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周期紊亂,竟是「子宮內膜癌」作祟 !

2020-12-20 騰訊網

對於50歲的尹女士(化名)來說,今年的7月與往年有點不一樣,明明驕陽似火熱辣高溫,身在醫院的她卻倍感寒冷,「子宮內膜惡性腫瘤」八個大字,如一隻無形大手將她拉入黑暗深淵。女兒剛工作還沒結婚,兒子還小還沒高考,難道真的要拋下他們嗎?

「癌症」兩個大字,對於很多人來說,就如同生命盡頭的判決書,仿佛從宣布這一刻開始,生命就要急轉直下,扭向消極黑暗的一頭,尹女士也不例外。

去年尹女士就開始出現月經周期紊亂的情況,直到今年6月中旬才在湖南老家的婦幼保健院就診,進行分段診刮和宮頸活檢術後,顯示子宮內膜有癌變。為了進一步明確病情和後續治療,尹女士在朋友的推薦下慕名來到祈福醫院,婦科曹培勇主任親自接診。經過詳細檢查後,曹主任建議她儘快入院進行手術治療。

尹女士的求生意志很強,也積極配合治療,但面對的畢竟是惡性腫瘤,她顯得非常焦慮。「我們老家有個親戚就是這個病去世的,她在老家的醫院做了手術和化療,最後只撐了3個月,人就沒有了,剩下了丈夫和孩子。」

婦科曹主任得知尹女士的想法後,特意找她談話開導。曹主任指出,目前尹女士的腫瘤分期屬於早期,不僅可以進行微創手術治療減輕痛苦,後續也無需放化療,只需要每年回來定期檢查即可,而且目前這類型的手術成功率高。

高彬護士長也常常帶著護士陪她聊天,疏導她的不良情緒。得知尹女士最在意兩個子女,就常常鼓勵她勇敢跨過這一關,才能有機會參與孩子未來人生的重要時刻。

家人也十分支持、細心照料,漸漸尹女士有了手術的信心,並表示:「為了我兩個孩子,我一定要繼續活下去!」

解決了尹女士的心理難題,婦科醫護團隊還貼心為患者的醫療費用「減負」。尹女士來自於湖南,兩夫妻都在廣州打工,供養一對兒女上學和開銷已經佔了他們收入的大半,異地醫保報銷之後的自付款項對這個小家庭來說是「不能承受之重」,雖然家屬表示只要治好疾病,手術治療費用無論如何都會湊齊,但尹女士還是害怕自己拖累了這個家庭,情緒非常焦躁。

曹主任知曉後,表示會在保證最佳療效的基礎上,儘量為尹女士家庭節省減免各項費用,慢慢打開患者的心結。

在與患者和家屬充分溝通後,曹主任決定為尹女士進行腹腔鏡下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盆腹腔淋巴結清掃。

完善了相關檢查,做足了充分的手術準備,曹主任帶領的婦科團隊便為尹女士安排手術,因為淋巴結貼近腹主動脈及盆腔雙側髂血管這樣的大血管,惡性腫瘤需要清掃的範圍廣,既要徹底清掃淋巴結又不能傷及周圍器官和血管,十分考驗主刀醫生細心和技術熟練的程度。婦科團隊在曹培勇主任的帶領下,也在術前與麻醉手術室進行了充分溝通,經過2個多小時順利完成手術。

術後尹女士病情穩定,生命體徵平穩,家屬和患者都對手術非常滿意。在一次術後查房中,尹女士緊緊地握住曹主任的手連聲道謝:「曹醫生,真的謝謝您!您不僅救了我的命,也為我們整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曹培勇主任提醒大家,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於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發病原因迄今尚不明確,極早期患者可無明顯症狀,僅在普查或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目前發病率逐年升高,僅次於宮頸癌。

子宮內膜癌有以下徵兆,

出現相應症狀應立即就醫。

出血: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症狀,常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年輕女性或圍絕經期婦女常誤認為是月經不調而被忽視。

陰道排液:早期可表現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帶,如果合併感染或癌灶壞死,可有膿性分泌物伴有異味。

疼痛:癌灶和其引發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宮收縮,引起陣發性下腹痛,嚴重時會出現下腹痛伴發熱,疼痛伴腰骶痛或向同側下肢放射。

腹部包塊:早期內膜癌一般不能觸及腹部包塊。如內膜癌合併較大子宮肌瘤,或晚期發生宮腔積膿、轉移到盆腹腔形成巨大包塊(如卵巢轉移時)時可能在腹部觸及包塊,一般為實性,活動度欠佳,有時觸痛。

