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盡天又悶熱 冰城一醫院1個月查出3例子宮內膜癌

2020-12-20 東北網

生活報7月26日訊 天氣悶熱,再加上月經淋漓不盡,對女性朋友來說無疑是超級難耐,這也讓原來一拖再拖的女性患者「被迫」求醫治療。在省生殖保健服務中心附屬醫院,僅 1個月內就查出3 例子宮內膜癌。她們共同的特點是50歲左右,月經持續數月,最近天熱才來就醫。

月經來了就不走一查竟是子宮內膜癌

6月 21日,家住道外的阿敏(化名)今年49歲,她告訴醫生「月經總是來了就不走」,這種情況已半年多,其他醫院的醫生建議診斷性刮宮,但她想要省錢,又認為吃西藥含有激素會發胖,便選擇口服中藥止血,而且還是間斷性地吃,所以治療效果也一直不好。省生殖保健服務中心附屬醫院副院長孫玉華建議她做盆腔彩超。當日經過無痛診刮術,同時送檢病理,後期病理回報顯示為子宮內膜腺癌。

7月 2日,阿城區59歲的阿琳(化名),因 「絕經後陰道不規則流血3 個月」到院尋求治療。阿琳絕經5 年,近 3個月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阿琳告訴醫生最初陰道有少量血液,有異味,如廁時血量稍多,曾誤認為「陰道炎」「盆腔炎」,自服「千金片」、消炎藥,也曾陰道局部上藥,均無效。於是她找到孫玉華副院長尋求幫助,最終她被診斷為子宮內膜腺癌。

絕經後持續流血需提高警惕

孫玉華告訴記者,近日由於天氣炎熱,讓很多月經淋漓不盡的患者感覺更難捱,相對出現扎堆治療的情況。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其中75%發生於50歲以上婦女,近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它的臨床表現有,絕經後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絕經者可表現為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另一種為陰道排液,多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分泌物,合併感染則有膿血性排液,惡臭。子宮內膜癌發病高危因素者,如肥胖、不育、絕經延遲者,有長期應用雌激素、他莫昔芬或雌激素增高疾病史者,有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孫玉華表示,更年期和絕經後有月經改變及出血,如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月經不規則、絕經1年以上突然出血等,應到正規醫院就診。

絕經期前後不要亂服「保健品」

同時,孫玉華表示,在長期治療中發現,很多女性在絕經期或者是絕經後期,愛吃一些所謂「保卵巢延緩衰老」的保健品,而這些保健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很多絕經後的女性會因雌激素水平低下會出現更年期的症狀,適當補充雌激素會很快緩解。因此,很多人認為雌激素是治療更年期症候群的「妙藥」。但雌激素使用要謹慎,不能濫用,她認為卵巢衰退是自然生理過程,人為幹預使用過量雌激素也易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患病機率。

