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嘴角白白的,家長仔細看是不是奶垢,醫生提醒:小心鵝口瘡

2020-12-18 快速問醫生

對於新手寶媽們來說,寶寶的一舉一動都會讓自己倍感緊張,特別是當出現不適症狀後,寶媽更是感覺手足無措。

有部分家長發現,寶寶的嘴角出現了一塊塊白色斑點,看起來像是奶水沒擦乾淨,又像是破皮了一般,但是經過擦拭後痕跡仍然存在,此時需要警惕「鵝口瘡」的出現。

鵝口瘡其實就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後的結果,這種黴菌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如若對寶寶使用的物品沒有做好清潔的話,比如:

未清潔後的奶瓶、奶嘴、餐具或玩具等,白色念珠菌就會附著在上面,然後經由口舌接觸進入體內,對於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寶寶而言,感染後就會出現「鵝口瘡」。

而且臨床認為,免疫力低下的寶寶,感染白色念珠菌的機率更高,免疫力低的強弱直接影響了鵝口瘡的發病機率,所以早產兒、使用呼吸器的嬰兒、患糖尿病的寶寶等,都是鵝口瘡的高危人群。

另外,若家長在孩子生病後,盲目給寶寶服用抗生素類藥物,也會造成嬰兒免疫力過低,從而誘發鵝口瘡。

另外,若孩子在出生後就伴隨鵝口瘡症狀,和母親自身有關係。女性在懷孕之前,陰道白色念珠菌帶菌率通常小於20%,懷孕後由於免疫力降低,帶菌率也會提升至30%以上。

若產婦陰道內有白色念珠菌,在寶寶通過時接觸到了這種黴菌,從而在產後7-10天左右,就會出現「鵝口瘡」!

鵝口瘡感染不僅會在寶寶口角處留下白色斑塊,同時還會蔓延舌頭、口腔和兩頰內側黏膜,一旦試圖摳出的話,還會造成點狀出血。

面對如此棘手的鵝口瘡,家長該如何做呢?

首先,輕微的鵝口瘡大多可以自行恢復至正常,不一定必須要治療。但是,如果寶寶感染的範圍較大,又或者是症狀比較嚴重的話,就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按照醫生的建議用藥治療。

一般情況下,對鵝口瘡的治療,都是在寶寶進食完畢後,使用乾淨無菌的紗布或棉棒,蘸取藥物塗抹在板塊上,連續擦拭一周左右,鵝口瘡就會逐漸緩解。同時,若是母乳餵養的媽媽,也應在乳頭周圍擦拭藥物,以免寶寶反覆發作。

需要注意的一點時,白色斑塊消失,並不代表患兒已經完全痊癒,必須按照醫生指導,完成一個療程。

除了可以使用正規抗黴菌的藥物以外,讓寶寶服用益生菌類藥物來抑制黴菌生長,降低鵝口瘡的復發機率。另外,對於嬰幼兒使用的餐具、奶瓶、玩具等都應做好清潔工作,避免黴菌反覆感染。

如果一切都做得非常妥當,但鵝口瘡仍然反覆發作,進一步帶寶寶檢查,看是否孩子體內存在免疫功能缺陷。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寶媽,患兒在出現鵝口瘡之後,往往因為嘴巴疼痛失去胃口或不願意吃飯,此時應注意避免給孩子吃過燙的食物或奶水,平時可利用一些水果泥、果汁等比較香甜的食物刺激寶寶食慾,當病情逐漸恢復後,寶寶的食慾也會恢復至正常。

