象總表中隨意選取第一個樣本,其他樣本按一定間隔抽出。簡單省力,前提是對象總體中各構成單位的排列必須是隨機的;

  ③分層抽樣(分類抽樣):將對象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一定屬性預先分成若干類別,分別進行隨機抽取。使大規模抽樣變得較為容易,便於調查過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斷的精確度,便於數據處理階段對不同屬性的群體進行分析比較;

  ④多級抽樣(多階段抽樣):一般分三級,大型調查中常用。

  二、內容分析法的定義、特定及表示方法

  定義:一種對明示的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調查方法。

  特點:a.客觀性(必有明確的客觀規則,保證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得出相同結論);b.系統性(訊息內容或類型的取捨選擇要有首尾一貫的標準,防止分析者選擇支持自己見解的材料);c.普遍性(應將訊息屬性和傳播者、受傳者的特徵聯繫起來,以便獲得具有科學價值和理論意義的結果,而非純粹的「描述性」信息)。

  量化表示方法:出現的有無;出現的頻度;傳播的時間量和空間量;傳播的強度。

  三、控制實驗法

  關注的條件:信源條件、信息內容的條件、傳播方法和技巧的條件、受傳者的社會條件、受傳者的個性條件。

  基本步驟:確定實驗課題;選定實驗對象;製作信息測試材料;實施測試;提出實驗報告。

  常用類型:

  a.單一事後測試控制實驗:把實驗對象隨機分為2個等質小組,只對其中1組實施信息刺激,對2組均只進行事後測試,旨在觀察兩組之間因信息刺激提示的有無而產生的差異;

  b.前後測試控制實驗:對第1組實施2次測試,以觀察比較信息刺激提示前後的變化;對第2組同樣實施前後測試,但不提示信息刺激,以觀察無刺激條件下的自然變化,並對2組進行比較;