相關焦點

  • 月經紊亂,絕經後下身出血,警惕子宮內膜癌
    沒有懷孕的時候,子宮內膜會每個月脫落一次形成出血,就是來月經。月經受卵巢雌激素、孕激素控制。卵巢年輕功能好每月排卵,女人每月就來一次月經。如果卵巢衰老退休了,子宮內膜也該休息了絕經了。子宮內膜癌是發生在子宮內膜上的惡性腫瘤,由子宮內膜異常的、不受控制地增生引起。哪些人容易得子宮內膜癌呢?
  • 更年期月經不調,為何變成了子宮內膜癌?
    更年期月經不調,為何變成了子宮內膜癌?      一、子宮內膜癌有哪些表現?      1、約90%的患者出現陰道流血或陰道排液表現,主要為絕經後陰道流血,量一般不多。未絕經的女性可表現為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      2、陰道排液多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分泌物,合併感染則有膿血性排液,惡臭。
  • 非經期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如何檢查
    非經期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如何檢查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47歲的梁姨月經一向比較規律,但最近開始出現了月經紊亂。一開始她以為只是更年期內分泌失調所致,後來到醫院檢查,宮腔鏡下可見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增粗,取異常病灶進行活檢,結果出來後,梁女士十分震驚:月經紊亂竟是子宮內膜癌惹的禍!
  • 月經失調離子宮內膜癌到底有多遠?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三大癌之一,其他兩大癌指宮頸癌和卵巢癌。隨著生活方式的西化,內膜癌的發病率逐漸增高。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裡,內膜癌已經躍居三大癌的首位。   通常,中老年人是發病的主力,但是年輕人得內膜癌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 月經不正常,多留意陰道分泌物!若出現4個徵兆,暗示子宮內膜癌
    ,選擇自行服用避孕藥改善不適症狀;也有人選擇順其自然,對經期紊亂的問題不理不睬,甚至有人覺得不來月經不會受到痛經的痛苦了,反而會感到高興。然而女性經期長期紊亂,提前或者推後,也許是提示生理健康出現了問題,嚴重可能與子宮內膜癌有關。如月經周期持續超過35天,或於更年期後異常出血,應該儘早求醫找出病因。 一般來說,正常女性的月經周期是21-30天左右,超過35天便屬於異常,而每隔三個月才來經一次則為俗稱的季經(四季經),部分女士甚至可能相隔長達半年甚至更久才來經一次。
  • 月經紊亂、閉經、陰道出血……30歲剛出頭她不幸患上子宮內膜癌
    32歲女生莉莉(化名),正值人生的青春年華,卻不幸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她14歲初潮後就開始月經不規律,16歲閉經至25歲,4年前陰道不規則出血,其間間斷治療,直到被診斷為惡性婦科腫瘤。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婦產科沈楊教授提醒說,年輕的女性也要警惕子宮內膜癌,特別要當心長期不規範治療延誤病情。來自蘇北農村的莉莉今年32歲,未婚未育,168的身高,體重有70多公斤。她自14歲初潮後月經就不太規律,量很少,顏色暗紅。16歲後出現閉經,9年「大姨媽」都不曾光顧。月經紊亂的這些年,莉莉也到醫院就診,口服孕激素、雌激素治療。
  • 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據統計,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逐年升高,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大多數的子宮內膜癌發生於圍絕經期及絕經期女性。所以預防子宮內膜癌尤其重要。那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首先要了解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有哪些。
  • 女人們避之不及的子宮內膜癌,你需要知道這些!
    而提及子宮內膜癌,更是讓每個女人都瑟瑟發抖。 子宮內膜癌分為雌激素依賴型和非雌激素依賴型兩種。 大部分子宮內膜癌屬於雌激素依賴型。雌激素依賴型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無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續刺激直接相關。也就是,沒有生育史的女性更易患子宮內膜癌,因為缺乏孕激素對抗,子宮內膜長期處於過度增生的狀態,進一步發展就會引發子宮內膜癌。
  • 月經不盡天又悶熱 冰城一醫院1個月查出3例子宮內膜癌
    生活報7月26日訊 天氣悶熱,再加上月經淋漓不盡,對女性朋友來說無疑是超級難耐,這也讓原來一拖再拖的女性患者「被迫」求醫治療。在省生殖保健服務中心附屬醫院,僅 1個月內就查出3 例子宮內膜癌。她們共同的特點是50歲左右,月經持續數月,最近天熱才來就醫。
  • 子宮內膜癌的出血特點 預防子宮內膜癌方法
