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泡巖茶時,產生的泡沫多少,是鑑別茶葉品質的因素麼?

2020-12-22 小周同學茶葉

衝泡巖茶時,產生的泡沫是鑑別茶葉好壞的標準之一麼?#武夷巖茶#

好巖茶是什麼標準?

從審評的角度來看:

主要有三個角度 香氣、滋味、底香(幹看茶葉就不說了,佔比分

太低)

小周同學茶廠

從香氣的角度來說:

香氣細膩且長.,水中帶香。葉底的香氣與蓋香、水香一致

從品飲的角度來說:

茶葉帶有香、清、甘、活等特點,你喝著舒服,就是好茶

從平常的品飲角度來說:

「喝起來舒服的,是好巖茶。」

「喝起來香氣滋味很有特點的,是好巖茶。」

「茶湯醇厚、甘甜是好巖茶。」

「有香清甘活品質」,是好巖茶。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茶友們當中忽然傳出品巖茶,要看它的茶湯裡泡沫多少而定,泡沫多即為上品的論調,果真這樣嗎?

這種謠言傳得久了,估計上當的人還真不少,巖茶的4字鑑別法生生被改成了5字了。那麼這泡沫之說由何而來呢?據傳言者稱,泡沫多,證明茶葉發酵得徹底,因此足以判定茶之優劣

小周同學

有人在網上定義,泡沫多是好巖茶的標準之一

咱來說說泡沫是如何產生的:

茶葉起泡的關鍵物質就是:茶皂素

皂素:味苦而辛辣,能起泡

總的來說茶皂素含量高的茶葉都有這幾個特點:泡泡多、帶點「辛辣感

茶皂素普遍含於各種類的茶葉之中,但每一種茶葉內部所含茶皂素的數量卻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各種茶葉可能產生泡沫的多少並不相同。同時茶皂素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也決定了泡沫量的多少。

小周同學茶廠

茶皂素並不是越多越好,茶皂素味苦而辛辣,含量過高,茶的苦感越明顯,巖茶中肉桂以辛辣著稱,但它伴隨的苦感也越明顯

巖茶中每個品種所體現的口感滋味不同,內含物的最佳比例也不同

並不是一種物質的含量越高茶的品質越好,好茶需要茶葉內含物相互協調。

真正判斷巖茶的方法,還是要看四個字——香清甘活。

小周同學茶廠

如何判定茶葉中茶皂素含量高呢?

一個是泡沫多!

泡茶的手法能產生過多的假泡沫

比如:懸壺高衝,故意使茶產生過多的泡沫,但這些泡沫很快就會消失,並不會長久的存在(喜歡和巖茶的朋友可以試試,真實的泡沫是不會很容易消失,會長久存在的)

一個是茶滋味略帶點辛辣感(辛辣感並不是肉桂的專屬)

茶皂素普遍存在於茶葉當中

只要是款茶,都有機會產生泡沫,只是數量多與少的差別罷了。簡單根據泡沫多少判斷品質,有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嫌疑。

