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夏民族的後裔,匈奴一族究竟是如何遷徙和變化的

2020-12-14 文史不假

在我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存在過許多的民族,而匈奴就是其中的一個。接下來,我們一同走近並了解匈奴。

中國的疆域廣闊,幾乎沒有真正的大一統時期,多呈現出南北分治的格局。中國的中南部地區基本以漢族為主,建立並維繫著兩千多年的農耕文明,而中國的北部卻基本上以遊牧文明為主。

今天,我們暫且不聊中南部的中原政權,重點關注北部的遊牧政權,關注曾經在北中國影響力巨大的匈奴。關於匈奴的起源存在不同的觀點和主張,筆者個人傾向於認同《史記》中的記載:

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伴隨著夏朝的滅亡,夏後履癸(桀)的一部分直系後裔逃往北方避難,在與當地的其他部族融合後,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匈奴。所以說,匈奴最早是由夏王族的後裔所建立,歸屬於華夏一脈絲毫沒有異議。

到了東周時期,匈奴內部發生了分裂,一部分向北繼續進行遊牧;而另一部分則向南擴張,在與秦國、晉國等中原諸侯國交戰後被吞併。據《左傳》記載:

僖公二十二年秋,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

近年來,隨著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境內發掘出了「陸渾貴族墓葬」,其中的銅鼎和編鐘等物,完全有別於同時期的中原文化。考古學家經過與春秋時期活躍於甘肅、青海一帶戎人的墓葬對比,發現相似點甚多,相當於為《左傳》的記載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證。

春秋時期北方盤踞的少數民族很多,比如戎、狄、鬼夷等,基本都屬於古匈奴族的近支。到了戰國時期,由於中原政權內亂,這些匈奴族及其分支開始南下,與秦國、趙國和燕國等北方諸侯國接壤。

不過,這些少數民族都比較落後,甚至還停留在原始的部落或者部落聯盟階段。為了生存,他們選擇與中原政權交好,甚至還主動同周穆王一起祭祀華夏民族的共祖黃帝,相當於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中原政權的影響,匈奴也開始迅速進化。在中原政權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同時,匈奴也開始由原始制向奴隸制轉變。

戰國末期,秦國的崛起和統一之勢已經非常明顯,加之匈奴內部的一系列天災和內亂,他們再一次被秦國重創,被迫退回到了漠北之地。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

頭曼不勝秦,北徙。十餘年而蒙恬死,諸侯叛秦,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渡河南。

從《史記》不難看出,直到劉邦、項羽進行楚漢爭霸時,匈奴在中原政權無暇北顧之時才敢於再次南侵。期間,匈奴內部迎來了最出色的英主冒頓單于,他率領匈奴實現了崛起。

匈奴向東擴張,消滅了東胡,佔據大興安嶺一帶的廣闊區域;向西擴張,驅逐了月氏國,順帶還徵服了樓蘭和烏孫等西域多國;向南擴張,吞併了白羊國,甚至還佔領了黃河流域的部分地區;向北擴張,抵達了貝加爾湖一帶,將北中國的疆域大幅延伸。至此,匈奴成為一個疆域廣闊和軍力強盛的奴隸制國家,也成為了中原政權最強大的隱患。

到了西漢初年,中原政權終於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再次實現了統一。不過,長期的戰亂已經使得中原國力凋敝,漢高祖劉邦舉全國之力發兵對付匈奴,結果卻遭遇了「白登之圍」。

從此,中原的西漢政權徹底改變了攻勢,轉而採取被動的守勢,標誌著匈奴進入到了全盛時期。而中原政權卻恰恰相反,劉邦之後國家陷入亂局,直到文帝登基才歸於平穩,匈奴趁機更是不斷南擴,甚至還逼近了西漢的國都長安。

這段時期匈奴豪橫的不得了,四處攻伐,戰無不克。但是,中原的西漢政權畢竟疆域廣大,畢竟生產力發達,經過幾代漢帝的勵精圖治,在漢武帝時期,漢朝的國力終於得到了復甦。

漢武帝時,以「馬邑之戰」為標誌,漢匈之間終於全面開戰了。匈奴的國力不濟,重新退回到了大漠一帶生存。

在內憂外患之下,匈奴圍繞單于的繼承問題,甚至還出現過「五大單于並立」的亂局。最後,發展成為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的兩強相爭,再一次導致了分裂。