  c.所羅門4組控制實驗:把實驗對象隨機分為4組,給予不同的實驗條件,旨在對測試結果進行多方面比較。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2017考研傳播學教程筆記:傳播學的主要學派
    《新聞學導論》是新聞傳播學考研的參考書目之一,它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以及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領域中的主要理論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分析和梳理。
  • 2017考研傳播學教程筆記:傳播學的起源、形成與發展
    《新聞學導論》是新聞傳播學考研的參考書目之一,它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以及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領域中的主要理論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分析和梳理。
  • 2017考研傳播學教程筆記:分眾理論及其研究
    《新聞學導論》是新聞傳播學考研的參考書目之一,它闡釋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現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論的系統性,對現代信息社會中的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以及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領域中的主要理論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闡述、分析和梳理。
  • 2015考研新聞傳播學複習方法
    但是大家仔細研究近幾年的考題,就可以發現幾乎兩三年甚至一兩年就會考個範式演變的問題,學派發展的問題,這本書的思路還是蠻管用的。14年考研就凸顯了這本書的重要性。專業一簡答題二直接考了個「《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一書的基本觀點與內容」。我就碉堡了,寫了一大頁,幸虧我記得清楚。有人推薦阿芒-馬特拉的《傳播學簡史》,我覺得完全選看就可以了。
  • 傳播學調查研究方法
    二、定量研究方法    定義:又被稱為量化研究或實證研究,主要是在大量量化的事實基礎上,深度闡釋和預測研究對象,根據一定的邏輯關係提出其理論觀點。其步驟為:確立研究對象——確定研究方法——搜集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其主要方法有:抽樣調查法、實地調查法、內容分析法、實驗法和個案研究法。
  • 《傳播學教程》怎麼學?初試第一學姐傾囊相授!
    考研路上不孤單,我們陪你一起走。歡迎關注微博@「考研烽火臺」。郭慶光老師的《傳播學教程》幾乎是所有新傳考研學生的必備書籍。這本書對於一些學校而言地位則更高,比如武大曾經有一年的考題直接從這本書中摘取了一句話,讓大家對這句話進行辨析。
  • 【考點】《傳播學教程》筆記之第十五章
    簡單省力,前提是對象總體中各構成單位的排列必須是隨機的;③分層抽樣(分類抽樣):將對象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一定屬性預先分成若干類別,分別進行隨機抽取。使大規模抽樣變得較為容易,便於調查過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斷的精確度,便於數據處理階段對不同屬性的群體進行分析比較;④多級抽樣(多階段抽樣):一般分三級,大型調查中常用。
  • 2020考研:熱門專業解讀之新聞傳播學
    摘要:考研熱度逐年提升,根據近幾年考生報考情況,考研幫整理了其中的熱門專業,並對其專業詳情進行詳細的分享,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新聞傳播學專業,希望為大家報考提供方向
  • 2017新聞傳播學考研:必看10大參考書及兩大期刊
    2017考研複習拉開序幕,對於新聞傳播學考研,考生們在基礎階段一定要夯實知識點,廣泛涉略相關書籍,增加閱歷。 但是大家仔細研究近幾年的考題,就可以發現幾乎兩三年甚至一兩年就會考個範式演變的問題,學派發展的問題,這本書的思路還是蠻管用的。14年考研就凸顯了這本書的重要性。專業一簡答題二直接考了個「《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一書的基本觀點與內容」。我就碉堡了,寫了一大頁,幸虧我記得清楚。有人推薦阿芒-馬特拉的《傳播學簡史》,我覺得完全選看就可以了。
  • 考研專家談新聞學和傳播學的區別
    傳播學除了報紙外,還涉及電視廣播,電影甚至多媒體等幾乎所有媒體的所有內容,此外廣告,公關,民意測驗等也在其包容之下。傳播學學習的內容既有專業課程方面的人類學、語言學、符號學、信息學、社會學、心理學,也有廣告、新聞、影視、營銷、對外交流等內容。
  • 重讀傳播學之傳播學研究方法綜述 | 保命背誦版 | 記憶神經末梢疏通課
    👩🏼‍🎓👨🏻‍🎓👩🏻‍🎓  - 兩種研究方法的分野 -  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兩大範式。量化研究方法是20世紀以來興起的行為科學方法在傳播學領域的分支和延伸。「研究方法」:定量研究者更加強調研究程序的標準化、系統化和操作化;而定性研究者則往往更加強調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靈活性、特殊性。定量研究:實驗、調查、內容分析、量表測量、問卷調查、結構式訪問、結構式觀察;定性研究:實地研究、參與觀察、無結構訪問、個人生活史。「適用範圍」:定性研究:描述性分析,從特殊情景中歸納一般結論;對社會現象的深刻理解;理論建構為主。
  • 考研啟示: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差異
    而「一個政治學家、一個社會學家、一個社會心理學家、一個心理學家」,分別是拉斯韋爾、盧因、拉扎斯菲爾德、霍夫蘭——他們從來不承認自己是「傳播學家」。而今天研究「傳播學」的幾位大老也不是「傳播系」的,馬克•波斯特是歷史學家、讓•鮑德裡亞是哲學家、尼克•斯蒂文森是社會學家。  (4)中國學者為什麼要引進「傳播學」,為什麼熱衷「傳播學」的大多是新聞學家?
  • 傳播學研究:認識論、方法論及創新
    就美國傳播學研究而言,形成了以效果研究為核心內容的傳統,佩恩基金電影研究、火星人入侵研究、伊利縣調查、耶魯大學態度改變研究、議程設置研究、知溝理論、沉默的螺旋理論、第三人效果研究等關注的幾乎都是傳播效果問題,關注的焦點在於大眾傳播信息如何影響和改變個人的態度、認知和行為,應該如何針對受眾設計合理的信息,實現有效的預測和控制,從而達到傳播者的特定目的。
  • 排查《傳播學教程》讓你三輪背誦無遺漏!文末附全書重點框架圖
    小德一直稱9月為「黃金九月」,因為參考大多數考研黨的進度來看,我們一般將9月前視為積累階段,而將9月視為開始質變的關鍵節點,此時的你在結束基礎書目的閱讀和學習後,應該對傳播學知識體系擁有較為全面的掌握與理解。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 傳播學考研基本事項
    雖然說研究生考試是在嚴寒的十二月,但是炎熱的暑假卻是考研準備期的關鍵時刻按理說2021的考研學子早就已經進入備考狀態,但是前兩天看到我室友說,有個學妹問她書是不是真的都要背,甚至問真的要做真題嗎?也算是為後來的傳播學的研友們拋個磚,今天我們一起來捋一捋報考傳播學的那些事兒。
  • 傳播小吃街|《傳播學教程》導讀02 傳播以及傳播學
    寫在前面: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給大家畫了一個整體的傳播學框架圖,這本書我們一共把它分成了六個大主題,「傳播與人類傳播歷史與發展「、」傳播學與傳播學研究史「、」美國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媒介環境學派「、」傳播學研究方法「,框架如此劃分的原因詳見上期推文。傳播小吃街|《傳播學教程》框架解讀01接下來將分別介紹每個主題之下的具體內容。
  • 22天速成傳播學!重點是不要錢!
    專業課300分,分值最高的還是最基礎的傳播學考點。毫不誇張地說,背爛傳播學,考研400+。22級的寶寶們,不管你現在有沒有選好學校,請都先開始學傳播學!因為幾乎沒有哪個學校的新傳考卷不考傳播學! 如何在入門之初,就能夠快速學好傳播學呢?來,愛傳播帶你22天速成傳播學,學最多的傳播學知識,打最紮實的底子。
  • 交大高分筆記2 | 《傳播學原理》傳播與傳播學(中)
    思思姐專門在這個公眾號開闢「交大高分筆記」專欄,會每周更新,先針對最重要的兩本參考書《傳播學原理》和《人際傳播》進行重點解讀和分享✰ 二分法即分為親身傳播和大眾傳播,這種分類的方法過於籠統,我們要配合「四分法」進行理解和運用。
  • 財經類二本院校的傳播學專業,考研傳播學方向怎麼選擇院校?
    剛剛有位老家長諮詢「大三了,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傳播學專業(二本院校),想考研,不知道哪些學校好和容易考」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特意寫了一篇文章供大家參考:單就新聞傳播學這個專業來說肯定是「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 《傳播學教程》沒告訴你的,《傳播學新趨勢》幫你搞定!
    想當初,初試一本《傳播學教程》包打天下,最多再加上《範式》和《網傳》作為補充。可是複試就不一樣了,作為精中選精的選拔考試,複試旨在全面考察你的深度和理論掌握程度。它的要求必須要比初試要更高,難度也要更深。不僅,對於熱點的各個方面你要如數家珍,更重要的是,對於基礎理論你的掌握程度也得比《教程》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