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育培訓行業的從業者都把俞敏洪看成精神領袖,包括他經常在公開場合為民辦教育出聲,也包括他把新東方做成了行業領軍。
在不同場合,俞敏洪也非常熱衷於擔任教育培訓行業的導師,為那些有志於從業,卻對行業有著諸多誤解的同行進行釋疑。他認為,外界對教育培訓行業有三大誤解,想清楚了再進來。我們看看到底是什麼吧!
誤解一:教育培訓就是做生意
教育培訓是不是做生意?坦率地說,連管理政府、管理正規的中小學也是做生意,因為你如果沒有一個正常的經營思路,沒有一個嘗試,是任何事情都做不好的。
這就像經營家庭一樣,同樣的家庭、同樣的收入,有的家庭就經營得非常好,有的家庭經營得家破人亡,這是理念導致的。
教育培訓最重要的是什麼呢?首先要明白的是,你做這個培訓到底想要什麼?是想要錢還是想要這個培訓機構穩定的有內涵的發展。
比如許多進入教育培訓領域的人,其實對教育甚至對培訓,並不熟悉,因為教育是深層次的東西。中國的培訓有幾十萬家,加上個體化的培訓機構,可能達到上百萬家,因為很多人是在家裡開班,也沒有執照。
而現在外面很多打著廣告牌的培訓機構,從大老闆到二老板,其實根本沒有做過任何教育,就是拿筆錢進來幹了。
這個意味著什麼呢?很多人純粹把它當生意來做,現在,即使上市的公司也已經有問題了。在中國教育領域十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已經有兩三家已經陷入了困境,有一兩家已經被下掉了。
做生意和培訓儘管是不矛盾的,但是如果你不把它弄好了,那就是矛盾的。其中有家上市公司,是以生意場上的兼併重組的思路來把自己做大的,結果從自己的生意到上市公司,到人身安全都受到了威脅,這就是典型的把培訓直接當生意做所帶來的後果。
誤解二:教育培訓怎麼發展
所有的培訓機構都希望自己儘快地做大。儘快做大的方式之一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能把投資者的錢吸引過來就行。投資者給了你一千萬,他希望第二年能拿回來兩千萬,所以就會強迫你不按照自己的步伐往前走。
你本來就著急,再加上一個比你更著急的人,最後有可能就是犯罪。其實,你本來很著急想要做大,你要找的應該是有一個人用理性的方式把你去拉回來。
比如說新東方上市後,去年一年在我完全沒有關注的情況下,新東方開了兩百多個教學點,新東方過去十九年只開了五百個教學點都不到,大家想想增加了多少租金的投入以及人員的花費,大家馬上可以看到它給新東方帶來的後果是什麼。
前兩年,新東方一正一反虧損四個億人民幣,當然整體上新東方還是賺錢的,但如果沿著這個方向持續走下去,新東方三年就被折騰完了。
所以,發展並不等於大就是好。去年11月份開始,我回頭看到新東方這個問題的時候緊急剎車。現在,新東方想要開教學點,必須經過財務部、資產管理部和人力資源部三方數據核對,如果是健康發展就可以開。
兩個月以後,新東方又開始良性發展,第三季度新東方盈利,現在預測第四季度依然盈利,今年夏天預測還是盈利。
教育跟別的生意不一樣了,不像你造了一個電子產品,發現好用就可以一天生產一萬臺來。不是這樣的,教育有它自己的發展規律,違反這個發展規律,最後就會陷入困境。
我相信當下有很多很多的培訓機構陷入困境的。現在之所以還活著,是因為老百姓把三年的錢交給你了,現在有的培訓機構最高收到了八年的錢,我不知道中國怎麼會有這麼糊塗的老百姓,居然敢交給一個培訓機構八年的錢。
我對新東方的要求,除了中小學繳費一年一交,新東方最高收費原則上不應該超過半年,頂級的特殊項目可以收一年的費用,新東方幾乎沒有超過一年的收費項目。現在,新東方有充裕的現金,如果同一天新東方的學生退款,這個錢退完,新東方還在,這就是保障。
誤解三:教育培訓要不要上市
很多教育培訓機構的目的就是我要上市。其實,我到今天還對新東方上市感到後悔。我一直認為,如果我不上市的話,今天的新東方將會更好。
《中國合伙人》講的就上市和不上市的矛盾,因為上市不一定等於成功,上市只是一個過程,而且我認為能夠持續發展的教育培訓機構跟上市沒有關係。教育領域不像別的領域,教育領域都是預收款支付為前提的領域,預收款支付就是老百姓把錢提前給你了,只要你經營好,就不缺錢。
你把上市本身看成等於成功這麼一個簡單的模式,一定是極其錯誤的。不上市不等於目光短淺,而我反而認為急於上市是等於目光短淺。
我想我應該有這個資格說這個話,因為新東方上市八年,我能夠把新東方維護到現在這種健康狀態,所有投資者還相信這個狀態,但這耗掉了我所有的精力和時間,也包括愛情。
所以,不要把上市當作是成功。大部分的教育培訓機構,上市最後面對的反而是失敗。有這樣上市後又退市的例子,太明顯了。當然,退市不等於不成功,它的機構還沒有大得像新東方這樣,如果大得像新東方這樣,可能一輩子就被弄死了。
實際上,教育培訓行業上市本身並不等於結局,它只是代表你做事情的過程,這個一定要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