真實、不作假一個純粹的制茶人:小周同學

製作武夷巖茶

歡迎關注小周同學茶葉

相關焦點

  • 如何鑑別茶葉品質好壞?
    並非所有的茶葉都是新茶比陳茶好,有的茶葉品種適當貯存一段時間,反而會更好些。但是一定要存放得當,這樣不僅不會變質,還能提高茶葉品質。這是因為這些茶葉在貯存過程中主要形成了兩種氣味,一種是茶葉放置時形成的陳氣,二是由少量黴菌產生的黴氣,兩種味道綜合在一起會形成新的香氣。
  • 首次披露,綠茶、紅茶、白茶、巖茶,它們一次究竟能衝泡幾次?
    一款紅茶具體能泡幾次,也得看具體的品質和方法。有人說,她買的工夫紅茶,在家裡每次用瓷壺泡,一般在五、六衝。然後隔了一段時間,看了我們的泡茶方法介紹用。換成了用蓋碗快出水的衝泡方式,結果發現同樣的一罐茶,能多泡上三、四次。看來,泡茶方法對茶葉的耐泡次數,確實直接掛鈎。
  • 瞠目結舌,紅茶酸,巖茶濃,白茶苦,用85℃水溫衝泡就能解決?
    反問他,「你放了多少茶?茶水比例合適嗎?多久出湯?」他答不上來。思考了一會兒之後,朋友繼續說道:「我上次問了賣茶葉的老闆,他說紅茶必須用85度的開水,溫度高了,苦味和酸味就會出來。」不僅如此,絕大部分茶葉中出現酸味,都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紅茶的品類有很多,不論是是全芽頭製成的金駿眉,還是紅茶鼻祖正山小種。自己泡茶時的水溫,皆為沸水。好茶不怕沸水燙,這是茶圈中眾所周知的一句話。
  • 巖茶水仙多少錢一斤?下面詳細說說
    巖茶水仙是武夷山巖茶的一類,它是一類沒有歷經完全發酵的茶葉,其製作工藝與鐵觀音類似,但這種茶葉茶湯滋味醇厚,茶味誘人,人們衝泡巖茶水仙之後能吸收充足營養,營養價值特別的高,那作為顧客大伙兒曉得巖茶水仙多少錢一斤嗎?接下來華祥苑茗茶小編詳細說說。
  • 中國十大名茶之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是具有巖韻品質特徵的烏龍茶,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最著名的武夷巖茶是大紅袍茶。
  • 什麼茶具被用來衝泡巖茶肉桂?
    武夷巖茶肉桂,又名玉桂,是武夷著名的系列之一,可以稱之為巖茶在驕傲的兒子,享受成千上萬的榮耀。除了巖茶的味道,它還因其強烈而持久的香氣而受到人們的歡迎。什麼茶具被用來衝泡巖茶肉桂?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
    有人說,用太高的水溫衝泡紅茶,內含物質容易過量析出,導致滋味苦澀。紅茶屬於全發酵茶,在加工過程中,茶葉內部的茶多酚大量減少,產生了一些新的成分和香氣物質。因此,只要在正確的衝泡方式下,紅茶並不會被泡出苦澀味。
  • 學會這四招,輕鬆鑑別白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巖茶的品質優劣
    像是分布廣泛的綠茶,扁平形的茶葉以西湖龍井、安吉白茶出名。呈現螺形捲曲狀的是碧螺春。還有長片形的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等。而制茶時加入揉捻及其他特定工序的武夷巖茶、桐木紅茶等,以條索狀為主。傳統工藝加工的白茶,不殺青,不揉捻,主要制茶工序在於萎凋、乾燥,制出來的茶葉成品條形天然。
  • 衝泡紅茶衝出「泡沫」是因為茶葉髒嗎?這樣的紅茶到底正不正常?
    而且在後來的宋朝期間的鬥茶活動上,把茶湯中的茶沫當成一種評比標準,當時就以茶沫在杯壁中存在的時間越長,顏色越白越好,所以衝泡紅茶的時候出現了「泡沫」是正常的。那麼,泡沫引起的原因有哪些呢?其實,衝泡紅茶時出現泡沫的原因有很多,再加上茶種不同或者是加工工藝不同,所以原因也不同,不過據調查研究發現,衝泡紅茶出現茶沫的原因,業界已比較認可有三點。
  • 衝泡綠茶、紅茶、普洱茶、巖茶、白茶時,它們的茶水比例如何控制
    衝泡,是我們選一款茶葉的重要憑據,泡過之後,香氣、滋味才會顯露,此刻我們才知道茶的品質特徵。不衝泡,無好茶。那麼綠茶,紅茶,烏龍茶的茶水比例是多少比較好。竊以為,白瓷蓋碗,更像是照妖鏡,茶的品質好壞如何,難逃蓋碗的檢驗。當然,對於劣跡斑斑的茶而言,蓋碗是一種可怕的存在,無所遁形。可對於品質好的茶類,蓋碗衝泡,是錦上添花。而蓋碗的這一特殊屬性,與其製作工藝,密不可分。
  • 細說大紅袍、水仙、肉桂,巖茶第幾泡最好喝?