相關焦點

  • 孕婦查出子宮內膜癌 醫生冒險手術助她產子
    核心提示:32歲的楊女士3年前查出子宮內膜癌,常規治療必須摘除子宮,但她新婚不久尚未生育,哭求醫生保住生育功能。醫生冒險手術切除病灶的同時,保全了完整子宮。幸運的是,癌細胞沒有出現轉移,去年她懷孕成功,上月底她生下一名健康女嬰。
  • 女教師月經超量5年沒在意 拖成子宮內膜癌晚期
    本報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馬遙遙)45歲的女教師月經超量5年不重視,以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應。近日,她因為下腹劇痛、大量陰道出血到醫院急診,沒想到竟查出子宮內膜癌晚期。  家住漢口後湖的林女士是一位初中語文老師,40歲那年,她發現自己的月經量突然增大了。
  • 武漢女子查出子宮內膜癌又想生寶寶 醫生冒險手術保住子宮助她產子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蔡紅兵(右)和寶寶的外婆抱著寶寶&nbsp&nbsp&nbsp&nbsp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李晗 通訊員楊麗麗)32歲的楊女士3年前查出子宮內膜癌
  • 淺談子宮內膜癌的3個特點
    它就是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約有7%的患者發生在20-44歲。子宮內膜癌看似很可怕,卻是很佛系的癌症。主要是由於子宮內膜癌的3個特點。在發展為子宮內膜癌之前,子宮內膜有相當一段時期處於「子宮內膜增生過長」的狀態,按照病情從輕到重分為子宮內膜單純性增生過長、子宮內膜複雜性增生過長。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是良性疾病,有1%~3%進展為內膜癌的可能。再發展下去就是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這是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癌前病變並不是癌症,但如果不處理,約30%可能進展為子宮內膜癌。如果能及時發現苗頭,便可以早發現、早治療。
  • 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 預防子宮內膜癌方法
    子宮內膜癌會經常出現這樣的症狀,所以如果呈現陰道不規則出血,一定要提高警覺,那麼還有一下幾種狀況會伴有出血,要加以區別。1、原發性輸卵管癌陰道排液、陰道流血和下腹痛,陰道塗片可能找到癌細胞而和內膜癌相似。而輸卵管癌宮內膜活檢陰性,宮旁可捫及腫物,有別於內膜癌。如包塊小而觸診不表者,可經過腹腔鏡檢查確診。2、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多見於生養年齡婦女。
  • 月經失調離子宮內膜癌到底有多遠?
    月經是子宮的眼淚,流的卻是內膜的血!   ——恩哥   有這麼一位胖妹子月經總是不乾淨   幾個月之前,門診來了一位38歲的病人。月經老不乾淨,經量忽多忽少,持續一個多月。在其他醫院吃過中藥或西藥調經,沒有效果。
  • 月經紊亂,絕經後下身出血,警惕子宮內膜癌
    吳醫生在這裡先個大家分享個病例:一位53歲的患者朋友,絕經已經3年,因為擔心絕經之後容易衰老,開始網上購買女士保養品服用,服用不到一年,開始陰道流血,本以為重返青春恢復月經了,還暗暗高興。但是這次出血卻連續不斷地持續了2個月。
  • 更年期月經不調,為何變成了子宮內膜癌?
    更年期月經不調,為何變成了子宮內膜癌?      一、子宮內膜癌有哪些表現?      1、約90%的患者出現陰道流血或陰道排液表現,主要為絕經後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未絕經的女性可表現為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      2、陰道排液多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分泌物,合併感染則有膿血性排液,惡臭。
  • 月經不正常,多留意陰道分泌物!若出現4個徵兆,暗示子宮內膜癌
    孫女士問過朋友,朋友告訴有可能是更年期的問題,為此,她不僅吃了一段時間補血的保健品,還聽從朋友的建議服用避孕藥治療,果然有一定的效果,不過這段時間月經又不規律了,明明沒有來,但內褲上有粉紅色的分泌物,而且氣味非常臭。她懷疑是感染,去醫院檢查,結果遭遇驚天霹靂,孫女士居然患上了子宮內膜癌。
  • 子宮內膜癌能活多久 子宮內膜癌注意的飲食
    為防止感染,應減少陪同探視,儘量不參與公共場合集會。三、注意飲食結構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後為預防陰道殘端出血、腸粘連,應保持大便通暢,食高鈣、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牛奶、海產品、豆腐、水果、蔬菜等。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方法一、手術治療在子宮癌患者還在早期的時候首選方案就是手術治療。
  • 中年女經期異常一年多延誤治療,竟被查出子宮內膜癌
    楚天都市報5月5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陳彥西)漢陽42歲的劉女士最近一年裡,「大姨媽」總是不定期來訪,而且量都非常多,時常自行購買止血藥來止血。近段時間,劉女士不論怎麼吃藥也止不住血了,又因疫情影響害怕去醫院而一拖再拖,等到她去醫院就診時,竟已「拖」成了子宮內膜癌。
  • 月經周期紊亂,竟是「子宮內膜癌」作祟 !
    對於50歲的尹女士(化名)來說,今年的7月與往年有點不一樣,明明驕陽似火熱辣高溫,身在醫院的她卻倍感寒冷,「子宮內膜惡性腫瘤」八個大字,如一隻無形大手將她拉入黑暗深淵。女兒剛工作還沒結婚,兒子還小還沒高考,難道真的要拋下他們嗎?
  • 聽說絕經前後月經亂很正常?!高度警惕「子宮內膜癌」!
    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動」。旨在倡導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打造健康支持性環境,提高全社會癌症防治意識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帶來的社會危害,切實降低癌症疾病負擔。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於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
  • 絕經後不規律出血 當心子宮內膜癌
    □記者 李曉龍  絕經後突然出血要警惕  針對劉女士的情況,北京婦產醫院副院長王建東表示,女性子宮內膜癌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特別是絕經期前後的女性,常表現為已經絕經,卻突然發現有出血狀況。像劉女士這種出血,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子宮內膜癌。  如果劉女士同時還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那麼得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更高。
  • 美女容易患乳腺癌、子宮內膜癌……
    雌激素分泌高的人,多是美女→雌激素高誘髮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美女容易患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聽上去還真是那麼回事,這是真的嗎?  內膜增厚到一定程度時,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內膜會定期脫落,就形成了月經,而這一過程其實是對子宮內膜的保護。    同樣,雌激素水平增高的過程,會刺激乳腺導管擴張,上皮增生、水腫,血管增多,月經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乳腺趨勢於小而軟。
  • 非經期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如何檢查
    非經期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如何檢查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47歲的梁姨月經一向比較規律,但最近開始出現了月經紊亂。一開始她以為只是更年期內分泌失調所致,後來到醫院檢查,宮腔鏡下可見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增粗,取異常病灶進行活檢,結果出來後,梁女士十分震驚:月經紊亂竟是子宮內膜癌惹的禍!
  • 提醒:預防子宮內膜癌的4個正確方式,你做對了嗎?
    核心提示:癌症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對女性來講,常見的癌症有肝癌、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宮頸癌等。子宮內膜癌是繼宮頸癌之後的第二大常見女性癌症。女性一般會在50歲左右絕經,絕經後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漸衰竭,這期間是女性防範子宮內膜癌的重要時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因此,女性們要了解清楚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有哪些,才能及時自我診斷並採取相應措施,同時,也要知道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 絕經2年月經復返 防子宮內膜癌
    絕經2年月經復返 防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的治療原則,應根據臨床分期、癌細胞的分化程度,患者周身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決定。因為內膜癌絕大多數為腺癌,對放射治療不敏感,故治療以手術為主,其他尚有放療、化療及其他藥物等綜合治療。
  • 月經紊亂、閉經、陰道出血……30歲剛出頭她不幸患上子宮內膜癌
    32歲女生莉莉(化名),正值人生的青春年華,卻不幸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她14歲初潮後就開始月經不規律,16歲閉經至25歲,4年前陰道不規則出血,其間間斷治療,直到被診斷為惡性婦科腫瘤。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沈楊教授提醒說,年輕的女性也要警惕子宮內膜癌,特別要當心長期不規範治療延誤病情。來自蘇北農村的莉莉今年32歲,未婚未育,168的身高,體重有70多公斤。她自14歲初潮後月經就不太規律,量很少,顏色暗紅。16歲後出現閉經,9年「大姨媽」都不曾光顧。月經紊亂的這些年,莉莉也到醫院就診,口服孕激素、雌激素治療。
  • 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據統計,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逐年升高,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大多數的子宮內膜癌發生於圍絕經期及絕經期女性。所以預防子宮內膜癌尤其重要。那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首先要了解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