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推薦:
語言學年報 • 期刊動態 | 《當代語言學》2019年發文情況分析
刊訊 |《當代語言學》2020年第1期
刊訊 | 《當代語言學》2020年第2期
317-334 離合詞與詞法句法的分工——再議「同源賓語說「 / 朱佳蕾 劉鳳樨
335-347 從分布式形態學看「炒飯」類雙音節名詞性片段的性質與生成 / 鄧盾
349-365 類型學視野下大理白語的連動結構 / 胡素華 李雪巧
366-380 「有」的個體/事件量化分野及其語義生成機制 / 滿海霞
381-394 存在句中及物動詞施事的隱現問題研究 / 崔璨;袁毓林
395-410 漢語運動事件詞化類型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 李天宇
411-427 普通話兒童顎裂術後基礎元音發音缺陷的類型 / 時秀娟
347 2020年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年會取消公告
380 第九批推薦使用的外語詞規範中文譯名發布 / 鍾雨
410 中國語言學書院2020年研修班暫不招生公告
452 第18屆中國當代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及「青年語言學家獎」評獎延期公告
428-452 國外傳信範疇研究的新進展及理論思考 / 樂耀
453-466 內嵌會話含義研究:現狀與評述 / 白麗榮 黃衍
提 要:潘海華、葉狂(2015)在詞彙主義的理論前提下,提出漢語離合詞實為不及物動詞帶同源賓語並經過音系刪略(PF-deletion)所形成的結構。該分析試圖解決離合詞分離時粘著語素直接入句給詞彙主義理論帶來的問題,也為離合詞研究帶來了全新的視角。但本文指出同源賓語說雖然堅持詞庫-句法應分清界限,實際上在離合同源結構的推衍過程中並未將詞彙主義貫徹到底,,PF-刪略詞內成分違反了詞彙完整性假說,離合詞拷貝的名物化也無法解釋離合詞內賓語的特性。除了句法推衍的問題之外,本文還指出,同源賓語假設的一個前提,即離合詞是不及物動詞,不符合離合詞表現出的句法分布:詞與典型的及物動詞加賓語的結構具有相同的句法分布,與不及物動詞表現不同。最後本文指出,離合詞中動賓的句法形態依存性以及語義不可分離性都不足以判定詞/短語。
關鍵詞:離合詞 粘著語素 同源賓語說 詞庫/句法分界 過度生成
從分布式形態學看「炒飯」類雙音節名詞性片段的性質與生成
提 要:本文採用"分布式形態學"關於構詞的理論假設和工具,探討現代漢語裡一類雙音節名詞性片段的性質和生成。這類片段定義為:前一個組成成分指稱某種行為動作,後一個組成成分指稱與前述行為動作相關的實體,片段整體指稱某類人或物,如"炒飯、學生"。本文認為這類片段是複合名詞(compound noun),其兩個組成成分都是沒有詞類的詞根(root),這兩個詞根進行合併得到一個複合詞根,複合詞根再與一個零形式的名詞類提供者(n)合併生成一個複合名詞。上述觀點不僅可以很好地描寫這類片段的性質與生成,還可以解釋與這類片段相關的一些事實,比如"炒飯"具有歧義的現象。文章還利用上述觀點簡要比較和分析了漢英兩種語言在這類片段上的差異。
關鍵詞:分布式形態學 結構歧義 複合名詞 漢英構詞差異
胡素華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院
李雪巧 雲南行政學院民族和文化教研部
提 要:本文在語言類型學的視野下,參照跨語言的比較概念,根據白語的語言特徵,重新檢視和界定白語連動結構範疇。我們認為典型的連動結構是同一施事者發出兩個或多個動作,幾個連用的動詞間無連接詞,其中各個動詞(以兩個動詞為主)來自開放成員、地位平等、動作具有時序性、後一個動作是前一個動作的目的或結果。論文對白語的連動結構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和描寫。從語義上看,大理白語的連動結構可以分為三種類型:(1)目的型連動結構:兩個或多個動詞共享或各有一個受事論元,V1為趨向動詞時可以帶一個處所論元;(2)工具論元型連動結構:1為使用工具的動詞,仍然可以單獨使用,與V2的語義關係有時序的先後性;(3)給予型連動結構:給予型連動結構中,V2為"給",V1為"給"的具體方式,二者連用表示給予。三種類型中連用的動詞共享受事論元是最典型的類型,其動詞間的關係緊密,結構特徵與SOV語序的藏緬語族語言相似,而與同為SVO語序的漢語卻差別較大;其他兩種非典型的弱連動結構的特徵則與漢語更為接近。本文將動結式、動趨式、能願動詞與實義動詞連用型排除在連動結構範疇之外。動結式的動詞組合項數量有限,不能像其他連動結構一樣可以擴容;動結式的第二個動詞一般為第一個動詞動作的結果,具有不及物性。故本文將這一類結構排除在連動結構範圍之外。論文還對白語連動結構中動詞的體、式、極值等重要的研究參項進行研究,並從語法化的視角來釐清連動結構與狀動結構、動補結構之間的關係。白語是藏緬語族語言中受漢語影響最大的語言,我們希望本文對探索發生學和語言接觸影響下的白語與藏緬語族、漢語的關係的研究有所裨益。