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于戰敗,只得向南歸附了漢朝,史稱為南匈奴。南匈奴投降漢朝後,北匈奴只得西遷,在打敗大宛等國後,發展成為了西域地區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6年,漢元帝派遣西域都護府甘延壽和陳湯出使西域,希望尋機解除北匈奴的威脅,徹底貫通絲綢之路。最後,陳湯不辱使命,一舉擊敗了北匈奴並且還砍下郅支單于的頭顱。據《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記載: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在經歷了王莽篡權的亂局,西漢滅亡,東漢建立。匈奴中的反漢勢力又一次抬頭,終於遭至了東漢的遠徵,被趕到了阿爾泰山一帶,最後退出了蒙古高原。至此,東漢對北匈奴的戰爭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北匈奴大部分被融入了漢族,少部分則完全脫離了北中國。據《後漢書》記載:

匈奴不知所蹤。

北匈奴進入到中亞地區,開始在此定居。而生性野蠻的匈奴人,竟在中亞開始生根發芽,進而又開始了疆域的擴張。據《北史》記載:

匈奴殺其王而有其國,至王忽倪,已三世矣。

強大後的北匈奴,不敢再次進入北中國,反而開始大範圍西侵,不僅打亂了亞洲的秩序,就連歐洲也深受其苦。匈奴人一路搶掠,其中一支渡過多瑙河後開始襲擾哥特人和羅馬人,而另一支則開始進攻美索不達米亞,侵佔了南俄羅斯草原。

大單于阿提拉獨自掌權後,開始向北歐和東歐發起了大規模的侵略戰爭,不僅有大量的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投降,就連當地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也被趕到了大不列顛島。

阿提拉死後,他的兒子們開始爭奪大單于之位,產生了激烈的內訌。終於,被匈奴長期壓迫的其他國家和民族紛紛反抗,匈奴國很快就分崩離析,逐漸被當地民族所同化融合。

北匈奴之後,當年分裂出來的南匈奴繼續臣服於漢朝。到了三國時期,曹魏對南匈奴實行了分化管理,將南匈奴劃分為五部。

西晉八王之亂後,南匈奴五部的都督劉淵起兵反叛,佔領了北方黃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還在中原地區建立了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匈奴漢國,之後更名為趙國,也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前趙。到了南北朝時期,南匈奴建立的政權終於被北魏所消滅,完全融入了漢族。

