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龔旗煌等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發表綜述論文

2021-01-12 北京大學新聞網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極端光學創新研究團隊」朱瑞研究員、龔旗煌院士與英國薩裡大學張偉教授合作,在全球頂級期刊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影響因子IF=74.45)上發表題為「Minimizing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losses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綜述文章,深入探討和總結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非輻射複合能量損失問題,並對最大化降低非輻射複合損失提出了建議和展望。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近年來,該類太陽能電池因其快速增長的光電轉換效率和逐步提升的器件穩定性,吸引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為光伏領域帶來了新的機遇。然而,由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存在非輻射複合損失,所以目前的光電轉換效率依然低於肖克利-奎塞爾(Shockley-Queisser)理論所定義的極限效率。因此,最大化降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非輻射複合損失是進一步提升電池器件效率的未來研究重點。

鑑於此,研究團隊基於已有的研究基礎,對「最大化降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非輻射複合損失」這一論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系統總結。該綜述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介紹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非輻射複合的起源,並詳細討論了非輻射複合損失的定量化測試方法;其次,系統總結了在降低非輻射複合損失方面的最近研究進展;再次,依據肖克利-奎塞爾理論,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所能夠獲得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進行了科學預測;最後,在展望部分,前瞻性地指出了最大化降低非輻射複合損失的未來努力方向。

圖1.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活性層內的電荷載流子產生與複合動力學機制

在理想的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材料中,所有的光生電子和空穴最終將通過發射光子的方式進行複合(即:輻射複合)。然而,在實際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存在大量的非輻射複合通道(如圖1所示),絕大部分光生載流子將優先通過其他非輻射途徑進行複合(例如,缺陷輔助複合,俄歇複合,界面誘導複合,電聲耦合,帶尾態複合等)。這些非輻射複合損失過程極大降低了電池在穩態下的光生載流子濃度,從而減小了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層中準費米能級劈裂的能級差,最終造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較大的電壓損失。因此,最大化降低或抑制這些非輻射複合通道是提升器件開路電壓和光電轉換效率的關鍵。

針對各種非輻射複合通道,該綜述首先介紹了目前量化分析非輻射複合損失的常規測試技術以及測試要點(如圖2所示)。

圖2.量化鈣鈦礦薄膜和完整器件中非輻射複合損失的表徵技術

隨後,結合當前研究現狀,進一步梳理了近年來在降低非輻射複合損失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要進展。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團隊去年在Science雜誌上報導的基於溶液二次生長方法構建漸變結的策略(如圖3所示),在降低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非輻射複合損失方面效果顯著(Science360, 1442-1446)。此後,一系列研究報導顯示,相似的策略在正式常規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也可以獲得正向的實驗結果。由此說明,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材料中構建有效的漸變結對後續降低非輻射複合損失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鑑價值。

圖3. 漸變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結構和漸變結的時間分辨光譜

此外,該綜述還以當前最高效率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為參照,先假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非輻射複合損失與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的情形一致,再依據肖克利-奎塞爾理論,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所能夠獲得的性能參數進行科學預測,進而給出電池器件所能達到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如圖4所示)。

圖4.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非輻射複合損失與當前最高效率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的情況相同時,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可實現的最優器件性能參數

最後,該綜述也指出,目前提升器件性能的兩條主要途徑是最優化光子俘獲和最大化降低非輻射複合損失。如果能將二者進行有效整合,探索更可靠的協同優化策略,這可能會是將器件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接近理論極限的可行方案。為此,綜述也對一些未來的努力方向進行了展望。

總的來說,該綜述為最大程度地降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非輻射複合損失提供了理論總結,也為開展實驗工作提供了參考借鑑,對進一步提升電池效率,推動該類電池產業化應用有重要意義。