相關焦點

  • 不是破皮也不是奶垢,寶寶嘴角白白的,小心鵝口瘡
    「奇怪,寶寶嘴角怎麼出現一塊塊白色斑點,是喝奶沒擦乾淨嗎?為什麼擦都擦不掉…該不會是火氣大破皮了?」許多家長一看到寶寶嘴巴出現白色斑點都會直覺認為是奶垢或破皮,但這通常是鵝口瘡的症狀。好發在1歲以下嬰兒身上的鵝口瘡到底是什麼病,又該如何預防呢?
  • 奶垢,鵝口瘡傻傻分不清楚,寶寶有鵝口瘡,媽媽護理有妙招
    作者:寶寶知道 母嬰用戶701516133鵝口瘡是寶寶一種常見的疾病,很多媽媽為這很是煩惱。奶垢和鵝口瘡就很類似,很多媽媽傻傻分不清楚。很多媽媽把鵝口瘡誤當成了奶垢,結果導致寶寶食欲不振,嚴重的蔓延全身,耽誤治療時機。
  • 鵝口瘡和奶垢如何區分,鵝口瘡應該怎樣護理?
    新生的寶寶抵抗力是比較差的,所以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因為他們的語言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他們就不能夠準確的將他們身體的狀況給我們表達出來,這時候就需要寶媽們仔細的觀察了,一旦粗心大意沒有注意,當寶寶出現了問題,就會有可能給寶寶帶來一些嚴重的影響!
  • 奶瓶消毒不徹底小心寶寶患上鵝口瘡
    隨後,閆女士帶女兒到河科大一附院兒科檢查,發現璐璐拒食的原因竟是「鵝口瘡」。    什麼引發鵝口瘡?    「寶寶不明原因地哭鬧、拒食時,檢查寶寶的口腔,往往可以發現舌頭或頰部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狀的斑片,醫學上稱為『鵝口瘡』,又叫雪口,多見於周歲內的嬰兒。」河科大一附院兒科主任醫師郭春燕說,鵝口瘡初起時常在舌面上出現白色斑膜,繼而蔓延到牙齦和頰外,發病處有斑片白膜。
  • 寶寶持續發熱卻被診斷為「鵝口瘡」病菌來自奶瓶?
    哎呀,寶寶嘴巴裡怎麼有一團白白的小東西?怪不得最近經常哭鬧,還不愛吃奶、吃輔食了。一名剛滿1周歲的寶寶突然持續發熱不退,口腔內慢慢出現乳白色的斑膜,並且寶寶食慾不佳,於是父母就把孩子帶去醫院。醫生經過詳細的檢查發現,孩子是患上了常見的「鵝口瘡」,「鵝口瘡」必須及時治療,嚴重的話有可能造成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父母聽到後非常驚訝,這麼小的孩子平時就只是吃奶啊,怎麼會突然引發口腔的疾病呢?醫生與家長詢問了很多細節,通常孩子患上「鵝口瘡」主要是感染了細菌的原因。家長說道,平時孩子也只是吃人奶,偶爾也只是吃下奶粉,難道人奶,奶粉也有細菌嗎?
  • 快看看寶寶嘴裡有沒有這種白點,小心是鵝口瘡
    但是,如果你發現寶寶嘴巴裡有白白的東西,比如舌頭、上顎、頰黏膜等處,有白色凝乳狀物,喝口清水漱口也不會消失,輕輕用乾淨的棉布擦拭也不容易去掉,那麼寶寶很可能是得了鵝口瘡。育學園的孔令凱醫生建議,可以使用10萬單位/ml的制黴菌素溶液,用棉棒蘸溶液,塗抹寶寶口腔裡面所有有白點的地方。每次大約使用2ml左右,每天使用3次,直到口腔內完全沒有白點,再鞏固2-3天左右,總共大約10天左右。
  • 寶寶得鵝口瘡,大多是媽媽這些事情沒做對,早發現
    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每日飲食都是以「奶」為主,所以很容易在口腔內積存「奶垢」,需要媽媽定時對寶寶口腔進行清理。但是,如果發現「奶垢」一直都無法擦乾淨,且寶寶十分抗拒媽媽擦拭,這就可能不是奶垢如此簡單,而是寶寶出現了「鵝口瘡」!