直到今天,雖然匈奴族已經不復存在,但他們的後裔卻還有很多,除了中國以外,土耳其、匈牙利、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都有匈奴的大量後裔。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兇悍的匈奴,如今他們還有後裔嗎?學者給出的回答讓人意外
    匈奴的後裔是如今哪一個民族?很多喜歡歷史的愛好者都對古代的匈奴這個民族十分好奇,他們會問匈奴遷徙之後化為了哪個民族?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我們可以確定後來歐洲的匈人基本上就是西遷的北匈奴的後裔,或者說他們在遷徙的過程中也融合了其他的民族,從而產生了歐洲匈人的後裔。但是如果你問現代的民族哪一個是匈奴人的後裔?
  • 匈奴後裔大概分成有多少個民族?都有著怎樣的歷史?
    作為從先秦時代冒頓單于擊敗東胡開始算起,到五胡十六國時期赫連夏的國君赫連昌被北魏俘虜跨度長達六七百年。在這中間匈奴與其他民族融合繁衍,能人輩出。這還不算到歐洲抽打羅馬帝國和蠻族的上帝之鞭阿提拉等西遷的匈奴人。接下來我們就匈奴後裔的流向做一下淺顯的梳理。匈奴在史書的起源:從周朝開始我國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敵人稱為戎狄。
  • 古之匈奴為何會消失,其後裔分布於什麼地方,現在是那些民族?
    匈奴強大於冒頓單于時期,其疆域鼎盛的時候,北鄰伏爾加河;西至中亞各國;南到漢朝的河朔地區;東邊包括遼東、朝鮮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帶。匈奴在秦朝的時候就開始經常襲擾中原,秦始皇曾派蒙恬在邊境屯兵,並修長城以拒匈奴之患。
  • 匈奴起源於哪裡?與大漢朝徵戰130餘年的匈奴,最後又去了哪裡?
    按照《史記》記載: 「匈奴,其共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緯。」 也就是說,匈奴與華夏同祖同源,匈奴人是由夏後履癸後裔發展而來。但就早期匈奴人語系和人種來看,一是匈奴人具有阿爾泰語系的明顯特徵,這種語系因中國、蒙古、俄羅斯邊境的阿爾泰山得名,那麼可見該種語系是本土衍生無疑,應與夏之後裔關係不大。
  • 歷史上令多個朝代頭疼的匈奴,到底是哪個民族?結果出人意料
    我國歷史上關於匈奴的記載有很多,但是到了近代,這個民族似乎是突然消失了一樣。我國的56個民族都能在歷史上追溯到,但就是沒有匈奴,匈奴這個民族到底去哪了呢?有人說歐洲匈人和中東匈人就是我國古代匈奴人的後裔。
  • 此民族是華夏後裔,有血緣關係,卻與我們中國相愛相殺800餘年!
    匈奴自古與我們有著很深的淵源,我們建造長城就是防禦匈奴,而我們與匈奴和親也是為了兩國的穩定。可以說在歷史上匈奴與我們的是存在一定聯繫的,即使最終匈奴的地位被突厥所取代,但他對我們的影響從未消失。而霍去病的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也成了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 匈牙利人為何曾認為自己是中國後裔,匈牙利祖先和匈奴有什麼關係
    公元453年阿提拉揮動「上帝之鞭」進攻東羅馬帝國時突然病逝,匈奴帝國隨即瓦解,匈奴人也隨即融入歐洲各民族之中。9世紀末,匈牙利人的祖先馬扎爾人從東方攻入西歐時,他們帶去的恐慌不亞於阿提拉當年的突然降臨。歐洲人紛紛祈禱:主啊,保佑我躲過匈奴人的弓箭。於是匈牙利人是匈奴人後裔說法從此傳開。
  • 威壓中原數百年,攪亂歐洲政局的的匈奴是何來歷?現在是什麼民族
    再說回北匈奴,奴蒲單于因漢朝庇護南匈奴的原因,對漢朝發起了數次大規模用兵。漢和帝永元三年,耿夔率領漢軍在阿爾泰大破北匈奴,蒲奴單于混戰後失蹤,北匈奴被迫西逃,從此書寫了一部四百年的遷徙史詩。現在哪個民族是匈奴後裔呢?
  • 古代的「匈奴」是如今的哪個民族?他們現在大都居住在什麼地方?
    從上面可以看出,匈奴在歷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你對匈奴傳說了解多少呢?現在,古匈奴是哪個民族?它們住在哪裡?事實上,要真正理解古代匈奴,還得從他們的起源和歸宿說起。提到匈奴,大家都會這麼想,匈奴是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他們的戰鬥力很強,曾經一度威脅著中原政權。
  • 匈奴:如今我還有後裔嗎?到了今天是哪個民族?
    匈奴人在遠古時期被中國史書稱為「葷粥」(xūn yù),因為越界搶劫被中原部落首領黃帝趕到了荒涼的草原,所以在商代又被稱為「鬼方」。後來,被西周史學家命名為「狁」(xiǎn yǔn)。之後,他們和氐羌一起被泛稱為「戎狄」。直到戰國時期,才有了令人恐怖的名稱——匈奴。匈奴到了今天是哪個民族?公元前53年,匈奴發生內亂,分解為南北匈奴,我們來看看分解後,南北匈奴的歸處。南匈奴歸附大漢,居住在河套地區,為大漢戍守邊境。
  • 匈牙利為何說自己是中國人後裔,匈奴人和他們到底有多大關係