關鍵詞:白語 大理方言 連動結構 語言類型學 賓語
提 要:對本文分析「有"φψ」結構的量化及語義生成機制,認為表存在量化的「有」在邏輯上是一個顯性的存在量化算子,具有量化個體與量化事件兩種用法,二者被量化約束的變元分別來自於φ中的無定名詞和ψ所對應的事件類。受自身存在義的影響,「有」對其所約束成分具有存在的本體論承諾,量化域為φ時預設個體的存在,量化域為ψ時,預設事件的存在,表現為ψ滿足非終結性事件條件。兩種量化用法在語用上合而為一,均呈現「有(話題)(評論))」之三分結構,是對傳統量詞三分結構「量詞(量化域)(限定域)」的延伸。
關鍵詞:有 存在量化算子 個體量化 事件量化 本體論承諾
崔 璨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語言學系
袁毓林 北京大學中文系
提 要:本文對存在句及物動詞施事在句內和篇章上的表現進行考察,發現其施事表現出以下特點:在句中一般不出現;在篇章中一般不明確;在敘事上與主要場景事件不相關。文章認為,靜態存在句從句法和語義上共同保障了其對狀態呈現者的凸顯和對其他論旨角色的弱化,這使得存在句中及物動詞的施事表現出了上述特點;而這些特點體現了存在句"作格性"的觀察視角,即存在句抑制及物性角度所必需的"有動力的動作者"(也就是施事),更加強調"存在"這種現象本身。
關鍵詞:存在句 及物動詞 施事 語篇 作格性
提 要:本文在回顧認知類型學三個階段發展的基礎上,以史文磊(2014)為引探討漢語運動事件詞化類型研究的相關問題,包括路徑動詞的判定標準,漢語中的雙框架結構和綜合性動詞,連動式和動補式的異同,現代漢語中的連動結構和附加語結構,以及虛擬運動。本文認為,漢語路徑動詞應根Lin(2011)重新判定;綜合性動詞同時編碼方式信息和路徑信息,因此應區別於方式動詞和路徑動詞;連動式內部V1V2皆為可獨立使用的動詞,而動補式內部V2則語法化為不可獨立使用的補語;在運動事件編碼中,連動式體現了連動特徵,而動補式體現了附加語特徵;虛擬運動和具體運動在詞化類型有所不同,因而值得將其二者予以區分。本文所做出的討論有助於釐清漢語運動事件研究中的上述問題,並界定傳統漢語語言學中連動式和動補式的異同,從而為後續漢語認知類型學的考察奠定基礎。
關鍵詞:認知類型學 運動事件 路徑動詞 綜合性動詞 連動式 動補式
提 要:基於實證的新描寫主義的實驗方法,從聽感、聲學及生理(鼻化度)三個方面的實驗和細緻描寫得出普通話顎裂術後兒童的基礎元音發音偏誤類型:(1)鼻音化;(2)替換;(3)添加音素;(4)唇形有問題;(5)舌位有問題。這些偏誤都與顎裂兒童的生理缺陷有關。如/i/元音鼻化度較高,與生理機制和顎咽閉合不全都有關係,/i/元音可以作為檢測顎裂兒童鼻音異常及顎咽閉合是否完全的敏感音素,/a/元音一般不作為檢測的敏感元音。此外,顎裂兒童所發的前元音不夠前,後元音不夠後,與其舌頭習慣性後縮有關。病理語音研究者及言語康復治療師了解顎裂兒童的哪種類型的語音缺陷與哪種生理缺陷相關非常重要,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語音康復治療策略。在對顎裂語音評估時,主客觀的結合涉及到聽感、聲學及生理實驗,實驗表明三者有對應關係但並非一一對應。聽感實驗結果只是重要參考,在發音方面聲學實驗更精準,在鼻化方面,鼻化度參數更準確。文章運用的研究方法和具體實踐推進了病理語言學的發展,為顎裂語音矯治和康復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顎裂語音 元音 發音缺陷 新描寫主義
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理事會 2020年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年會組委會
提 要:2020年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年會(IACL-28)原定於5月15-1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召開,後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延期至8月21-23日。目前世界各地的疫情仍未得到全面控制,很多重要的國家和地區仍在繼續採取隔離措施,大幅減少了國際和國內航班,使大型國際會議的組織極為困難。鑑於這一情況,作為2020年年會主辦單位的浙江大學意識到本年度召開年會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向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建議取消2020年年會。