  • 新生兒長鵝口瘡?口腔清潔護理需重視!
    寶寶嘴巴裡有白白的東西,棉籤也擦不掉,這是什麼東西?該怎麼辦?什麼是鵝口瘡?鵝口瘡一般多見於新生兒,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鵝口瘡症狀2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多見感染鵝口瘡會有黏膜充血,水腫、口內有灼熱感,可能伴有疼痛感。這些症狀會導致患兒煩躁,拒絕進食甚至哭鬧不安。
  • 蕭山一個寶寶因為安撫奶嘴感染細菌生了鵝口瘡
    東方網6月3日消息:陳女士的寶寶剛8個月大。因為寶寶總愛哭鬧,從5個月開始,陳女士就給寶寶使用了安撫奶嘴,這可是陳女士哄寶寶的法寶:「吃完奶把奶嘴往寶寶嘴裡一放,寶寶就不哭鬧了。」可是最近,寶寶喝進去的奶經常會吐出來,而且常常哭鬧不止。陳女士仔細檢查發現,孩子嘴巴上出現一片白色。
  • 兒科醫生說--寶寶遭遇鵝口瘡怎麼辦?
    1.什麼是鵝口瘡?●鵝口瘡是白色念珠菌造成的口腔內感染,白色念珠菌存在於正常的人體內,喜歡陰暗,溫暖和潮溼的環境,比如寶寶的口腔或尿布區域。●鵝口瘡的主要表現是在寶寶的口腔黏膜及或舌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狀物,也可逐漸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白斑周圍多無紅腫。
  • 奶瓶這樣消毒竟令寶寶惹上鵝口瘡?70%的媽媽都忽略了這些原因!
    夏天,天熱炎熱,很多媽媽都會發現寶寶嘴巴長白斑,出現疼痛、哭鬧、厭食等症狀,讓媽媽既心疼又苦惱。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小兒口腔疾病——鵝口瘡。那寶寶為什麼會患上鵝口瘡呢?如何判斷是鵝口瘡呢?媽媽們趕緊來學學,別忽視了它的危害性!【媽媽get起來,判斷鵝口瘡的方法】鵝口瘡白色,看上去好像奶塊粘在口腔中,嚴重時會連成一片。
  • 寶寶口腔裡出現小白點,不要單純以為是奶塊,很可能是「鵝口瘡」
    寶寶六個月後,會添加輔食,有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突然發現,寶寶的嘴巴裡多了一團白白的小東西。多數家長會認為,這是因為寶寶吃奶後,殘留在口腔中的奶液,形成的奶塊,所以不去理會。等過幾天,寶寶開始不吃奶、不吃輔食的時候,去醫院檢查,才被醫生告知這是寶寶得了「鵝口瘡」。什麼是「鵝口瘡」?「鵝口瘡」是一種嬰兒常見的口腔疾病,在症狀高發期,寶寶的口腔內會有大量類似「奶塊」狀表現,所以又被稱為「雪口病」。這種病主要是由一種叫「白色念珠菌」過度繁殖,導致的真菌感染。
  • 寶寶嘴巴裡都是白白的白膜怎麼辦?其實這是鵝口瘡,教你一招搞定無...
    經常看到媽媽抱著寶寶到診所,進來就說:「醫生,我的寶寶嘴裡白白一片,到底怎麼回事?醫生看了看寶寶的口腔,嘴巴裡到處都是白白的一層膜狀物,用棉籤在寶寶嘴裡擦拭下,發現擦拭不掉,就和孩子媽媽說:」寶寶患了鵝口瘡了。到底鵝口瘡是什麼?一:什麼是鵝口瘡?
  • 【鵝口瘡】反反覆覆的鵝口瘡,到底應該怎麼治?
    為了讓寶媽們了解如何預防鵝口瘡,並在治療鵝口瘡時少走彎路,老媽子特意整理了關於鵝口瘡的乾貨,分享給各位。一、鵝口瘡到底是個什麼鬼?鵝口瘡,又名雪口病,是指在口腔內因白色念珠菌過度繁殖而導致的真菌感染,具體表現為在寶寶嘴巴裡長出一塊塊白色奶塊狀斑膜。鵝口瘡經常襲擊1周歲以內的寶寶,一般認為是出生時從媽媽的產道或後期餵養時消毒不徹底的餵養器具等處被真菌感染。