    西方人的名字和咱們正好相反,名在前姓在後,然而在歐洲偏偏有這樣一個國家,他們的名字不僅和中國一樣,還一直堅信他們起源於中國。匈牙利人心中有著強烈的中國情節,他們認為自己是中國西北匈奴人的後裔。在歐洲學界支持這個觀點的專家竟然還不在少數,匈牙利人和匈奴人的源起甚至成了一個著名學術話題。匈奴是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起源於內蒙古陰山一帶,史書上稱其為「鬼方」。司馬遷說他們是夏朝遺民,也是炎黃子孫。戰國時代,中原還處於群雄割據時,匈奴人已經統一了內蒙古北方草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遊牧民族政權。匈奴勇士驍勇善戰,對中原王朝構成了極大威脅。
  • 古代匈奴為何會消失?其後裔分布於什麼地方,是現在哪些民族?
    小孩可以騎射的鳥和鼠,稍微長大可以射狐兔,成年的人可以披甲騎馬、拉硬弓。匈奴推崇弱肉強食,不尊老幼,死了之後母為妻,兄亡弟為妻。匈奴的勢力比冒頓單于強大得多,其疆域達到頂峰時,北鄰伏爾加河;西至中亞國家;南至漢朝的河朔地區;東至遼東、朝鮮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帶。
  • 古代匈奴、蒙古、回鶻和突厥四個民族的血緣關係如何?
    北亞草原各政權與聯盟的登場順序:1、匈奴。2、鮮卑。3、柔然。4、突厥。5、漠北回鶻、八部契丹。6、遼、九姓韃靼。7、金、蒙古高原諸部。8、蒙古。匈奴政權:提要:匈奴是東亞第一個馬背上的遊牧帝國(黃帝部族可能也是遊牧族群,但不一定是馬背部族)。匈奴被土耳其、蒙古追認為直系祖先。匈奴降服了東胡與大月氏及西域諸族。首領:冒頓單于及其後裔。種族:以東亞、北亞種族為主,兼有中亞種族。發源地:內蒙古陰山。
  • 如今是否還有後裔存在?
    歷史上的匈奴,曾是令無數王朝憎惡的民族,因為這個民族經常侵略中原王朝,燒殺搶掠。那麼匈奴這個民族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其實早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有透露,匈奴人是夏朝的一個分支,夏朝滅亡後便往北而逃,隨後又建起了一支遊牧勢力。 歷史上的匈奴有興盛有衰敗,這與中原王朝的發展有著很大的關係。
  • 時間久遠,又無確切的文字資料,為何司馬遷說匈奴是夏朝後裔
    夏朝的時候,這裡被夏朝王室的後代取代,也就是淳維,後來就發展成了匈奴。 司馬遷說匈奴是夏朝的後裔,但是並沒有說為什麼匈奴是夏朝後裔,也沒有說夏朝後裔是怎麼取代山戎、獫狁、葷粥這些民族,住到北疆的。其間經歷過哪些事情?北疆原來的居民山戎、獫狁、葷粥到哪裡去了?是被同化了,還是舉族搬遷了?
  • 講座︱劉衍鋼:歐洲的匈人與亞洲的匈奴可不是一種人
    匈人引發了歐洲族群多米諾骨牌式的遷徙,現代歐洲族群格局亦隨之定型。雖然匈人促進了歐洲族群格局的變化,但他們只是鬆散的僱傭兵,很快就消失了——從一開始他們也就「不在局中」。公正地講,阿蘭人的歷史影響都比匈人大得多——他們是這場民族大遷徙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居民主要就是哥特人和阿蘭人的後裔。
  • 上帝之鞭阿提拉率領的匈人,真的是被漢朝打敗西遷的匈奴後裔嗎?
    從此之後,北匈奴被迫離開了世代居住的漠北草原開始西遷。而眾所周知,遊牧民族沒有定居的概念,他們逐草而居,哪兒有利可圖,他們就會遷往哪裡,一生都處於遷移和遊牧的生活之中,因此,匈奴人完全有可能從此一路向西,並最終到達如今的歐洲地區。
  • 伊朗王子放棄繼承權移居甘肅,在中國開枝散葉,現有170萬後裔
    於是國王的王后和王子更不願回國爭奪王位,而是留在大明成了平民。於是蘇祿國王的後代就在中華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變成了實打實的中國人。 二、大漢立國遠人來歸 雖然我國每逢鼎盛時期,就有萬國來朝的現象,但最早大一統後,懷人歸遠還要說到漢朝時期。自秦始皇大一統後,中原地區統一度量衡,逐漸形成了華夏民族的雛形。
  • 匈奴、契丹究竟是不是外族,他們算不算中國人
    種族和民族的區別說一個人是什麼族,含義其實有兩點,一個是種族,另一個是民族。種族就是人種,以膚色、發色、相貌等遺傳特徵為判斷,簡單說就是血族。而民族則是以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為判斷,凡使用同一文化的都屬於同一民族。打個比方,比如說猶太人,它就不是種族概念,因為它啥人都有,只要信奉猶太教就算猶太人。
  • 好險:華夏民族歷史上的四次超級劫難
    華夏民族是有著數千年歷史文明的民族,在歲月的長河中,滄海桑田,歷盡磨難,但有幾次格外兇險。胡人很多在漢朝時期就遷入中原,但是中原王朝勢力強大之時不敢有異心,例如其中最強大的一支當屬趙漢政權的開國者劉淵,就是匈奴一族,只是因為其先祖和劉邦異姓結拜為兄弟,被劉邦賜姓為劉。但數百年來教化沒有降服胡族異心,他們只是暫時潛伏扮演戲精,趁此時中原王室實力空虛,紛紛露出本來面目起兵反叛,連晉朝皇帝晉懷帝也被劉淵繼位者劉聰所毒殺,將王室宗族士民屠戮近3萬人。王室尚且如此,中原華夏百姓更是慘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