該綜述論文的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為朱瑞研究員課題組羅德映博士(已畢業)和博士研究生蘇睿,北京大學朱瑞研究員和薩裡大學張偉教授為通訊作者,北京大學和薩裡大學為通訊單位。該工作得到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大學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納光電子前沿科學中心、極端光學協同創新中心、「2011計劃」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英國工程和自然科學研究委員會(EPSRC)等單位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寶雞文理學院馮海濤博士在Nature子刊和JAC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上,論文第一作者為馮海濤博士,寶雞文理學院是第一通訊單位,寶雞文理學院AIE中心名譽主任、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為論文通訊作者,這也是寶雞文理學院第一次以第一單位在高水平Nature子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 Nature趨勢觀察:綜述論文泛濫引發業內人士擔憂
    for concern為標題發布在2016年9月21日的《自然》新聞上原文作者:Monya Baker生物醫學領域粗製濫造的薈萃分析和系統綜述不斷湧現,它們可能掩蓋了真正有價值的研究,導致科研人員被誤導。
  • Nature分享:如何寫好綜述論文?
    綜述類論文是科學家的重要資源。它們可以提供一個領域的歷史背景,以及關於該領域未來發展的個人看法。同時,撰寫這類文章可以為自己的研究提供靈感,還可以做一些寫作練習。不過,很少有科學家接受過如何寫綜述類論文的訓練,或者不知道一篇優秀的綜述文章是怎樣構成的。
  • 發表高水平SCI論文的第一步,應該這樣寫好論文標題
    標題是一篇論文的魂,標題的好壞影響論文的曝光率,甚至影響論文是否能順利被期刊錄用發表。論文標題要求用儘可能少的精彩語言,準確描述論文內容,表明文章的核心亮點。好標題會給編輯和審稿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能夠吸引讀者繼續讀你的文章,讓你的論文更容易被檢索到,具有更好的傳播性。換句話說,標題是論文的廣告,快速知道論文內容,引誘讀者來讀論文全文。就如,百度的廣告語「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華為廣告語「華為,不僅僅是世界500強」,腦白金的廣告語「今年過節不收禮」等等。
  • 天津大學仰大勇教授在Chemical Reviews發表論文 評述DNA功能材料...
    本站訊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在頂級化學材料綜述期刊《Chemical Reviews》(IF=52.758)上發表題為「DNA functional materials assembled from branched DNA: desig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的綜述論文,系統評述了樹枝狀DNA組裝DNA功能材料的研究進展。
  • 電子科技大學王志明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發表長篇綜述論文!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王志明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IF=42.8)發表題為「Organic-based inverters: basic concepts,materials, novel architectures and
  • 文獻綜述論文寫作
    也可指這一科學活動過程中生產的產品-綜述論文 (review paper)。不管是發表在著名科學雜誌,由學科領域專家撰寫的綜述文章;還是研究生按照培養方案要求,為開展研究工作,熟悉研究領域的狀況和最新研究進展,而學習寫作的學位論文綜述,均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導言;研究進展;未來展望和結束語。
  • 論文投稿-Chemical Reviews
    其中有關WEST領域的論文越來越多。雖然《化學評論》發表很多邀請的綜述論文,但也接收自薦投稿論文。如果想自薦投稿,作者需要先完成一個提案(Proposal),它包括論文標題;作者姓名,單位和地址;2-3頁的詳細主題大綱;列出先前相關主題的綜述論文或書籍章節;提供投稿作者與評論主題最相關的五篇論文清單;給出參考文獻數量和雙倍行距的頁數;預計提交的日期。
  • 在碩士期間如何發表一篇綜述論文