提 要:外語中文譯寫規範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委員會審議通過了第九批向社會推薦使用的外語詞規範中文譯名。推薦使用的規範譯名共17組,主要選取金融財經和信息技術領域中在大眾媒體上使用頻次較高的新詞語。如電子支付(EP)、區塊鏈(Blockchain)、物聯網(IOT)等。
提 要:由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原因, 為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原計劃於2020年夏季舉辦的中國語言學書院(Linguistics Institute of China, LINC)2020年研修班,經書院研究決定今年暫不招生。中國語言學書院旨在匯集海內外知名語言學學者,向有志於語言學研究的青年教師和研究生提供嚴謹、系統的現代語言學核心課程訓練,為中國現代語言學的發展培養優秀的教學和研究人才。書院對取消2020年研修班深表遺憾。
第18屆中國當代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及「青年語言學家獎」評獎延期公告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當代語言學》
提 要:由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原因,為切實保障廣大與會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經組委會討論決定,原定於2020年10月23日至25日在蘇州大學召開的第18屆中國當代語言學國際研討會延期召開,具體召開時間另行通知。按原計劃,大會將評選第三屆《當代語言學》"青年語言學家獎",由於疫情原因評獎活動也相應延期舉行。組委會對因會議延期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對學界同仁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樂耀 廈門大學中文系
提 要:本文主要從傳信範疇的分類維度、傳信範疇和認識情態範疇及意外範疇的關聯、傳信範疇的指示特性以及互動交際視角下的傳信研究等幾個重要方面介紹國外傳信範疇研究的新進展,並對該語言範疇的研究方法及相關問題進行了理論思考和反思 。
白麗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黃 衍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
提 要:近十多年間,內嵌會話含義,尤其是內嵌級差含義已引起語言哲學、語義學和語用學界激烈的辯論。本文對有關討論進行系統評述。我們首先梳理內嵌會話含義的有關概念,討論其分類和重要屬性。繼而剖析了用於研究內嵌會話含義的語用、語法和互補分析方法,指出了各個解決方案的優劣特點。最後,我們從語義整體論和語義組合論兩個層面對比了會話含義的整體觀和局部觀,揭示了內嵌會話含義的重要本質。
提 要:Simeon Floyd,Elisabeth Norcliffe,Lila San Roque主編論文集《親涉性》(Egophoricity)(1)2018年由John Benjamins出版社出版。全書共505頁,共15章,由14位學者撰寫,首次對"親涉性"這一尚未得到充分和系統研究的現象及其在語言中的範疇化展開全面討論。本文逐一介紹各章內容,並進行簡評。
《當代語言學》(季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刊物之一。它是由《國外語言學》易名而來,而《國外語言學》又是從《語言學資料》(系《中國語文》附屬刊物)和《語言學動態》發展而成。幾番易名反映了幾代學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個探索過程。
《當代語言學》有著優秀的學術傳統,已經成為反映中國理論語言學研究水準的學術旗幟和標杆。《當代語言學》秉持「中國立場、世界眼光」之原則,發表理論語言學研究和前沿探索的學術論文,為全球華人學者提供一個在理論和方法上推陳出新、交流切磋的平臺。 《當代語言學》根據國際學術期刊的慣例,採取匿名雙審制。本刊力克學派門第之偏見,對文章言之成理有論有據者做到中正篩選,擇優錄取。本刊聯繫方式
投稿方式 網上投稿:請登陸http://www.ddyyx.com/進行在線投稿,不用寄送列印稿。歡迎加入
「語言學考博交流群」
今日小編:璐 鳴
審 核:心得小蔓
"心得小助手"
微信:yuyanxuexi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