    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重度在組織形態上,有時很難與分化良好的腺癌鑑別。通常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病理上可表現為灶性,有壓扁的正常上皮,細胞分化較好,或可見鱗狀上皮化生,肥漿染荷花色,無壞死浸潤等表現。3、功用失調性子宮出血更年期常發作月經紊亂。特別子宮出血較頻發者,不管子宮巨細是否正常,必需首要做診刮,清晰性質後再進行醫治。子宮內膜癌可要生在生養期甚至生養早期婦女。
  • 子宮內膜癌成「婦科第一癌」
    人們的思想中認為,聽到癌這個字的時候覺得很可怕,據報導,子宮內膜癌目前在北京市的發病率已經超過宮頸癌,成為婦科第一大癌。在發達國家,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也居婦科惡性腫瘤的第一位。醫生表示,子宮內膜癌發病率的上升與老齡化、生活習慣改變、肥胖等有關。警惕肥胖!
  • 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
    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 1、生殖內分泌失調性疾病:如多囊卵巢症候群者,伴有無排卵或黃體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宮出血、長期月經紊亂,子宮內膜缺少周期性改變,使子宮內膜持續受雌激素刺激,無孕酮對抗或孕酮不足,而長期處於增生狀態。
  • 月經紊亂,可能是子宮內膜增生導致,儘早預防,可能發展成癌症
    導語:子宮內膜增生會引起一系列的症狀,月經不調就是最典型的症狀,還有一種現象就是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稀少或閉經一段時間後會有大量陰道長期出血,會出現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滴水不止,也可能出現內分泌異常,導致長期無排卵,導致生育力下降,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就要小心了。
  • 絕經後又來「月經」?竟是癌症在作祟!
    中國婦女平均絕經年齡為49.4歲,女性最後一次月經後,再無月經來潮被稱為絕經,絕經後出血是老年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表現之一。 絕經後又來「月經」,檢查發現竟是得了癌症 10月下旬,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收治了兩位絕經後出血的患者。已絕經數年,為啥又來「月經」?檢查後,57歲的王女士被診斷為「宮頸癌」,86歲的李奶奶則被診斷為「子宮內膜癌」。
  • 女教師月經超量5年沒在意 拖成子宮內膜癌晚期
    本報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馬遙遙)45歲的女教師月經超量5年不重視,以為是更年期的正常反應。近日,她因為下腹劇痛、大量陰道出血到醫院急診,沒想到竟查出子宮內膜癌晚期。  家住漢口後湖的林女士是一位初中語文老師,40歲那年,她發現自己的月經量突然增大了。
  • 月經周期不穩定怎麼回事?醫生:這些因素會導致月經周期紊亂
    醫生:這些因素會導致月經周期紊亂1.精神壓力大首先如果女性面臨的生活和工作壓力特別大的話,就會導致月經紊亂。現在的女性也可以撐起半邊天了,面臨工作也會有巨大的壓力。如果這時沒有及時地進行調節,及時地釋放焦慮抑鬱的情緒,時間長了壓力就會影響到女性的內分泌環境,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影響體內的激素分泌,進而就會導致月經周期出現紊亂。精神壓力過大造成的月經不穩定,也需要引起重視,經過合理的情緒調節,以及壓力的排洩,當身體內分泌恢復正常後,月經周紊亂的情況就會慢慢好轉。
  • 子宮內膜癌能活多久 子宮內膜癌注意的飲食
    子宮內膜癌是怎麼引起的?由於很多的女性朋友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在夫妻生活或者是平時的生活中不注意一些問題,導致子宮內膜癌有機可乘。那么子宮內膜癌能活多久?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子宮內膜癌能活多久子宮內膜癌醫治從原則上講。只需患者身體狀況能夠耐受,就應該在第一時間接受手術醫治。
  • 中年女經期異常一年多延誤治療,竟被查出子宮內膜癌
    近段時間,劉女士不論怎麼吃藥也止不住血了,又因疫情影響害怕去醫院而一拖再拖,等到她去醫院就診時,竟已「拖」成了子宮內膜癌。5月5日記者得知,劉女士已接受了腹腔鏡子宮內膜癌微創手術,目前恢復良好。專家在為劉女士做手術去年年初,劉女士因經期紊亂、量多到醫院就診,經B超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增厚。
  • 子宮內膜癌如何鑑別和診斷
    子宮內膜癌可與異常子宮出血、老年性陰道炎、子宮內膜息肉或黏膜下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子宮肉瘤及輸卵管癌等疾病有相似之處。醫生需從多個方面通過詳細檢查進行判斷,避免與其他疾病混淆,以至延誤診斷。
  • 更年期月經紊亂 原來腹藏8斤重子宮肌瘤
    商報訊(記者 李楊慈) 月經周期紊亂、「大姨媽」明顯增多,誤以為是更年期絕經徵兆沒當回事,結果一人查出子宮肌瘤,大如柚子,足有8斤重,一人就醫時已是腫瘤晚期,最終兩名患者都手術切除了子宮。對此,醫生提醒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對月經紊亂、周期改變等婦科問題需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