    這句俗語翻譯簡單通俗一些便是:第一道茶叫洗茶(醒茶),喚醒茶葉以利於衝泡;第二道茶,可以說是剛剛把茶葉的成分浸泡出來,所以叫二道茶;而第三第四道茶茶葉所有的營養成分全部浸泡出來,因此稱之為精華。那麼,巖茶在衝泡的時候真的遵循這個規律嗎?答案是:大部分巖茶,都適用於此規律。
  • 簡單零失敗,掌握出水時間,巖茶、白茶、紅茶、綠茶都能輕鬆衝泡
    茶葉種類有很多,紅茶、巖茶、白茶、綠茶等等。每一類,都是不少人的心頭好,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陪伴。前幾天,茶農寄來了不少小品種巖茶,準備試喝。於是,便約上了好幾位朋友一同品鑑。試茶時,選的是間較小的茶室,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捕捉茶葉香氣。拿出剪刀,剪開泡袋,將茶葉倒入已經燙好的蓋碗中。
  • 學會這招,紅茶、白茶、巖茶輕鬆衝泡
    耐泡與否還是得看茶葉的內含物質是否豐富。內含物質豐富的茶葉,在每次衝泡的時候,滋味物質都可以均勻地釋放在湯水中,營造美妙的湯感。反之,若是內含物質貧瘠的茶,在衝泡幾次後,就會沒什麼滋味了。在相同的情況下,若是用100-110毫升的蓋碗衝泡5克幹茶,這樣的一泡茶,使用快出水的方式,基本上都可以泡十二、三衝左右。還有茶與水接觸的時間,也會對茶葉的耐泡度有所影響。在衝泡的過程中,要是沒有快出水,茶葉與水長時間的接觸,也會導致茶葉變得不耐泡。
  • 沸水是「照妖鏡」,綠茶、紅茶、白茶、巖茶品質好不好,一泡便知
    發酵是形成紅茶品質的關鍵。經過揉捻和發酵後,茶葉內部的多酚類物質轉化為茶黃素、茶紅素等物質,形成紅茶湯色橙黃橙紅「暖色系」基礎,茶味醇厚飽滿等風味特徵。發酵適中,幹度達標,沒有受潮,尚未變質的紅茶, 不會生成酸味物質。除非是在制茶過程中,茶葉內部的水分沒有及時烘乾,導致了內在茶味的不良發酵,產生出酸味。
  • 與傳統的茶葉衝泡相比,抹茶的衝泡:茶具簡單、衝泡便捷、口感好
    日本茶葉的分類日本茶葉的分類:未發酵類分為兩大類:然後再緩緩注入熱開水至六分滿,開始點茶,直至出現泡沫後,即可飲用了。日式薄茶的衝泡:預熱茶碗→投茶→直接點茶衝泡→品飲。點茶:再注入80℃的熱開水至六分滿,用茶筅刷至出現泡沫,再根據自己喜好,調入蜂蜜,攪拌均勻,就是一道清新的 「蜜香抹茶」 了。品質特徵:抹茶的清香清新伴著蜜香,口感飽滿細膩綿柔順滑。
  • 無論白茶、巖茶、普洱茶、紅茶、綠茶,喝茶時,你都稱茶了嗎?
    多了0.3克之後的巖茶,顯然會滋味會更加濃鬱些。這些濃鬱的滋味,在有的茶友口中,就變成了苦澀。有著苦澀味,滋味太濃的茶,反而不讓人喜歡。喝了這類茶後,茶友甚至還會給茶葉打上品質不好的標籤。你看,原本是好茶,結果因為投茶量太多,反而成了劣質茶,得不償失啊!
  • 各類茶葉衝泡的水溫是多少?原來泡茶這麼講究!
    在這些講究裡,似乎講究水溫都大家排在後面,其實衝泡茶葉,茶具倒還不是那麼緊要的,水溫的控制小約認為要僅次於講究茶類的後面。茶,大抵是分為六大類,因其發酵程度而分,每一大類都會有相應的代表性的茶,比如綠茶,我們都知道代表就是西湖的龍井,碧螺春等;再比如烏龍茶,代表就是鐵觀音或者巖茶一類。
  • 「中國十大名茶」之武夷巖茶的起源和品質特點
    武夷巖茶是指產於武夷山的烏龍茶。主要品種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種、大紅袍等,巖茶中以大紅袍、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等著名,其它品種還有瓜子金、金鑰匙、半天腰等品種。因產茶的地點不同,又分有正巖茶、半巖茶、洲茶。「正巖茶」指武夷巖中心地帶所產的茶葉,其品質優,香味醇厚,巖韻明顯。
  • 帶你了解最基本的巖茶知識
    所謂半巖茶,就是採至正巖景區周邊,生態環境類似正巖,比較好的生態環境下,採制的茶葉,它的品質稍微會比正巖差一些。洲茶,指的是產於平地跟沿溪兩岸。沙質土壤的茶園環境下生長的茶葉。巖茶的品質特點有兩個關鍵詞:蛤蟆背、巖韻武夷巖茶衝泡以後,葉底砂綠,上面會泛起蛙皮狀的小泡,且帶有沙粒狀的小白點,葉片並不光滑,反而看起來比較粗糙,形似蛤蟆的背部,因而得名。
  • 用開水衝茶時,第一杯常會有很多沫子,是怎麼回事?
    茶湯裡的泡沫,是不是茶葉品質有問題?不知道茶友有沒有注意到,當喝一杯茶時,你會發現一層「泡沫」漂浮在茶葉上,即使經過兩三次泡泡,也有殘留物。那你會做什麼?刮掉泡沫,還是繼續喝?茶葉泡沫1、泡沫多少與茶葉品質有關經常喝茶葉的一些朋友,發現茶葉中有很多氣泡,所以會擔心茶葉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