    ✿ ONE DAY ✿目前國內的研究生,發論文是畢業的必要非充分條件,所以絕大部分研究生和我一樣一入學就要開始思考如何能夠儘快寫出一篇合適的論文來發表。奈何並不是所有導師在我們剛入學就會給我們數據寫文章,而是要求我們閱讀相關文獻並儘可能寫出篇文獻綜述來,這對於我們這些科研新手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過有幸的是我在研一期間就在核心期刊發表了1篇綜述文章。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完成了以後才會發現並不是當初想像的那樣困難,所以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經驗,希望給剛入學又需要寫綜述論文的師弟師妹們帶來一些幫助。
  • 劉忠範和彭海琳課題組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綜述:石墨烯製備決定...
    >最近,劉忠範課題組和彭海琳課題組應邀在國際著名刊物《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石墨烯產業化-製備決定未來」的綜述文章「Synthesis Challenges for Graphene Industry.
  • 如何開始你的第一篇英文論文:系統性文獻綜述論文寫作與發表
    系統性文獻綜述論文現也備受SSCI與SCI國際期刊青睞。主講人:Dr.Xi,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後,具有文獻綜述法,用戶研究(問卷法和實驗法)和數據分析(定量和定性數據分析)的豐富經驗。擁有多個個人獨立科研基金項目於,並曾主持多項國際學術會議。其論文發表於國際SSCI&SCI高水平學術期刊,目前擔任多個JCR一區/二區審稿人。
  • 如何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自然》專訪
    例如,我在博士期間寫的第一篇綜述1是關於細胞如何積極感知藥物遞送用的納米粒子,與之互作、並適應它們的。我當時感到很沮喪,因為我發現我們對此的了解非常有限。正是因為那一次的經歷,我開始研究如何修改納米粒子的表面特性才能增強生物傳感。當我轉入博士後研究時,這個問題帶我發現了細胞-膜曲率的作用,並在這方面發表了論文,這也是我目前的研究重點。
  • 科學網—我學者在《物理報導》發表綜述論文
    本報訊(見習記者邱銳)近日,國際物理類綜述性期刊《物理報導》發表了由杭州師範大學信息經濟研究所教授呂琳媛、張子柯和電子科技大學網際網路科學中心教授周濤等撰寫的題為
  • Nature發表牛津博士建議:我希望在讀博士之初時就能知道的20件事
    編譯:公眾號-Hanson臨床科研原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332-Invest time in literature reviews. 大量閱讀綜述。讀這些文獻,無論是你在進行數據收集之前或是之後,對於設定研究目標、總結研究結論都非常有幫助。4.
  • 科學網—《現代物理評論》首次發表中國學者實驗綜述論文
    本報訊(記者蔣家平)5月12日,美國物理學會綜述性期刊《現代物理評論》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增兵
  • 【綜述】《Chemical Reviews》探尋功能化石墨烯基複合材料在生物學及醫學領域的新興高端應用
    蘇州大學劉莊教授課題組較早的開展了功能化納米石墨烯的抗腫瘤及細胞顯影與納米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該課題組於2013年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發表了相關領域的綜述,該綜述論文系統的總結了納米石墨烯在生物醫學尤其是腫瘤診療方面近年來的重要工作進展。
  • 「如何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專題研討綜述
    切合實用 有的放矢  ——「如何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專題研討綜述  8月25日晚,本屆世界應用語言學大會的主會場特別為參會的教師和學者們舉辦了一場主題為「Getting Published in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家族又添新成員!JHM Letter和JHM Advance
    三本期刊擁有相同的Scope,側重在環境危險物質的遷移,影響,檢測和去除,旗艦期刊JHM發表高水平科研和綜述文章,JHM Letters 完全開放獲取,發表Letter-type科研和前沿綜述文章(3000字限制,4副圖/表),JHMA定位為中檔開放獲取期刊。
  • 在Cell、Science、Nature發表一篇論文究竟有多難?
    本文轉自「投必得學術」,已獲授權   在Cell、Nature、 Science發表一篇論文究竟有多難?   This is a question.
  • 清華化工系魏飛團隊在《化學會評論》發表碳納米管研究長篇綜述論文
    清華化工系魏飛團隊在《化學會評論》發表碳納米管研究長篇綜述論文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5月31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在英國皇家化學會旗下的《化學會評論》(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期刊上發表長篇綜述論文《水平陣列狀碳納米管:生長機理、可控制備、表徵、性能及應用