  • 鵝口瘡居家護理有講究 醫生建議最好到醫院就診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楚燕通訊員蘇瑩)近幾個月,不少家長擔心去醫院不安全,寶寶病了就在家扛著。有的孩子得了嬰幼兒較常見的鵝口瘡,在家護理不當,導致病情加重。對此,廈門市兒童醫院感染科專家提醒,鵝口瘡居家護理要掌握幾個小竅門,寶寶疾病未好轉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 如何快速鑑別嬰幼兒鵝口瘡?
    如果寶媽們感覺寶寶最近食慾下降,仔細觀察寶寶最近也沒有感冒生病,而且寶寶一含奶頭就哭,不管是喝水還是喝奶都會哭,那就要把關注重點放在寶寶口腔上,很有可能寶寶得了鵝口瘡。自從睿寶得過鵝口瘡之後,自己也不斷學習總結,關於如何識別鵝口瘡症狀也有了一些小經驗,和大家分享。
  • 新生兒鵝口瘡判斷及護理要點!
    很常見的是寶寶口腔裡出現像吃奶留下的奶塊一樣的白色斑點,但是它們可能不是奶塊,而是鵝口瘡。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生了鵝口瘡?鵝口瘡會傳染嗎?如何判斷寶寶的鵝口瘡?鵝口瘡是小兒常見的口腔疾病,又稱雪口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任何年齡都可發,但兩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多見。有了鵝口瘡的寶寶常表現為寶寶嘴巴裡有像奶斑一樣的東西粘在口腔壁上,與新生兒吃奶留下的奶塊很難區別。如果用棉籤能擦掉則為奶斑,擦不掉則很可能是鵝口瘡。
  • 專家支招 困擾BB鵝口瘡一掃光
    寶寶嘴裡長了鵝口瘡,看得媽媽心疼又心急。如何預防小兒鵝口瘡呢?寶寶一旦患上了鵝口瘡,該怎麼治療?今天小編整理了專家曹姝平醫生的在線問答,相信可以幫到你哦!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二、鵝口瘡的症狀與危害  1.區分鵝口瘡和奶塊  Q:寶寶2個月了,最近每次吃完奶口腔都是白白的
  • 兒科醫生媽媽信箱:鵝口瘡怎麼辦?
    很多媽媽都聽說過鵝口瘡,鵝口瘡不是什麼大病,卻是個磨人的「小妖精」!家長問:男寶寶,2月齡,足月剖宮產,最近發現唇內黏膜出現白色膜狀物,該怎麼辦?  如果鵝口瘡比較輕微,不影響呼吸吞咽,不影響進食生活,可以先居家觀察幾天,用2%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浸泡清潔或者高溫消毒寶寶的餐具、奶具,另外小寶寶喜歡吃手、啃咬玩具、啃咬衣物,所以寶寶接觸的玩具、衣物等也要用2%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浸泡清潔或者高溫消毒。如果孩子的反覆哭吵、進食不好、精神不好,需要就醫。
  • 寶寶舌苔清理,做到的家長不足20%
    胃口不佳的寶寶精神及活動力變得不好,於是媽媽帶寶寶去給醫師診治後發現:「寶寶的口腔黏膜上有許多牛奶殘渣,除了舌苔問題外,因為黴菌感染,嘴唇周圍有白色小點點,造成鵝口瘡問題。」經由醫師的提醒,媽媽頓時恍然大悟,都怪自己平時太疏忽了口腔清潔工作的重要性,才會造成此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